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9日早9:29,我和朋友從昆明站乘坐高鐵到達建水站,開始我們大理建水雙城游的第五天行程。建水站很小,但車站很有特點。其屋頂采用現(xiàn)代大跨度鋼結(jié)構(gòu),出挑深遠,檐口卻做出傳統(tǒng)中式“飛檐”曲線,遠觀如古城重樓,近看則是簡潔的金屬挑檐</p> 我們叫了一輛網(wǎng)約車前往9公里外的無隱良居酒店。進入市區(qū)不久,我看到有警察封路,同時左前方傳來一陣優(yōu)美的音樂聲還有眾人的歡呼聲。司機介紹說今天是中國旅游日,在朝陽樓正在辦慶?;顒樱軣狒[,我們可以去看看。 <p class="ql-block">大約20分鐘后,我們到達酒店。無隱良居酒店看似一座磚樓改造而成,走廊很寬,中間建有多道拱門,兩側(cè)還有很多花瓶,看著有些藝術(shù)氣息</p> 房間內(nèi)粉色墻面,磚墻沒有被水泥和涂料覆蓋。床墊放在墊高的木臺上,看著有些日式風(fēng)格 我們放下行李,顧不上休息就直奔朝陽樓。朝陽樓離酒店只有1.4公里,步行即可。按照高德地圖指引,我倆開始走街串巷。對面來了一位人力車夫,他穿著白色大褂頭戴氈帽,看著真有些像駱駝祥子,只是祥子可沒有他大褂上別著的墨鏡和腳上穿的跑鞋。他車把上掛著鈴鐺和葫蘆,零碎的裝備倒挺齊全 經(jīng)過前面這座牌坊,我們來到臨安路,這應(yīng)該是建水最主要的街道,東北至西南走向。往西南走有文廟、學(xué)政考棚、臨安府署等古建,朱家花園也在附近,往東北走就是朝陽樓 臨安路用石板鋪就,這在南方多雨的季節(jié)里特別實用,石板壽命長,表面的坑洼會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但石板路成本要比水泥路面貴很多??赡茏罱晁喟?,路面泛著光,前方約50米外我能看到朝陽樓的門洞了 因為有活動門洞不許通過,我們就從側(cè)面轉(zhuǎn)到朝陽樓正面也就是東面,馬上起飛無人機。朝陽樓前鋪著紅地毯,擺著上百把椅子,幾位領(lǐng)導(dǎo)正為5.19旅游日剪彩 <p class="ql-block">剪彩后自然少不了文藝演出,只見正面及兩側(cè)有上百位演員穿著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觀眾席里觀眾們紛紛站起來為演員們鼓掌,現(xiàn)場氣氛歡快熱烈</p> 無人機視頻 無人機慢慢升高,再后退拍攝朝陽樓及建水城區(qū)。建水是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縣,居住有居住著漢族、彝族、白族、傣族等20多個民族。建水城區(qū)不大,但古跡豐富,有1000多處橫跨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遺跡,如600多年歷史的朝陽樓、700多年歷史的建水文廟,還有學(xué)政考棚、土司衙署等。建筑種類多樣,有宮殿式的文廟、傳統(tǒng)四合院式的朱家花園、中式與法式結(jié)合的個碧石鐵路車站等,還有土主廟、東岳廟等地域特色鮮明的建筑。建筑工藝精湛,建筑多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如面前的朝陽樓沒用一顆鐵釘固定,全部用榫卯扣固,歷經(jīng)風(fēng)雨仍巍然屹立 旅游日啟動活動很快就結(jié)束了。我倆離開朝陽樓沿著迎暉路往北走,準備到建水小火車始發(fā)站-臨安站參觀。我是在網(wǎng)上看到這里有小火車才開始了解建水后來這里旅游的。迎暉路不寬,也是石板路面,很干凈,兩側(cè)都是臨街店鋪。前面這棵樹樹冠很大,茂盛的綠葉之間點綴著很多小紅花 網(wǎng)上一查,這叫鳳凰木,是豆科鳳凰木屬的一種高大落葉喬木,可達20余米,枝繁葉茂,作為熱帶樹種觀賞價值極高。?喜光,生長快,根系發(fā)達,抗風(fēng)力強,花期為5-8月。