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藝術大師劉海粟贊黃山曰:沒有到過黃山的人不能稱到過中國。未游過翡翠谷彩池者,不能稱到過黃山。翡翠谷位于安徽省黃山區(qū)湯口鎮(zhèn),地處黃山仙都峰與羅漢峰之間,由黃山主景區(qū)延伸而下的一條大峽谷。谷中之溪名為“碧玉溪”,谷中分布著一百多個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同的彩池。池水晶瑩碧透、池底礫石艷麗、水深石怪、彩池周圍景色秀美,加上太陽光角度不同、光線明暗不同,或晶明、或翠綠,變化多端,絢麗多彩,像一顆顆彩色的翡翠散滿谷中,故名翡翠谷。</p><p class="ql-block">今年7月28日~8月7日,隨合肥一中老三屆旅游團組織的黃山腳下休閑行,十天入住在湯口鎮(zhèn)浮溪村。7月30日團隊十多人游覽了同屬一鎮(zhèn)的翡翠谷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翡翠谷中玉環(huán)池至下游數(shù)池形態(tài)各異,似綠色飄帶,正如翡翠谷景區(qū)的旅游宣傳語“奇山麗水相輝映,疑是瑤池落人間”。</p> <p class="ql-block">到達翡翠谷,從停車場向里即向上走去。谷中之溪碧玉溪(昵稱愛河)已呈現(xiàn)眼前,經(jīng)一段谷地,一邊沿磚石路直至景區(qū)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檢票口前有一石碑,上書翡翠谷彩池群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中國黃山中主要自然景觀之一。峽谷長達6公里(翡翠谷已開發(fā)可游覽長度為3公里)。</p> <p class="ql-block">檢票口旁有一“有仙則名”石刻?!吧讲辉诟?,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名句,當代大書法家啟功專為翡翠谷書寫此名句,表明翡翠谷是神奇的仙境。老兩口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各種石頭臥于溪中,上山路旁不斷有游人深入溪中。</p> <p class="ql-block">谷邊立有一塊巨碑“愛”字碑。碑上刻著歷代名家所寫的九十九個“愛”。其中有王羲之、李世民、蘇軾、唐伯虎、鄭板橋、孫中山、宋慶齡、毛澤東等大家的手書“愛”字藝術。愛字碑中為什么刻了九十九個“愛”字,還有一個呢?據(jù)官方網(wǎng)站說,還有一個愛字刻在來看愛字碑的人自己的心上。哈哈。</p> <p class="ql-block">進入翡翠谷見到的第一個水池是青獅池,一個梯形池長約30米,深約2米。因該池位于獅子山下,且水色青碧,故稱青獅池。</p> <p class="ql-block">青獅池上方河灘是海蚌灘,灘上細瀑爭流,百音交響。這一帶巖層,代表了黃山地質變化的特點。黃山在4億年前是海,這些像海蚌樣的一層層巖石就是沉積巖、變質巖。這一帶斷崖,就是在一億年前火成巖花崗巖在抬升時與周邊巖石的接觸帶,地球上的三大巖石——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聚在一起。團隊的組織者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青獅池與海蚌灘的石階上,為此行的團友們打卡,我與老伴也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居高臨下,拍一海蚌灘及其上游石、溪之景。</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轉個向,就是一種景。還有游客在池內戲水作樂。</p> <p class="ql-block">一個綠池邊的石刻很醒目,上書“五彩繽紛”,是著名大書法家愛新覺羅·溥杰手書,他的書法自成一體曰“柳葉體”。</p> <p class="ql-block">這個綠池就是有名的花鏡池?;ㄧR池是電影《臥虎藏龍》的主要拍攝地?!杜P虎藏龍》獲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影片中的“竹梢打斗”“池邊愛戀”情境在此處拍攝。</p> <p class="ql-block">登上旁邊一橋,橋上看花鏡池?;ㄧR池像一面圓鏡,直徑25米,四周是奇異的疊巖彩壁,凹凸的花紋如彩帶飄入池中,鋪布潭底,水波蕩漾,像一面寶鏡,五彩繽紛,幻化萬千。</p> <p class="ql-block">這座橋就是情人橋。為鋼索橋,形似月亮船。上橋有29個臺階,表示愛情長久?!