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仲夏七月,正是荷花盛開時節(jié),我來到紫竹院公園賞荷。進門右轉(zhuǎn),沿荷花渡、繞著南小湖而行。這里載種荷花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栽種著40多個品種,包括白洋紅蓮、友誼牡丹蓮、大灑錦等特色品種。 ?時下,公園正舉辦第三十二屆竹荷文化季,讓游人在這里觀荷消暑。</p> <p class="ql-block"> 說起荷花,自然想起那句“出淤泥而不染”。它出自北宋理學(xué)家周敦頤的《愛蓮說》,原文明確以“蓮”為對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p> <p class="ql-block"> 荷花之所以能實現(xiàn)“出淤泥而不染”,主要依賴其花瓣表面的特殊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 蠟質(zhì)結(jié)晶保護層?:花瓣外層覆蓋疏水性蠟質(zhì)結(jié)晶,有效阻隔污泥和污水滲透。??</p><p class="ql-block">? 自潔效應(yīng)?:雨水或露珠在蠟質(zhì)表面滾動時,能自動帶走附著污物,保持花朵潔凈。??</p><p class="ql-block"> 在文學(xué)與藝術(shù)中,荷花因這一特性被賦予深刻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 君子品格的隱喻?:《愛蓮說》將荷花譽為“花之君子”,強調(diào)其“不染”象征清廉、高潔的道德境界。??</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靈感?:從繪畫到攝影,荷花常被用于表現(xiàn)“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體現(xiàn)自然與人文的融合。??</p><p class="ql-block"> 正因為如此,荷花可能是畫家、攝影師等藝術(shù)家們最喜歡的創(chuàng)作素材。</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野鴨最喜歡的棲息地。</p> <p class="ql-block"> 無論花開花落、荷塘深處,還是迎風(fēng)搖曳、無聲低吟,荷花都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美,或寂靜,或熱烈,或安詳,或婀娜…感覺還有許多不同的美在等待著我的發(fā)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