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定陽和樓始建于金末元初(約13世紀),是正定古城“九樓四塔八大寺”中的標志性建筑,被譽為“九樓之首”和“畿南名樓”,歷史上多次修葺,1947年主樓被毀后于2017年復(fù)建完成。</p> <p class="ql-block">陽和樓的確切始建年代雖無明確記載,但根據(jù)梁思成考證,其結(jié)構(gòu)特點介于宋《營造法式》與明清建筑之間,推測為金末元初(約13世紀)。元人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稱其為“真定之南門”,是元代真定(今正定)繁華市井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九樓之首”?:正定古城原有九座城樓,陽和樓因非城門系統(tǒng)而獨樹一幟,民間稱“八樓匝地拱陽和”,象征風水“龍脊”隆起處。??</p> <p class="ql-block">:金元時期,以白樸為代表的“真定元曲”作家群常聚集于此,使陽和樓成為元曲創(chuàng)生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1489年滹沱河洪水淹沒全城,唯陽和樓周邊數(shù)十戶幸存,進一步強化其“祥瑞之地”的民間信仰。??</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主樓被拆,1966年磚臺與關(guān)帝廟徹底毀壞。2017年由梁思成弟子郭黛姮主持復(fù)建,恢復(fù)原貌并成為正定文化新地標</p> <p class="ql-block">1980年代拍攝《紅樓夢》時,北京場地租賃費用昂貴,劇組希望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永久性影視基地。正定縣政府抓住機會,主動提供場地。此舉既能吸引更多劇組拍攝,又能豐富古城旅游業(yè)態(tài),為當?shù)卦鎏硇戮包c。</p> <p class="ql-block">正定府文廟,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內(nèi)常山東路路南。宋以前建置不可考,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由龍圖閣學士知府事吳中復(fù)創(chuàng)修。元末毀于兵,明清均有修葺。建國初期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文革時期大成殿等建筑被拆毀?,F(xiàn)僅存元代建筑戟門及其東西耳房各三間。2</p><p class="ql-block">正定府文廟其平面布局分三路。中路為牌坊、欞星門、泮橋、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戟門、東廡、西廡、大成殿、崇圣祠、六忠祠。東路為學宮,前為魁星樓,后為學堂及教學樓。西路為明倫堂等。戟門作為正定現(xiàn)存的元代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