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是一個有故事的名湖,蘇軾和惠州的關(guān)系就像他和杭州的關(guān)系一樣近?;葜菸骱?,原名豐湖,蘇軾被貶惠州之后,常流連于豐湖之間,因其與杭州西湖景色相仿,遂改名西湖。 惠州西湖的入口,兩尊威嚴的石獅子分列兩側(cè),它們昂首挺胸,屹立在精雕細琢的石臺上,仿佛在熱情迎接每一位到訪者。抬頭望去,古老的大門上那四個醒目的金字“惠州西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在北宋紹圣年間,蘇東坡因宦海沉浮被貶至惠州,寓居長達兩年零七個月。期間,蘇軾體恤百姓劃船、涉水橫穿西湖之苦,提議捐資修堤,帶頭捐出朝廷賞賜折千兩黃金,并親自督察建造,興修水利,整治西湖,繁榮城市,造福百姓,堤橋落成之時,于西村設(shè)宴慶祝,蘇軾賦詩:“父老喜云集,簞壺?zé)o空攜,三日飲不盡,殺盡西村雞”。百姓為了紀念蘇軾功績,將湖堤命名為“蘇堤”。 蘇堤上綠樹成蔭,可步行賞湖景、觀月色。蘇堤因“蘇堤玩月”成為西湖八景之一,月圓時可感受“空中、水中、心中”三月交輝的詩意。 清知府吳騫游蘇堤留下《蘇堤玩月》一詩: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蘇堤千傾邊。多少管窺夸見月,可知月在此間圓。遂稱"蘇堤玩月"。 現(xiàn)在的蘇堤,是觀賞西湖風(fēng)光的通道,這條通道位于豐湖和平湖之間,由東門逶迤至孤山腳下,通道上有一座西新橋,又叫“蘇公橋”,是西湖六大名橋中的第一橋。 漫步在蘇堤上,仿佛能感受到當年蘇東坡在此留下的足跡和情懷。這條長堤始建于宋紹圣三年 ,由蘇東坡資助棲禪寺僧人希固所筑。為了紀念蘇東坡的善舉,后人將其命名為蘇堤。 <p class="ql-block"> 走過蘇公堤,跨過壓堤橋,那座蘇東坡名句“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中所指的泗州塔就清晰地落入了眼簾。</p> <p class="ql-block"> 登山觀塔途中,在半山腰上刻有蘇東坡的詩句。</p> 東坡《食荔枝》雕像,刻畫出東坡喜歡荔枝、和藹親民的形象。蘇東坡寓惠期間頗為喜歡嶺南佳果荔枝,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流傳千古。<br> <p class="ql-block"> 泗洲塔作為惠州西湖景區(qū)的標志性建筑,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見證著西湖的千年變遷。<br></p> <p class="ql-block"> 泗洲塔,它高高地聳立在湖畔的小山上,猶如一位威嚴的守護者,俯瞰著整個西湖。</p> 這座塔始建于唐中宗年間,為紀念泗州大圣僧而筑,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謫居惠州時稱之為大圣塔。 漫步湖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這里的亭臺樓閣,無不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p class="ql-block"> 九曲橋,迂回九曲于波光浩渺的平湖中,步移景異,美不勝收。順著九曲橋漫步,可以走到湖心亭,這是一座廊榭式的亭臺。</p> 湖心亭,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西湖的中央。亭身朱紅,飛檐翹角,在綠樹與湖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 九曲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橋型平直,橋身、橋欄均用青石砌筑,作為古橋卻以這樣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確屬罕見。 在這里,仿佛能感受到當年蘇東坡在此留下的足跡和情懷。 走過九曲橋,很快來到了點翠洲。點翠洲因留丹亭和浩瀚平湖一點翠的洲島特色而得名。宋代在島上筑孤嶼亭,明代以洲名改為點翠亭。 西湖標志性建筑泗洲塔矗立在山上,氣勢非凡。 微風(fēng)吹拂,湖面泛起層層漣漪,好像畫家輕輕勾勒的線條,細膩而生動。 沿著湖邊漫步,腳下的石板路蜿蜒曲折,時而穿過亭臺樓閣,時而繞過花叢綠樹。 這里,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每一步都是一幅畫,每一景都是一首詩。 沿著湖邊漫步,每一步都踏在歷史的印記上。 蘇堤上綠樹成蔭,高大的樹木枝葉交錯,為行人撐起了一片天然的遮陽傘。 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西湖的湖水相映成趣,構(gòu)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湖中小島眾多,綠樹成蔭,亭廊曲折,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xiàn)于樹木蔥蘢之間。 最早把杭、惠兩西湖相提并論的是蘇東坡。