扒槿藰颉比齻€字,選自晉代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手書。橋前的“情人橋”詩碑,詩中寫了情人谷典型的情景“山有情,水有情,情人谷中有純情。你有情我有情,難事相助更有情……”。步情人橋上,觀瑤池麗水,顫顫悠悠,倍感愛濃情深。</p> <p class="ql-block">“拼搏前進”石刻,刻在中流砥柱的大石上,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題寫。</p> <p class="ql-block">“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朝詩人王維的名句由原國防部長遲浩田手書,刻于一塊大石頭上。蜿蜒的溪水一直通向綠珠池、愛亭。</p> <p class="ql-block">往上走,即到達綠珠池,電影《臥虎藏龍》“深潭尋劍”、“飛瀑踏波”場景的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綠珠池,長30米,寬20米,形狀如珠。池底礫石艷麗,水深10米,清澈見底,池里壁為云綢瀑。</p> <p class="ql-block">池畔有愛亭。走出愛亭,一段“十步白頭”道說的確是一個美好的過程“一步相遇、二步相識、三步相知、四步相惜、五步相戀、六步相愛、七步相伴、八步相隨、九步相守、十步白頭”。</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其間的彩池十分養(yǎng)眼。從上到下為孔雀池、玉環(huán)池等。</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玉環(huán)池。玉環(huán)池,池中有兩塊心形巨石,水環(huán)繞其周,像晶瑩碧透的玉環(huán)。池里壁為素絹瀑,瀑邊有臼穴名溢香井,學名冰臼,是第四紀冰川遺跡。可謂是仙山中的華清池,當是楊玉環(huán)的精靈沐浴之處。</p> <p class="ql-block">池壁有“玉環(huán)池”石刻,袁曉園手書。袁曉園是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中國最早研究漢語拼音的學者之一,對中外文化交流和祖國統(tǒng)一發(fā)揮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溪水從玉環(huán)池流下之美景,置于橫屏。</p> <p class="ql-block">登上鵲橋,往下看去,水、石景觀盡收底。</p> <p class="ql-block">到了一路口,離愛字石已經(jīng)很近了。途中見一玉佩池,覺平常沒細看。</p> <p class="ql-block">六分鐘走到煉丹臺、愛字石處。</p> <p class="ql-block">煉丹石是碧玉溪畔的一大半石臺。上有四個冰臼:藥壇、藥臼、藥碾、藥銚。傳說是天女們煉仙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愛字石,在坡巖上刻有巨大的“愛”字,“愛”字選自宋代蘇軾《豐樂亭記》手跡。字高度、寬度各5米,面積為25平方米,乃天下第一大“愛”字石刻。</p> <p class="ql-block">游人們在愛字石上盡情領略“愛”的美情佳趣。要拍一張人不在字上的照片還挺難吶。</p> <p class="ql-block">翡翠谷內地質奇特,擁有許多第四紀冰川遺跡。這里有一研學宣傳牌。“愛”字及周圍石臺上是冰臼集中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景區(qū)開放的盡頭。</p> <p class="ql-block">往回走就是出景區(qū)道,一直通往景區(qū)出口。途中可見大片竹林、下山滑車、鶴林寺遺址等。</p> <p class="ql-block">2個半小時的景區(qū)游玩結束。所見彩池果然是有翡有翠、絢麗多彩,當天的天氣一般,如果在太陽光下,觀看效果肯定會增光添彩。翡翠谷的美景可謂“流光溢彩,靈秀絕俗”。</p><p class="ql-block">這次黃山行,已發(fā)3文,如有興趣,敬請點閱以下2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f4kvvsl" target="_blank">黃山猴谷,閉園打卡在浮溪猴源</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fdc7ysl" target="_blank">黃山情結:重游西海大峽谷</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