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精品人妻黄色片欧美|亚洲精品线路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久热|日本黄色网址视频|亚洲欧美国产激情|成人在线综合欧美国产一区在线|黄色三级片网址国产一级黄|一级黄片不卡在线观看|伊人亚综玖玖亚洲色图怡红院|日本精品资源日本有码一级片

我的書緣

瀟散閑人

<p class="ql-block">  天氣預報近日有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果然一場大范圍的六月的雨,如期而至。更兼溽熱難當,空調(diào)也吹不去躁煩,無心練琴。和同學王老師微信聊天。王老師發(fā)來一段視頻,視頻敘說了音樂家莫扎特,偶爾的機會聽取一個彌留的老人懺悔并為他演奏一曲鋼琴曲的故事,故事很感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老師說,“1967年文革第二年夏天閑來無事,我看到一本《莫扎特的故事》書,其中就有這一段敘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本書詳細描寫了這位天才音樂家的短暫人生。前些年孫子學琴時想找這本書就是找不到,買到了一本《音樂大家貝多芬》?!?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獨有偶,我最早接受音樂影響的,也來自一本書,這本書名叫《近世西洋十大音樂家故事》。書藉的作者為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書畫家、文學家、散文家、翻譯家、漫畫家,現(xiàn)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中國現(xiàn)代漫畫的鼻祖”的豐子愷。</p> <font color="#ff8a00">這本書比我年齡還大,1957年出版印刷</font> <font color="#ff8a00">這本書介紹了這些大音樂家們的身世和主要成就,當時的文革時期應為禁書。但它像一顆種子,讓熱愛音樂的心,生根發(fā)芽</font>   至今仍保留著這本書,視若珍寶。<div><br></div><div>  這本書,由東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地方國營杭州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浙江分店發(fā)行,1957年11月第一版,1957年11月第一次印刷,印數(shù)1-5580冊。定價:六角。</div> <font color="#ff8a00">還是地方國營印刷廠印刷,定價:六角。經(jīng)AI大數(shù)據(jù)125秒深度思考和計算,1957年的“六角”(0.6元)相當于2025年的約7.46元人民幣?。</font>   這本比我年齡還大的書是我”偷來的“。<div><br></div><div>  文革期間,正上小學,和一幫小伙伴,偶爾發(fā)現(xiàn)防空洞有暗門通往場部圖書室,說是圖書室,其實都是”破四舊“上繳來的社會閑散書藉,更是無人整理閱讀和看管。于是,這里便成了時間光顧的一個”聚點“。這本書也成為我了解音樂的一個窗口和喜歡音樂的一個啟蒙點。</div><div><br></div><div>  請聽我講一段我與讀書的故事。</div>   一篇舊文,謹此致意,那些曾經(jīng),揮之不去的讀書歲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書緣</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閑人</h3>   搬了幾次家,零零落落,唯有書越來越多,盡管一部分送人,一部分給人借去如泥牛入海杳無蹤跡,但仍有千余冊,不忍割舍。此番打包整理,望著薄塵滿架,那一冊冊一排排如老友不離不棄,親切依然。更兼部分所存書藉年代甚遠,比如清末刊印的古縣志,一些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名人著述,一些名著的珍本和辛苦搜集起來的全冊等等,紙頁已發(fā)黃,泛出古銅般的色澤,摩挲著老邁的書面,如對一位高齡的老者,心中充滿了敬意。已越半個世紀之久,如今似仍鶴發(fā)童顏,笑對流光。