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欲求教好書,先做讀書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秋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現(xiàn)在的大學教師讀不讀書我們不得而知,但中小學教師不讀書應該是普遍現(xiàn)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師為什么會不讀書呢?究其原因是拜應試教育所賜。一方面我們的教師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chǎn)物,做學生時就沒有養(yǎng)成熱愛讀書、善于讀書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入職后雖然身份角色變了,但還是一個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各種各樣的圍繞著應試的研討、學習、檢查、考核、評比等等,不一而足,令做教師的自顧不暇。加上成年人了,婚姻、家務又一大堆,哪有讀書的功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做教師的不讀書,或者說不能博覽群書,實在是對教育教學的最大損害。何以言之?社會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知識在更新,教育教學自然也必須在傳授好基礎(chǔ)知識的同時及時地做好對新觀念、新技術(shù)、新知識的吸收和學習。唯此,教育教學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讀書,是打破個體思維局限性的有力武器?!白x書,是教師提高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教師最長遠的備課”。讀書的過程是教師不斷“充電”的過程。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讀書才能更進一步做到對學識的鞏固、充實、提高。才能對教育教學注入更新鮮、更豐富、更全面的營養(yǎng)。從而達到搞活教學、提高質(zhì)量的目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現(xiàn)在的社會,賣書的越來越多了,但埋頭讀書的并不多。每每經(jīng)過,大街上僅有的三兩個書店里大量充斥的都是教輔資料,買書的也大都是在校的學生。成人的世界里全是壓力,全是經(jīng)濟,全是功利。雖然都重視孩子的學習,但其實重視的只是考試,于讀書無關(guān)。同時,我們所處的網(wǎng)絡時代,獲取信息易如反掌,碎片化網(wǎng)絡知識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正由于此許多人已沒有耐心坐下來靜靜閱讀一本書。正因如此,讀書才顯得彌足珍貴。所以,作為教師,作為學校,我們更應該有點讀書人的樣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應該盡力減輕教學負擔,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讀書空間,營造一點讀書的氛圍。為學生,為后代,為社會的進步,為中國的將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蘇霍姆林斯基說: “欲求教好書,先做讀書人”。讓我們把讀書當作是一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事,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成為你生活中的習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曹柏廷 2024.12.1凌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