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希臘大陸的7天游覽,已讓我喜歡, 接下來的島游,更使希臘行盡興精彩,臻于完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臘素有“千島之國”的別稱。2000余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猶如一把珍珠玉石,灑落在希臘遼闊的海域。其中圣托里尼島和克里特島(Crete),最是耀眼。 如果只能去一個島,我會糾結(jié),圣托里尼島?克里特島?所以一見包括這兩個島的旅游計劃,竊喜完美!我們先飛到克里特島,待三天。再乘船到圣托里尼島,也待三天。</p> <p class="ql-block">從雅典到克里特島中央伊拉克利翁(Heraklion)的飛機上,正好坐在靠窗的位置,隨手拍下一組地中海的小島,像收集了一捧玉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放在</span>藍天鵝絨忖墊上。</p> <p class="ql-block">飛行約一小時,抵達<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拉克利翁(Heraklion)。</span>馬不停蹄,導(dǎo)游帶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它的魅力。這個希臘最大的島嶼,擁有漫長的文明史和神話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荷馬史詩中有這樣的描寫:“在酒一般深色的海洋中,有一個島嶼,叫克里特。相當(dāng)</span>富庶<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周環(huán)水。島上的人口多不勝數(shù),有九十個城市?!?There is a land called Crete in the midst of the wine-dark sea, a fair rich land, surrounded by water, and there are many men in it, past counting, and ninety cities.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拉克利翁(Heraklion)是克里特島上的最大的城市。從英文名字Heraklion,可猜出意為“赫拉克勒斯之城”。這里是</span>古希臘文明的早期,史稱<b>青銅時期</b>(也稱<b>愛琴文明</b>)的第一階段:<b>米諾斯文明</b>(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心,被荷馬譽為克里特島上眾多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想來,“九十”應(yīng)該是用來形容眾多的吧)</span>的首領(lǐn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在希臘大陸參觀了希臘文明<b>古風(fēng)時期</b>、<b>古典時期</b>的標志性遺址,以及<b>青銅時代</b>的第二階段:邁錫尼遺址,現(xiàn)在溯源來到古希臘文明乃至西方文明的源頭,完美的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據(jù)考古學(xué)說,古希臘神話中米諾斯王的王宮,和米諾斯迷宮就建在這里的克諾索斯(Knossos)。人們來克里特島,主要沖著克諾索斯王宮遺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游社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下了飛機,抓緊時間參觀</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了解保存在</span>博物館<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的文物,為笠日的遺址探秘做準備。</span></p> 在去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的路上,已見米諾斯文明的代表性文物的街頭宣傳畫。見我拍照,導(dǎo)游說,等會你會看到真跡。令人不由得加快腳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Heraklion Archaeological Museum)</span>的建筑并不起眼,但,它是希臘最好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克諾索斯米諾斯王宮,和克里特島其它米諾斯遺址的大部分文物。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我們按照他的路線參觀。文物太多,我挑抓住自己眼球的拍照、分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海洋文化風(fēng)格的陶器、祭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藝,也許是米諾斯文明發(fā)展證據(jù)的最重要部分??死锾貚u的陶器展品很多,且都打上海洋文化的深深烙印。</p> <p class="ql-block">所看到的陶器形狀質(zhì)樸,裝飾花紋花哨而自然。有時你能感覺到創(chuàng)作者的任性、豐富的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很多明顯海洋風(fēng)格的米諾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陶罐,約</span>公元前1500-1450年。裝飾圖案以章魚、魚和海豚為主,搭配海藻、珊瑚和貝殼等,自由流暢靈動的風(fēng)格,<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海洋文化浸染的工匠之手。旅游回來,翻看《奧德賽》,果然有</span>提到“伊拉克利翁的古代工匠<span style="font-size: 18px;">?!?lt;/span></p> <p class="ql-block">模仿埃及風(fēng)格的奇型雙耳罐(amphoras),公元前1600-1450。