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瀘沽湖位于云南與四川交界處,被譽為人間仙境,這片高原上的湖泊,以其清澈見底的湖水和寧靜祥和的氛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的旅人來此觀光。</p><p class="ql-block"> 2001年的秋天,我和五位好友利用國慶假日慕名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在這里,每一眼望去都是無盡的詩意畫卷,每一景觀都讓人陶醉眷戀,游客不僅能欣賞到旖旎的自然風光,還會感受到摩梭文化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盡管美麗的瀘沽湖令人神往,因當時的路況很差,來一次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十月四日上午9時,我們在麗江客運站乘長途車去寧蒗,然后準備從寧蒗再轉車去瀘沽湖。麗至寧有新老公路之分,新路車程6小時,因近日頻降大雨,路橋毀壞,車輛只能走老路。我們所乘的班車比較破舊,中途又爆了一次胎,200多公里的路程,竟走了近9個小時。車慢的原因還有另一隱情,就是盤山道路滑,中途有一段山路特別艱險,山高、路窄、彎道多,臨淵處乘客驚恐的都不敢向外看。</p><p class="ql-block"> 下午6時,我們在寧蒗彝族自治縣用過晚飯后,在停車場乘一私家豐田面包車奔向瀘沽湖。寧至瀘75公里,每人車費20元,師傅說:兩小時可以到達。</p><p class="ql-block"> 司機師傅姓張,年齡25歲,熱情而健談。因我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便與他聊了起來,經了解:張師傅系摩梭人,家就在瀘沽湖畔,有自己的家庭賓館,他說到家后,你們可以看一下,如果滿意就住在他那里。</p><p class="ql-block"> 到張家后,我們看了一下環(huán)境,認為條件可以,客房都是木制結構,簡潔溫馨,設備齊全,每個房間一天25元。</p> <p class="ql-block"> 晚8點30分,張師傅來房間通知我們,摩梭風情園的篝火晚會即將開始了,我們愉悅的與他去了現場,風情園踞張家僅100米,每人門票10元。</p><p class="ql-block"> 此時的游客已聚滿院內,節(jié)目以對情歌和跳摩梭舞為主,摩梭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們熱情友善,熱情邀請游客們參與其中,場面和諧而歡快,感染力極強,游客們設身處地的體驗到了民族團結的濃厚氣氛。</p><p class="ql-block"> 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下,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游客們在身穿五彩斑斕服飾青年們的帶動下手拉手的學跳摩梭舞,每一步舞動都訴說著古老而又年輕的故事。掌聲和歡笑聲此起彼伏,在“瑪達咪”的祝福聲中,人們將歡樂的氣氛不斷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風情園里還設有摩梭博物館,全面展示了摩梭的歷史。有圖片、有實物、還有摩梭人家庭現狀展和民俗等介紹。進館仍要買票,每位10元,我們?yōu)榱诉M一步地了解摩梭人的前世今生,大家毫不猶豫地欣然加入了參觀行列。在風俗展室我們圍坐在摩梭家庭平時接待客人的火塘旁,與摩梭家庭的老祖母和講解員,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敞開的對話,對這神秘的母系部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初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回到賓館,張師傅又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家中的一些情況,他家共計9口人,原是他的外祖母執(zhí)掌家業(yè),因其年事已高,現在由他的姐姐成為了一家之長。國家改革開放后,他們跟上了改革的步伐,靠接待旅游,富裕了起來,現在家中的生意做的較為紅火。他白天在自己家勞作,晚間去情侶“阿夏”家。