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之民 <h1>南京五卅中學創(chuàng)建于1925年,“五卅”顧名思義是紀念1925年5月30日爆發(fā)的那場反帝愛國運動。<div><br><h1>五卅運動結束后,同盟會的一位元老用支援五卅運動剩余的資金在南京玄武湖畔的保泰街創(chuàng)辦了五卅公學,后更名為五卅中學,學校以“勿忘五卅,廉敬勇樂”為校訓。</h1></div></h1> 五卅中學?;? 五卅中學位于大鐘亭南邊,東邊是警察局 <h1>五卅中學是所完全中學,規(guī)模較大,初建時有800多名學生,頂峰時近2000人。<div><br><h1>校長湯掬星是個愛國教育家,為了保證教學質(zhì)量,他不惜重金聘請教師,大多是品學兼優(yōu)的文人學者,因此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甚高。</h1></div></h1> 高中第十三班畢業(yè)紀念章 1936年招生簡章 <h1>該校于1934年創(chuàng)辦了??段遑π??,為周刊,每年出版五十余期,主要欄目涵蓋論壇、校聞、學生活動、文藝體育等板塊,內(nèi)容不僅反映了學校的教學與校園文化,還體現(xiàn)了青年學生對國家命運和人生前途的關注,這在南京的中學里實不多見。</h1> 五卅校刊 <h1>從1936年的一期《五卅??飞峡梢钥闯鲈撔J种匾曊谓逃?,新學期開學前就制定了開學典禮上舉行“總理紀念”儀式的程序為:一、全體肅立;二、唱黨歌;三、向國旗、黨旗及總理遺像行三鞠躬;四、恭讀總理遺囑……。而且“總理”二字前還空了一格,以示敬重。完全不像天主教會辦的南京震旦預科學校不上路子,連國旗、黨旗和總理遺像都沒有,只知道傳經(jīng)布道,不懂得政治掛帥。</h1> 五卅??杏嘘P總理紀念的儀式 <h1>為了加強學校的硬件建設,1935年7月,湯掬星向新華銀行貸款二萬元,加上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捐助的八千元,將五卅中學校舍修繕一新,并增置了不少設備。</h1> 校舍擴建和擴充物理設備的消息 <h1>然而好景不長,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了,五卅中學被迫西遷武漢,后轉至長沙。<div><br><h1>1938年4月,為躲避日軍對長沙的轟炸,學校又遷至湖南桃江縣武潭鎮(zhèn)天灣村。學校30多名教師均是拖家?guī)Э趶哪暇╇S學校西遷來的,加上外省數(shù)百名學生也是隨校西遷的,因此鄉(xiāng)村里一時人滿為患,學校只有茅草屋的教室而無宿舍,師生全都租住在農(nóng)民家中。由于是私立學校,政府沒有一分錢的撥款,學校的開支主要靠學費維持,每學期學生交4斗米作為學費。</h1></div><div><br><h1>學校盡管如此窘迫,但湯掬星仍聘請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師,語文教師汪劍余任過研究院士,有大學教授的頭銜,歷史教師宋浩宏是德國留學生,化學教師黃貴賢是當時有名的“黃化學”,生物教師丁星北是日本留學生,英語教師朱德光是雅禮大學畢業(yè)生,當過翻譯。</h1></div><div><br><h1>學校還按政府規(guī)定開展了軍訓,聘請了3名軍事教官,軍訓是名副其實的帶槍操練,只是實彈打靶時去掉了子彈頭,但仍可打響,軍訓課還有實戰(zhàn)攻防演習。</h1></div></h1> 五卅中學在湖南辦學 <h1>湯掬星身為校長帶頭清正廉潔,親自給學生上課,而他的工資卻低于全體任課教師。省、縣督學來校視察,他從不招待食宿,只有清茶一杯。<div><br><h1>湯掬星十分同情共產(chǎn)黨,在他的掩護下,教師中就有幾名共產(chǎn)黨員,湯掬星還暗地里為他們訂閱了一份《新華日報》,由重慶秘密寄來,這是當?shù)匚ㄒ坏囊环荨缎氯A日報》。</h1></div><div><br><h1>他愛生如子,強調(diào)學生要休魄健全,每天親自帶著學生到野外晨跑,并鼓勵女學生下資江游泳。學生身體不好,他設法為之檢查醫(yī)治;學生家庭經(jīng)濟困難,他就給予補助;就連在路上與學生相遇,學生喊一聲“校長”,他都會脫帽、低頭、回禮。</h1><div><br></div><h1>湯掬星對學生管理嚴格,學生考試作弊即被開除。他的一個同鄉(xiāng)學生擔任膳事會保管員,貪污了三百斤節(jié)余米,湯掬星查實后堅決開除了這個學生,盡管有一些同鄉(xiāng)的師生向他求情,都被他嚴詞拒絕了。</h1></div><div><br><h1>五卅中學雖然地處窮鄉(xiāng)僻壤,但辦學質(zhì)量卻十分了得,1942年湖南全省高中會考,五卅中學獲得第一名,妥妥的一枚霸氣側漏、牛氣沖天的學校。高十九班三十九名畢業(yè)學生全部考上了大學,窮山窩里飛出了一群金鳳凰,在湖南全省一時傳為佳話,以至這所從首都南京西遷來的學校被當?shù)氐泥l(xiāng)民們奉若神明,他們都說湯掬星校長是手“掬”文曲“星”來到天灣村的。</h1></div></h1> 五卅中學在天灣村的遺跡 <h1></h1><h1>抗戰(zhàn)勝利后,該校在南京保泰街的校址被首都警察廳占用,警察廳以“維護首都社會治安,唯此為大”的理由拒不撤出。面對上門來討要校址而上訪的五卅中學教師們,肯定會上演這樣一出戲碼:警察廳里走出來某個大官對著教師當場發(fā)飆:“混賬話,什么鳩占鵲巢!老子抗戰(zhàn)十四年,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才打下了這江山,知不知道一寸河山一寸血!你們倒好,躲在湖南的山溝溝里享太平,現(xiàn)在下山來摘桃子了。我丑話說前頭,抗戰(zhàn)勝利了,你們不珍惜大好局面,再嘰嘰喳喳,聚眾鬧事,破壞首都社會安定,一律嚴懲不貸!”說完,還拍了拍褲腰帶上別著的盒子槍。</h1><div><br><h1>“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教師們只得忍氣吞聲打道回鄉(xiāng)??磥肀L┙诌@個吉祥的地名也無法“?!庇游遑χ袑W的否極“泰”來,該校只好繼續(xù)滯留在天灣村辦學。</h1></div> 位于保泰街的首都警察廳 <h1></h1><h1>南京這所呱呱老叫的中學就這樣流落他鄉(xiāng),“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只有“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了,這所優(yōu)質(zhì)中學最終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了……</h1><div><br><h1>如今看來,這位手“掬”文曲“星”的湯校長就是陶行知式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家,這所五卅中學就是民國時期南京中等教育界的“西南聯(lián)大”!</h1></div><div><br></div><div>2025年4月2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