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神泉峽紅色教育基地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妙峰山鎮(zhèn)炭廠村,這里既有紅色文化的深刻印記,也有動人的自然景色,更藏著一段與軍人、與家國緊密相連的崢嶸歲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炭廠村是京冀地區(qū)重要的情報傳遞節(jié)點。八路軍戰(zhàn)士們在此扎營,與民兵并肩開展游擊戰(zhàn),村民們則不顧危險翻山越嶺傳遞情報,為抗戰(zhàn)勝利注入了堅韌力量。如今,佐公署舊址、彈藥庫遺址等遺跡仍靜靜矗立,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軍人血性與民族不屈的勛章。這個曾13次被燒毀、11名同志壯烈犧牲的村莊,以“燒不掉的炭廠村”的稱號,詮釋著軍民同心、永不屈服的精神——而這份精神,恰是八一軍旗所承載的信仰底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一名穿過軍裝的女子,一名共產(chǎn)黨員,在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走進基地的紅色文化紀念館,心中更添幾分特殊的崇敬與共鳴。館內(nèi)的槍支彈藥、通訊設備和農(nóng)耕用具,無聲還原著當年的抗戰(zhàn)場景:戰(zhàn)士們握槍的手、情報員發(fā)報的指尖、軍民共守家園的身影……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訴說,正是這些身著軍裝的身影,用熱血與堅守,為我們筑牢了和平的根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地里的八路軍戰(zhàn)士雕像栩栩如生,他們緊握鋼槍、目光如炬的模樣,讓人想起“八一”二字背后那支軍隊從誕生起就鐫刻的英勇;平西情報聯(lián)絡站的復原場景中,仿佛能看到情報工作者在燈下緊張忙碌的身影,他們與前線戰(zhàn)士一樣,都是守護家國的鋼鐵長城。這些畫面,讓歷史的重量在心中愈發(fā)清晰,也讓我們更懂得:今日的安寧,是無數(shù)軍人用青春與生命換來的饋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地的自然景觀同樣動人,峽谷蜿蜒、綠水潺潺,山崖挺拔、森林蔥郁。在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漫步其間,更能體會到:這片被軍人守護過的土地,連風光里都帶著一份安寧的珍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泉峽紅色教育基地,不僅是傳承紅色精神的課堂,更是一處讓我們銘記軍人奉獻、感悟“八一”初心的地方。它吸引著人們來此學習、感悟,在歷史與自然的交融中,讀懂“軍人”二字的千鈞分量,讓紅色基因與軍人精神,在代代相傳中愈發(fā)閃亮。</p> <p class="ql-block">神泉峽紅色教育基地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精神寶庫,它將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將紅色文化與自然風光完美融合。在這里,人們既能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傳承紅色基因,又能親近大自然,享受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相信在未來,神泉峽紅色教育基地將繼續(xù)發(fā)揮其獨特的價值,為更多人帶來知識、力量和感動,成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