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食,味蕾的盛宴。</span>追求美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它不僅能帶來味覺的享受,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它品讀著生活的真諦,是治愈心靈的良藥。福建省漳平市雖是一座小城市,但美食品種也是豐富多樣,根據(jù)2025年6月發(fā)布的官方文件,漳平非遺美食有雙洋風鴨、西園紅糖、畬族烏米飯、新橋紅酒、三角坪米漿粿等13項。</p> <p class="ql-block">三角坪米漿粿,又名千層糕、千層果、米凍,因歷史淵源、工藝傳承及文化影響力,是漳平米漿粿的公認代表,亦是漳平市代表性的客家小吃,具有百年歷史,一直是當?shù)刂匾膫鹘y(tǒng)食品。其制作工藝以早稻秈米為原料,經(jīng)過浸泡、磨漿、蒸煮等工序制成,口感柔嫩爽滑,蘸以醬醋等佐料更俱獨特風味。</p> <p class="ql-block">?漳平市雖屬閩南語系地區(qū),但米漿粿卻視為客家小吃,這因其制作工藝可能通過客家移民傳入,其“千層蒸制”技法與客家粄類食品(如甜粄、黃粄)相似?。而米漿粿的分層蒸制和煎煮特性符合客<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飲食注重耐儲存與御寒</span>這一需求?。再者米漿粿在漳平除夕宴席中的重要地位與客家年節(jié)粄類食品(如紅粄、蘿卜粄)的民俗功能一致,強化了其客家標簽?。最后,“千層”形態(tài)象征蒸蒸日上,與閩南、客家共有的吉祥文化相契合?。所以米漿粿在漳平的客家屬性是閩南語區(qū)與客家文化長期互動的結(jié)果,體現(xiàn)了地理交界地帶飲食文化的混雜性與適應(yīng)性。</p> <p class="ql-block">近日步入位于漳平文廟邊的健康路165號鄧秋麗米漿粿店,傾聽了經(jīng)營者陳閩慧娓娓道來三角坪米漿粿的故事。她們這個店原先在平等巷巷口,這一帶啟動棚戶區(qū)改造后遷到今址。店面雖只二十來平米,但制作師傅(她的母親)鄧秋麗作為菁城米漿粿制作技藝漳平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了她爺爺陳老師傅的精湛制作技藝,在漳平城享有很高的聲譽。</p> <p class="ql-block">米漿粿主料?為早稻秈米,將其浸泡2小時后和水磨成細細的米漿?。那研磨的過程既吮吸陣陣的米香,又似與時空進行曼妙的對話。以前是用石磨手工操作,費時費力;如今改用電動磨米漿機,省時省勁多了。</p> <p class="ql-block">另一邊,將豬肉絲、香菇片、油蔥花等食料剁爛混合堿、精鹽、白糖以清水調(diào)勻制成餡料。然后將餡料加入米漿,攪拌均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蒸籠內(nèi)鋪白布,</span>將米漿舀入紗罩籠屜攤平,蓋好鍋蓋蒸至凝固。揭蓋再舀入米漿火蒸,加一層熟一層,循環(huán)反復。每層間隔約10分鐘,可疊加20余層。如今廣泛以蒸飯機代替鐵鍋,以蒸屜代替蒸籠,所以每層蒸制時間縮至7-8分鐘。</p> <p class="ql-block">全部?蒸熟后冷卻出鍋(機)。米漿粿若熱吃,則柔糯而帶米香;涼吃,則Q彈(閩南口語,軟硬適中,有彈性、韌性和嚼勁的口感)而溢油香。</p> <p class="ql-block">食用時將其切片,蘸醬油、姜醋、鹵汁、番茄醬、蒜蓉醋或辣醬等蘸料食用。 ?亦可配蔥頭、香油、香菜、蒜泥、豬頭肉等食用。本地人常搭配冬瓜鴨湯、豬血酸菜湯、海帶湯等,將舌尖上的品讀感知提升到更高的層面。</p> <p class="ql-block">米漿粿也可以煎、煮著吃,配以蔬菜、海味、肉食、筍菇等各種佐料,更是另一番風味,妥妥的一份主食。</p> <p class="ql-block">米漿粿承載著漳平幾代人的記憶和情感,它既是飲食文化的載體,也是美食文化的代表?。米漿粿的香氣隨風飄逸,那外酥內(nèi)糯的美味勾起無數(shù)人綿長而醇厚的鄉(xiāng)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說明 : 文中個別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誠謝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