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離不開水,古代的文明,大都在水量豐沛的大河流域上發(fā)展出來,比如西亞的兩河流域,比如中國的黃河長江。<div><br>中亞也不例外,它的中心,河中地區(qū),指的就是由錫爾與阿姆兩條大河以及它們的支流所澆灌出的眾多綠洲(Oasis)所構成的廣大區(qū)域。我們已經拜訪過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便是河中最著名的兩大絲路綠洲。而希瓦(Khiva),則是我們在烏茲別克造訪的最后一個綠洲古城,也是從前的絲綢之路穿越廣袤的卡拉庫姆沙漠,到達波斯本土之前的最后一個大驛站。</div> <p class="ql-block">希瓦城本來不叫希瓦,而是跟它所處的這片阿姆河畔的綠洲一樣,叫作”花刺子?!埃↘hwarizm) 。讀過射雕英雄傳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這充滿異國情調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花刺子模“(Khwarizm)這詞,對于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也既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又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相當于晚唐時期,出生于此并以這地名為自己名字的牛人阿爾·花剌子米(Al-Khwarizmi),寫出了一本簡稱為“Al-Jabr”的書(中譯《代數學》)。該書被翻譯成拉丁文傳到中世紀的歐洲后,對數學和以數學為基礎的其他科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這種影響,直到今天,我們都還能從無處不在的日常用詞中體會到:</p><p class="ql-block">-- Algorithm,算法,就是從Al-Khwarizmi這名字的拉丁化寫法Algorism演化而來的;</p><p class="ql-block">-- Algebra, 代數,則是他書名“Al-Jabar”的拉丁轉寫;</p><p class="ql-block">-- Arabic numerals,阿拉伯數字,也就是從1到10這十個符號,本是印度人創(chuàng)立的數字系統(tǒng),卻被阿爾·花剌子米用以確立了十進制,并隨著他的著作傳到了歐洲,取代了復雜的羅馬數字系統(tǒng),也為后來的文藝復興與近代的科學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由于阿爾·花剌子米服務于阿拉伯帝國,他的著作是以阿拉伯文寫成的,歐洲人就把這十個數字,稱作阿拉伯數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受其地理位置所限,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里,希瓦(花剌子模)都是在周遭從波斯到俄羅斯的各個大帝國的統(tǒng)治或影響下,但也有過它自己相當輝煌的一章:11-13世紀的花刺子模王朝的勢力漸漲,疆域最大時覆蓋了整個中亞和波斯,非常強盛。這中間它先是傍依逃出中國來中亞開辟新天地的契丹人建立的西遼,后來又與喀喇汗朝聯(lián)手反噬了西遼,自己做了霸主。奈何時運不濟,很快就有崛起的成吉思汗虎視眈眈地要找西征的機會,結果花剌子模無可挽回地撞在了大汗的馬口上,被蒙古大軍徹底剿滅?;ㄘ葑幽V蜗碌闹衼喢侨鲴R爾罕,布哈拉以及希瓦的前身烏爾根奇等都被拆毀,成了中亞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射雕中加入郭靖的橋段后所戲說的,也正是這段征伐屠戮史。</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希瓦,分內外兩城。內城有自己的名字,Itchan Kala。它面積不大,城墻總長不過兩公里許,城門完好,中心是花刺子模失國后,在這里形成的規(guī)模小得多的希瓦汗國的王宮。人們平時所說的希瓦古城,指的便是這個內城。因其保存得特別完整,三十多年前烏茲別克一獨立,它就成了境內第一個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名勝。</p> 披著夕照的金色希瓦城 希瓦西大門 希瓦古城在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幫助下,修繕一新。城里據說除了游客和旅游業(yè)從業(yè)者外,沒有其他本地居民。街道整潔,建筑漂亮,商業(yè)發(fā)達,生活方便。游走其間,仿佛身處一大型主題公園或影視拍攝基地一樣,非常奇特。<br> 王宮廣場 主街 王宮對面的清真寺 左邊是希瓦的地標,未完成的宣禮塔;右邊是用經學院改建的旅館。 希瓦白天赤熱,大太陽照得到處白花花一片,景色乏善可陳。但是夜幕降臨后,精心設計的燈光在城里各處亮起,古城的樣貌就變得很耐看了。 主街一景 在廣場上哄孩子的媽媽 黃昏時分登頂王宮后面的西城墻,看夕陽西斜華燈初上,是游覽希瓦的傳統(tǒng)項目,強烈推薦。 夕陽透過王宮正門 登墻的樓道 夕照明月 -- 我們運氣不錯,看夕照還賺了個月升 藍光希瓦全景 西墻北望 西門外廣場,停滿了雪佛來的微型面包車。這種車是烏茲別克城際村際交通的主要工具,一般無空調,小而擠。雪佛來是唯一的在烏茲別克設廠生產的車,具有強大的價格優(yōu)勢,據說市場占有率高達90% 希瓦的景點很集中,步行15鐘內都可到達,主要有下面這些: 希瓦汗國的王宮,建筑受波斯和俄羅斯影響明顯,不算奢華,但很漂亮。 與王宮連著的還有個小博物館,陳列著希瓦的歷史。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希瓦汗國時期這里的野蠻和殘暴。比如下面兩張照片就列出了當時處死刑的各種方法。<div>另外,與我們剛訪問過的布哈拉汗國一樣,希瓦汗國時期這里的奴隸市場也很龐大,非常有名。中亞的游牧部落,經常組團去各地劫掠人口來此販賣,直到19世紀,才被統(tǒng)治這里的沙俄所禁止。</div> 跟其他地方的清真寺不同,希瓦的這家門臉不大,但內里別有洞天,禮拜堂中密密麻麻地立著兩百多根精雕細琢過的木柱,據說每根柱子上的花紋都不一樣 大宣禮塔,據說是中亞最高的。 圣賢墓。這墓不僅里外都中看,而且也中用:四五十度的高溫下走進去,相當清涼。 漂亮的穹頂 街頭撞見的人物和動物及其他 街舞 絲路商旅雕像 生日(?)合影 軍人合影 具有獻身精神的攝影師 虛位以待的白駱駝 駱駝的主人們 王宮門口的人偶 另個虛位以待 豐盛的早餐和可餐的秀色 <p class="ql-block">最后謹以路人和領導的背影各一張,作別古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