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 前往比利時</font> <font color="#39b54a">在這家法國鄉(xiāng)村旅館住宿兩夜,7月14日早上9:00離開旅館、驅(qū)車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font> <font color="#ed2308"> 沿途隨拍 </font> <font color="#39b54a"> 布魯塞爾是旅程的最后一站,離出發(fā)地約300公里。大巴上路后,歐洲大地的鄉(xiāng)野風光呈現(xiàn)眼前。無邊無際、茫茫一片,或金黃、或翠綠,相互交錯,從眼前一晃而過。</font> <font color="#ed2308">比利時王國</font> <font color="#39b54a"> 簡稱比利時,全國分為10個省和581個市鎮(zhèn)。</font><div><font color="#39b54a"> 首都:布魯塞爾</font><div><font color="#39b54a"> 面積:30688平方公里 </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人口:1152萬(2021年數(shù)據(jù))</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主要宗教:天主教</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主要城市:布魯日,安特衛(wèi)普 </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主要民族:弗拉芒族,瓦隆族。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比利時位于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東南與盧森堡毗連,西北隔多佛爾海峽與英國相望,海岸線長66.5千米,被譽為“西歐的十字路口”。 全境分為西北部沿海佛蘭德倫平原、中部丘陵和東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點海拔694米,主要河流有馬斯河和埃斯考河。</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比利時是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yè)革命的國家之一。2021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6947億美元。經(jīng)濟增長率:6.1%。人均GDP:61,586美元(2022年)。<br> 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chǔ)設施,是世界十大商品進出口國之一。外貿(mào)是比利時的經(jīng)濟命脈,GDP總量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比利時是歐盟和北約創(chuàng)始會員國,是聯(lián)合國、世界貿(mào)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成員國。,<br> 比利時境內(nèi)的最早居民是古代凱爾特人。公元前57~前51年,被羅馬征服后隸屬羅馬的貝爾吉卡行省。公元4世紀起,被法蘭克人占領(lǐng),成為法蘭克王國一部分。公元843年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西部佛蘭德伯爵領(lǐng)地歸西法蘭克,東部歸東法蘭克。11世紀形成各侯爵的封建割據(jù)局面。1300年法國占領(lǐng)佛蘭德,1384年佛蘭德歸屬勃艮第公國。勃艮第在15世紀不斷擴大領(lǐng)地,比利時逐漸統(tǒng)一。1477年歸哈布斯堡家族統(tǒng)治,1506~1713年歸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系統(tǒng)治,1713年轉(zhuǎn)歸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統(tǒng)治。1794年,奧地利在弗勒呂斯被法國擊敗,比利時割讓給法國。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將比利時并入荷蘭。<br> 1830年8月25日布魯塞爾人民舉行起義,11月18日宣告成立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國家。1831年1月20日英、法、和普魯士參加的倫敦會議承認比利時獨立,1839年與荷蘭簽訂和約,荷蘭承認比利時為獨立國家。1867年成為永久中立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均被德國占領(lǐng)。