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甘歸來讀《中國攝影報》,7月4日日有兩大版介紹了斯文赫定頭像的攝影故事,編者按也肯定了他對我國西域探險的作用。之前就知道,是他把維語對“陡峭小山包”的發(fā)音“雅丹”引入科學領域,以此來定義由風蝕和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壟脊與溝槽想間排列的地貌組合。首次接觸雅丹,是20多年前去了新疆烏爾禾魔鬼城,深入其中,周邊都是比我個頭還高的風蝕的灰土色城堡,突然吹來一陣風,耳旁似聽到鬼哭狼嚎的聲音,眼鏡也被風沙蒙住了。從此以后,誰再提議去看雅丹,我只好擺擺手謝絕。</p> <p class="ql-block"> 近年聽說還有水上雅丹,還說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風蝕地貌奇觀,還真的萌發(fā)一睹其真容的念想。從大柴旦鎮(zhèn)到水上雅丹,經(jīng)過西臺吉乃爾湖,顛簸的315國道將湖分為兩半,一邊藍一邊綠,找個安全位置停車航拍幾張,離開水上雅丹往茶卡方向走時,經(jīng)過東臺吉乃爾湖,可惜湖面已干枯了。西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之脆弱,由此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 幸好水上雅丹還是碧波蕩漾,我們選擇先坐區(qū)間車到終點,再搭乘越野車往更里面走,因為那里沒有直升機等游玩項目,可以放無人機,而且據(jù)說更美的景致在里頭。感覺這邊的雅丹地貌沒有烏爾禾魔鬼城所見的那么猙獰,但也可以憑想象說這個像獅身人面,那個像其他動物,其實也只有說的人站的那個角度說像啥就像啥,換個角度就啥也不像。反正我們關注的不是雅丹地貌,而是碧水環(huán)繞的雅丹山頭。航拍所見,波光粼粼的湖面,土黃色的雅丹盡情地展現(xiàn)著千百年狂風雕飾后留下的特殊形狀,千丘如艦,萬壑成航,這是靜態(tài)的美,而突然劃過水面的快艇,則平添了一份動態(tài)的靈。此刻我感覺不到魔鬼城的猙獰,反倒多了份溫柔之感。都說柔情似水,有了水的滋潤,“魔鬼”也被感化為“天使”。這水從何來,一說是昆侖山支流的梭格勒河因山洪爆發(fā)改道,另一說是吉乃爾湖水位上升,反正就是水漫雅丹,淹沒了這片干旱地貌,包圍了這一座座高大的壟脊。高原的水總是咸者居多,且富含礦物質(zhì),因而也就呈現(xiàn)出這獨特的碧水藍。水蝕風雕,荒漠碧玉,每一道溝壑都是風的鞭痕,每一片倒影都是時光的嘆息,剛?cè)嵯酀瑒x那永恒。</p> <p class="ql-block"> 選擇住在景區(qū)內(nèi)的酒店,本來就想欣賞一輪紅日從碧水中緩緩落下,可惜高原的天,孩子的臉,傍晚的云太厚了,當晚還下起雨來,次晨日出又泡湯了。但在陽光最燦爛的時候,在柴達木盆地的戈壁深處,看到了遺落人間的滄海碧玉遺珠,也就心滿意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