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銘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鄧樺先生是我六十多年前讀高中時的化學老師。聽說他畢業(yè)于新鄉(xiāng)師范學院,由于成績優(yōu)異,留校任教。南陽一高是河南省的重點高中,上級為了加強南陽一高的師資力量,調(diào)教大學鄧老師來校任教。那時的鄧老師,二十出頭的年紀,個子高挑,皮膚白皙,談吐文雅,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書卷氣。他講課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卻又不失風趣,常常能用生活中最樸素的例子,把復雜的化學反應講得通俗易懂?,F(xiàn)在我們這些學生,雖都年過八旬,但每每提起他,心中仍充滿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二排左四為鄧老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時的教育堪稱一方凈土,學校不為金錢,老師不為名利。那時的校園,沒有如今這般喧囂與浮躁,老師們的專注全在課堂與學生身上。鄧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圖名利,只求把知識傳授給愿意學習的人。他的教學風格平實而深刻,像一股清泉,潤物無聲,卻滋養(yǎng)了無數(shù)求知若渴的心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生長期從事化學教育工作,曾任一中校長,后從政,在市人大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先生是南陽化學教育界的領(lǐng)軍人物,曾任南陽化學學會會長,河南省化學學會理事,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特級教師,妥妥的一個高官高知的成功人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鄧先生教過的學生遍布五湖四海,可謂桃李滿天下,不少人成了行業(yè)翹楚,高官教授,但他始終記得那些曾經(jīng)坐在教室里的年輕人,尤對我們這些老學生情有獨鐘,退休后,我們班級聚會,鄧老師知道后必會參加。即便后來身居高位,他也從未忘記自己最初的身份——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在2021年一次班聚會上,鄧老師講話視頻。他強調(diào)了我們師生間的關(guān)系,是亦師亦友,亦生亦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為學生,我們敬重他的,恰恰是他在這些光環(huán)下的平常心。身居高位,一點架子也沒有,不說大話,空話,始終保持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謙遜。他從不炫耀自己的成就,也不以身份傲視平常人,與人交談時總是平等平和而親切,讓人如沐春風,可正是這份謙遜與真誠,讓他在學生心中始終熠熠生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退休后并未閑著,他酷愛運動和旅游,游遍歐洲和中東,出版了游記《流著奶和蜜的地方》,還將多年來的教學心得、人生感悟整理成文,出版了《小說·雜文——鄧樺文選》。在這些書的扉頁上,他親筆寫下贈言,送給我們。這些書,不僅是他思想的結(jié)晶,對一些大事的實事求是的看法,更是他對學生最深情的寄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知高官平常心,品正德高無架子,這十個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鄧先生的人品。他從不因地位的提升而改變初心,反而更加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與責任。他常說:“做人要正,做事要實?!边@句話,也成為許多學生人生路上的座右銘。</span></p> <p class="ql-block">鄧老師著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生豁達,通透睿智,雖年事已高,不為身后打算,并立了遺囑,不置墓地,不留骨灰,不做佛事,不吹吹打打。認為人死后,就是一堆化學物質(zhì),來自自然,回歸自然,所謂塵歸塵,土歸土。沒有什么靈魂之說,即便有靈魂,也不愿將靈魂囿于一隅,平生就喜歡天馬行空,獨往獨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先生之德,令人景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謝謝光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