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滄是全國設(shè)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qū),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陣地,青礁慈濟祖宮是對臺交流的重要平臺。青礁慈濟祖宮在民間又被稱為“東宮”,是世界各地保生大帝的祖庭。宮中供奉保生大帝是北宋時期的名醫(yī)吳本,他生前醫(yī)術(shù)高明、醫(yī)德高尚,深得老百姓的愛戴,被民間稱為“醫(yī)靈真人”,尊稱“大道公”。青礁慈濟祖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對臺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保生大帝信俗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主山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享有“八閩第一山門”美譽的主山門,為歇山式五開間,高度16米,寬度33米,高峻凝重,氣勢宏偉?!緦ε_交流】海滄區(qū)委、區(qū)政府自2006年開始開發(fā)建設(shè)青礁慈濟祖宮景區(qū),先后配套建設(shè)了主山門、慶典廣場、中醫(yī)長廊、中醫(yī)藥文化展示館等設(shè)施。</p> <p class="ql-block">保生大帝信仰遍及閩臺至南洋等地,現(xiàn)有分靈廟逾漫步青礁慈濟祖宮,古韻悠然,山林環(huán)抱,心隨景靜。陽光灑落,歲月安然,仿佛時光在此停駐。座,信眾近億人。明天啟元年,隨顏思齊、鄭芝龍率漳泉3000多人開拓臺臺和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吳真人信仰隨之傳入臺灣及東南亞地區(qū)。至今臺灣有四百余座吳真人宮廟,還成立“臺灣保生大帝廟宇聯(lián)誼會”,這些宮廟均遙奉青礁慈濟宮為祖廟,每年組織大規(guī)模進香團前來舉辦瞻仰法會。保生大帝作為大陸閩南(泉州、漳州、廈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信奉的醫(yī)神,與海上保護神媽祖一樣,被兩岸人民崇拜為生命保護神,民間盛傳“渡海靠媽祖,安居靠真人”的傳說,每逢吳本誕辰,紀念慶典幾百年來從未間斷。2006年4月18日舉辦了以“健康、慈濟、和諧”為主題的首屆保生慈濟文化節(jié),贏得了兩岸民眾熱烈呼應(yīng)和熱情參與。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保生慈濟文化節(jié),并組織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門、澎湖和臺灣本島巡游,打造了一塊兩岸經(jīng)貿(mào)往來、文化交流、旅游對接的亮麗品牌,為擴大兩岸合作和交流、促進兩岸人民的融合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吳真人濟世圖保生大帝吳本,于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農(nóng)歷3月15日出生。少年時立志岐黃,以普濟眾生為已任,遍訪名山大川拜師學藝。藝成歸來,結(jié)廬于有天然中草藥庫之稱的青礁岐山龍湫坑畔。采藥煉丹,為人治病,不分貴賤,不索酬謝,藥到病除,妙手回春。相傳北宋時漳州與泉州發(fā)生瘟疫,他攜門徒深入疫區(qū),義診施藥,拯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高尚的醫(yī)德和高明的醫(yī)術(shù),聞名遐邇。1036年5月初二,他攀崖采藥,不幸跌落懸崖身亡,享年58歲?!秴钦嫒藵缊D》由福州工藝美術(shù)學院莊南鵬院長精心創(chuàng)作的青石浮雕照壁,高4米,寬18.5米,通過刻畫四個場景來描述吳真人的生平。這四個場景,工藝精美講究,人物栩栩如生,是福建省不可多得的浮雕精品,第一幅是保生大帝領(lǐng)著藥童采藥的情景;第二幅是保生大帝和他的得意門生江仙宮和張圣者煉丹制藥的場景,江仙宮是當時同安縣的知縣江少峰,張圣者是當時同安縣主簿,又稱“飛天大圣”;第三幅是保生大帝給百姓治病的場景;第四幅是保生大帝升天的場景?!舅未T臼獅】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是1987年出土的一對雄性的門臼獅,據(jù)專家考證,這是宋朝始建或擴建遺留下來的,石獅長1.42米,高0.83米,底部寬0.6米,呈伏臥狀,獅身有槽、卯等古建筑石構(gòu)件,被稱為“門臼獅”。