樹冠高大,枝葉茂密,花大而色澤鮮艷,盛開時紅花與綠葉相映,色彩奪目,被譽為世上最色彩鮮艷的樹木之一,難怪這么漂亮啊 這家主賣文山三七的小店。文山三七?是?云南文山州?特有的道地藥材,因?皂苷含量高?且?活血化瘀、止血功效顯著?而聞名。文山三七的種植歷史超400年,核心產(chǎn)區(qū)位于北緯23.5°附近的文山州及周邊縣市 據(jù)說三年生三七藥效最佳,根部皂苷含量可達12%以上(遠超其他產(chǎn)區(qū)),且外形飽滿、斷面灰綠,質(zhì)地堅實。除了賣三七,小店里還有鐵皮石魁、化石草等藥材和各種云南產(chǎn)的菌 賣烤鴨和鹵菜的小店,老板娘已經(jīng)將貨架擺到店外。她正忙著將鴨子剁成小塊,金黃色的烤鴨令人垂涎 賣水煙筒的路邊攤。女攤主正“吞云吐霧”,這算是活廣告吧? 賣竹編和木制品的攤位,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可惜不好攜帶,不然我會買幾樣的 大約走了600米,我倆來到臨安站外,立即起飛無人機。從空中看,車站整體呈現(xiàn)出民國元素及法式建筑風(fēng)格結(jié)合的特點,既有強烈的法式色彩,又兼具民國風(fēng)情 臨安站外墻以亮麗的黃色為主色調(diào),色感明快醒目;正面屋頂造型由連續(xù)的幾個弧形構(gòu)成,門窗均以綠色勾出線條,兩扇大門與五扇窗戶間隔呈對稱布局。一位挑著竹筐的老人剛好從車站門前走過,我和朋友走進候車室參觀 候車室的屋頂、地面和燈飾帶有異域風(fēng)情,花磚鋪地、漏窗拱頂,室內(nèi)還留存著許多有年代感的物件,仿佛讓人穿越回舊時光。游客不多,我們坐在古色古香的沙發(fā)座椅上,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電影里才有的民國小站。要是再能碰到幾個頭戴禮帽、身著長衫、手提小皮箱的乘客就更好了,哈哈哈 走出不大的候車室,后面就是站臺區(qū)了,這里也是以黃色為主色調(diào),站臺區(qū)也叫小火車主體公園。不需要持有票,游客可以隨便參觀。臨安車站始建于1928年,原為法國人設(shè)計的個碧臨屏寸軌鐵路車站,軌距僅0.6米,主要用于運輸錫礦資源。1970年,寸軌鐵路擴軌至1000毫米,以適應(yīng)更高效的運輸需求。直到2015年建水縣政府改造蒙寶鐵路廢棄段,在原臨安站西北200米處新建旅客服務(wù)中心,將工業(yè)遺產(chǎn)轉(zhuǎn)型為文化旅游項目 建水小火車從臨安站出發(fā),途經(jīng)雙龍橋、鄉(xiāng)會橋至團山村,全長約13公里,單程行駛約3小時,每日上下午開行兩班次。截至2025年4月,已經(jīng)累計接待游客106萬人次,也就是1年平均運輸超10萬游客,足見其廣受游客歡迎 我們沿著鐵軌往東走,在小火車主體公園有一臺英國產(chǎn)蒸汽火車頭,銹跡斑斑的外殼似乎在告訴人們其悠久歷史和曾經(jīng)的輝煌。該火車頭生產(chǎn)于20世紀四十年代,軌距1米,機車長11米,寬2.57米,高3.35米,自重42噸,其煤箱和水柜與主車組合為一體。1948年,該火車頭進入緬甸鐵路運營。2006年,它在緬甸退役。隨后作為外交禮品送給中國原鐵道部,2017年,經(jīng)建水縣委縣政府申請,昆明鐵路局把這臺蒸汽機火車頭和8節(jié)車廂交由建水縣保管,放置于臨安古城米軌小火車主題公園內(nèi),作為公園的最重要展品之一供游客參觀拍照留念 窄軌鐵路具有建設(shè)成本低、適應(yīng)山地地形的優(yōu)勢,但運力和速度較低。建水小火車時速約20公里,凸顯其歷史與觀光屬性。?我們準備明天上午乘坐小火車,今天下午先去雙龍橋航拍小火車 從空中可以俯瞰臨安站全貌,因為每天只有兩趟小火車往返,車站更像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公園。小火車車頭為內(nèi)燃機動力,后面正常應(yīng)該是六節(jié)車廂,但下面這列不知何故只有三節(jié)車廂 我們離開臨安站往回走準備去吃午餐。