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別在縱容中毀了孩子</b></p><p class="ql-block"> 歸途的列車上,我從中鋪爬下來坐在過道旁的小凳上,無聊的拿出手提電腦,倦指閑敲,碎不成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們聊到了孩子——</b></p><p class="ql-block"> 因為還沒到晚飯后休息的時間,所以大多數(shù)乘客都在無聊的捧著手機(jī)聊著各種無聊的聊天,或是專注的追著發(fā)嗲的肥皂劇,或是抱著“奶頭樂”文化娛樂至死。也有個別人或獨坐發(fā)呆,或低聲交談。</p><p class="ql-block"> 在我我眼角余光逐人掃過的間隙里,坐在我旁邊下鋪的一個兄弟和我搭訕道:“看樣子你應(yīng)該是老師吧?”</p><p class="ql-block"> 我收回游離的目光,看著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的瘦高帥哥,不答反問道:“為什么猜我是教師?。俊?lt;/p><p class="ql-block"> “別的人都在玩手機(jī),只有你在電腦打字,再說你剛剛皺起眉頭觀察周邊的神情,像極了我初中時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笑了笑,“農(nóng)村中小學(xué)一班主任,干了二十六年了?!?lt;/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孩子不好管理吧?”</p><p class="ql-block"> “為啥這樣講?”我又笑瞇瞇的反問道。</p><p class="ql-block"> “我也經(jīng)??词謾C(jī)(新聞),我家也有兩個孩子,這方面的報道很多。再者說,我這次回家就是因為我的大孩子給我找了麻煩?!?lt;/p><p class="ql-block"> “哦?事情還怪嚴(yán)重嗎?需要你親自回家處理?”</p><p class="ql-block"> 一聲長嘆中,這個善談的年輕爸爸又打開了話匣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孩子都做了些什么——</b></p><p class="ql-block"> 男子臉上籠上了一層凝重和些許悲戚:“你是老師,又有這些年的工作經(jīng)驗,我就講給你聽聽,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p><p class="ql-block"> 我們夫妻倆在孩子不到兩歲的時候就出來打工了,在一個外資服裝廠上班,工資效益也不錯,所以也很珍惜這份工作,但是工作繁忙,一年也就十來天的探親假。所以孩子一直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還有我弟弟的兩個孩子。我家的兩個兒子分別是九歲和十二歲,我弟弟家的兩個分別是八歲和十歲。前天弟弟回家給孩子每人帶了一盒牦牛肉,每盒內(nèi)裝十小袋,孩子們很是高興,于是各自抱著自己的一盒旁若無人的吃了起來。最后吃剩下的都放在了冰箱里,為了防止別人偷吃自己的,并且都進(jìn)行了清點。第二天相安無事,第三天早上,老二家的大孩子卻哇哇大哭起來,說自己的牦牛干少了一包,攆著其他三個孩子糾纏不清。后來下地回來的爺爺說:是他拿了一袋給奶奶吃了,孩子依舊不依不饒,哭鬧索賠,并且還要一模一樣的。爺爺沒辦法,就和我家老大商量借一袋還他,老大最終委屈的答應(yīng)了。老二家的大兒子得到賠償后對爺爺放出了狠話:要是還拿我的,我就讓你去死!爺爺奶奶也一起保證再也不會了,他才肯罷休。</p><p class="ql-block"> 事情還沒有結(jié)束,后來我家大兒子的又少了一袋,爺爺奶奶也查不出來結(jié)果。我家大兒子情緒低落不吃不喝和爺爺奶奶進(jìn)行冷戰(zhàn),補習(xí)班也不去了,還揚言說‘煩了我不上了!’爺爺還沒說要打他呢他又要跳河。這不爺爺奶奶傷神也傷心,就讓我回來了??墒俏乙膊恢阑厝フk才好?!?lt;/p><p class="ql-block"> 聽著他的訴說我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剛剛下車的我臨鋪的四口之家,嚴(yán)格說他們不是一家:十來歲的外孫、三十多點的女婿,和老兩口。能看出來,老兩口應(yīng)該是事業(yè)單位退休人員,富態(tài)加上富貴病以及官味十足的口吻,女婿也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但是三個大人卻拿一個小崽子沒有辦法。</p><p class="ql-block"> 小外孫躺在中鋪,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手中的平板,耳機(jī)使他與外界隔絕了,游戲的精彩讓他大呼小叫旁若無人,大人多次提醒置若罔聞,最終也只能無視于別人的不滿。也許是一個小時,也許不到一個小時,外公多次提醒他歇歇眼睛,孩子終是不滿的放下了平板。我敢保證他放下平板絕對沒有兩分鐘就又拿了起來,這次換成了爸爸的提醒,孩子很不耐煩的說“不是剛剛歇過嗎?”在大人的幾次三番的提醒要求下,孩子倒也歇歇了幾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剛剛放下兩分鐘就會拿起來繼續(xù)。</p><p class="ql-block"> 我耐著性子,繼續(xù)看一家人的滑稽劇。接下來外婆要上廁所,爸爸?jǐn)v扶離開,外公又開始提醒孩子歇歇一會再玩,剛一張嘴,孩子直接頂撞“別張嘴!你說話臭的很!”外公不痛不癢習(xí)以為?!?lt;/p><p class="ql-block"> 我不愿相信中國這樣的孩子很多,但是這一趟列車上,我就碰到和聽到了這奇葩的幾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孩子為什么敢這樣做——</b></p><p class="ql-block"> 看著眼前這位父親愁苦的臉,我輕輕的嘆了口氣說:“你是覺得孩子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都做了,那你說說孩子為什么敢這么做呢?”</p><p class="ql-block"> 沉默,短暫的沉默之后,我們開始針對這個問題準(zhǔn)備理出個頭緒來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孩子個性品質(zhì)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時候缺少必要的陪伴和引導(dǎo)。