表明當(dāng)時島上與周邊文明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上下圖,都是漂亮的角狀環(huán)(rhyton ),應(yīng)該是用于祭祀儀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圖,來自Agia Triada一幢豪宅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角狀環(huán),堪稱</span>杰作。從殘存的裝飾浮雕,依稀可辨:戴著頭盔的男子拳擊、摔跤比賽、公牛跳的場景。從上往下,第三層的浮雕最清楚些:肌肉發(fā)達的運動員只穿戴腰帶、手套和高筒靴,他的身體的緊張和體力,被細致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這個文物表明了體育賽事和宗教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上下圖,海螺形狀的角狀環(huán)更是反映出海島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前1500-1450年的</span>金字塔形斑巖砝碼,飾有浮雕章魚和固定孔。可能用來測量和認證標準銅錠的相應(yīng)重量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b>喜感滿滿的陶俑、粘土雕塑</b></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讓你有愉悅的感覺,那里的文物常常是萌萌的,喜感滿滿,尤其是那些陶俑和粘土雕塑。</p> <p class="ql-block">雕塑在克里特島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相對較小,杰出的作品大多是粘土雕塑或彩陶。上圖,這個盤腿而坐的粘土女性雕像,是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300-4500年)的作品。豐滿的乳房和臀部,令人想起莫言的小說《豐乳肥臀》。</p> <p class="ql-block">上圖,男性和女性崇拜者陶俑,公元前1650-1450年。男人和女人的崇拜姿勢不同。博物館的展示牌上,很強調(diào)其精心設(shè)計的發(fā)型,猜測是代表不同的社會地位。</p> <p class="ql-block">穿著帶有夸張凸點的裙子的女性雕像,雖然無頭,仍引人注目,令人發(fā)噱。公元前1600-1300年的作品。</p> 上圖,青銅撥浪鼓(sistrum)的一部分。它起源于埃及,從舊宮時期(公元前1600-1450年)開始在克里特島被發(fā)現(xiàn)。<div><br></div><div>那時,隨著帆船的發(fā)展,米諾斯人也與埃及和安納托利亞人做起了貿(mào)易。她們將島上的木材、番紅花藥材、蜂蜜、葡萄酒和橄欖油運往各地,換回來黃金、象牙、珠寶、圣甲蟲等異國情調(diào)的物品,克里特島儼然成了海上貿(mào)易中心。<br></div> <p class="ql-block">這個崇拜姿勢的陶俑和青銅小雕像,以及裝飾有花卉圖案的容器,也是在克諾索斯的豪宅里發(fā)現(xiàn),公元前1450-1370年。</p> <p class="ql-block">除了比較知名的希臘神靈的名字外,考古學(xué)家還確定了一些山神、植物、動物女神。著名的“米諾斯蛇女神”,是亞瑟·埃文斯爵士(Arthur Evans,他就是那個發(fā)掘克諾索斯王宮遺址的英國考古學(xué)者)在他稱之為“寺廟存儲庫”區(qū)域發(fā)現(xiàn)的。</p> <p class="ql-block">這種米諾斯晚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前1300-1070年)</span>的粘土女神雕塑,也是在王宮定居點社區(qū)被發(fā)現(xiàn)。她們的手臂高舉起,下身一律筒裙,特別討喜。</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據(jù)介紹,左邊的是罌粟女神。</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有許多新石器時期的基克拉迪(Cycladic)雕像,產(chǎn)自公元前2600-2300年愛琴海的基克拉迪群島。有些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帶有洞的,</span>表明它們在破碎后被修復(fù)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美篇《希臘,與神同性(三):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中,寫過這種極簡主義的雕像。既極其原始,又極其現(xiàn)代,表現(xiàn)出非具象的深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躍牛壁畫</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Bull-leaping Fresno )<b>... 追溯奧運會源頭的源頭</b></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米諾斯藝術(shù)中,公牛是最常出現(xiàn)的動物。</span>躍牛(Bull-leaping)是最壯觀、最常被描述的運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諾索斯王宮東側(cè)廢墟發(fā)現(xiàn)的《躍牛壁畫》(Bull-Leaping Fresco),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銅時代晚期(約</span>公元前1450-1400年)的作品,描繪<span style="font-size:18px;">訓(xùn)練有素的</span>運動員<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一頭奔跑中的公牛背上跳躍的驚險場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據(jù)展覽館的解說,圖中</span>有三個參與者,兩個白皮膚的女人和一個棕色皮膚的男人。左邊,一名女運動員正抓住公牛的角,抵住它。乖乖,這個女人難道是赫拉克勒斯的化身?中間,牛背上的棕色皮膚的男人,正在驚險翻轉(zhuǎn)倒立。你不覺得,這棕色皮膚的運動員,也像是女性嗎?男的怎會這么婀娜多姿?左邊,另一位女運動員在公牛身后,張開雙臂等待跳躍者落地時護穩(wěn)他。這怎么可能?顯然,這種解說有諸多不靠譜。