我們再次經(jīng)過朝陽樓,此時天空放晴,藍天白云配著城樓的紅墻,感覺特別美。城樓坐西朝東,城門依地勢筑于高岸,樓閣起于兩丈多高用磚石鑲砌的門洞之上,處于古城中心地帶,通高24.45米。采用三重檐歇山式屋頂,這種屋頂形式莊重而典雅,檐角飛翹,曲線優(yōu)美,不僅增加了建筑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還使整座城樓顯得更加輕盈靈動。正面頂層檐下懸掛著清代書法家石屏人涂晫書寫的“雄鎮(zhèn)東南”巨匾,每個字大小近兩米,剛健雄勁;背面“飛霞流云”四字為摹仿唐代書法大家、草圣張旭的狂草筆法,飛舞流暢 臨安飯店是酒店服務(wù)員推薦給我們的,離朝陽樓只有850米。臨安飯店始建于1953年正式開業(yè),最早的軍烈屬餐廳發(fā)展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坐落在建水古城臨安路中段,是一座兩層青磚灰瓦的木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民居建筑,古樸典雅、古色古香,它是央視《味道》節(jié)目的拍攝地,也是云南省汽鍋雞非遺傳承的代表點 臨安飯店一直致力于當?shù)乩蟼鹘y(tǒng)風(fēng)味的傳承,屬于大眾化的正餐與小吃的集合體。飯店門口的收銀臺仍保留著20世紀70年代的“售票式”取餐方式。即收錢后開票,顧客憑票到窗口取餐。一層大廳是以米線等小吃為主,顧客以附近居民為多。套餐最低才10元最貴20元,很實惠。10元7個的燒饅是該飯店的特色菜之一。據(jù)說古法制作技藝相傳從明朝延續(xù)至今,其用料獨特,面皮采用熬好的肉湯和面,餡料由煮爛剁碎的肉皮和肉末組成,這種獨特的用料讓燒饅鮮味十足。吃起來的口感外皮軟糯有韌性,吃起來滑嫩,帶有肉湯的香味。因有肉皮餡料,吃起來香糯且有膠質(zhì)感,整體口感醇厚,油而不膩 在一層最里面有一間過廳上面有幾十張菜品的照片,一位大姐拿著筆和小本兒記錄每位顧客要的菜品。我們點了汽鍋雞和肉炒草芽,草芽是建水這邊的特色蔬菜,大姐給我們一個9號桌牌并請我倆上樓等候 我們走上二樓。飯店整體色調(diào)以青灰色為主,給人一種沉穩(wěn)、古樸的感覺。木雕、石雕、磚雕等工藝精湛,門楣、窗欞、梁柱上的雕刻圖案精美,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建筑工藝的魅力,還有多串喜慶的大紅燈樓點綴 我們坐在飯店的中央天井旁,把桌牌兒放在桌邊。我們很好奇,樓上那么多隔間起碼好幾十桌,服務(wù)員怎么找到9號桌呢? 還不到10分鐘,我們的菜和一瓶啤酒兩碗飯就上桌了,效率真高啊。臨安飯店的汽鍋雞采用的是當?shù)赝岭u,口感肉質(zhì)緊實細嫩,經(jīng)過汽鍋長時間的蒸汽熏蒸,最大程度保留了雞肉的原汁原味和營養(yǎng)。湯汁很鮮,一點兒都不油膩,我這不喜歡喝湯的人也將雞湯加到了米飯里 <p class="ql-block">草芽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草芽呈圓柱形,頂部為錐形,整體細長,形狀酷似象牙,又被稱為象牙菜。做成菜后,其口感鮮美脆嫩,無論是炒、煮、燉還是涼拌,都能保持其獨特的鮮嫩口感,咀嚼時無渣,且?guī)в凶匀磺逍碌牟菹悖兜狼逄?。草芽對氣候、水質(zhì)和土質(zhì)的要求苛刻,主要產(chǎn)于云南紅河州建水縣,也分布在開遠、蒙自、個舊一帶</p> <p class="ql-block">建水烤豆腐是當?shù)匾坏烂〕裕瑢S么蠖鴪A的白皮黃豆和西門大板井的甜水,保證了豆腐的品質(zhì)??局茣r用火盆裝上點燃的木炭,架上鐵條焊接成的炕,放上豆腐烘燒,邊烤邊翻動,讓豆腐受熱均勻,直至充氣膨脹、表皮金黃。我在點菜時剛好看到一樓有賣烤豆腐的,就從二樓走下來??颈P里有上百塊豆腐,店員用筷子不停翻動,空氣里有一種類似臭豆腐的酸腐味兒。