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至16日到濮院、嘉興月河、嘉善轉了一圈返回上海。<div>原計劃是逛了濮院就回上海,由于我從小放假就在嘉興外婆家放養(yǎng),有著嘉興情節(jié),也想再去看看,所以在濮院游玩后又去了嘉興。</div><div>去嘉善純粹童心煥發(fā)。在烏鎮(zhèn)西柵景區(qū)門口詢問車站工作人員如何去濮院。工作人員介紹乘桐鄉(xiāng)游1路2元的車票就到濮院景區(qū)不遠處。濮院游玩后聽說192路公交車2元就到嘉興,雨中玩了月河歷史街區(qū),有151路公交車2元到嘉善。就想不知可以從嘉善乘坐公交車到上海某地?沒有找到,就乘坐高鐵回了上海。(在嘉興與嘉善都需換乘其他公交車才能到達景區(qū))。</div><div>濮院景區(qū)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xiāng)市,是一座兼具千年歷史底蘊與時尚活力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作為京杭大運河出嘉興市區(qū)后流經的首個古鎮(zhèn),濮院以“濮綢”聞名天下,曾是明清時期江南五大名鎮(zhèn)之一,如今又以“中國毛衫之都”和文旅新地標的身份煥發(fā)新生。</div><div> 濮院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駙馬濮鳳隨宋高宗南遷后定居于此,因當地遍植梧桐,取“鳳棲梧桐”之意,后經濮氏家族數代經營,逐漸發(fā)展為商貿重鎮(zhèn)。南宋嘉定年間,因濮斗南擁立宋理宗有功,賜名“濮院”,沿用至今。歷史上,濮院崇文重商,宋元明清四朝共出26位進士、86位舉人,尤以明代岳氏三兄弟(岳元聲、岳和聲、岳駿聲)同登進士的佳話著稱。</div><div> </div> 濮院 濮院景區(qū) 舞獅迎新春 濮院景區(qū)游客中心 河道縱橫,古橋密布 搖櫓船穿行其間,串聯起棋盤街巷 濮宋街坊間秀場 占卦女先生 濮侍郎府 濮宋街 濮川八景走馬燈 漱芳禪園(宋風禪意園林)<div>漱芳禪園是一個集戲院、茶樓為一體的人文園林景觀以及具有禪意特色的園林景點,由西向東分別布置禪戲院、禪茶館、禪園等。</div> 濮駙馬第(南宋駙馬府?。? 街邊小店 雨中水鄉(xiāng) 魚躍龍門 北更樓(俯瞰全景)<div>《濮院鎮(zhèn)志》有載:“北更樓高可眺遠,鳴可守夜,以備不虞,報夜回環(huán)是也?!北备鼧窃清霞易迨r所建,是保護一方和平的象征。</div> 雙面戲臺(戲臺背后也是臨河的戲臺)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桐鄉(xiāng)“三跳”的傳承人邱立紅在演出,“三跳”是浙北傳統民間曲藝,因表演者通過三片竹板碰擊發(fā)出清脆的響聲而得名。百年間,桐鄉(xiāng)“三跳”已傳承五代,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四眼井 朝陽橋 梅涇劇院,曾是鎮(zhèn)上最老的劇場和電影院,始建于 1947年,以汽油燈照明、木板條當凳,重建后梅涇劇場是一座典雅氣派的民國古典風格劇院,可容納五百人同時觀看演出,劇場門前有一小型廣場供游客休憩所用,也可在演出時作為集散場地。<br><br> 濮商會館 岳氏三進士第<div>岳家大院利用原有老宅改造加建而成,外墻石雕牌樓作檐,內有大廳、藏書樓、戲臺和供居住的廂房。此宅院主人是岳飛的二十三世孫岳鑒所建,前身是岳飛的二十八世孫、著名畫家岳石塵的家宅。</div><br> 三進士第戲臺演出提線木偶 福善寺(千年銀杏與黃墻紅瓦) 濮院郵局 濮院夜景 晚歸 福善塔是濮院古鎮(zhèn)中的一個重要景點,九層高度使其成為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 嘉興月河歷史街區(qū)是嘉興市區(qū)內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江南水鄉(xiāng)風貌區(qū)域之一,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因京杭大運河穿行而過得名,其歷史可追溯至唐朝,宋代因嘉興城興建逐漸繁榮,明清時期成為商貿中心,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div>街區(qū)以“三河三街”(京杭大運河、外月河、里月河;中基路、壇弄、秀水兜街)的獨特格局聞名,河道蜿蜒如月,白墻黛瓦的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被譽為“江南風俗活態(tài)博物館”。<br><div>2022年入選“第一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2024年列入省級旅游休閑街區(qū)培育名單,是嘉興展示運河文化與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br></div></div> 荷月橋是2007年嘉興市區(qū)新建的三孔石階石拱橋,橫臥在荷花堤環(huán)城河上,把環(huán)城北路與月河歷史街區(qū)連在一起,高高墻,重重瓦,庭院長廊,柳岸拱橋,定格成江南水鄉(xiāng)古城畫卷。<div>橋對面的荷花堤曾是我外婆家,從小在這大運河里游泳。</div> 北麗橋坐落在嘉興市區(qū)建國路與環(huán)城北路口,呈南北向跨在東西流向的京杭運河上,即今天的北環(huán)城河上。據史料記載,北麗橋始建于宋熙寧七年(1074年),初時為石拱橋,歷代重建,抗戰(zhàn)時期改為車行拱橋。1963年改建為梁板橋。橋名由著名書法家、原西泠印社社長沙孟海題寫。1983年在橋東建成廊橋。北麗橋全長46.6米、寬24.5米,中間為寬闊的汽車道,兩側各有寬3.5米的人行道,上建仿古亭子、長廊及城墻式欄桿,與中基路、缸甏江沿河民居相呼應,既可讓行人避雨,又可在此遙望景色<br><br> 濮院以“商賈文化+水鄉(xiāng)美學+非遺傳承+時尚基因”的獨特定位,打破“千鎮(zhèn)一面”的窠臼。無論是追尋歷史脈絡,還是感受現代文旅創(chuàng)意,這里都能提供一場“經緯交織”的江南長夢。<br><div>月河歷史街區(qū)以“古韻今輝”的融合姿態(tài),既保留了江南水鄉(xiāng)的靜謐與煙火氣,又通過文旅創(chuàng)新煥發(fā)新生,成為嘉興“運河文化+城市記憶”的鮮活縮影。</div><div>故地重游,玩了月河歷史街區(qū)又去了嘉善,2月16日返回了上海。</div><div>(文字參閱AI)</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