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騰沖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位于云南省騰沖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為紀念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抗日陣亡將士及死難民眾而修建的烈士陵園,也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抗戰(zhàn)時期正面戰(zhàn)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3日我們懷著肅穆敬仰的心情來到騰沖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入口處有小廣場,作為紀念館的前奏,讓人們在進入紀念館之前能夠靜下心來,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廣場的設計體現(xiàn)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英雄的緬懷。?</p> <p class="ql-block"> 石斗桿與照壁寓意著對戰(zhàn)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高臺處《警鐘》愿和平時期的人們銘記歷史,警鐘長鳴。</p> <p class="ql-block"> 往前直走那大堂式建筑為?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大門緊鎖。</p> <p class="ql-block"> 導圖中,我們主要參觀《國殤公墓》部分。沿中軸線向上至到公墓。</p><p class="ql-block"> 中軸線兩測為雕塑區(qū)。每尊雕塑都有著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中軸線始點標示《國殤公墓》國家重點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中軸線兩側(cè)古柏參天,配以低植物“萬年青”顯得莊重肅穆。</p> <p class="ql-block">兩則寬敞草坪,松柏入云。</p> <p class="ql-block"> 導游選講了些雕塑故事。</p><p class="ql-block"><b> 張問德</b>(1880-1957)騰沖城關(guān)五街人,清末秀才。騰沖淪陷后被委任為騰沖抗日政府縣長,1943年8月31日,日軍騰越行政班本部長田島壽嗣致函張問德,企圖召降。9月12日,張問德識破其陰謀,復函義正詞嚴的痛斥日軍罪行,這便是有名的《答田島書》表現(xiàn)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p> <p class="ql-block">左:<b>陳納德</b>(1893-1958)祖籍法國,少將銜司令官。1941年應國民政府邀請組建“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又名“飛虎隊”。1942年,編入美國第十航空隊,1943年改編為美國第十四航空隊,負責中印緬戰(zhàn)區(qū)的對日空戰(zhàn)。</p><p class="ql-block">右:<b>史迪威</b>(1883-1946),美國陸軍上將,生于佛羅里達州帕拉特卡,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任中緬印戰(zhàn)區(qū)美陸軍司令兼中國戰(zhàn)區(qū)總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1943年兼任東南亞盟軍最高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b>滇女情深</b></p><p class="ql-block"> 一位傈僳族婦女,在深山里碰到一位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的美國空軍飛行員,因當?shù)卣也坏斤嬎?,她便用自己的乳汁搶救,使其得以脫險。</p> <p class="ql-block"><b>雷打樹下</b></p><p class="ql-block"> 抗日名將寸性奇的父親寸大進,88歲高齡,眼見國土淪陷,日寇猖獗,恨自己年事已高,無力報國,遂坐在大羅綺坪觀音寺被雷電擊斷的千年古杉下,含恨絕食而亡,死后雙目不瞑,彰顯了民族氣節(jié)。</p> <p class="ql-block"><b> 筑路</b></p><p class="ql-block"> 滇西人民積極投入修公路、修機場為滇緬抗戰(zhàn)做出了巨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雕塑區(qū)結(jié)束,繼續(xù)上臺階??梢娖脚_小廣場。廣場兩側(cè)耳房外墻懸掛二戰(zhàn)日本侵略者投降事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再上臺階,便來到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b>忠烈祠。</b></p><p class="ql-block"> 忠烈祠建于小團坡腳的方形平臺之上,臺高2.2m,長32.6m,寬22.6m。平臺當面用石條砌筑。平臺兩側(cè)各筑石階,地面用石板鋪就,忠烈祠為仿清祠祀建筑重檐歇山頂回廊式土木結(jié)構(gòu),通高8.3m,面闊25.1m,進深14.15m,面闊五間,明間、次間用格扇門,稍間正面開圓形窗。 