豆腐在炭火烘烤下,逐漸膨脹成圓球狀,外皮變得金黃酥脆,而內(nèi)部則保持著鮮嫩多汁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蜂窩狀。有食客直接坐在烤盤旁等著吃剛烤好的豆腐。吃烤豆腐要搭配特制的蘸水食用,蘸水種類多樣,有干料和潮料之分。干料一般由干焙辣椒和鹽等組成;潮料則多以腐乳汁為主,還可加入辣椒面、鹽、花椒面、味精、醬油、蒜泥、小米辣等。我花10塊錢買了6塊,然后拿著裝豆腐和調(diào)料的盤子到樓上和朋友分享??径垢云饋硪稽c兒異味都沒有,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口感軟糯且富有彈性</p> 午飯后,我倆回酒店稍事休息,然后叫網(wǎng)約車到近六公里的雙龍橋也就是從臨安站發(fā)出的小火車第二站準備航拍小火車。小火車14:30發(fā)車,到雙龍橋是14:50。大約14:20,我們到達雙龍橋,顧不上參觀古橋,我倆就到了雙龍橋站站房對面的鐵路路基下等候小火車。小火車會從左邊即東南方向駛過來 盡管今天最高氣溫27度,不算很熱,但還是有些曬,剛好身后有棵大樹,我們就在樹下等待。因為大疆a(chǎn)ir 3要比我的mini 3 pro電量更充足,朋友起飛無人機到100米左右向東南方向瞭望。時間已經(jīng)到14:45,棵遠方一點兒動靜沒有,真是捉急。收回?zé)o人機再換上一塊電池,繼續(xù)偵查,可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小火車。一晃過了14:50列車預(yù)計到達時間,怎么還沒有看到火車?莫非取消了嗎?按說除了下雨等天氣原因,不會取消啊,我倆心里滿是期待又忐忑不安。<div>好在有驚無險,15:16,朋友在無人機遙控器上終于看到正慢悠悠駛過來的小火車。之所以說慢悠悠,是因為小火車運行時速只有20公里,此時快進站了,估計也就10公里/小時,還沒騎自行車速度快</div> 小火車顏色鮮艷,車體和車廂都是黃色,車頭為內(nèi)燃機,運行沒有什么大的噪音。小火車為米軌,通過目視就可以看出要到比1435mm的標準軌窄不少 15:20,姍姍來遲的小火車在雙龍橋站停穩(wěn),旅客們紛紛下車到雙龍橋游覽 黃色的小火車有七節(jié)車廂,此時靜靜地停在站臺旁,與兩百米開外有200年歷史的雙龍橋形成強烈的古今對比 橘黃色的車頭吸引了不少乘客前來拍照。一位氣質(zhì)優(yōu)雅的小美女拿著手機讓我?guī)退恼?,她說他們這趟車坐的都是參加上午“5.19中國旅游日”的媒體記者,15:00才從臨安站發(fā)車。難怪這趟小火車晚了半小時,我心中的疑惑終于解開了 我跟她說在車廂里拍攝效果會更好。首節(jié)車廂前一半為觀景平臺,她手扶欄桿探出上身拍照留念 然后她回到車廂,坐在靠窗的位置向外張望,像在欣賞沿途的風(fēng)景。配著黃色木質(zhì)車廂的復(fù)古風(fēng),她像十九世紀一位坐在包廂里環(huán)球旅行的歐洲貴婦 拍照后,我隨著游客來到雙龍橋西側(cè)。建水雙龍橋橫跨于瀘江河和塌沖河交匯處之上,河水清澈,映出這座百年古橋的倒影 雙龍橋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當時只是在瀘江上建石橋三孔,后因瀘江、塌沖河水泛濫,河床逐漸加寬,三孔小橋獨居河中,不能橫貫兩岸,當?shù)毓倜裼钟诘拦馐拍辏?839年)續(xù)建十四孔,與原建的三孔橋首尾相連,雁齒蟬聯(lián)、合為一體,故又稱“十七孔橋”。據(jù)說中國一共有兩座十七孔橋,另一座在北京頤和園 因為傍晚還要回來拍雙龍橋日落,我倆沒有上橋參觀。我們打網(wǎng)約車到碗窯村繼續(xù)游覽。