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精品人妻黄色片欧美|亚洲精品线路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久热|日本黄色网址视频|亚洲欧美国产激情|成人在线综合欧美国产一区在线|黄色三级片网址国产一级黄|一级黄片不卡在线观看|伊人亚综玖玖亚洲色图怡红院|日本精品资源日本有码一级片

《游陽朔十里畫廊》作者浮萍/攝影浮萍

浮萍

<h1>  <font color="#ed2308"><b>《游陽朔十里畫廊》作者浮萍</b></font></h1> <h1>  從陽朔城沿著桂荔公路南行,翻越碧蓮峰下的低厄,經(jīng)鳳鳴村到白山根。公路兩邊,“海豚出水”“火焰山”“龍角山”等一座座奇峰峭壁,越來越密集;“馬象奇石”“八戒曬肚”等一個個巧巖怪石,夾道相迎;還有“黑巖水巖”“金貓出洞”那或隱匿山中或裸露在外的巖溶洞穴;以及“蝴蝶泉”“抱樸園”“聚龍?zhí)丁薄肮まr(nóng)橋”“千年古榕”等,一直到位于瀝村的“月亮山”。在這十余里的路途中,濃縮著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精華,如瓊海里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由“十里畫廊”這長長的絲線,將它們聯(lián)結(jié)在一起。</h1> <h1>  “十里畫廊”名至實歸,其名稱的來源,應該是 2000年陽朔政府為方便游覽,沿途修建了自行車道,并新增了觀景臺、休息亭等,而隨之誕生。來到陽朔的第二天,即2025年04月14日黎明時分,我們(與影友王寧)便來到了十里畫廊中段、觀賞日出和日落最佳位置的工農(nóng)橋。暮春的晨曦里,計程車緩緩行駛著,車窗外那參差層疊山峰的輪廓,漸漸地顯得清晰起來。西邊天幕上,淡淡掛著的月亮也漸漸沉了下去。當曙色映在山巒峰頂?shù)臅r候,我已經(jīng)選好機位支上了三腳架。</h1> <h1>  工農(nóng)橋是十里畫廊的精華處。漓江支流的遇龍河、金寶河在此會合,稱之為“合山江口”。原河口設一渡,為“青厄渡”,又名扯扯渡?,F(xiàn)廢渡建橋,稱工農(nóng)橋。在橋上眺望,上游兩岸,田園農(nóng)舍時隱時現(xiàn),茂林修竹生機盎然。近處,山壁經(jīng)水侵蝕的明顯層紋,依稀可見,折皺巖紋更是突出。遇龍河、金寶河象兩條青色的游龍,由重巖疊嶂的峰巒中緩緩而來,萬頃碧波染綠了我的眼眸。遇龍河右岸有一樓房,依山傍水,翠竹為屏,果木蓋蔭,曾是畫家徐悲鴻的別墅。</h1> <h1>  自從六年前買了微單相機,我便加入了攝影發(fā)燒友的行列,“每值山水會心處”,乃不辭艱辛,忘卻年邁,早起晚歸。于山之巔,捧起那輪繽紛的朝陽;在水之濱,滿載一船璀璨的星輝。我欣賞著對面的山景等待著日出的來臨,但見水的一方,那神似的三只駱駝,大小不一,比肩連袂,信步行至于水中,看著還真有點象呢。六點二十分左右,一山的周邊泛出橙紅和胭脂色的霞光,漸漸地,紅中透出明亮的金黃來。又過了一會,太陽在山的一側(cè)冉冉升起,最后從山的頂部擠了出來,強烈的光芒將山巔吞噬了弧形的一角。天上水中,我拍下了兩個太陽,也拍出了難得的星芒(光圈16/感光度200/曝光時間1/800秒)。</h1> <h1>  離開工農(nóng)橋,繼續(xù)乘網(wǎng)約車沿公路南行約兩公里,便來到“月亮山”的所在地瀝村,此時已近九點。這里距陽朔縣城約八公里,四周群峰環(huán)繞,村前田疇井然。村左一嶺橫亙,九坡相連,坡脊形如牛背,故有“九牛嶺”之稱。與九牛嶺對峙而立的是臥虎山。橫穿過公路,見臥虎山后有一峰卓立,青壁聳空,寬展如一道半橢圓的畫屏,屏間穿透一洞,既象一面圓圓的鏡子,鑲嵌在其中;遠看又象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峭壁之上,稱之“明月峰”,俗稱“月亮山”。