忽然心生感動,這些比我年齡大了許多的書藉,不知經(jīng)過多少人之手,或悲傷歡喜了多少人的離殤與緣聚,如今伴我左右,亦不無眷戀,這樣天賜的緣分,如何讓我不珍惜?   “你承受不起多愁善感的代價,決不能和經(jīng)手的書有太多感情瓜葛,發(fā)生太過深刻的聯(lián)系。除非你腰纏萬貫,否則你經(jīng)手的書都不值得長久留存,無論你多么愛它們也不行?!異邸@個字在此可能有些煽情,我使用它也有點猶豫不決。但是,每過一陣子就有一本書冒出來,散發(fā)出透切肺腑的吸引力,讓你愛不釋手,甚至為之心蕩神搖,六神無主,無法割舍?!?lt;br>  <br>  說這話的人,是位珍本書商人,里克·杰寇斯基。資料介紹說,“他出生于美國,后前往英國牛津大學讀書,博士畢業(yè)后在大學教授文學。二十多歲時,因為一套《查爾斯·狄更斯作品全集》,使他一頭栽入了珍本收藏、買賣的世界,后來更索性辭去大學教職,全心投入珍本書市,專門收售二十世紀重要著作的首版及手稿”<br>  <br>  商人自然以買賣為主,講的是交易。但是,此人不僅如此。他對書有感情,對他生意范圍的二十世紀文學更是情深意切,所以說起一本書的前世今生,才會情動于衷,感慨系之,而不僅僅是精彩刺激的故事而已。他說,“每一本書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有一本是紅色布面花紋裝訂的,一本是藍色布面花紋裝訂,另外三本是大理石花紋紙面的,但都稍有不同。每當我閉上眼,它們每一本的模樣就會在我眼前清晰地浮現(xiàn),而我依舊懷念它們,仿佛是我一手撫養(yǎng)成人的孩子,待它們長大后,就放手讓它們到世間去闖蕩?!?lt;div><br></div><div>  如果你不是個對書有感情的人,你也不會關注書的命運,也不會對書投入如此的感情。我不是書藉商人,我只是書藉的閱讀者、愛好者和擁有者,我與書亦如對自家的孩子,無論他裝潢如何,簡樸或華麗,丑陋和美俊,都一樣值得我珍愛。<br></div>   曾幾何時,兒時的生活,書是我最好的伙伴。<br>  <br>  說起愛書和讀書,最是應該感謝的,是我的母親。做婦聯(lián)主任的母親,時常帶些書回家來,最常見的是政治學習資料,其次是科普書藉等。也許是望子成龍心切或者是對兒子的驕傲,每當她做家務或者累了以及晚上休息之前,都會隨手拿起一本書或者報紙,“來,給媽讀一段”。剛上小學的我,識字有限,在母親的引導下,加上連猜帶蒙,嗑嗑巴巴的讀,而母親從來不會急躁,總是耐心的聽著,一邊做著家務,一邊不時的糾正著錯誤。我很奇怪,母親沒有看到我讀的什么,怎么會知道我讀的什么字呢?長大后我才明白,其實,母親未必真的在意我讀的是什么,她只是把這種朗朗的讀書聲當作休息的形式,無論我讀的對錯,對她而言都是最美麗的音樂,無論我再怎么的嗑嗑巴巴,對她而言,都是一種最美麗的節(jié)奏。<br>  <br>  也許她不知道,她這種無意的舉動,對一個懵懂的少年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這種無意識的啟蒙,讓一個少年深深地種下了讀書愛書惜書的種子,在以后漫漫流逝的歲月中,中國漢字的無窮魅力,穿越了歷史,穿透了風雨,指引著少年把夢想和追求用一種的熱愛的姿態(tài),通過文字的形式來表達理想和志向,成長著人生的精神之樹。  記憶中最深刻的,是一本前蘇聯(lián)人寫的科普書藉《種子歷險記》,薄薄的一本小冊子,把植物各類種子傳播的渠道和方式,用趣味橫生的口吻描寫出來,讓我著迷,以至于廢寢忘食。<br>  <br>  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那套傳播甚廣的《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最早有多個譯本,直到解放后,還多次再版。眾多書店出版,如開明書店、新華書店和大連大眾書店。1949年3月開明書店出版到第10版。1980年第2版是董譯本的第29次印刷。印數(shù)最多的是1960年7月開始出版到1962年12月出齊的《十萬個為什么》,共有1484個“為什么”,分為數(shù)學、物理、化學、天文氣象、動物、農(nóng)業(yè)、地質(zhì)礦物、生理衛(wèi)生8個分冊。對于這個版本,有統(tǒng)計說,從1960年的第1版到1999年的第5版,《十萬個為什么》累計銷售高達1000多萬套、1億多冊,可見在青少年中的受歡迎程度。<div><br></div><div>  與這套書結緣,很是偶然。小學時同學家有位外地工作的親戚,因舉家外遷,舊宅由同學家代管。