他說:隨著國家的開放,當地的摩梭人也有一些去了外地打工謀生,古老的風俗目前也在漸漸地改變……</p> <p class="ql-block"> 十月五日,早飯后,瀘沽湖上空因昨晚下了雨,此時仍處在烏云籠罩之中。張師傅和我們說:這樣的天氣會影響你們欣賞瀘沽湖風光的,能否迎來風和日麗的天氣,就看你們的運氣啦。</p><p class="ql-block"> 上午8時30分,天還是沒有放晴,張師傅用他的面包車將我們送到了瀘沽湖的對岸渡口,聯(lián)系游船。經與船家協(xié)商,游覽兩個島每人付船費40元,游完全程約需三個半小時。</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的游船叫“豬槽船”,船體直型,據說:原來都是用粗木開鑿而成,現在粗木少了,改用了木板制做。</p><p class="ql-block"> 游湖時,我向船家請教:你們?yōu)槭裁匆秘i槽船,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什么?船主說:豬槽船無阻力,比較快?;同時為了保護瀘沽湖不受污染,當地政府只允許使用豬槽船,不許機動船進入湖中。</p><p class="ql-block"> 在這次游覽中,共經過兩個島:一個名為“里格環(huán)島”,另一個叫作里務比島。一船共載13人,4名水手;1名掌舵人;外加我們8名游客。(游客中除我們6人外,另兩位是成都來的一對新婚小夫妻)</p><p class="ql-block"> 游船行駛十分鐘左右,天空漸漸地晴朗了起來,四十分鐘后,忽見霧開云散、紅日高照、碧空如洗、湖水翠綠、清澈透明、遠山橫黛、白鷺翔空,好一派秀麗景象。此情此景令我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瀘沽湖太美了”!那種難得一見的仰慕沖動感頓時爆發(fā),實為筆墨無法描繪也。</p><p class="ql-block"> 因為游得盡興,船家與游客都歡快地唱起了優(yōu)美的歌曲,你一曲我一曲綿延不斷,愉悅的場景讓人銘刻在心今生難忘。摩梭人的民歌非常好聽,尤其是那位名叫“乃吉”的掌舵漁婦,一曲《青藏高原》猶如天籟之音,令我們?yōu)橹畠A倒。同行的張老弟對聲樂頗有研究,他豎起大拇指評贊說:此歌聲可與李娜原唱媲美,簡直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船駛過位于瀘沽湖中間一個島嶼時,船家向我們介紹說:此島名為“娥娃島”,只見島上有一座寺廟,建筑的金碧輝煌。他說:上世紀20至40年代,在我國云南生活了27年的美國學者洛克酷愛此島,曾有幾年的夏季都住在了這里。</p><p class="ql-block"> 瀘沽湖的水,清澈可人,平均水深45米,能見度為12米,10米之內游魚可數。船家建議我們手捧甘洌的湖水嘗試一下。他們說:你們就放心的喝吧,湖水沒有一點污染,礦泉水也沒有我們這里的水甜。大家飲用好,紛紛稱贊到:果然名不虛傳,我想傳說中的“甘露”也不過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據了解:整個瀘沽湖水面為52平方千米,屬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 </p><p class="ql-block"> 中午12時,游船劃到“落水村〞渡口,張師傅已先行開車來到這里等候。與船家揮手告別后,我們一行六人,乘張師傅車準備去往寧蒗。</p><p class="ql-block"> 在即將離開瀘沽湖區(qū)時,善解人意的張師傅又將我們帶到了能拍攝最佳瀘沽湖全貌的觀景臺。當大家再一次的欣賞到這瑰麗秀美的瀘沽湖時,不由自主的徹底陶醉了!一起出行的馬老師自言自語地贊嘆說:瀘沽湖的美讓人驚艷,如不親自來此,真不敢相信人世間還有這樣夢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瀘沽湖之行雖已過去了多年,但那份寧靜與美好依然深深印刻在我的記憶中。每當我想起那片藍寶石般的湖泊、那座神秘的村寨、那些淳樸善良的人們,心中總會涌起一股股暖流。瀘沽湖你是我的最愛!我會將這份美好永遠珍藏在心底,期待與你再度重逢……</span></p> <p class="ql-block">(本文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在此深表敬意?。?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