宋紹圣二年九月,蘇東坡作了《江月五首》,其中第一首寫道:<br> 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br> 正似西湖上,涌金門外看。<br> 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br> 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 湖邊的紅花綠樹,在湖水的滋潤下,更加鮮艷翠綠。 漫步湖邊,“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盡收眼底,蘇堤、白堤如兩條綢帶蜿蜒于湖間,頗有杭州西湖的詩意,卻又多了幾分嶺南獨有的溫婉秀麗。 步行到西湖外環(huán)游步道,沿途欣賞西湖的美景。 惠州西湖,作為惠州的名片之一,毗鄰鬧市、山清水秀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美景。 惠州西湖以山水為特色,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xiàn)于樹木蔥蘢之中,仿佛到了人間仙境。 岸邊的綠植郁郁蔥蔥,繁茂的枝葉交織出一片片濃蔭,微風(fēng)拂面,帶來湖水清涼氣息。<br> 西湖園內(nèi)花草茂盛、環(huán)境幽雅,沿著湖邊的小徑漫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詩意的音符上,簡直是一種享受和放松。 古人稱惠州西湖山川秀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其贊美之意更加的激發(fā)了人們對惠州西湖的興致。 <p class="ql-block"> 豐湖書院,坐落于西湖內(nèi)的豐湖地域,始建于1254年,曾為宋代廣東四大書院之一,在惠州乃至廣東的教育史上占有著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崢云峰,是嶺南最大的獨置太湖石,高7.18米、重63噸,2008年4月立。景石嵌空穿眼、玲瓏通透、姿態(tài)自然、聳立壯觀,峰頂形似飛鵝展翅,喜迎八方來客。</p> 西湖公園內(nèi)亭閣諸多,風(fēng)格各異!穿廊走樓,興趣盎然!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到此游覽,并留下了“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惠州西湖”的贊譽。 <p class="ql-block"> 豐渚園,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嶺南古典園林,園內(nèi)荷香飄逸,亭榭映襯。</p> <p class="ql-block"> 雙清亭。</p> 豐渚園,也是惠州人的夏日回憶,夏天一走入園區(qū),目之所及皆是荷花。讓人真切感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 惠州西湖,如詩如畫,映入眼簾的是靜謐的美景,湖面碧波蕩漾,綠樹成蔭,清風(fēng)徐來,讓人陶醉其中。 走進豐渚園,便如同走進了一個嶺南園林的藝術(shù)殿堂。 園內(nèi)亭臺樓閣、假山池沼、回廊曲徑一應(yīng)俱全,布局精巧,錯落有致。 暢遠樓。 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xiàn)于蔥蘢樹木之中,裝點著西湖景區(qū),好一派嶺南園林風(fēng)格的山水畫卷! 湖中種植著大片的荷花,每到夏季,荷花盛開,粉色、白色的花朵爭奇斗艷,散發(fā)出陣陣清香。 豐渚園采用嶺南傳統(tǒng)建筑風(fēng)格,融合惠州民居院落特色,園內(nèi)單體建筑共29個,粉墻黛瓦,古樸素雅。 凌波畫舫。 園由各式亭、橋、廊、廡等23組仿古建筑,融嶺南建筑傳統(tǒng)風(fēng)格及惠州古老民居特色于一體,朱門繡戶則雕梁畫棟,粉墻黛瓦則古樸典雅。 惠州的西湖,處處都留有蘇東坡的歷史風(fēng)采,讓人感覺仿佛在畫中游走, 豐渚園獨具韻味,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嶺南古建筑園林區(qū)。 游客可以在此觀鳥、觀魚、賞荷、賞石,是一個具有嶺南建筑特色的古典式園林,它以其獨特的園林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功榮獲“?嶺南名園獎”。 知魚軒。 西湖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xiàn)于樹木蔥蘢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苧蘿西子”、“嶺南明珠”之美譽,并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載。 豐渚園的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嶺南特色,雕梁畫棟,色彩鮮艷而不失古樸。 惠州西湖,承載著蘇東坡的豐富的歷史故事。