同學知道我喜歡讀書,用十次代做作業(yè)和一支陀螺(帶釘?shù)哪欠N,我們這里叫跌溜音)為代價,換來這套《十萬個為什么》。我們個子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搬了梯子,爬到藏書房屋的屋檐間(墻壁和屋頂接觸的地方)里,從厚厚的塵土下拖了下來。還好,整套書完好無損,大喜過望,寶貝一般的帶回家。這套書我珍藏了好久,直到上高中時還在,后來幾次搬家,最后也不知所蹤。現(xiàn)在想來,很是婉惜。于是,讀書不自覺的就成了習慣,看完了自家的書,就到處找書借書來讀?!都t日》、《紅巖》、《紅旗譜》、《青春之歌》、《歐陽海之歌》、《雷鋒的故事》等等,都是那個年齡段讀完的。<br></div> <font color="#ff8a00">《十萬個為什么》,一版再版,說明它的受歡迎程度。從中得到了很多很多……</font>   還有一本書也值得記述一下。在親戚家發(fā)現(xiàn)一本厚厚的《志愿軍一日》,愛不釋手,死纏硬磨給借了過來。這本書是軍事紀實散文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出版。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后,1953年12月,為了記錄志愿軍的英雄事跡,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向全軍發(fā)出號召,征集相關稿件。廣大官兵熱烈響應,積極撰稿,掀起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寫作運動,究竟寫了多少篇文稿,簡直難以計數(shù)。僅就某步兵師的統(tǒng)計,全師撰稿5750余篇,最后經(jīng)過嚴格挑選后報到編委會的只有69篇,僅占全部稿件的1.2%。全軍以這樣的嚴格挑選送交編委會的稿件13615篇,共計2000多萬字,最后精挑細選編輯成書的僅426篇,100多萬字,可見這本書的珍貴。很長時間,這本書就在我的床頭,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瀏覽幾頁,一篇篇帶著硝煙味道的智勇故事,驚心動魄,震憾人心,感動著一個少年的心。<br>  <br>  對于那場慘烈的戰(zhàn)爭,如今多有評價。在整個朝鮮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究竟死傷多少人,現(xiàn)在仍然爭論不休。中國官方公布志愿軍總計傷亡人數(shù):40.86萬人。除傷亡減員外,志愿軍還有2.9萬余人失蹤,失蹤者中除在美方戰(zhàn)俘營中的2.14萬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計多已在戰(zhàn)地或在被俘后死亡。這些年輕的中華子弟的英勇犧牲,最后帶來了什么,交給歷史評說吧。由此中國樹立了國際地位,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且無論這些,就這本書而言,它帶給我的影響深遠而巨大,它的存在將在我的記憶里不可磨滅。 <font color="#ff8a00">上下兩冊,這是精裝版。很厚實,常常為它徹夜不眠。那時候,我家沒有電燈……</font>   讀書者避不開四大名著,于此,也是接觸甚早。文革期間,場部新上一部40門的電話交換機,俗稱總機。那時的交換機是人工服務,來電話時,交換機上對應的插孔上掉下提示牌,就是有電話需要轉接。打電話的人第一句話就是,總機,我要哪里哪里,然后機房值班的服務人員,再把電話轉接到相應的線路上,因此需要有人值班看守。母親有在郵局工作過的經(jīng)歷,于是便暫時客串了接線員一角。一日,在機房玩,偶然發(fā)現(xiàn)堆滿了來不及處理的破四舊收來的舊書,大感意外,便悄悄從中拿了一些,這里面就有四大名著。那時的書藉還是舊排版,豎排右翻,繁體字。本來剛上小學,常用字還勉強認識,因此看起來很吃力。怎么辦?想看,有困難,啃!別無他法。于是憑著耐心和毅力,借助字典,一點一點讀下來。<div><br></div><div>  第一部啃下來的名著是《紅樓夢》。說是啃下來,其實也是對書中的內(nèi)容半懂不懂的,注重的是情節(jié)。第一次覺得書中描寫的一些內(nèi)容是如此的吸引人,令人欲罷不能。