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遺跡如同璀璨星辰,穿越時空的迷霧,向我們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秦始皇陵兵馬俑,便是這樣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圣地。當我踏入這片古老的土地,目睹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與那個偉大的時代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秦始皇陵兵馬俑</b></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陵兵馬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幾個遺址展廳的牌匾均是使用秦始皇“書同文”規(guī)定的秦篆體書寫的。這里是兵馬俑一號俑坑。</p> <p class="ql-block"> 站在兵馬俑坑的邊緣,俯瞰著那浩浩蕩蕩的陶俑軍團,內(nèi)心被深深震撼。這些兵馬俑仿佛是沉睡的戰(zhàn)士,整齊地排列著,等待著號令的召喚。他們或手持長矛,或緊握弓箭,或策馬揚鞭,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生動逼真,仿佛隨時都會躍出坑道,奔赴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 這些兵馬俑的制作工藝令人嘆為觀止。每一尊陶俑都經(jīng)過精心雕琢,從面容到服飾,從姿態(tài)到神態(tài),無不細致入微。</p> <p class="ql-block"> 他們的面容各異,有的英氣逼人,有的沉穩(wěn)內(nèi)斂,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則神情嚴肅。</p> <p class="ql-block"> 他們的服飾也極具特色,鎧甲的紋理清晰可見,戰(zhàn)袍的褶皺自然流暢,甚至連紋理都刻畫得一絲不茍。這些細節(jié)之處,無不體現(xiàn)出古代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和對藝術(shù)的極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 兵馬俑三號俑坑</p><p class="ql-block"> 兵馬俑三號坑是秦始皇陵兵馬俑中規(guī)模最小但功能獨特的坑穴,被認為是統(tǒng)帥一、二號坑軍陣的指揮部(古稱“軍幕”),1976年發(fā)現(xiàn),總面積約520平方米,呈“凹”字形布局,出土陶俑68尊、陶馬4匹及青銅兵器等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二號俑坑</p><p class="ql-block"> 二號俑坑是還在發(fā)掘中的俑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據(jù)現(xiàn)地表深約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從試掘的情況推斷,二號兵馬俑坑內(nèi)埋藏陶俑、陶馬1300余件。 二號俑坑較一號俑坑的內(nèi)容更豐富,兵種更齊全,是兵馬俑坑中的精華。</p> <p class="ql-block">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剛發(fā)掘出來的兵馬俑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經(jīng)過整理復原的部分兵馬俑。</p> <p class="ql-block"> 兵馬俑陳列廳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展示兵馬俑、青銅兵器、銅車馬等珍貴文物及其復制品,通過全息投影、實物展陳等方式系統(tǒng)呈現(xiàn)秦代軍事、藝術(shù)與科技成就。</p> <p class="ql-block">這是陳列廳里展陳的兵馬俑</p> <p class="ql-block">驪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岳華山</b></p><p class="ql-block">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五岳之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華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華夏”中的“華”字就源于華山,因此此地有著“華夏之根”之稱;而在原始社會,華山還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進行過大規(guī)模祭祀活動。</p> <p class="ql-block"> 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已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而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來到了華山腳下。望著華山峻峭的山崖,其實我們內(nèi)心是糾結(jié)的。一方面登華山對我們來說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們的年齡、體力等因素也是必須的慎重考慮的。所以最終我們選擇了從西峰索道上,游覽西峰和南峰,然后從西峰索道下山的方案。這個方案的好處是既可以登上華山頂峰,又游覽了華山最美的一段,而體力是最省的。從西峰到南峰,這是一段充滿挑戰(zhàn)與驚喜的旅程,也是一次對自我意志的考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華山山門</b></p> <p class="ql-block"> 從游客中心乘景區(qū)交通車到西峰下,換乘這種滑輪車直接到西峰纜車站。</p> <p class="ql-block">西峰纜車站</p> <p class="ql-block">乘纜車在重山峻嶺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 注意照片上部鋼纜邊上的小山洞了嗎?那就是山上的纜車站。</p> <p class="ql-block">鎮(zhèn)嶽宮,道觀。華山也是道教的重要發(fā)祥地。</p> <p class="ql-block">上西峰</p> <p class="ql-block">斧劈石</p> <p class="ql-block">遠眺南峰</p> <p class="ql-block">楊公塔</p><p class="ql-block"> 楊公塔位于華山西峰北絕頂(西石樓峰),由著名愛國將領(lǐng)楊虎城將軍于1931年主持修建。其直接動因是為紀念陪同母親登臨華山的孝行,同時表彰其整修華山山道的貢獻。原塔因自然損毀,現(xiàn)存塔體為20世紀90年代按原貌重建。????</p> <p class="ql-block">回望西峰</p> <p class="ql-block">南峰觀景</p><p class="ql-block"> 站在華山的最高峰,俯瞰著腳下的群山,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成就感。南峰的景色更加壯美,那一刻,我們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充滿了活力與激情。</p> <p class="ql-block">在南峰頂眺望西峰峰頂。</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華山南峰的峰頂,也是華山海拔最高處。我們在南峰上攝影留念,享受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耀。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仿佛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這次旅行,不僅讓我們領(lǐng)略了華山的壯美,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堅韌。</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雖然有點累,但我們的心中卻充滿了輕松與愉悅。我們一邊走一邊回憶著這次旅行的點點滴滴,那些艱難的時刻、那些美麗的風景,都成為了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這一次令人難忘的西安之旅就此結(jié)束。敬請點擊關(guān)注西安之旅的其他篇章:</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eet1zjh" target="_blank">文脈千年仍風流,——古都西安(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egr78yy" target="_blank">文脈千年仍風流,——古都西安(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el3fzac" target="_blank">文脈千年仍風流,——古都西安(三)</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