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勇于擔當?shù)囊簧?,也是熱愛生活、享受人生的一生? 沿著湖邊的小徑慢行,四周靜謐無聲,偶爾能聽到微風(fēng)吹過樹梢的沙沙聲。 惠州西湖以其素雅幽深的山水、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亭臺樓閣而聞名,被譽為“苧蘿西子”和“嶺南明珠”。 準提寺,因閣中供奉準提菩薩,故稱準提寺,建于明代,是嶺南佛教著名禪院。 惠州西湖,是一幅天然的畫卷,每一個角落都有獨特的風(fēng)景。 站在橋上,欣賞著湖光山色,感受著微風(fēng)拂面,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p class="ql-block"> 手拿書本遠眺的蘇東坡石像,衣袖翩翩。蘇東坡被貶謫惠州兩年七個月,創(chuàng)作詩187首、詞18首、散文363篇、書畫20幅,因此人們說:“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p> 修竹廊,通往東坡紀念館西湖分館,這里有東坡居士像、朝云墓、六如亭和蘇東坡紀念館等景點。 來到惠州西湖,除了看西湖美景,還要到東坡紀念館去一下,也許會讓你有更多的收獲。 當蘇東坡被貶至惠州時,他的生活反而因此變得悠然自得,那首膾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便是他心境的寫照。 在蘇東坡紀念館,可以深入了解這位文學(xué)巨匠在惠州的悠長歲月。 杭州西湖留下蘇東坡得意時期的遺跡,惠州西湖留下他失意時期的遺跡。兩個西湖都有蘇堤、蘇跡。許多景點都與蘇東坡有關(guān)。 紀念館內(nèi)的展品豐富多樣,包括蘇東坡的詩文著作、書畫手跡以及當代書畫名家以蘇東坡詩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作品。 館內(nèi)陳列有蘇東坡的生平事跡、詩文、書法作品以及相關(guān)書籍資料,共約200余件。 蘇東坡先生,這位歷史上的偉大文豪,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瑰寶。 蘇軾在惠州傳播文明,并提升了惠州的文化品位,對惠州產(chǎn)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看到那些書法和文物,讓我仿佛穿越回那個時代,與蘇東坡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 在西湖畔,我們不僅能參觀蘇東坡紀念館,還能瞻仰蘇東坡寵愛的愛妾王朝云墓地,感受歷史的厚重。自王朝云伴蘇東坡謫惠,這湖就有了靈魂,有了生命,與其人一樣,得意時不張狂,失意也不露消沉之色。 王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淪落于歌舞班中,成為杭州西湖歌女,因蘇東坡喜愛,納為待妾,并為蘇東坡生下一子,但半歲早逝,從此再無生育。紹圣三年,她跟隨蘇東坡謫居惠州,因水土不服卒于惠州,時年三十四歲。愛妾過逝,不勝哀傷,親撰墓志銘,并寫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詩詞,以寄托對王朝云的深情和哀思。 蘇軾被貶之后,王朝云陪蘇軾度過了人生的低谷,在她死后,蘇軾按她的遺愿把她埋葬在了西湖孤山,還為她專門修了六如亭,亭柱子上還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如今,蘇東坡離開惠州已經(jīng)將近一千年了,他給惠州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對惠州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清代詩人江逢辰贊嘆:“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蘇東坡的詩句,是流傳千古的杰作。 惠州,因為有了西湖這顆水上明珠的點綴,而變得更加耀眼,而在西湖,也因為有了蘇東坡這位靈魂人物而變得更加迷人。 游覽惠州西湖,既能領(lǐng)略到自然風(fēng)光的秀麗,又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厚重。 在惠州,游西湖美景,探古跡遺韻,品嶺南文化。 西湖里的寺廟、古塔和橋梁,每一處都是拍照的好地方。 惠州西湖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地方,無論是風(fēng)景還是文化,都能讓你流連忘返。 西湖的美,不僅僅在于它的山水,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文化和歷史。 杭州西湖、潁州西湖和惠州西湖,都與蘇軾有關(guān),但關(guān)系最大的還是惠州西湖?;葜菸骱秦S湖,蘇東坡被貶到惠州后,將其改名為西湖,據(jù)說是想念杭州西湖。蘇軾把一生最懂他的王朝云葬在了惠州,也把永遠的懷念留在了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