二戰(zhàn)后加入北約。1957年加入歐共體,并與荷蘭、盧森堡結(jié)成經(jīng)濟聯(lián)盟。1993年完成國家體制改革,正式實行聯(lián)邦制。</font><br></div></div> <font color="#ed2308"> 抵達布魯塞爾</font> <font color="#39b54a">午后1點30分左右進入布魯塞爾市區(qū)<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 歐盟總部</font> <font color="#39b54a">大巴進入市區(qū)十分鐘左右經(jīng)過歐盟總部。這里不允許長時間停留,只停車十多分鐘讓大家匆匆拍照后就立即離開。</font><br><br><br> <font color="#ed2308">歐羅巴大廈 </font> <font color="#39b54a">2017年投入使用的新歐盟總部辦公樓</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 歐盟</font> <font color="#39b54a"> 歐洲聯(lián)盟的簡稱 (圖片為歐盟總部所在地的貝雷蒙大樓)<br> 歐盟是歐洲經(jīng)濟、政治的共同體,由“歐洲共同體”發(fā)展而來,現(xiàn)有成員國27個。<br> 起源:1951年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西德六個國家簽署了為期50年的《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其宗旨是合作、推動煤與鋼鐵的生產(chǎn)、銷售。1955年又將這一原則推廣到其他經(jīng)濟領(lǐng)域,建立共同市場。<br> 1957年3月25日,上述六國外長又在羅馬簽署《羅馬條約》,正式成立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具@一天算為歐盟的“生日”】<br> 1965年,這六個國家又簽訂《布魯塞爾條約》,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統(tǒng)一起來,統(tǒng)稱“歐洲共同體”。<br> “歐洲共同體”成立后,先后有丹麥、愛爾蘭、英國(1973年);希臘(1981年);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加入,成員國增至12個。<br> 1991年,歐共體12國首腦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舉行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jīng)濟貨幣聯(lián)盟”和“歐洲政治聯(lián)盟”的《歐洲聯(lián)盟條約》,并于1992年2月7日簽訂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洲聯(lián)盟正式成立。<br> 歐盟成立后,又有16個國家加入,分別是:奧地利、芬蘭、瑞典(1995年);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塞浦路斯、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斯洛文尼亞、(2004年);羅馬尼亞、保加利亞(2007年);克羅地亞(2013年)。成員國增至28個。2012年,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br> 成員國中,德國、法國、意大利為八國集團成員。英國 1973年加入歐盟、2020年1月31日23時退出,歷時47年,歐盟原來28國減為27國。<br> 軍事上,除愛爾蘭、奧地利、馬耳他、及塞浦路斯幾國外,其余的都是“北約”成員國。<br> 巧合的是我們于2019年7月15日乘機回國,第二天晚(16日),歐洲議會舉行投票。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當選下任歐盟委員會主席。</font><br> <font color="#ed2308">跟隨導游逛古城</font> <font color="#39b54a">離開歐盟總部所在地,車子繼續(xù)行駛十多分鐘后停下。<br> 導游發(fā)話:愿意跟隨他去游逛古城者每人收費20歐元,不愿參加的人,就地休息等候。三十多人的團隊,約有20人參加。盡管布魯塞爾古城有不少名勝古跡,但 “比利時”并不在預先安排的旅程之內(nèi),想逛,就得掏腰包。<br> 我們的歐洲行接近尾聲,14日的行程是為了便于搭乘次日航班回國、特地安排提前趕往布魯塞爾候機。<br> 路過布魯塞爾古城、又有大半天可自由支配的白天時間,前往酒店之前,導游出了這一招。