</h1> <h1>  月亮山海拔 380米,峰頂中空,穿透之洞高與寬略同,均達十幾米,這在廣西穿巖之中,算是最大最圓的了。而山壁厚僅數(shù)米,兩面平展如墻體。據(jù)說洞壁中掛滿鐘乳石,猶如天工弄巧,有的似玉兔,有的象嫦娥。左側(cè)石筍如若人狀,形態(tài)逼真。半山腰近年新建亭閣,植丹桂襯之,雅稱“邀月亭”。漫步登臨,宛如進入月宮。我們走在這一段“賞月路”上,從不同角度看到了眉月、半月、圓月等形態(tài)各異的月之容。若逢夕陽云影,洞門時隱時現(xiàn),好似天上的月亮悠然地在山間凌波微步,白天也給人以恬靜幽深的月夜之感。</h1> <h1>  我拍下了月亮山前的牌坊,其楹聯(lián)為:“山奇洞巧錦繡千重留皓月,虎臥龍藏畫廊十里綴明珠”,而匾額上的字“攬山邀月”,應自右向左排寫(匾額卻是自左向右排寫的),這樣的錯誤,似乎不應該發(fā)生。九點四十分左右,我們來到了大榕樹景區(qū)。記得三十五年前,我從工農(nóng)橋,沿桂荔公路步行里許,便見到了這株挺立在田野中的大榕樹。路旁的小河有一古渡,水漲時坐船,水淺時涉水,故名“榕蔭古渡”。</h1> <h1>  這顆千年古榕,周圍六抱,高十七米,盤根錯節(jié),枝葉繁茂,濃蔭遮天蔽日,蓋地一畝有余,象一把綠色的大傘撐在古渡旁,為人納涼蔭福。相傳是隋代所植,與置陽朔縣城同時,城永固,樹常青,實為罕見。它貼地橫生,枝干斜出十余丈,如手臂平伸,又似飛龍破霧。那柔柔的、嫩嫩的、綠綠的草,鋪滿了樹前的一片平地,清澈明凈的金寶河靜悄悄地從樹下緩緩流淌著。六十年代的電影《劉三姐》里的許多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h1> <h1>  “榕蔭古渡”對岸的村莊,村前河畔有一座石山平地拔起,獨峰挺秀,中空一洞,兩面貫通,遠望象一扇巨大的石門,名曰“穿巖”,村亦以此山得名。山石五彩斑斕,山形玲瓏奇異,山間紫藤、灌木蔓生。陡峭的巖壁上,生長著一棵兩米多高的榕樹,而樹根則順著節(jié)理石紋,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下,裸露在石壁的表面上,甚為奇巧。穿巖洞口臨水一石,酷象一只機靈的青蛙昂首浮在水面,目光炯炯有神。巖頂左側(cè)壁有一石,懸空橫出,如金鉤倒掛。附近諸多山峰亦似人狀物,百態(tài)千姿。</h1> <font color="#ed2308">影友王寧攝于大榕樹</font> <h1>  現(xiàn)“榕蔭古渡”處已建成公園(不收門票)。這株大榕樹,如今更加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當我與它再度重逢時,映入眼簾的依然是一片旺盛的綠色。綠得耀眼,綠得震撼。仿佛大自然的畫師,打翻了調(diào)色板,把所有的綠色油彩都傾倒下來,涂染在樹上。三十多年歲月的風霜,沒有在它身上留下一絲衰老的痕跡,如今更是郁郁蔥蔥。它,遮天蓋地抖著樹葉子,閃著綠油油的光芒,在微風中洋溢著屬于自己特有的芬芳,使人陶醉,令人流連。</h1> <h1>  為了拍落日,下午五點后我們又來到了工農(nóng)橋上。在陽朔的這幾日里,清朗的天空象眼前這翠綠透明的遇龍河倒轉(zhuǎn)過來穹覆在天頂。那新鮮的、輕盈的空氣靜靜地在我身邊搖晃著,輕撫著。遇龍河是漓江的支流,發(fā)源于臨桂縣古里河,在青厄渡口處與金寶河匯合后注入漓江。而遇龍河風景區(qū)則是指從白沙的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和工農(nóng)橋這一段,長約16公里,流經(jīng)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五個鄉(xiāng)鎮(zhèn)、二十多個村莊,素有“小漓江”之稱。</h1> <h1>  “山外青山環(huán)小溪,簇簇云影透江堤”,立于工農(nóng)橋上向下游望去,只見“崩石山”平地高聳,欲傾入江;“獺巖”孤峰奇秀,獨占鰲頭;三只駱駝,悠然自得,信步水中。