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以及第六回賈寶玉初試云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有關軟玉溫香的字段,那是反復幾遍,看了又看。以至于后來母親知道我在偷偷看《紅樓夢》,從來不發(fā)脾氣的她勃然大怒,狠狠訓了我一頓,不說也罷?,F(xiàn)在看來,對于性的問題,早晚都是要接觸的,重要的是采取那種方式。就目前而言,其實也多是無師自通,正規(guī)而自然的接受性教育的方式還是占少數(shù),原因多樣,不在此討論之列。雖然讀舊版書困難重重,但是一些書讀下來,居然能比較流暢的通讀了。現(xiàn)在想來,真的感謝那些無憂無慮的歲月,那些可以為了喜歡做的事,什么都可以不顧的勁頭。<br></div> <font color="#ff8a00">這部紅樓夢,是我從舊書攤上淘來的。不是全套,拼湊四冊成一套。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簡體字,豎排版</font> <font color="#ff8a00">這是我收藏的1962年版的石頭記,豎排版。也是淘來的。</font>   對我寫作有影響的莫過于冰心的《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了》。冰心先生在太平洋舟中,與小讀者們娓娓談心,談人生談理想,談學習談生活,文筆優(yōu)美,情感真摯,言辭簡練,相信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人都曾被這些文章感動,受到了很多教益而難以忘懷。<br>  <br>  冰心十九歲開始寫作,成名很早,著作甚豐,人們稱之為“五四新文學運動”的最后一名元老。她的作品給幾代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許多家庭祖孫三代都讀冰心的書成長。<br>  <br>  把愛心溢滿筆端,是冰心先生的主題。謳歌母親之愛,對小朋友的愛,對大自然的熱愛,那種女性特有的依戀,更使她的文字清新雋麗,充滿著畫意和深情,讓她的筆底有了像溫泉水似的柔情。她說,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世界上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母親懷里抱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里的我都愛。讀著這樣的文字,你有什么理由不感到世間春風般的溫暖和幸福的輕拂呢!<br> <font color="#ff8a00">冰心先生,心存良善,筆觸細膩,讀它的文章,娓娓道來,如沫春風,對我影響很大。不過現(xiàn)在再讀,已經(jīng)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微妙的感覺了。也許一但沒有了單純,人生便失去了一些味道……</font>   讀書要有書可讀,買的書可讀,借來的書可讀,但是對于書藉相對缺乏的年代,書源便成了問題。為了讀書,“偷”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這里的“偷”,還有一段歷史可述。<br>  <br>  文革后期,深挖洞廣積糧,各單位都挖防空洞。防空洞建成后,并無大用,便成了小伙伴們捉迷藏玩耍的好地方。忽然有一天,發(fā)現(xiàn)有個洞口通向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千方百計弄開鎖著的洞蓋,發(fā)現(xiàn)竟然是場部圖書室,其實就是破四舊收繳的社會閑散藉,堆放在一起,各類書雜陳。讓大伙大感意外。于是這里就成了讀書的好地方。由于圖書室很少來人,大伙輪流放風,來人就躲進洞里,人去繼續(xù)讀書。這樣持續(xù)了一段時間,覺得很不方便,于是有人提議,把書拿回家來讀。遭到大伙一致反對,那不成偷了嗎?新時代的少先隊員無論如何也不能做這種事。眾人一時無語。其實,大伙心里都癢得如百爪撓心,恨不得把圖室都搬家去。終于有人忍不住了,往懷里塞起書來,大伙見狀,顧不得矜持,都忙不疊的把書塞了個滿懷,大伙相視,啞然失笑,鉆入洞中,偷偷溜出來,幸無人撞見,貓著腰,四散而去。<div><br></div><div> 有了第一次經(jīng)歷,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每隔一段時間便如法炮制一番,同時約定,要少拿多次,以免圖書少得太多太明顯,被人發(fā)現(xiàn)。