要是在國內(nèi),來到任何城市,想逛街,即便獨自一人,都可以想走就走,但在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外國就不一樣了,只能選擇掏錢、跟隨導游。</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遠眺圣米歇爾及圣古都勒大教堂 </font> <font color="#39b54a"> 歐洲各地都有文化底蘊厚重的古建筑,特別是教堂,數(shù)量眾多、分布甚廣,布魯塞爾也一樣。閑逛沒幾分鐘就看到這座雄偉的大教堂,外觀沒有太過繁復的裝飾,保留哥特式建筑的簡單線條性,顯得大氣。兩個大尖塔高高聳立,樣式很像巴黎圣母院。<br> 據(jù)介紹:教堂始建于1047年,內(nèi)部長110米,高26米,正立面的兩座對稱塔樓,高達69米,采用罕見的火焰式哥特風格。南塔樓擁有皇家鑄鐘廠制造的49個排鐘,周日音樂會,在這里可聽到從那塔樓發(fā)出的美妙鐘聲。<br> 該教堂與比利時皇室淵源深遠。自1830年起,皇室所有活動、宗教儀式,如:獨立日(7月21日)活動、全國性的天主教典禮、皇室婚禮或葬禮等都在這里舉行。<br> 別具一格的是這座教堂名稱由兩位圣人名字組合。傳說:<br> 前者“圣米歇爾”是斬殺惡龍的大天使,布魯塞爾的領(lǐng)主曾因圣米歇爾相救而幸免于難,領(lǐng)主為此授予圣米歇爾為布魯塞爾守護神稱號,該教堂為紀念他而命名“圣米歇爾大教堂”,米歇爾成了布魯塞爾的庇護神。<br> 后者“圣古都勒”是一位真實存在的虔誠女教徒、圣女。生長于7世紀,在修道院長大且將畢生年華都奉獻給了宗教,其圣骨后來被移到布魯塞爾、且被大主教送入現(xiàn)在這座教堂,教堂也由此得名“圣古都勒大教堂”。<br> 得名于兩位圣人,干脆就把他們倆的名字合二為一,稱為:圣米歇爾及圣古都勒大教堂。</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 布魯塞爾</font> <font color="#39b54a"> 比利時首都、布拉邦特省首府,也是比利時最大城市。有“歐洲最美麗城市”的美稱。面積:162平方千米;人口:107.1萬。<br> 布魯塞爾位于比利時中部、森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臺地,平均海拔58米。<br> 市區(qū)略呈五角形,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館,現(xiàn)代摩天大樓和中世紀的古建筑相映成趣,是歐洲著名的旅游勝地。市區(qū)以中央大街為界,分上城和下城兩部分。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qū),是議會、政府機關(guān)和大商號、大銀行所在地,并有美術(shù)館、圖書館等。下城為繁華的商業(yè)區(qū),歐盟總部就設在下城。<br> 市中心有中世紀大廣場,廣場周圍屹立眾多中世紀的哥特式古建筑,如壯觀的市政廳。布魯塞爾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huán)”而建。周邊有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參眾兩院所在地)、皇家圖書館、古代、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等諸多名勝。<br> 布魯塞爾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城市,歐盟總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都設在此地,另有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在此設立辦事處,每年都有名目繁多的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故有歐洲首都之稱。居民中有27%是外國人,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的使用者占較多數(shù)。<br> 歷史上,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曾將比利時并入荷蘭,于是,布魯塞爾與海牙同為荷蘭首都達15年,直到1830年10月4日比利時獨立才告結(jié)束,而后定為比利時首都直到現(xiàn)在。</font><br> <font color="#ed2308"> 布魯塞爾大廣場</font> <font color="#39b54a"> 這個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廣場”,是游客必逛的打卡點。離圣米歇爾及圣古都勒大教堂不遠,穿過幾條街巷就到達大廣場。放眼望去,雄偉壯觀、氣勢恢宏。<br> 大廣場位于市中心,始建于12世紀。呈長方形,長110米,寬68米,地面用花崗石鋪就。環(huán)廣場四周矗立著40多座風格迥異的中世紀建筑,基本都是當年各行業(yè)的協(xié)會大樓,彰顯當年這里工商業(yè)之發(fā)達。