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平遙古城到介休綿山,中間有一個村叫張壁村,張壁村更有一個神秘的名字——“張壁古堡”。</p><p class="ql-block"> 猶如一顆湮沒于歷史塵埃中的璀璨明珠,“風(fēng)吹沙退”,張壁古堡綻放出獨屬于自己的奇異光彩。</p><p class="ql-block"> 這里有精彩紛呈的歷史,這里有燦爛輝煌的文化,這里有令人驚嘆的歲月遺珠,這里有富有新意的詩意桃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平遙,40多公里的車程就到了張壁。</p><p class="ql-block"> 正月里的黃土高原,依舊蒼茫和凄清。走近張壁的時候,一堵由黃土夯筑的高聳城墻,赫然闖入了我的視野。</p><p class="ql-block"> 城墻、城門、地面或斑斑駁駁,或呈現(xiàn)幽幽之光,歷經(jīng)漫長歲月風(fēng)雨侵蝕后的滄桑與厚重感,無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順著城門邊的馬道,來到了城樓。居高而望,可見大半村落。</p><p class="ql-block"> 藍天下,是一片明媚的天地。晉派建筑群錯落有致,做工精美,斗拱飛檐,古樸典雅。在漫漫灰色的青磚黛瓦間,處處紅燈高懸,戶戶春聯(lián)盈門,盡顯祥和氣象。張壁村仍沉浸在新春佳節(jié)的喜慶氛圍中。</p><p class="ql-block"> 城樓和可汗王祠連為一體。祠宇為四合院布局,雕梁畫棟,柏樹蓊郁。南面屋頂可通城樓平臺。這里遠可望群山環(huán)峙、近可見城下情景。</p><p class="ql-block"> 不過,最吸引我的卻是景點解說牌。解說牌顯示,祠宇始建年代不詳,供奉的可汗是誰也不詳,只標明祠宇重修時間為明代,現(xiàn)為清乾隆年間修繕原貌。</p><p class="ql-block"> 都不詳?好奇心驅(qū)使,我立即百度了一下,讓我震驚不已。</p><p class="ql-block"> 旅行中,我有一個習(xí)慣,通常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事先不作功課,而是喜歡以發(fā)現(xiàn)者的目光慢慢探尋、細心感受,唯恐先入為主而流于平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資料顯示,張壁村歷史已有1600年之久,而面積僅有12000平米。</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西晉之后的十六國時期,這一時期最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豪強割據(jù),流民起義,五胡亂華,民不聊生。</p><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門戶,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張壁村建村伊始,前秦大將軍張平會同地方豪強就壘起了高高厚厚的城墻,以鄔堡的形式抵御來自各方的侵擾。</p><p class="ql-block"> 張壁村亦推崇星宿和風(fēng)水文化,建村時,使南北兩座城門分別對應(yīng)著二十八星宿之張宿和壁宿,張壁村名字的由來即蘊含其中。</p><p class="ql-block"> 隋末之時,天下大亂,群雄競起,隋朝軍閥劉武周依附突厥部落割據(jù)山西大部,劉武周也被突厥封為“定楊可汗”。張壁村則為其麾下驍將尉遲恭的屯糧之所。他們采取“明筑城堡,暗挖地道”的戰(zhàn)術(shù),構(gòu)筑起獨特的軍事防御體系,以抵擋秦王李世民的進攻。然而,尉遲恭終被強大的李世民所敗,并歸順于李世民,成為李世民心腹愛將。 </p><p class="ql-block"> 見大勢已去,劉武周逃往突厥部落,后又被突厥殺死。當(dāng)然這是后話。</p><p class="ql-block"> 據(jù)此推斷,可汗王祠的建造極有可能是劉武周治下所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隋末至今也已有1400年了,如果地道能夠留存下來,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了。在一位游客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入口。</p><p class="ql-block"> 古堡地道設(shè)上中下三層,長達萬米,目前只開放一部分。地道有如迷宮,結(jié)構(gòu)異常復(fù)雜,設(shè)將軍窯、屯兵洞、馬廄和糧倉,可謂暗藏玄機,攻防兼?zhèn)?。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地道中,仿佛穿越了跌宕變遷、金戈鐵馬的烽火歲月。</p><p class="ql-block"> 終于走出了地道口,只見古堡之外黃土高坡,溝壑縱橫;古堡內(nèi)青磚高墻,壁壘森嚴,至此懂得了“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真正含義,不免感嘆戰(zhàn)爭的艱險和古代軍事防御體系的建造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介休不愧為“中國琉璃之鄉(xiāng)”,在張壁這個袖珍古堡中竟也有華麗的展現(xiàn)。</p><p class="ql-block"> 空王佛行宮的琉璃之美讓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殿前兩通琉璃碑,通體飾孔雀藍釉,書黑字,工藝精湛,是全國已知的唯一的孔雀藍琉璃碑,明代作品,堪稱稀世珍寶;</p><p class="ql-block"> 殿頂三彩琉璃裝飾也是明代燒造,造型精致,璀璨奪目,在藍天下金碧輝煌,華美至極;</p><p class="ql-block"> 殿內(nèi)供奉的人物造像也都是通體琉璃,精美生動??胀醴馂樘拼轿鞅就粮呱镏境恰皾h人成佛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張壁古堡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除了有可汗王祠、空王佛行宮外,還有關(guān)帝廟、觀音堂、呂祖閣、二郎廟、三大士殿等等,可謂廟宇眾多,文化繁盛。這既與那個時期民族融合、思想活躍的歷史背景有關(guān),也與明清時期經(jīng)濟繁榮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街巷布局嚴整。村里的后半部分主要以民居為主。</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民居晉派建筑風(fēng)格濃郁,做工極其考究。注重門楣、院墻、連廊及小環(huán)境建設(shè),充溢著十分明顯的文化氣息。</p><p class="ql-block"> 我還發(fā)現(xiàn)民居固然漂亮,但并未見到居民。帶著疑問,我借著買當(dāng)?shù)靥禺a(chǎn)酸棗的機會,詢問了一下賣者。</p><p class="ql-block"> 原來,當(dāng)?shù)卣疄榱烁哔|(zhì)量地保護好張壁古堡這一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山西一家頗有實力的能源文旅集團合作,在附近又建了一座張壁新村,將原有村民移遷到那里。這既保護了古堡,又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質(zhì)量。爾后,新接手的文旅集團通過改造,傳統(tǒng)民居變成現(xiàn)代民宿,營建世外桃源,進而將傳統(tǒng)的張壁古堡打造成融歷史痕跡、文化積淀、現(xiàn)代表達于一體的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這讓我想起了紹興禹陵村等地似乎也是這種模式,應(yīng)該說是成功嘗試,雙贏之舉。</p><p class="ql-block"> 目前,張壁古堡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對這一隱匿于黃土高原深處的千年古堡,享有“中國傳統(tǒng)村落保護第一人”之譽的著名作家、畫家馮驥才先生說,“張壁古堡是民族的、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貝”;</p><p class="ql-block"> 也有專家說,張壁古堡不僅是一座古堡,更是一部歷史教科書;</p><p class="ql-block"> 還有專家面對張壁古堡方寸之地竟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積淀,提出了“它極有可能是古絲綢之路在一定時期內(nèi)晉地之旅中的一個重要驛站”的疑問。</p><p class="ql-block"> 由于急著趕往綿山,我沒能到張壁新村看看,現(xiàn)在想來是一個遺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9日</p><p class="ql-block"> (手機隨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