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感謝向俊先生的安排,今天與大龍夫婦等好友一起走進(jìn)雪竇山瀑布院和永平資國禪寺。</p><p class="ql-block">作為一名生活在溪口的文化愛好者,竟然不知道雪竇山瀑布院的悠久歷史和今日新姿,實在令自己汗顏。</p> <p class="ql-block">雪竇寺之所以有“晉代名剎”的悠久歷史,在于雪竇山當(dāng)時名為瀑布山,西晉元康元年(291年),有尼姑在雪竇山頂建了名為“瀑布院”的庵堂,標(biāo)志著雪竇山梵剎的開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唐會昌元年(841年),瀑布院從山頂遷到現(xiàn)在雪竇寺的地址。唐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敕賜為“瀑布觀音禪院”。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賜改“瀑布觀音禪院”為“雪竇資圣禪寺”。南宋時,宋理宗趙昀御書“應(yīng)夢名山”,雪竇寺被定為“五山十剎”之一。</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說,今日雪竇寺的根在瀑布院。</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瀑布院選址于雪竇寺左前方的千丈巖瀑布口,背靠乳峰,三面環(huán)山,兩澗合流,坐北朝南。風(fēng)水先生的眼里有“九龍搶珠”的地理格局,本人看到的是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獨特景觀。</p><p class="ql-block">寺院看似規(guī)模不大,因依山勢而建,實有半地下式的重疊效應(yīng),別有洞天,寧靜幽雅,冬暖夏涼,陪同我們的師傅說這里的夏天沒有蚊子,好一處集自然美景與人文藝術(shù)于一體的修身養(yǎng)性好去處!</p><p class="ql-block">離開時我考問自己,如果讓我長期生活在這里是否愿意,結(jié)論還是紅塵好。表明本人佛緣未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窗外</span></p> <p class="ql-block">永平資國禪寺,本人今年4月與奉化布袋彌勒文化研究會何劍波會長等一起來聽普明法師講授《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今天接待我們的是文殊院的開護(hù)法師,開護(hù)法師論佛的第一個話題是范蠡為什么能被尊為財神菩薩。財神菩薩是掌管世間財源的菩薩,大概也是當(dāng)今信眾心中最熱門的菩薩。范蠡能被尊為財神菩薩,并不是其被稱為“中華第一商圣”的生意水平,也不是他巨額的財富積累,而是他悟到了“緣起性空”的佛教核心教義。世間萬物都是由各種因緣和合而生,沒有獨立與永恒。與越王勾踐的緣分,展現(xiàn)其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非凡才能,助勾踐成就霸業(yè)后,領(lǐng)悟到?jīng)]有永恒的緣分,緣盡必散,帶著西施功成身退,避開了災(zāi)禍。轉(zhuǎn)而經(jīng)商,他商業(yè)理念獨特又善于把握時機,積累起巨額財富,又意識到?jīng)]有永恒的財富,緣盡必散,富而好德他把財富用于周濟貧困,這樣三聚三散家財,才是他成為財神菩薩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看來,平時那么多人拜財神,多為聚財而不肯散財,未能領(lǐng)悟財神的佛性。</p><p class="ql-block">感謝開護(hù)法師,不但與我們論道,還親自下廚給我們準(zhǔn)備素齋,讓我們對寺院生活有了更深的體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寫于2025年8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