建筑物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不同風格,每一座都格調(diào)高雅、大方、亮麗。立身其中,仿佛穿越時空隧道進入中世紀品味超時代的別樣感覺。<br> 大廣場是歷史悠久的歐洲文化中心之一。1998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歷史上的文化名人雨果、拜倫、莫扎特、馬克思、恩格斯都曾在這座城市居住過。廣場周邊有各種酒吧、巧克力店、餐館、、、、方便游客的消遣需要。<br> 幾個世紀以來,大廣場一直都是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活動的場地,皇帝和國王在此祭祀、比武大會多次在此舉辦。廣場也見證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埃格蒙特伯爵和霍尼斯伯爵在這里丟了腦袋,佛朗索瓦?安尼森被推上斷頭臺,還目睹了詩人魏爾蘭和蘭波在這里發(fā)生的爭執(zhí)。<br> 現(xiàn)在每隔兩年的8月,市政府還是要在大廣場舉行為期4天的“鮮花地毯節(jié)”,展示獨特的人造“鮮花地毯”</font><br> <font color="#ed2308"> 廣場上的市政廳 </font> <font color="#39b54a">典型的古代弗蘭德哥特式建筑。</font><div><font color="#39b54a"> 始建于1402年,塔樓稍偏一方、并不居中,左右兩翼分別由兩位不同年代(相隔400年)的設計師設計建造。塔高約91米,高聳入云,氣勢宏偉。當年的市政廳除具備議論國家大事的功能外,還是見證新人婚禮的地方。<br></font><br></div> <font color="#ed2308">市政廳塔樓頂端 </font> <font color="#39b54a"> 塔頂塑有一尊高5米的雕像——布魯塞爾城的守護神圣米歇爾。</font> <font color="#ed2308">國王大廈</font> <font color="#39b54a">哥特式建筑,位于市政廳對面,是廣場上另一座頗具震撼力的大廈,雖有“國王”頭銜,卻從來沒有住過國王。<br> “國王大廈”是法文名稱,荷蘭文是“面包房”。這地方早在13世紀,還真有過一座賣面包的木房子,而這棟哥特式王宮則是后世的步拉邦特公爵查理五世于1515年在這地方修建的,現(xiàn)在是布魯塞爾市立博物館。</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國王大廈上部欣賞</font> <font color="#39b54a">精雕細琢、典雅別致。</font> <font color="#ed2308"> 金船大廈 </font> <font color="#39b54a">這棟金碧輝煌、流光溢彩的高樓是造船行業(yè)協(xié)會的公館。<br> 布魯塞爾大廣場的魅力和名氣,不單來自華麗的市政廳和國王大廈,還得益于周邊有諸多富麗堂皇的行會公館的眾星捧月。那些行業(yè)會所,基本都是17世紀的建筑物。<br> 當年,新興資產(chǎn)階級為了顯示各自實力、為了顯擺,常把他們的雄心、把他們的財富和創(chuàng)造力傾注到各自行業(yè)協(xié)會的公館建筑上,使得這些“行會公館”異彩紛呈、美不勝收。各公館都有他們各自的名稱,金船大廈是其中的一棟。</font><br> <font color="#ed2308"> 面包烘烤行業(yè)公會大樓</font> <font color="#39b54a">建于1697年,現(xiàn)在是西班牙國王飯店。</font> <font color="#ed2308"> 布拉班特公爵大廈</font> <font color="#39b54a"> 建于1698年,是磨房主、木匠等行會所在地,威嚴而壯觀。大廈正面裝飾有19尊歷代布拉班特公爵半身雕像,為此而得名?,F(xiàn)在這里已成為可可和巧克力博物館。<br> 巧克力是比利時的著名特產(chǎn),與瑞士巧克力齊名。據(jù)說,比利時具有獨特口味的巧克力多達400多種。該國家機場是全世界販賣巧克力數(shù)量最多的機場。在布魯塞爾,平均2000人中就有一個巧克力設計師。</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天鵝咖啡館</font> <font color="#39b54a"> 又名天鵝餐廳,與市政廳相鄰,門上飾有一只振翅欲飛的白天鵝而得名。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和工作過。</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鴿子旅館</font> <font color="#39b54a"> 位于天鵝咖啡館右側(cè),門前的一個銅牌上面寫著:“雨果曾在此居住”。這幢樓房的第四層有一居室為“雨果紀念館”。<br> 雨果一生曾15次來這里居住,總共在此生活了1247天。