五指山形如巨掌,金寶河岸小山眾多。這里的山,竣秀;這里的竹,嫵媚;這里的水,嬌柔。最動人魂魄的當屬山和竹倒映在水里的影子,尤其是在這草長鶯飛四月的春陽里。裊裊娜娜的翠竹,緊緊依偎著幾乎同色的山體,影在波光瀲滟的漣漪中搖拂晃蕩。天光云影也沉入水中,分不清哪是岸上的山,哪是水中的影,一樣的輕柔曼舞,一樣的搖曳多姿。</h1> <h1>  這時,一只,兩只,三只,小小的竹筏,從水的深處,從山的那邊,劃了過來。遼闊的水面,有了竹筏的點綴,使得這幅山水畫卷,更臻完美,充滿了靈動和生機。如果此時河面上若能浮動著一層輕紗般的白蒙蒙的雨絲,乃又是一幅李可染先生的《杏花春雨江南》……漸漸地,竹筏進入了九宮格的最佳位置,一張,兩張,我快速地按下相機的快門。目光也跟著竹筏一直伸向峽谷深處,直到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霧,遮斷了視線。</h1> <h1>  終于,等到了太陽在薄薄的云層中緩緩下落,把那柔和的余輝輕輕灑在群峰之上碧水之中。最后又停止在山頂,在那兒似乎逗留了一會。這時,山與水,天與水,瞬間為一色。漫天落霞,呈現(xiàn)出一種金色的光芒。水天山影送給我一幅遇龍河落日絕妙的畫圖。約十多分鐘后,天空便恢復了它原有的色彩。六點四十分左右,正是一日里我最喜歡將暮未暮之際,在這時候,所有的顏色似乎都已沉靜,而黑暗尚未來臨,在山崗上那叢郁綠里,還有著最后一筆激情,繾綣纏綿著大地。</h1> <h1>  七點半后,正當我們(在工農(nóng)橋,巧遇從未謀面卻加微信好友多年的桂林影友勞一凡,并相約翌日到陽朔漓江大橋拍日出)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橋?qū)γ嬗鳊埡由峡丈v起七彩繽紛、絢麗璀璨的煙花。這煙花從升起到燃爆再到消失,綻放過程一般需要五六秒,而最美妙的時間是在前兩三秒之間。影友勞一凡剛剛收了三腳架,而我的三腳架雖然帶在身邊卻一直沒打開。倉促之間只好將相機放在橋欄桿上,以 6秒的快門速度,320的感光度, 5.6的光圈,拍下了這“火樹銀花星如雨”奇妙夢幻的夜景。這是我第一次拍煙花。</h1> <h1>  游陽朔十里畫廊的一天結(jié)束了,簡單地吃過晚飯,終于回到酒店躺在舒適的床上。似睡非睡時,腦海里卻浮現(xiàn)出李白的一首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保ā渡街袉柎稹罚┦前。査返腻\山秀水,黃山的奇松怪石,匡廬的飛瀑深潭,都以其獨特魅力的外在形式給人以直接的美感。而真正的樂趣卻在于對山水所蘊藏的意境的領略,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審美境界。心中的所觸所感,卻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h1> <h1><font color="#ed2308">作者:浮萍(2025.07.16)<br></font><font color="#ed2308">攝影:浮萍(2025.04.14)<br></font><font color="#ed2308">拍攝地點:陽朔十里畫廊<br></font><font color="#ed2308">配樂:月朦朧鳥朦朧</font></h1> <h3><font color="#ed2308">  1990.04.06.攝于陽朔千年古榕</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38歲時</font></div> <font color="#ed2308"> 2025.04.14.攝于陽朔千年古榕</font><div><font color="#ed2308"> 73歲時</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