左邊的石獅左足抓球,右足緊壓系球之帶,看上去比較溫順,而右邊的石獅則是雙足捧球,睜眼怒目、形態(tài)兇猛。</p> <p class="ql-block">青礁慈濟祖宮青礁慈濟祖宮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歷代均有重修、重建,現(xiàn)在保留的是清代康熙年間重建的格式。宮廟為三進宮殿式建筑,前殿為二層閣樓,重檐歇山頂,左為魁星樓,右為武圣樓。整個建筑按中軸線5個臺基層層遞進,依岐山走向依次展開,氣勢軒昂。保生大帝一生以普濟眾生為己任,結(jié)廬龍湫,懸壺濟世,深得百姓愛戴。被民眾敬奉為“醫(yī)靈真人”。朝廷先后12次對吳真人進行冊封,明永樂七年被賜封為“保生大帝”。左側(cè)為文昌廟,是2001年復建的,祭祀的是孔子,又叫做魁星樓;右側(cè)為武圣廟,也是2001年復建的,祭祀的是關(guān)公?!臼看葷鎸m是由數(shù)十根石柱支撐著(2根花瓶石柱、12根盤龍大石柱、20多根的八角對聯(lián)石柱)。這是清代遺留下來盤龍石柱,雕刻比較精細,上面刻有盤龍,還有八仙騰云駕霧,游山玩水,山川橋洞,栩栩如生。中間的石柱是宋朝遺留下來的盤龍石柱,雕刻比較粗糙。外邊是花瓶形石柱,它是極為罕見的,在我們福建省找不到第三根。瓶面刻有“將相和”,“出師表”,“太平有象圖”。大象馱寶瓶的形中“瓶”音“平”,“象”諧音“祥”。“大平有象”的聯(lián)句是“家國安康”,寄托“河清海晏”的政治理想,成為“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盛世愿景的具象表達。</p> <p class="ql-block">【鏤空石雕】左邊是“哪吒大鬧水晶宮”的故事,狂浪翻騰,三太子正在大戰(zhàn)蝦兵蟹將;右邊是“水漫金山寺”的故事,白素貞和小青駕舟挑戰(zhàn),英姿颯爽,法海和尚和許仙則躲在金山寺中。這邊還有“漁樵耕讀”、“司馬光砸缸救人”、“二十四孝”圖等石浮雕?!臼繉m中保存著古代七方碑碣,有宋代楊志撰寫的《慈濟宮碑》,有康熙、嘉慶、咸豐、光緒等朝代的重修祖宮碑記,是考察保生大帝生平和慈濟祖宮修建的珍貴史料,也是研究兩岸文化血緣和東南亞華僑史的珍貴資料?!酒卟幌駡D】這是一幅“七不象圖”,又稱“玄龜”,由七個不同部分組成:鳳首、麒麟尾、虎腿、麟趾、龍爪、龜背和官印?!褒?、鳳、麒麟、龜”稱“四靈”(四神),龜背上馱黃袱印信,即皇家的玉璽,寓意背負家國重任。【四不象圖】又叫火麒麟,它的腳是由四個馬蹄組成的。四周有琴、棋、書、畫,表示四樣技能樣樣精通。</p> <p class="ql-block">【中殿】這個位置就是拜師亭,上面兩根柱子圖案是黑底金彩畫,又叫蝴蝶隱,這些是南宋保留到現(xiàn)在的。頂部的角板是黑白交錯圖,從明朝到現(xiàn)在依然沒有任何蛛絲馬跡,為什么會這樣呢?據(jù)傳是因為采用了唐伯虎原配方下料,其實更科學的說法是因為這畫像水紋,蜘蛛以為上面已經(jīng)有結(jié)網(wǎng),所以不敢繼續(xù)往上攀爬。主殿中間供奉的是保生大帝,左右兩邊是當時的同安縣縣令和主簿,因為他們被保生大帝濟世救人的精神所感動,就棄官從醫(yī)拜我們的保生大帝為師,做他的授徒和書童,一生陪伴他左右。慈濟祖宮是以道教為主,所以兩旁借用封神榜三十六官將,這也是玉皇大帝賜給我們保生大帝的,其實他們也是主管人間瘟疫病魔的36個神,輔助保生大帝。這副對聯(lián)說的是我們的保生大帝的醫(yī)術(shù)和扁鵲、華佗并駕齊驅(qū)?!敬葷幏健勘I蟮鬯幒炗?個特點:一是“分科明確”,現(xiàn)有藥簽共180首,其中內(nèi)科120首、外科24首、兒科36首,讓信徒分科求取。二是“簡”,藥簽上的藥方組成簡單,藥味較少,劑量較輕,多在二錢以下;</p> <p class="ql-block">三是“便”,藥簽上的藥方均為民間易得的常見藥物,甚至是居家庭院種植的藥物,如蔥、枇杷等;四是“廉”,藥簽上的藥方價格便宜,均非昂貴奇缺難得之物;五是“驗”,藥簽上的藥方通常是民間的驗方,有的是地方藥治地方病,效果奇佳。【后殿】依次供奉的是圣父圣母、閻王爺、觀音菩薩、注生娘娘及顏慥、顏師魯、顏貴來等顏氏祖先。中醫(yī)長廊中醫(yī)長廊有花崗巖石階811級,寓意著吳本羽化和祖宮建廟的悠久歷史。石階兩旁樹立著華佗、張仲景等32位歷代名醫(yī)的石雕群像;石階直達東鳴嶺巔,嶺巔矗立著保生大帝的高大塑像,塑像高19.8米,雄偉身姿眺望著萬千世界,護佑著兩岸和平。</p> <p class="ql-block">策劃 顏建春 顏國強 顏慶財陳雅玲 顏水榮 顏世春(福建廈門) 顏臺方(重慶) 攝影 制作 顏永建(重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