碗窯村宋代就開始燒造陶器,是建水紫陶的發(fā)祥地,也是國內(nèi)原始手工制陶工藝保存最完整的“作坊式”村落之一,具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建水紫陶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以其獨特的“陰刻陽填、無釉磨光”技藝在中國陶瓷藝術(shù)史上獨樹一幟,贏得了國內(nèi)外文人墨客的廣泛贊譽。16點剛過,我們沿著村里的一條主街開始參觀 街道兩旁,一家挨著一家的紫陶店鋪,每家店鋪都裝飾得古樸典雅,店主們正在專注地制作或展示著各式紫陶制品 有些店鋪直接將大的紫陶罐直接被擺到店外 這家店鋪售賣的紫陶器里,當中的兩個拋光后的大罐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建水紫陶的坯體不上釉,全靠人工打磨,產(chǎn)品就可呈現(xiàn)光亮如鏡的效果。紫陶質(zhì)地堅硬若鐵,人工拋光異常艱難,也是最為耗時耗工的工藝部分。打磨一件上好的紫陶作品,要通過七八道工序,直到器物表面光亮鑒人為止,制作一件讓人愛不釋手的亮光紫陶即實屬不易。店主介紹說,這些罐子可以用來裝水、酒和大米、茶葉等,茶葉和大米不會變質(zhì)和被蟲蛀,最小的陶罐可以裝10斤大米 碗窯村里有不少制陶世家,家里的年輕人不僅自己制作紫陶,還在村里開設(shè)紫陶工作坊,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chǔ)上不斷創(chuàng)造新工藝、新技術(shù),做好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存。比如這家“古陶舍”的主人馬平光先生,1988年生于云南建水縣碗窯村。從小隨家人學(xué)習(xí)制陶,他不僅諳熟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藝流程,還精通建水紫陶的雕刻、色泥填充、拉坯、修坯、燒制,以及特殊的無釉磨光等一整套制作技術(shù) 我?guī)啄昵霸诰暗骆?zhèn)小陶瓷廠,從制泥、拉坯、外表裝飾、到高溫?zé)频裙ば蚨紖⒂^過,這次來也很想到紫陶工廠參觀制陶全流程。但村里人告訴我,那些工廠還要再往北走兩三公里,這邊不好打車也沒有共享單車。我倆幾乎在外跑了一天,確實有些累,不得不放棄 村里的紫陶店顧客不多,不知和旅游淡季是否有關(guān),但各家的店主都很熱情,有問必答,還主動介紹紫陶工藝流程 我和朋友在這家門店里被挽留下來喝茶。老板娘說她文化程度不高,但從小喜歡紫陶。她家在半山腰有工廠,她老公負責(zé)紫陶的生產(chǎn),她則在路邊開店接待客戶。<div>她介紹說:建水紫陶以“體如鐵,色如銅,音如磬,明如鏡”聞名于世,之所以具備以上獨特之處,主要是取決于它的材質(zhì),即建水陶土。建水紫陶陶土來自碗窯村以西五公里的五彩山。第一步:將取回的紅、黃、紫、青、白五彩陶土分別堆放曬干,再經(jīng)過篩,篩棄粗砂雜質(zhì)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五色原土按比例配制。再放入缸內(nèi)加水攪拌成漿狀。經(jīng)過攪拌淘系,待含砂泥漿沉落缸底,便用勺盛取上面的漂漿倒入另一只缸內(nèi)作再次淘洗,濾去砂質(zhì)。第二步制坯。制坯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揉泥。然后要拉坯。采用傳統(tǒng)的車盤配以手工捏拉拉坯,這是建水紫陶與其它陶器的本質(zhì)區(qū)別。最后要修坯。拉成陶坯之后,視氣溫和空氣濕度情況,需要自然涼置一兩天,陶坯脫去部分水分自然凝固,有了一定硬度和強度。這時需要修坯,對陶坯基本定型,并將表面修光</div> 第三步為書畫裝飾。她專門從美術(shù)學(xué)院請來老師在紫陶坯面繪畫,將字畫移于紫陶之上,以陶為紙,是建水紫陶的特有之處。落墨后,再由熟練的雕刻工人采用陰刻陽填的方法將書畫鐫留于器。之后要雕刻,即在陶坯上雕刻不同書畫內(nèi)容,需進行淺雕、浮雕、鏤空、陰雕等雕刻工藝。