第一次來布魯塞爾是1851年底,當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發(fā)動政變恢復帝制,自封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波拿巴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民眾的激烈反抗,雨果因勇敢地走上街頭參加抗議,遭當局追捕,12月11日,他拿著排字工人郎萬的護照越過邊境來到布魯塞爾,先后在大廣場的“綠門旅館”和“林堡旅館”暫住,最后選擇了鴿子旅館。<br> 他的房間面向大廣場,廣場的美麗景色讓他心情愉悅,雨果在給妻子的信中說:“大廣場結(jié)構(gòu)緊湊,精致得像一件珠寶鑲嵌的首飾”,“不過,我更喜歡這里的幽靜”。 </font><br> <font color="#ed2308"> 技藝表演 </font> <font color="#39b54a">巧遇大廣場上有人在表演技藝,不知是體育項目?還是雜技雜耍?也不知是義務獻演,還是推銷商品的促銷活動,圍觀的看眾還是挺多的。時間關(guān)系,無暇駐足,擦肩而過。<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 廣場花毯 </font> <font color="#39b54a">布魯塞爾大廣場定期開展的一項盛大慶典。 從1971年開始,每隔兩年舉辦一次,時間定在8月15日前后的周末。據(jù)介紹,雖然每次展示的設計主題各異,但所用花卉均精選自根特地區(qū)種植的秋海棠,用量高達80萬株。無緣親睹實景,只能借用網(wǎng)上圖片觀賞。</font> <font color="#ed2308">漫畫之都</font> <font color="#39b54a"> 離開大廣場,漫步在布魯塞爾大街,仿佛走進連環(huán)畫的世界。街頭的卡通專賣店、墻壁上充滿童真的漫畫,隨處可見。<br> 比利時頗具盛名的產(chǎn)品,除巧克力、啤酒、美食和鉆石外,還有一種特色文化,就是“漫畫”??梢哉f,漫畫像血液一樣融于比利時人的生活中,按從業(yè)者算,世界上每三個漫畫家中就有一個是比利時人。<br> 比利時著名的漫畫家不勝枚舉,如:《藍精靈》的作者埃爾?庫里佛,《丁丁歷險記》的作者埃爾熱,還有王德斯坦、弗朗甘、雅各布、斯林、莫里、佩尤、、、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漫畫大師,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婦孺皆知的漫畫人物,如:藍精靈、丁丁、威力和旺達、斯皮魯和方塔西、幸運的盧克、、、、一個個都栩栩如生,為漫畫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為后輩藝術(shù)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靈感。稱比利時是“漫畫王國”、布魯塞爾為“漫畫之都”一點也不夸張。<br> 1959年,比利時電視臺播放的《藍精靈》動畫片受到全世界孩子的歡迎,很快就風靡全球,被譯成25種文字,改編的動畫片曾在60多個國家播放。1986年暑期,北京電視臺也首播了這部動畫片。<br> 《藍精靈》之所以能散發(fā)永恒的藝術(shù)魅力、成為經(jīng)典之作,是因為作品在幻想中體現(xiàn)出真、善、美,作品富有人性、飽含真情,幽默、詼諧且具有大智慧。<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街景隨拍 </font> <font color="#39b54a"> 街道兩旁的樓房大多以四、五層為主,路面多為古老的石板鋪設。</font> <font color="#ed2308">小于廉的青銅塑像</font> <font color="#39b54a"> 離開大廣場后,導游帶大伙繼續(xù)游逛大街,走到大廣場附近的恒溫街及橡樹街的轉(zhuǎn)角處,看到這尊名聞遐邇、置放在街邊的小于廉銅像。<br> 雕像高53厘米,1619年由比利時雕刻家捷羅姆?杜克思諾打造,坐落在兩米高的大理石臺座上,距今整整四百年(1619—2019)。<br> 小于廉光著身子、叉腰亮肚,無拘無束地在人們面前撒“尿”。微卷的頭發(fā)、翹著的小鼻子、調(diào)皮的微笑、憨態(tài)可掬,惹人喜愛。<br> 塑像已成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來到布魯塞爾的游客又一必看的景觀。</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關(guān)于小于廉的各種傳說 </font> <font color="#39b54a">傳說多達六、七個版本,雖然各有差異,但都與撒尿有關(guān)。<br> 傳說之一:17世紀末,法國企圖把布魯塞爾納入自己的統(tǒng)治范圍,發(fā)動瘋狂進攻而被擊退,惱羞成怒的法國人就想在深夜偷偷用炸藥炸毀城墻,就在點燃導火線后的千鈞一發(fā)之際,被一個從屋里跑出來撒尿的小男孩發(fā)現(xiàn),這男孩就是于廉,他靈機一動,撒尿把導火線熄滅,并叫醒睡著的大人們,投入戰(zhàn)斗,把法軍打敗,避免了一場大災難。