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廣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位于越秀區(qū)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qū)最大的教堂。這座教堂建于1863年,歷時25年才建成,于1888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這座教堂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另外三座分別是巴黎圣母院、威斯敏斯特教堂和科隆大教堂。教堂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因此被俗稱為“石室”。</p> <p class="ql-block">記得十幾年前曾經(jīng)來過一次圣心大教堂,已經(jīng)沒有多少印象;最近經(jīng)??磁笥褮W洲游的精彩小視頻,好像喚醒了某種記憶,于是,上周三(7月23日)上午,心血來潮就約了好友一起坐地鐵直達一德路A出口,再次來到石室圣心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矗立于一德路騎樓群中,毗鄰繁華海味市場,形成“西方圣”與“嶺南市井”的獨特對話。</p> <p class="ql-block">這座教堂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建立的。1856年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將兩廣總督行署夷為平地。傳教士明稽章看中了這塊地,要求劃給他建教堂。在法軍司令的威脅下,兩廣總督勞崇光被迫同意,1861年,中法簽訂不平等條約,允許法國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教堂。</p> <p class="ql-block">如今,廣場外有一面高高飄揚的國旗,似乎在警醒我們:歷史之痛,國恥之辱,吾輩當自強以雪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參觀圣心大教堂免預約免門票,但是有規(guī)定的參觀時間,</span>我們那天沒有做攻略稀里糊涂跑過來,幾乎錯過了參觀時間,因此進教堂里面才幾分鐘,工作人員就把大家請到外面參觀,我們匆匆忙忙在里面拍了幾張照片就出來了,然后在教堂外面轉了半個鐘,還好有收獲,又到了外圍清場的時間,只能抱著遺憾離開。</p><p class="ql-block">回家后心有不甘,過了三天是周六看準參觀時間,中午頂著烈日自己一個人又跑過來,在教堂里面一邊聽講解,一邊拍照,好過癮!</p> <p class="ql-block">教堂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它正面有一對對稱巍峨高聳的雙尖石塔,高插云霄,左邊塔有一個大時鐘。</p> <p class="ql-block">左塔</p> <p class="ql-block">右塔</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建造過程也很有特色,由法國設計師設計,但由中國工匠(主要是廣東揭西客家人蔡孝)建造完成。在建造過程中融入了中國元素:用糯米桐油代替水泥作為粘合劑,穹頂石塊中鑿雙孔用鐵枝穿起來增加牢固性,排水口改成了中國獅子造型,地板改用廣東大階磚,門上刻有廣式木雕。</p> <p class="ql-block">廣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是中國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遺產,也是全球罕見的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經(jīng)歷過幾次重大破壞:抗日戰(zhàn)爭期間被日機撞擊震碎彩色玻璃;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更嚴重的破壞,宗教油畫被撕毀,彩色玻璃被打碎,經(jīng)書被焚燒,石壁石柱被燒裂,教堂經(jīng)歷過三次大修:</p><p class="ql-block">1920年代將木結構改為混凝土結構;1980年代國家撥款維修;2004-2006年耗資2000萬元大修,從菲律賓定制了98扇特殊玻璃。</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進門處掛了一幅耶穌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進了教堂,一個“靜”字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置身于神圣與寧靜的交匯點。</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進來的時間是周六下午一點多,游客特別多,因此有講解員來給我們講解教堂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有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門窗都以法國制造的七彩玻摔鑲嵌。</p><p class="ql-block">左右兩側各立10根花崗巖束柱,柱頭飾以變形的麥穗浮雕,柱礎并合象征“堅如磐石”。</p> <p class="ql-block">柱頂延伸出尖形肋骨交叉拱頂,形成急劇上升的線條,強化空間縱向延伸感,導向祭壇方向,營造莊重肅穆的宗教氛圍。</p><p class="ql-block">祭壇位于中廳盡頭,為禮儀核心區(qū),供仰的是耶穌圣心。在祭壇前,心靈的塵埃被洗滌,靈魂得到了凈化。</p> <p class="ql-block">祭壇后面的玻璃彩窗訴說著耶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耶穌(約公元前4年一公元30年)出生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猶太地區(qū)伯利恒,母親為童貞女馬利亞,父親為木匠約瑟。據(jù)《圣經(jīng)》記載,他30歲開始傳道,宣揚“天國臨近”的福音,并招收12門徒。后因挑戰(zhàn)猶太宗教權威,被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判處釘十字架死刑,三日后復活并升天。</p> <p class="ql-block">看到十字架上受難的耶穌,心情十分沉重。</p> <p class="ql-block">這是祭壇左側的信眾席前的小燭臺。</p> <p class="ql-block">這是祭壇右側唱經(jīng)席前的小燭臺。</p> <p class="ql-block">圣嬰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從祭壇到整個教堂的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正立面、東側、西側各設一直徑7米的圓形玫瑰窗,以深紅、藍、紫、黃等彩色玻璃鑲嵌。中心為小十字,放射24片花瓣,綴以12個小圓和12個小十字,構成繁復的玫瑰圖案。