<p class="ql-block">一、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位置:位于福建省德化縣三班鎮(zhèn)泗濱村中部。別名:俗稱顏氏祖厝。建造年代:始建于唐代元和十年(815年),現(xiàn)存主體為元末明初遺構。保護等級:1988年被列為德化縣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建筑類別: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二、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始建:永茂堂由顏氏入閩始祖顏芳于唐代元和十年(815年)建造。</p><p class="ql-block">重建與改建:元末被盜賊燒毀后重建;明正統(tǒng)年間再次遭兵毀,萬歷戊子年重新修建;清乾隆十五年依舊制重修并有所擴大;今建筑為清光緒年間所修。重修:1984年、2011年,海內(nèi)外宗親兩次捐資重修永茂堂,使其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三、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布局:永茂堂分為上下兩進,上進大廳兩旁各有東西兩小廳;下進大廳連接東西廂房。</p><p class="ql-block">結構:采用穿斗式與抬梁式結合的木構架手法,屋面為雙坡硬山頂,燕尾形屋脊裝飾精美灰塑。</p><p class="ql-block">裝飾:砌石板的天井、飾翹脊及花卉雕刻的屋頂、紅磚封墻的圍墻等,展現(xiàn)出閩南傳統(tǒng)民居的營造技藝。</p><p class="ql-block">面積:總面積達3140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四、文化價值 宗族文化:永茂堂是顏氏宗族延續(xù)千年的祖厝,見證了當?shù)刈谧逦幕陌l(fā)展。</p><p class="ql-block">紅色革命遺址:1932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將安南永德革命斗爭納入統(tǒng)一領導后,永茂堂成為德化地區(qū)革命活動的核心場所,具有雙重歷史價值。</p><p class="ql-block">家風家訓:永茂堂秉承《顏氏家訓》“永教兒孫,且耕且讀;茂鍾世代,惟孝惟忠”的理念,傳承著耕讀傳家、忠孝立人的美德家風。</p> <p class="ql-block">五、歷史人物與事跡</p><p class="ql-block">顏芳:顏氏入閩始祖,唐末從河南溫縣入閩,定居泗濱,開館講學,是德化史載最早的辦學形式。</p><p class="ql-block">顏仁郁字文杰:顏芳第七子,五代時政治家、詩人,任歸德場場長,寬厚愛民,施以德政,推動陶瓷業(yè)發(fā)展。</p><p class="ql-block">顏化彩:顏芳五子顏雅字文麗的兒子,著《陶業(yè)法》,繪梅嶺圖,成為德化歷史上最早的陶瓷研究、規(guī)劃與論著專家。</p> <p class="ql-block">策劃 顏紫煌 顏慶傳 顏春明 顏新明 顏勇平 顏尚突 顏瑤鴻 顏聰培(福建德化)顏臺方(重慶)攝影 制作顏永建(重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