孩子已經(jīng)十多歲了,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期初就如同一張白紙,我們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這個時候還不能明辨是非的時候,他們的關(guān)注點是什么就會努力的追逐什么。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這個時候需要有人在旁邊教會他明辨是非懂得取舍,向善向美,形成正確的個性品質(zhì)價值觀,這如同在暗夜里行走的孩子,需要有人牽著他的手給他道理和引導(dǎo),讓他走出暗夜朝向光明。而在這關(guān)鍵的時候,你們不在身邊缺少陪伴和引領(lǐng),孩子們按照自我意識和需求無所顧忌的成長,肯定會存在很多的問題,當(dāng)這些問題逐漸成為習(xí)慣的時候,你在想改變他,那就需要下大力氣,彼此都會承受更多的痛苦。也就是說孩子身上的不足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我們一手造成的,趁孩子還小,亡羊補牢為時不晚。</p><p class="ql-block"> 其次,家庭和諧向上健康的育人環(huán)境的缺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從身邊人身上學(xué)起,孩子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會映射著家人的影子,這就是環(huán)境造人。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焦躁的家長育不出沉穩(wěn)的孩子,心胸狹隘的父母也培養(yǎng)不出慷慨大氣的子女,你心無他人孩子就自私自利。就如你的弟弟,回家為什么只帶了四盒肉干?他心里有父母嗎?四盒牛肉干如果你弟弟拿出來首先給父母一人一盒,剩余兩盒給四個孩子平分,那孩子看到的是什么?學(xué)到的又是什么?再回想一下,我們在家的時候,我們有東西需要分享的時候是不是首先想到老人,和孩子一起先孝敬老人?如果不是,那我們也不要指望孩子以后會想著我們。我們做出來,孩子看得見,久而久之浸潤之下,孩子也差不了。</p><p class="ql-block"> 再次,犯錯付出的代價太小致使破窗效應(yīng)無法修復(fù)。我們現(xiàn)在深切的知道孩子做的不僅僅是不對甚至過分,是什么縱容了孩子讓他有膽量說出如此這般忤逆的話做出這般不著邊際的事的?事情總有第一次,當(dāng)孩子第一次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說犯了原則性錯誤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深入有效溝通交流,批評教育甚至是懲罰,只是認(rèn)為孩子小不懂事而一味的沉默縱容結(jié)果就是變本加厲。</p><p class="ql-block"> 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犯錯之后一定要讓他明白自己的錯,并且要為犯錯而買單,讓他知道所有的犯錯是要付出代價的,要為自己的言行負(fù)責(zé),代價越高昂記憶會越深刻,內(nèi)心也會越警醒,下次也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如果孩子犯錯沒有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責(zé)罰,他們就會接連不斷的越過紅線甚至試探底線,久而久之就沒有任何心理負(fù)擔(dān),破了這扇窗就會毀了一面墻甚至一幢大廈。沒有底線的教育孩子最終會付出慘痛的代價的,社會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別人沒有容忍的義務(wù),教會孩子這一點,走向社會之后他們也就會理智的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適應(yīng)社會規(guī)則而叫好的生存。</p><p class="ql-block"> 還有,家庭教育一定要和家人達(dá)成共識,最忌諱的就是遮遮掩掩黑紅臉和武斷暴力。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是慢慢嘗試著適應(yīng)和融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有太多的困頓迷茫和犯錯,我們一定要努力的耐心的讓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切不可爸媽教育爺奶袒護(hù)或者二話不說五指先上。實踐教育最好,說教教育其次,武力解決是最不應(yīng)該提倡的,一旦開了口,習(xí)慣成自然,當(dāng)武力也解決不了的時候,孩子就徹底的毀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努力培養(yǎng)孩子善根,善待這個世界。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教會孩子善良,因為向善向美的心會讓人內(nèi)質(zhì)柔軟而不失堅韌,會讓孩子變得讓這個世界更容易接受也會更強大。用根植于心的善良去面對這個世界會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美好。當(dāng)然,善良也要保護(hù)好自己不被傷害,我們拒絕做救蛇的農(nóng)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們該怎么辦——</b></p><p class="ql-block"> “從小不補,大了受苦”,別讓縱容毀了孩子。面對孩子的不正常表現(xiàn),我們不是焦躁生氣暴力或不聞不問放縱,應(yīng)該分析現(xiàn)象找出原因,對癥下藥,盡力醫(yī)治,畢竟孩子是你的,該你付出和承擔(dān)的,偷懶?;慕Y(jié)果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該怎么做,相信每個人都知道,行動起來才是硬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