也許,壁畫描繪的是同一表演者的三個動作:執(zhí)牛角起跳;牛背翻身倒立;牛尾落地伸雙手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這壁畫場面不僅驚心動魄,還優(yōu)美瀟灑,賞心悅目。在這天的參觀中,這壁畫是我最喜歡的。</p> <p class="ql-block">這幅壁畫,是幾幅同一主題的壁畫中保存最完好的。這些畫作在克諾索斯宮的東翼被發(fā)現(xiàn),是樓上一個房間的裝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也看到過一幅來自提林斯(Tiryns)宮殿遺址的躍牛壁畫。遠沒有這幅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多數(shù)考古學(xué)者認為,壁畫、印章、角狀環(huán)、雕像和其他物品中對躍牛運動的眾多描述表明,躍牛是一真實的極受歡迎的運動,而不僅僅是對神話的描述。這種刺激危險的躍牛,也許還有獵牛,獵野豬比賽,與拳擊摔跤、步行、戰(zhàn)車和翻筋斗等體育賽事一起,構(gòu)成了宗教祭祀的盛會。形成了米諾斯的克里特島與神話傳說緊密聯(lián)系的榮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幾個世紀后,米諾斯文明孕育的勇敢、競爭和卓越的運動精神,在古希臘奧運會上得到了復(fù)興。原來,奧林匹亞的祭神運動會,乃至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源頭,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圖,</span>這件象牙雕塑“躍?!保ü?500)也是從王宮遺址出土的。非常精致。這應(yīng)是更大構(gòu)圖的一部分。</p> 上下圖,描繪體育運動的壁畫碎片。公元前 1700-1450 年。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無數(shù)珠寶首飾和擺設(shè),漂亮,也具有宗教意</b></p> 展廳里有大量的米諾斯珠寶首飾,制作得非常精美。尤其吸引女人的目光。 <p class="ql-block">這只米諾斯金印章戒指,太漂亮了!戒面上的圖案,像是神話的雕刻版。樹和圣石間,女神在空中盤旋,穿過三大自然元素:空氣、陸地和海洋。這不僅是米諾斯珠寶制作的杰作,也是理解宗教圖標學(xué)最重要的根據(jù),生動地傳達了米諾斯文明的藝術(shù)力量。公元前1500-1450年。</p> 這只蜜蜂首飾,也一下勾住了我的目光。也許,這是最著名的米諾斯珠寶。兩只蜜蜂頭對頭,尾對尾,造型優(yōu)雅生動。<div><br></div><div>蜂蜜和蠟是米諾斯經(jīng)濟和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據(jù)介紹,蜜蜂是米諾斯-邁錫尼女神Potnia的象征。蜜蜂被認為是從死公牛的尸體中誕生的,代表著靈魂和重生。</div> <p class="ql-block">這個粘土模型,呈現(xiàn)一個女性形象在兩根柱子之間的繩子上擺動。 據(jù)說,柱子上坐著的鳥,是女神的隨從。這是女神的后裔的形象,公元前1500-1450年的文物。</p> 犀牛甲蟲(Oryctes)的雕像。它們與當(dāng)?shù)啬撩裆鐓^(qū)的信仰有關(guān)。公元前1650-1500年。<br>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米諾斯粘土圓盤,線性文字A、B,及其它</b></p> <p class="ql-block">菲斯托斯圓盤(The Phaistos Disc, 1700 BC)也是鎮(zhèn)館寶物之一。1908年,一位意大利考古學(xué)家在挖掘米諾斯的Phaistos宮殿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完整的粘土圓盤。據(jù)介紹,Phaistos圓盤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紀,但仍有爭議。它的兩側(cè)有241個符號,排列成61組,可能代表單詞,但尚未破譯。也許是贊美詩,也許咒語。</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刻有線性A的陶片。線性A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諾斯人使用的文字,</span>與邁錫尼希臘人的文字線性B非常相似。線性A始終未被破譯,至使對米諾斯文明的了解受到嚴重限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圖,是用線性B書寫</span>的牌匾,<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這是來自Agia Triada的石棺,公元前1370-1320年的文物。石棺表面涂有一層薄薄的石膏,上面描繪著當(dāng)時的下葬儀式,呈一長軸畫。最右邊,顯示死者站在那里,接受祭品:有動物模型、船模等。從中間向左,女祭司們在倒酒,似乎有許多來客。呵呵,米諾斯人挺浪漫的,讓逝者親自接受祭品。</p> <p class="ql-block">石棺的另一側(cè)上,畫的是有圣樹的祭壇,三個女祭司正獻上公牛祭品。</p> <p class="ql-block">上圖,米諾斯·卡洛凱里諾斯(Minos Kalokairinos)的人模,與他在克諾索斯王宮遺址發(fā)現(xiàn)的大陶罐(Pithoi)。這些罐子非常大,因此,制作它們需要特殊的技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諾斯·卡洛凱里諾斯</span>米諾斯是一位克里特島希臘商人和業(yè)余考古學(xué)家,以在克諾索斯的米諾斯宮殿進行第一次挖掘而聞名。他的發(fā)掘后來由上面提到的英國考古學(xué)家亞瑟·埃文斯爵士繼續(xù)進行。</p> <p class="ql-block">這是克諾索斯王宮的重建模型,像一座真正的迷宮。這是我們第二天將去參觀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走出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油然感覺到,古代的克里特島,是一個非常富裕文明,安定有序,精致美好的地方。米諾斯人有著勇敢的運動精神,優(yōu)雅的藝術(shù)情趣和品味,生活很瀟灑。</p><p class="ql-block">也許是受到了古人的影響,我們接著在伊拉克利翁城里打卡、閑逛,在一個休閑廣場吃飯,喝咖啡,心情十分舒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