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廣州光孝寺,嶺南歷史上最為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名剎,<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民顏云:“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歷史記載,達摩曾駐錫,六祖慧能在寺中落發(fā)、受戒,因此,光孝寺成為海內(nèi)外聞名,被譽為“嶺南第一古剎”的千年禪宗祖庭。</span></p> <p class="ql-block">光孝寺,位于廣州市越秀老城區(qū)。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光孝寺所在的地方曾經(jīng)是最后一任南越王趙建德的住宅,到了三國時期,吳國都蔚虞翻被貶到這里后居住在此,虞翻去世后,他的家人舍宅為寺,取名叫做制止寺。后經(jīng)多次更名,到了南宋紹興二十一年,改名叫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山門入口處,“光孝寺”三個金色大字的橫額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醒目,邁入山門,感受到了一種寧靜與清幽,完全與廣州鬧市區(qū)的喧囂隔絕,<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如穿越時空,</span>從喧囂塵世步入了另一重清凈世界。</p> <p class="ql-block">山門殿內(nèi)用鮮花供奉的哼哈二將塑像。</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建筑古樸典雅,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展現(xiàn)著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精湛魅力。綠樹、藍天和白云為古建筑增添了幾分生氣,也讓人心生寧靜。</p> <p class="ql-block">屋脊上的神獸?吻,昂首吞脊,怒目虬髯,以俯瞰人間的姿態(tài)鎮(zhèn)守著光孝寺殿閣的正脊兩端 ,在陽光下閃耀著琉璃之光。</p> <p class="ql-block">光孝寺坐北朝南,建筑規(guī)模雄偉,為嶺南叢林之冠。沿中軸線分布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瘞發(fā)塔等,西側(cè)有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幢、西鐵塔,東側(cè)有洗缽泉、伽藍殿、六祖殿等。</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上的這尊鎏金彌勒佛慈眉善目,坐在金殿上泛著金光,笑迎遠道而來的八方游客,皆大歡喜。</p> <p class="ql-block">光孝寺作為嶺南佛教重地,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宗教樞紐,見證了佛教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后與中國文化的交融歷程。</p> <p class="ql-block">南北朝時期,達摩祖師西來中土,曾駐錫光孝寺弘傳禪法,這對嶺南地區(qū)及中國禪宗的傳播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p> <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的制止寺走過千年歲月,為現(xiàn)在的光孝寺留下了不少歷史文物古跡。我漫步在寺院內(nèi),近距離感受千年古剎的歷史底蘊。 ?</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始建于東晉,唐代重修,保持了唐宋的建筑藝術(shù)風格,殿內(nèi)石勾欄為宋代遺存。</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莊嚴肅穆,供奉在大殿神龕上的是華嚴三圣,佛像慈悲莊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與虔誠。</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中國有確切記載最早移植的菩提樹,由印度僧人智藥三藏于公元502年從天竺引種,現(xiàn)存樹木為原樹孫輩,樹齡約250年,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歷史意義。</p> <p class="ql-block">公元676年的一天,少年惠能走進法性寺(明代時改名為光孝寺),正逢方丈印宗法師開示《涅槃經(jīng)》。一陣風吹過,堂前旗幡飄動,兩名僧人爭論是風動還是幡動,惠能插話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個著名的禪宗典故“風幡論辯”就出自光孝寺,流傳千古。</p> <p class="ql-block">"風幡論辯"之后,惠能一鳴驚人,于是印宗法師親自為他剃發(fā)受戒,正式出家,并將剃下的頭發(fā)埋到了菩提樹下。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紀念禪宗六祖慧能在此剃度,</span>光孝寺立了這座瘞發(fā)塔?,塔內(nèi)藏有六祖慧能的毛發(fā),現(xiàn)存石塔為唐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瘞發(fā)塔前,信眾拜祭之后會繞塔轉(zhuǎn)圈。頭頂上菩提樹濃蔭覆蓋,慢步繞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祈禱萬事如意,</span>確有一種幽遠寧靜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洗缽泉?,相傳為南朝達摩祖師所鑿,六祖慧能也曾在此洗缽。 ?</p> <p class="ql-block">?西鐵塔?,南漢時期建造的鐵塔(963年),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世紀30年代遭受臺風的破壞,只留下了3層,</span>為嶺南最早鐵塔。 ?</p> <p class="ql-block">?紅砂巖石獅?:寺內(nèi)石獅子已有百年歷史,清末民初老照片中已存在。 ?</p> <p class="ql-block">?大悲幢?:唐代石幢,高2.19米,刻有《大悲咒》。 ?</p> <p class="ql-block">左右對峙的鐘樓和鼓樓,在歷史變遷中經(jīng)歷了多次修繕,但整體結(jié)構(gòu)仍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古樸韻味。 ?</p> <p class="ql-block">泰佛殿的佛像由泰國官方代表贈送。</p> <p class="ql-block">光孝寺有一個特別的傳統(tǒng),不再發(fā)放香燭,用鮮花代替供奉和祈福。寺內(nèi)佛殿前不設(shè)香爐,游客手持鮮花(如百合、康乃馨、蓮花等)進行禮佛,心中默念著心愿,三拜之后將手中的鮮花獻上,仿佛心愿也隨鮮花一樣綻放。</p> <p class="ql-block">光孝寺,就像一部活著的史書,讓人在游覽中不僅欣賞到古建筑之美,更能深入領(lǐng)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獲得心靈慰藉與啟迪。</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2日手機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