忠烈祠是祭祀陣亡將士英魂的殿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臺基正面嵌“<b>碧血千秋</b>”石匾,是國殤墓園落成時由蔣中正電題,時任云貴監(jiān)察使的李根源先生代書的。</p> <p class="ql-block"> 正檐下懸掛的“忠烈祠”木區(qū)是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院長于右任先生題書的。</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大門兩立有《蔣中正簽署布告》和《國殤公園落成碑記》。</p> <p class="ql-block"> 門額上的“河岳英靈”木匾是蔣中正題寫的。</p> <p class="ql-block"> 祠內(nèi)正方懸掛孫中山像及國民黨黨徽和黨旗。香臺擺滿鮮花,兩側(cè)墻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p><p class="ql-block"> 祠內(nèi)外立柱懸掛何應欽及遠征軍二十集團軍軍、師將領(lǐng)的題聯(lián):</p><p class="ql-block">聞鼙思袍澤頻揮熱涙悼英靈</p><p class="ql-block">殲虜下名城重振國威驚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民國三十三年夏,滇西抗戰(zhàn)進入反攻階段。盟國軍隊來華援助,在收復騰沖的戰(zhàn)役中,美軍少校麥姆瑞等19名軍官兵壯烈犧牲。</p><p class="ql-block"> 他們安葬于此,墓碑前獻有鮮花以慰英靈。</p> <p class="ql-block"><b> 盟軍抗日陣忘將士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b>? </b>從<b> </b>1943年8月17日至1944年9月14日,美國盟軍共出動30多架次飛機,先后在高黎貢山、來鳳山及騰沖城內(nèi)對日軍進行攻擊,有力地配合了攻堅戰(zhàn)的進行,減少了遠征軍地面部隊的傷亡;同時,美軍作戰(zhàn)參謀團也積極參與支持各部隊進行地面攻擊。在反攻滇西戰(zhàn)斗中,共犧了19名美國盟軍官兵。2001年,在國內(nèi)諸多學者、社會人士及史迪威將軍外孫伊斯特布魯克先生的多方搜尋下,終于找到了19名盟軍陣亡官兵的檔案。2004年,在政府支持下,國殤墓園于此為他們重新修建了墓碑和紀念碑,象征著中美盟軍聯(lián)合抗擊日本法西斯,并一起贏得和平的偉大進程。為此,原美國總統(tǒng)喬治·布什于2004年給保山市市長寫了一封感謝信,代表美國人民,感謝騰沖人民修建此盟軍紀念碑,佐證兩個偉大國度友誼的善舉。</p> <p class="ql-block"> 沿階而上,整個山坡都是密匝匝中國將士的墓碑,非常悲壯。未能上山去看,太扎心,太難過了。于是面向坡上墓群躹躬致哀致敬!</p> <p class="ql-block">國民政府立碑致謝</p><p class="ql-block"><b>騰沖國殤墓園印度捐款芳名錄</b></p> <p class="ql-block"> <b>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 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紀念碑于2011年9月14日建成,是為了紀念犧牲在印緬戰(zhàn)線的中國遠征軍將士而修建。整個建筑群由紀念廣場、紀念碑、英烈墓冢三個部分構(gòu)成, 總建筑面積68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 </b>廣場的前面,是4X5米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緬印戰(zhàn)區(qū)示意圖”鑄銅地景。地圖上標示出三大主要抗戰(zhàn)物資運確通道,以及中國遠征軍的十大戰(zhàn)役地點。 </p><p class="ql-block"> 廣場入口的正面,是“華岳英靈“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紀念廣場的兩側(cè),是二十個大小不等的立碑。組合成錯落有致的碑林,揭示出當年中緬印抗日戰(zhàn)區(qū)風云的起伏跌宕。</p><p class="ql-block"> 廣場的中心是4.2米X3.8米x2.8米的方形主題鑄銅浮雕紀念碑。正面是取材于芒友會師的歷史照片創(chuàng)作而成。紀念碑的背面?!爸袊h軍七十年祭“祭文。</p> <p class="ql-block"> 拿戰(zhàn)刀的日軍軍官,在窮途末路時被當?shù)乩习傩涨塬@。開心一幕!</p> <p class="ql-block"> <b>倭塚</b></p><p class="ql-block"> 在陵園北端有一座非常特殊的墳冢,內(nèi)埋侵略騰沖的日軍尸體。倭冢埋葬的是侵略騰沖日軍最高指揮官148聯(lián)隊聯(lián)隊長藏重康美大佐,和他的繼任者副隊長太田正人大尉和桑弘大尉。這倭冢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有力罪證。</p><p class="ql-block"> 英雄陵園位于山上,倭塚在山下角落。意味著侵略者跪地謝罪之意!</p> <p class="ql-block"> 觀騰沖《國殤墓園》后,</p><p class="ql-block">英魂長眠血染沙,</p><p class="ql-block">悲壯氣概震中華。</p><p class="ql-block"> 國強方能威天下,</p><p class="ql-block">自強不息鑄榮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