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子生活在洛陽近四十年,留下有眾多的故事,我心中有一個強烈的想法就是去靈寶函谷關。2025年5月19日,是中國旅行日,靈寶函谷關景區(qū)免門票一天,遂決定去參觀聞名天下的靈寶函谷關。函谷關有二個,一個是秦關?,也就是靈寶函谷關,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秦國東部門戶。一個是漢關?,也就是洛陽新安函谷關,是漢武帝時期東移至洛陽新安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天,氣溫四十度左右。我近十點到達靈寶火車站。然后坐了十分鐘公交車,在換乘公交車時,我口渴難耐就在附近購買了一升的飲料,一口下去,半瓶進肚。等了近四十分鐘,公交車來了。一問才知道,這個公交車,一個小時一次。十一點左右,公交車到達函谷關景區(qū)門口。火車站沒有直達函谷關的公交車,交通很不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刷身份證進入景區(qū)。按導引圖前進,來到一個廣場前,這個廣場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廣場北邊是一個老子塑像,據(jù)說塑像高28米,重60噸。廣場上到處是關于老子的符號。繼續(xù)向前走,來到了太初圣宮,這里供奉著三皇,三清,老子。太初圣宮主殿建于唐以前,廟院現(xiàn)存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的石碑,上面記載著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敬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辭去官職,出關西行。這天,函谷關令尹喜正在工作視察,看見東方紫氣沖天,霞光萬道。遂大呼:“紫氣東來,必有異人通過?!泵α钍窒虑鍜呓值溃Ш虍惾?。果然,見一老翁銀發(fā)飄逸,氣宇軒昂,并且倒騎青牛向關門走來。函谷關令尹喜忙上前親自迎候,通報姓名后,盛情挽留,請其著書留世。老子欣然從命,于是一部五千言《道德經(jīng)》從此問世。這就是“紫氣東來”緣由。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谑抢献幽酥鴷舷缕缘赖轮馕迩в嘌远?,莫知其所終。“如今,《道德經(jīng)》已經(jīng)被翻譯成英、法、美、日等40多個國家語言,全球發(fā)行量雄踞第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初圣宮左邊就是雞鳴臺。亭中石碑記錄著這段歷史。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齊國公子孟嘗君好客喜賢名聲很大,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們都認為孟嘗君親己。秦王請孟嘗君入秦為相。孟嘗君到秦后,贈給了秦王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衣。丞相樗里疾看到競爭對手來了,便動起了歪心思。秦王上當,想殺了孟嘗君,以絕后患,又怕后人唾罵,說其出爾反爾,無奈只能先將孟嘗君軟禁起來。孟嘗君使人求秦王寵姬救救自己。寵姬提出想要孟嘗君已贈給秦王的狐白裘衣。孟嘗君一時陷入了困境。孟嘗君一門客聽說后,說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深夜,這個門客從狗洞進入庫房,學起了狗叫,騙走巡夜人,盜得狐白裘衣。孟嘗君如愿以償?shù)呐匠鲫P文書,半夜逃至函谷關。函谷關關規(guī)是“雞鳴開關,日落閉關”。追兵將至,形勢危急。此時有一門客站到高地上學起了雞鳴叫,周圍雄雞齊鳴,關吏聽到雞鳴,就打開了函谷關關門,孟嘗君一行快步回到了齊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00左右,來到函谷關前,新修建的巍峨高大的關樓就矗立在眼前。函谷關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扼守崤函咽喉。它北瀕黃河,南依秦嶺,西枕高原,東臨絕澗。函谷關“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秦惠文王奪取魏國的河西之地后,在這里建立了要塞,成為我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雄關之一。站在關樓上俯視,前面是幽深曲折的函關古道。函關古道兩側是陡峭的土山,群山連綿,狹窄處只有三米左右,史書說的“車不得雙軌,馬不得并轡,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間很快到了15:20,我慌忙收起行李,快步走出了景區(qū)大門。16:00坐上了回靈寶火車站的班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索易帶你刨根問鼎,聊聊洛陽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數(shù)千年歷史的河洛大地,不經(jīng)意間,一塊磚,一片瓦,一棵樹,一座橋,或者一條街道,都是一段歷史,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個瞬間。深度游洛陽之系列照片、視頻和文字,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歡迎瀏覽、提供線索并提出建議。深度洛陽游 第310篇 老子寫道德經(jīng)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