為此市長親自授予小于廉獎章,給他戴上桂冠,并稱他為“布魯塞爾第一市民”。為紀念小男孩的救城之舉,人們便制作了這尊銅像,豎立在當年澆滅導火線的那條街上。<br> 另有版本:或說是西班牙入侵者欲炸毀城市、或說是神圣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者打算用炸藥把這個地區(qū)炸毀,故事大同小異,結(jié)局都是導火線被小于廉的一泡尿給熄滅了。<br> 不過,有一種傳說并非“撒尿救城”,而是“淘氣被罰”,說的是:小于廉專愛站在樓頂向出殯人群撒尿,激怒了過路女神,罰他永遠站在那里撒尿。<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小于廉的服裝與節(jié)日慶典 </font> <font color="#39b54a">小于廉的服裝多達700多套、風格各異(全都收藏在國王大廈)。第一套是1698年巴伐利亞總督路過時,看他赤身露體站在刺骨的寒風中,突發(fā)奇想就別出心裁賜他金絲禮服,此舉引發(fā)了后續(xù)的蝴蝶效應。有一定身份的賓客們紛紛效仿,以至成為慣例。后續(xù)的各國元首出訪比利時,都要送小于廉一套本國傳統(tǒng)服裝。圖片中的紅色服裝,顯然是中國人贈送的唐裝。<br> 小英雄于廉,享譽“布魯塞爾第一公民”稱號,民間設立了“于廉節(jié)”紀念他。在于廉節(jié),參加慶典的人們,都會穿上傳統(tǒng)的民族服裝,在銅管樂的伴奏下,載歌載舞,表演各種文藝節(jié)目,主辦方還會不時向市民和游客分發(fā)啤酒、咖啡及糖果,并在小于廉銅像前唱《藍色多瑙河》,表示對他的紀念。<br> 小于廉的服裝時常改變,特別在各種特定紀念日,都要挑選一套最應景的換上。<br> 有意思的是小于連的“尿”液也會隨節(jié)日發(fā)生變化,平時“尿”出來的是自來水,節(jié)慶日則可能“尿”出紅酒或啤酒。據(jù)說,1890年,布魯塞爾市民慶祝某一節(jié)日時,小于廉連續(xù)“尿”了兩天的紅葡萄酒和啤酒。不難想象,當人們爭先恐后搶著喝小于連撒的“尿”酒的場面是何等的歡樂與有趣!</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告別小于廉銅像</font> 當天午4點半左右離開此地,所有的游覽全部結(jié)束。接下的事就是乘坐大巴到賓館下榻,以待次日搭乘回國航班。 <font color="#ed2308">三處未曾游覽的景點 </font><font color="#39b54a"> 作為“歐洲行”最后一站,布魯塞爾市區(qū)周邊還有幾處著名景點不包括在原定游覽項目內(nèi),無緣到實地觀賞,就在網(wǎng)上搜索些相關(guān)資料看,在這里作些簡單介紹:</font><br> <font color="#ff8a00">1)滑鐵盧古戰(zhàn)場:</font> <font color="#39b54a"> 本來叱咤風云、一直打勝仗的拿破侖,1815年率領(lǐng)法軍與英國、普魯士聯(lián)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展開激戰(zhàn),結(jié)果大敗,隨后退位、被囚禁,從此結(jié)束了政治生涯。</font><div><font color="#39b54a"> 于是“滑鐵盧”便常被人們用來比喻慘痛的失敗,特別是用來形容從成功到失敗的轉(zhuǎn)折點?!盎F盧”的名字也因此響徹世界,即便許多人對相關(guān)歷史典故并不了解,也會常常會掛在嘴邊,用作“失敗”的代名詞。<br> 滑鐵盧鎮(zhèn)就在布魯塞爾以南大約二十公里處。如今的古戰(zhàn)場遺跡是一座圓丘,高約50米。據(jù)資料介紹:上面屹立著一只用當年遺留在戰(zhàn)場上的槍炮鑄成的鐵雄獅,獅子山腳下有個滑鐵盧古戰(zhàn)役展覽廳,里面陳列著法國著名畫家杜默蘭于1912年完成的一幅環(huán)形壁畫,壁畫長110米,高約12米,描繪在那場震撼世界的戰(zhàn)爭中,兩軍激戰(zhàn)及拿破侖騎兵潰敗的場面。</font><br> <font color="#ff8a00"> 2.)原子球博物館: </font><font color="#39b54a">為紀念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而興建,位于布魯塞爾郊外的王宮附近。造型模仿“原子結(jié)構(gòu)”,共用9個球代表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每個球直徑達18米,最高的球離地102米,球與球之間有管道相通,有些管道里還安裝有電動扶梯,供游人上下。</font><br> <font color="#ff8a00"> 3.)小歐洲: </font><font color="#39b54a"> 由歐洲各國著名景觀微縮的公園,又稱“迷你歐洲”,位于布魯塞爾西北部的布魯塞爾公園內(nèi)。