其中陰雕填泥裝飾是建水紫陶的典型特點,也稱刻填裝飾。雕刻工藝師以嫻熟的技能將書畫刻成凹槽(陰雕)。最后用彩泥填充,填泥是書畫家一幅作品的裝飾過程,也是建水紫陶的特點之一。這些來自五彩山的天然彩泥,經(jīng)由具備一定繪畫、色彩知識的陶藝師們由淺到深,由淡到濃進行鑲填再經(jīng)過5-6道的反復(fù)壓刮,才能使填泥與陶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避免焙燒后陶體出現(xiàn)裂紋。填充彩泥后還要陶坯進行修整,然后粘裝附件。像這把茶壺,要粘上壺嘴、壺把、壺蓋鈕等功能性或裝飾性附件。之后再自然陰干,由于建水陶泥細膩等多種原因陶坯的縮水率(拉壞至成品)高達20%-25%。自然陰干階段則是陶坯的最后成熟階段 老板娘繼續(xù)介紹:自然陰干后的紫陶坯要入爐焙燒成陶。同一坨陶泥拉成的陶坯,采用不同的燒焙工藝,就會產(chǎn)出不同的工藝效果,尤其是窯變。窯變了的紫陶經(jīng)過打磨拋光后,即可產(chǎn)生出天藍、古銅、墨綠、紫紅等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燒制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失敗在所難免。即便是規(guī)?;墓S,目前燒制大約8至12小時的電窯、氣窯,成品率在90%左右,而傳統(tǒng)的需要燒制五天以上的柴窯,成品率只達到45%左右,一窯一窯地報廢都是常態(tài)。所以,制陶是個精細活,失敗是常事,即便是能工巧匠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作品一定能成功。任何精美的紫陶制品都來之不易,可以說都是經(jīng)歷各種風(fēng)險考驗后的幸運兒 我在她店里買了兩個特價的紫陶小茶杯,然后和朋友離開她的小店,結(jié)束了在碗窯村的參觀。我朋友感覺比較累就回酒店休息,我獨自前往朝陽樓。朝陽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占地面積2312平方米。 城門占地面積2312平方米,城墻從南至北長77米,從東至西寬26米。城門依地勢筑于高岸,樓閣又起于兩丈多高用磚石砌筑的門洞之上。樓上懸一明代大鐘,高2米多,重1700千克,擊之,數(shù)里外都能聽見鐘響。檐角掛有銅鈴,每當秋風(fēng)送爽,鈴聲在清風(fēng)中清脆悅耳 夕陽西下,飛檐斗拱在光影中愈發(fā)顯得古樸莊重。那三重檐歇山式屋頂,宛如展翅欲飛的鳳凰,在柔和的陽光映襯下,更具雄渾的氣勢,仿佛訴說著六百余年的風(fēng)雨滄桑 歷經(jīng)千年歲月的洗禮,建水古城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了無數(shù)的興衰變遷,每一塊石板、每一座建筑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無人機環(huán)繞飛行從不同角度欣賞朝陽樓和周邊風(fēng)景 18:50,我坐車到雙龍橋,趁著落日前的18分鐘,我立刻上橋參觀。橋身全部用青石砌筑,青石質(zhì)地堅硬,耐磨性好,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橋面的青石板變得光滑锃亮,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據(jù)說橋面由500塊石塊鑲砌而成,兩側(cè)壘條石為欄 橋上原建有樓閣三座,后于咸豐年間全部毀于戰(zhàn)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飛檐式閣樓,但我只看到有兩座北側(cè)不見閣樓。中間這座閣樓蔚為壯觀,其層壘為三,高約20米,方形三重檐歇山頂,琉璃黃瓦,底層為橋面通道 頂層建小樓一楹三間,呈“山”字形排列,頂檐分解為“品’字狀的三個歇山小頂。