</p> <p class="ql-block">這是正立面(進大門的上方)的玫瑰花窗。</p> <p class="ql-block">玫瑰花窗的下方有一幅油畫《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玫瑰花窗,如同天使的眼睛,凝視著人間的悲歡離合。</p> <p class="ql-block">另外兩個玫瑰花窗在祭壇的東西兩側上方,由于祭壇及兩邊的信眾席和唱經(jīng)席被隔離帶保護起來,我們無法進去拍到東西兩側完整的玫瑰花窗圖案,有點遺憾。</p> <p class="ql-block">東側玫瑰窗只拍了一半,旁邊的長條紫紅花窗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西側的玫瑰窗拍了大半。東西花窗互照,柔和的光線照在祭壇周圍,更顯神圣。</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的彩色玻璃花窗豐富多彩,這些玻璃窗上所繪的是耶穌誕生、耶穌受洗、最后晚餐等約60個圣經(jīng)故事。</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的彩繪玻璃窗折射出斑斕的光芒,仿佛天堂的門戶。</p> <p class="ql-block">七彩玻璃過濾強光,使室內常年保持柔和光線,配合燭臺與吊燈(現(xiàn)代增設),強化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門楣上端的窗花也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每周六日教堂有四場彌撒(感恩祭),是用四種不同的語言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天主教禮儀生活的核心和高峰,是重演(非重復)耶穌在最后晚餐建立的祭獻,紀念他的死亡與復活,信徒通過領受圣體(圣餐)與基督結合。</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桌椅后面擺放著一本本陳舊的《圣經(jīng)》</p> <p class="ql-block">還有圣水</p> <p class="ql-block">懺禱屋。</p> <p class="ql-block">神態(tài)各異的天使雕像。</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我們圍著教堂從東側到西側轉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觀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建造耗時25年(1863-1888),石料采自香港九龍,以船運至廣州,經(jīng)手工打磨后以中國傳統(tǒng)糯米桐油灰漿粘合,替代水泥。</p> <p class="ql-block">從外面觀看彩玻上的人物也十分生動。</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的石壁上,雕刻著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紋路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這是教堂的北門</p><p class="ql-block">它宛如童話世界中的歐洲古堡,每個角度都能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西側。</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哥特風情的建筑元素,還是中國元素,都讓這座教堂成為廣州不可多得的獨特風景。</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的每一扇門,都是通往信仰與救贖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鐘樓部分裝有四具從法國運來的大銅鐘。西邊鐘樓的西、南、北三個塔面安裝有羅馬字鐘面的時鐘,東邊鐘樓內懸掛著以圣母瑪利亞命名的銅鐘組。</p> <p class="ql-block">法國銅鐘用于彌撒報時,鐘聲覆蓋舊城街區(qū),成為宗教生活的重要符號。</p> <p class="ql-block">這張沒有游客的照片,是工作人員清場到最后只剩我們兩個人的時候拍下來的,它看上去是那么神圣肅靜!</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奠基儀式是在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禮日)舉行,明稽章特從耶路撒冷與羅馬各運1公斤泥土填埋基石下,象征天主教東西方的淵源,墻角至今保留“JERUSALEM 1863”與“ROME 1863”刻字,刻字就在正門左右兩個小門旁的墻角上。</p> <p class="ql-block">這是教堂總體維修碑記,在教堂的左側。</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東面有一個較大的廣場,中間是圣母瑪利亞雕像,廣場周邊有耶穌雕像,神父樓,圣心樓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耶穌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瑪利亞花園,設在神父樓前方。</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主上智的措施,童貞圣母在人間做了救主的母親。她懷孕、生產、養(yǎng)育了基督,她在圣殿里將基督奉獻給圣父,她與死于十字架的基督共受痛苦,以服從、信德、希望和熾熱的愛情和救主超絕地合作,為重建人靈的超性生命。因此,在圣寵的境界內,圣母是我們的母親。教會在圣母身上已經(jīng)達到她那無玷無瑕的完美地步,基督的信徒們卻仍在努力克服罪惡,增進圣德。因此,他們仰望圣母瑪利亞,她是照耀整個特選團體的圣德表率?!保▋热輥碜耘赃叺暮喗榕疲?lt;/p> <p class="ql-block">神父樓</p> <p class="ql-block">圣心樓</p> <p class="ql-block">在圣心樓后面的是圣母女修會天主教區(qū)</p> <p class="ql-block">耶穌與羊:</p><p class="ql-block">“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并且為羊舍掉我的性命。我還有別的羊,還不屬于這一棧,我也該把他們引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p><p class="ql-block">耶穌毫無保留地為羊舍棄性命,他是真正的牧者,而自己就是那唯一的牧人。</p> <p class="ql-block">望著圣心大教堂的尖頂直插云霄,仿佛在訴說著信仰的崇高與永恒。</p><p class="ql-block">鐘聲長響中既有歷史的悲鳴,更有未來的召喚……</p> <p class="ql-block">以上部分文字參考網(wǎng)絡編制,感謝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