占地25萬平方米,薈萃了歐洲聞名世界的宮殿、教堂、修道院、古堡、神廟、廣場、港口、高塔和名人的故居等300多個名勝古跡。<br> “小歐洲”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歐洲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和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也表達了歐洲各國要求加強歐洲聯(lián)合的愿望。<br></font><br></div> <font color="#ed2308"> 布魯塞爾國際機場</font> <font color="#39b54a"> 7月15日早上6:30分,從下榻酒店出發(fā)趕往布魯塞爾國際機場。<br> 機場位于布魯塞爾東北11公里處的扎芬特姆,是比利時的空中門戶。年客運量達二千一百萬人次,設有120個登記手續(xù)辦理柜臺,98個登機口,32個登機棧橋。<br> 機場曾設有260家公司,直接雇員6000人。2005年在一次超過10萬名乘客參加的調(diào)查問卷中,被國際機場協(xié)會譽為歐洲最佳機場。<br> 歷史上,2016年3月22日,當?shù)貢r間上午8時左右,機場候機樓遭恐怖襲擊、發(fā)生爆炸,造成10人死亡及30人受傷。(9點許,市內(nèi)歐盟總部附近的地鐵站又發(fā)生另一起恐怖襲擊爆炸案)。</font><br> <font color="#ed2308">候機、退稅</font> <font color="#39b54a">乘坐“布魯塞爾—北京”的HU492航班,飛機關(guān)艙門的時間雖然是午后13:20分。導游卻在早上6:30就帶大家動身往機場,為的是給辦理退稅事宜留下充足時間。<br> 購有大量名貴洋貨的隊友們可謂忙得不亦樂乎。我在整個旅游過程,只在瑞士的英特拉肯購買一只低檔的手表和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茲購了一個留作紀念的壺,這兩項商品在商店都直接退稅,到機場辦理“退稅”就無關(guān)我的事了。</font><br><br> <font color="#ed2308"> 航站樓 </font><font color="#39b54a">布魯塞爾機場隨拍</font> <font color="#ed2308">起航回國</font> <font color="#39b54a"> 布魯塞爾飛往北京的HU492國際航班,正式起飛時間是當天的13:50,預計次日清晨6點左右抵達首都國際機場的二號航站樓。</font><br> <font color="#ed2308"> 抵達北京 </font> <font color="#39b54a">經(jīng)過大約十個小時的飛行,飛機于16日早上北京時間6點左右降落首都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br> 無獨有偶、十三天前出發(fā)飛往歐洲的班機也是在當?shù)貢r間清早6點左右抵達布拉格機場(那次實際只飛行九小時,因為慢點一小時登機,應該是飛行過程加速補回一個小時。)<br> 巧合的是往返航班都于當?shù)貢r間清晨6點左右抵達?但起航時間卻相差甚遠,前者凌晨3點起航,6點抵達,仿佛只過3小時,而后者則是前天午后2點左右起飛,掐指算下,好像過16個小時才抵達,如此大的反差?在于兩地存在6小時的“時差”所致。<br> 科普一下:飛往歐洲,飛機自東往西,地球自轉(zhuǎn)自西往東,方向相反,抵消掉6個小時,實際飛行9小時,比照起、降的時間差只有3小時;而回北京剛好相反,飛機和地球的自轉(zhuǎn)都是自西往東,方向相同,實際飛行10小時,加上地球自轉(zhuǎn)6小時,比照起、降時的兩地時間差,則長達16小時。</font><br><br><br> <font color="#ed2308">候機回閩 </font><font color="#39b54a"> 回福州的航班HU7195也是海南航空公司的飛機。登機時間是當晚21:50,相隔16小時,導游帶大家到坐落在天竺空港工業(yè)區(qū)B區(qū)的“福永御龍酒店”休息等候。<br> “出國游”前的7月4日,初次路過北京,大伙游興正高,候機期間只有七、八個小時,都迫不及待結(jié)伴到天安門逛了一圈。返程再次路過北京,候機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但玩了十多天、又坐了十個小時的飛機,大家都累了,雖有人提議去游長城,卻最終沒有成行,在酒店呆了一整天,直至晚間,才趕到機場乘坐回閩航班。<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 返回長樂機場、結(jié)束歐洲之旅 </font> <font color="#39b54a">大約晚間十二點多,飛機降落長樂國際機場。臨時湊到一塊的歐洲旅行團隊自行解散,各自或打車、或包車、或由親人開車接回自己老家,為期十三天的歐洲旅行圓滿結(jié)束。<br></fo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