二層順勢在四角隆起四個小頂。整座樓閣架層疊梁、飛檐交錯、雕梁畫棟、新穎別致。此閣樓樓中有樓、檐外有檐、雕琢精美。樓內(nèi)四面可開窗,漏窗屏門鏤刻著“三顧茅廬”“八仙過?!钡裙适聜髡f,以及花卉、鳥獸、游龍等圖案,雕刻工藝精湛,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閣樓和橋亭的飛檐翹角設(shè)計,不僅使建筑造型更加優(yōu)美,還增添了一份靈動之感。檐角懸掛的風(fēng)鈴,微風(fēng)吹過,風(fēng)鈴會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中間樓閣的臺座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臺座下面有一個大橋孔。臺座底層原為人馬通道,是當時交通往來的重要通道,人們和車馬可以從閣樓下面的橋臺通道通過。如今該通道主要供行人通行,邊上的石臺還可供游客休息,也有一些當?shù)厝嗽谕ǖ纼?nèi)擺著小商品販賣,成為了展現(xiàn)當?shù)仫L(fēng)土人情的一個窗口 橋南北兩端還各有一座兩層八角攢尖頂橋亭,與大閣互相輝映。橋亭高約13米,整體呈八角形,結(jié)構(gòu)精巧,比例協(xié)調(diào),與橋身和周圍環(huán)境完美融合。但現(xiàn)在只有南邊這座橋亭,北邊的早已被毀 橋亭飛檐翹角,檐角高翹,靈動飄逸,仿佛隨時要騰空而起,給人以輕盈、靈動的感覺。亭頂覆蓋著琉璃瓦,色彩鮮艷,在夕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橋亭的門窗、欄桿、梁枋等部位都有精美的雕刻裝飾,圖案包括花卉、鳥獸、游龍、神像等,雕刻細膩,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藝 從無人機視角看,雙龍橋全長148米,橋高和橋?qū)捑鶠?.6米,有17個橋孔,是云南古橋中規(guī)模較大的多孔連拱橋。獨特的連拱結(jié)構(gòu)使17個橋孔緊密相連,橋孔倒映在水中,形成“珠鏈圓環(huán)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中央”的奇觀 中間的大樓閣臺座將全橋分為兩段,樓閣以西有6孔,樓閣以東有10孔,加上樓閣下面的最大一孔,共17孔。東西兩段橋的結(jié)構(gòu)與形式相同。橋面寬均為3.50米,西段橋長48.00米,東段橋長80.00米,臺座長20.00米,橋梁全長148.00米。 橋墩上游端均為尖形,下游端均為方形,拱碹均系半圓形縱聯(lián)式結(jié)構(gòu),碹臉外邊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臉,拱眉與側(cè)墻平 夕陽為雙龍橋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時光仿佛在這里慢了下來。南邊的八角亭和北邊的樓閣遙遙相對,輪廓在漸暗的天色里變得柔和,仿佛兩位沉默的守望者,看了百年的日落,也看了百年的人來人往。水面上,橋的倒影被夕陽揉成一片晃動的光斑,分不清哪是橋,哪是影,只覺得整個世界都浸在這溫柔的暮色里,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 無人機圍繞雙龍橋緩緩飛行,從360度盡情欣賞這座百年老橋的迷人風(fēng)光 <p class="ql-block">參觀雙龍橋后,我在橋下等網(wǎng)約車去大板井。前方50米就是雙龍橋站站臺,站臺下有內(nèi)外兩副鐵軌。內(nèi)側(cè)額外鋪設(shè)的鐵軌叫做護輪軌,其具體功能為防止列車脫軌墜落。若列車因意外(如車輪磨損、軌道變形、緊急制動等)發(fā)生脫軌,護輪軌能從內(nèi)側(cè)擋住車輪,阻止車輪進一步偏離軌道,避免列車傾覆。