還約定是英雄是好漢,決不能泄露秘密,只限我們幾人知道。后來事情還是敗露了,場部領導把管理員訓斥一頓,偷書賊當場示眾。畢竟是場部子弟,喜歡看書也不是什么壞事,場部責令家長嚴加管束,最終不了了之。雖然倍受打擊,清名受損,好在書沒讓退還,得意之情溢在言表,幾個家伙出得門來,哈哈大笑,引得場部眾領導側目而視,于是,一個個灰溜溜地夾著尾巴跑掉了。<br></div>   從得手圖書的體會中,覺得要讀書,還得從多方面著手,其中圖書室是最好的來源了,不僅書多,而且多數(shù)管理松散,易于得手。上高中的時候,深得負責管理圖書室的老師的喜歡,于是常借各種理由,進入圖書室,出門不忘順出來幾本。有時還假借勞動,幫助整理圖書,醉翁之意不在酒,趁管理員不在,偷偷的打包,帶回宿舍再輾轉帶回家來。老師自然明了,對于屬于多冊復本,只要書架上不斷擋,睜只眼閑只眼,太過分的時候,敲打敲打,如此而已。真的感謝那些老師們,到不是因為縱容這些無稽的行為就值得感謝,而是那時對書藉如饑似渴的擁有之心,得到了滿足,而且,文革前的著名作家如巴金、老舍、艾蕪、周立波、茅盾等著作以及外國文學名著,在當時有錢也買不來的。想起年少的欲望,是耶非耶,如今已不必再考。<br>  <br>  母親愛聽我讀書,父親喜歡買書和藏書。當時父親在山西工作,每年探親回來都要帶回一些書回來,那時候的《晉陽秋》、《呂梁英雄傳》、《新兒女英雄傳》,早期的《啼笑姻緣》、《秋海棠》、《邊城》、《女神》,以及外國的《神曲》、《浮世德》、《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等等,都是這樣讀來的。 <font color="#ff8a00">這本《晉陽秋》,也是我淘來的,原來讀的那本,已然杳無影蹤。它寄托了我對父親的思念……</font> <font color="#ff8a00">這些書,已然跨過60多個春秋。至今仍然喜歡豎排版的書,讀起來令人興趣盎然</font>   借書來讀,自己的書也時常被別人借。為了更快還給別人的讀,有時候要通宵達旦,不致于延宕了還書的時間。有時為了借來的書一讀再讀,遇到催書還書,常常鬧得很不愉快。自己借出去的書,亦常常催要,自然有時也會不愉快。但是,那時為了書,這種不愉快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事實是,愛讀書的人免不了書的交換,你讀我的我讀你的,一本書不知假多少人之手,有的甚至與原來的主人愈來愈遠,以至終于不見蹤跡。認真想來,人類發(fā)明了語言文字,刊印成冊而為書藉,其最初的目的,除了記錄,莫不及惠人更為重要和有意義。書能惠我,自然亦能惠人,讀過,愛過,曾經(jīng)擁有,即使后來遠遠出離,行于百家,悅于眾卿,可供更多的人思行于生活百味,亦為得其所矣,最終在不在自己手中,又有何妨?想通了這個道理,便不在執(zhí)著書為誰擁有,只是叮囑再三,一定妥為保存,不致流軼。<br>  <br>  長期的讀書,買書,借書,藏書,養(yǎng)成了逛書市和書店的習慣。年輕的時候常常帶兩個涼饅頭,窩在書店里一天不出來。無論出差或旅游,每逢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最留意的一件事就是賣書的地方,遇到喜歡的書可以毫不猶豫買下來,甚至瘋狂到留下買火車票的錢,傾囊而出,千里迢迢,背回一堆別人看來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書,而可以忍饑挨餓一二天。直到現(xiàn)在,有時間的時候亦常到舊書攤閑逛,見到喜歡的書決不錯過,無論貴賤。<div><br></div><div>  其實書在那里,你在這里,你與書、書與你,自有一緣相牽,因此每一本有緣你的書,都是你的影子,你一定不會錯過,需要你買來認真的愛護。<br>  <br>  如果你問我喜歡買什么,我會告訴你:</div><div><br></div><div>  入書肆而沽閑書。</div><div><br></div><div>  如果你問我喜歡做的事是什么,我會告訴你:</div><div><br></div><div>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div><div><br></div><div> </div><div>                  2014-12-1 11:23<br><br></div> 感謝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