護輪軌一般在橋梁、隧道、道岔等特殊路段設(shè)置,這些地方一旦發(fā)生脫軌,后果往往更嚴重,因此需要額外的安全保障措施</p> 建水縣城不大,各景點之間基本都在三四公里內(nèi)。從雙龍橋到大板井只有三公里。我到大板井外時,時間剛過是一天里光線最好的藍調(diào)時刻,天空很藍。左邊的棚子下面就是大板井 我沿著院墻走了將近100米,左邊有一門洞,經(jīng)過門洞就看到了大板井。溥博泉是這口井的正式名稱,俗稱大板井,位于建水縣臨安鎮(zhèn)西正街。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占地面積44平方米,其名出自《中甯》“滹博淵,而時出之”。井口圓形,直徑2.7米,高50厘米,厚12厘米,由六塊弧形石板中間用六棵石柱琢槽相扣而成。并水清澈透亮,經(jīng)久不涸, 取而復(fù)滿,其井和水質(zhì)名列建水水井之首,有“滇南第一井的美譽”。溥博泉是建水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水古城演變的重要實物見證之一。 <div>井邊掛著紅色水桶,供大家共同使用。每天一早一晚,當?shù)厝四弥魇礁鳂哟笮〔灰坏乃皝磉@里取水,這是當?shù)厝藬?shù)百年來養(yǎng)成的生活習(xí)慣。據(jù)當?shù)厝苏f,從來沒見到井水干枯過。井水很清澈,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直徑的井,真被震撼到了。井上面有一個露天茶室,專為游客用大板井井水泡茶</div> 大板井院外一棟居民樓的一層有家曾記板井豆腐坊,據(jù)說源溯于清光緒年間,開始制作的曾氏豆腐店,至今已相傳六代。由于家就位于得天獨厚的云南紅河州建水縣西門古井大板井旁,就近取用甘醇的西門大板井水,做出來的豆腐細膩、嫩滑,吃起來口感較佳,從而鑄就了經(jīng)典品牌板井豆腐坊。板井豆腐坊所做豆腐以香又鮮,久吃不厭,富含大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zhì)著稱。我打算明天和朋友早上過來品嘗他家的豆腐 離開大板井,我準備步行回酒店。一位穿著跨欄背心的老哥推著載著裝滿井水塑料桶的自行車樂呵呵地往外走,來此打水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天色完全黑下來,我按高德地圖導(dǎo)航步行往酒店方向走,前面這座城門叫做清遠門(挹爽樓)?。建水城一共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即東門迎暉門(朝陽樓)、南門阜安門(環(huán)翠樓)、西門清遠門(挹爽樓)、北門永貞門(覲光樓) 清遠門南北次間使用面積671.4㎡,門洞上筑有三層閣樓,整體建筑風(fēng)格古樸雄渾,展現(xiàn)出明代建筑的特色。因附近有著名的大板井(滇南第一井),西門區(qū)域以傳統(tǒng)豆腐制作聞名 西門旁邊幾多家燒烤店,雖說時間已過8點,但食客依舊不少。所有店里都有烤豆腐,一般為老板或老板娘幫著烤,因為對烤制火候還是有講究的。食客們兩三位坐在桌邊,小碟子里放著辣椒粉等蘸料,吃著剛烤好的圓鼓鼓的豆腐塊,邊吃邊聊,很是愜意 <p class="ql-block">我穿過西門,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感覺整個人都慢下來了。石板被磨得光溜溜的,踩上去有點涼絲絲的,路燈昏黃的光灑下來,影子被拉得老長。旁邊的老房子透著暖光,偶爾能聞到巷子里飄出的烤豆腐香味,還有鄰里坐在門口下棋聊天,夜晚城市的煙火氣越來越濃</p> <p class="ql-block">明天上午我們要乘坐建水小火車游覽,然后去朱家花園、建水文廟等景點參觀,傍晚我將坐高鐵回到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