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8日</h1> <h1> 辦完洪都拉斯離境手續(xù)后,尼加拉瓜導(dǎo)游跨境接我們過境,兩國的分界線是中美洲最長的可可河(Río Coco)。</h1> <h1> 我們拖著行李穿過可可河大橋,正式踏入尼加拉瓜境內(nèi)。</h1> <h1> 尼加拉瓜海關(guān)常被視為中美洲旅行的“攔路虎”,據(jù)旅行社的經(jīng)驗,中國團隊過關(guān)通常需3-4小時,也許是我們持美國護照,不到一小時便順利過關(guān)了。</h1> <h1> 尼加拉瓜現(xiàn)任總統(tǒng)丹尼爾·奧爾特加(Daniel Ortega)與副總統(tǒng)夫人羅薩里奧·穆里略(Rosario Murillo)共同執(zhí)政,形成獨特的政治搭檔關(guān)系。</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馬那瓜湖</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Lake Managua)</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進入尼加拉瓜后,我們直奔萊昂維耶霍遺址(Ruins of León Viejo),但因圣母受孕日景區(qū)提前關(guān)閉,便順路前往馬那瓜湖(Lake Managua),湖邊建筑受莎拉臺風(fēng)影響已被洪水淹沒。</h1> <h1> 馬那瓜湖(Lake Managua)是尼加拉瓜的著名景點,與尼加拉瓜湖(Lake Nicaragua)共同構(gòu)成國家重要水系,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垂釣及體驗水上活動。 </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摩摩通火山(Volcán Momotombo)是尼加拉瓜西部的標志性成層火山,以對稱的錐形火山體和1,300 米的高度聞名,盡管近代少有大規(guī)模噴發(fā),但地?zé)峄顒右廊换钴S,火山頂部常有白煙升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萊昂古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Ancient City of León)</b></h1> <h1> 我們驅(qū)車返回萊昂古城,趕在日落前參觀了圣地亞哥教堂(Iglesia de Santiago)。</h1> <h1> 夕陽映照下,圣地亞哥教堂金光閃耀,展現(xiàn)出殖民時期的宗教藝術(shù)與建筑風(fēng)格。</h1> <h1> 接著,我們參觀了萊昂大教堂(Catedral de León),這座教堂由危地馬拉建筑師迭戈·何塞·德·波雷斯·埃斯基維爾設(shè)計,建于1747年至1814年間,并于201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h1> <h1> 萊昂大教堂內(nèi)安放著尼加拉瓜詩人魯本·達里奧(Rubén Darío,1867–1916)的祭壇,墓碑上的獅子象征力量與威嚴,而石雕人物則代表達里奧的文學(xué)成就及其對尼加拉瓜乃至拉丁美洲文學(xué)的深遠影響。</h1> <h1> 萊昂大教堂最重要的藝術(shù)珍品是**“耶穌受難之路”14 站畫作**,由尼加拉瓜藝術(shù)家安東尼奧·薩里亞(Antonio Sarria)于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創(chuàng)作,展現(xiàn)了深邃的宗教情感與精湛的繪畫技藝。</h1> <h1> 圣墓基督(Cristo Yacente)雕塑展現(xiàn)耶穌靜臥等待復(fù)活的場景,象征安息、救贖與希望,提醒信徒默想基督的犧牲與復(fù)活。</h1> <h1> 萊昂大教堂前是中央公園(Parque Central),公園一側(cè)矗立著革命博物館(Capital De La Revolución),外觀簡約,頂部懸掛著尼加拉瓜國旗。</h1> <h1> 革命博物館前佇立著一座身穿傳統(tǒng)多彩服裝、頭戴花冠的巨大人偶,展現(xiàn)尼加拉瓜的民俗文化。</h1> <h1> 萊昂街頭的革命宣傳壁畫生動展現(xiàn)革命場景,其中一幅寫道:“為了自由我們曾戰(zhàn)斗,今日我們誓言捍衛(wèi)它。”</h1> <h1> 街道兩旁豎立著一系列紀念碑,陳列革命烈士的照片與生平,緬懷他們在尼加拉瓜革命中的貢獻。</h1> <h1> 其中一塊紀念碑紀念華裔女烈士阿倫·修·貝穆德斯(Arlen Siu Bermúdez, 1955-1975),她是尼加拉瓜革命游擊隊員,同時也是心理學(xué)學(xué)生、藝術(shù)家和作家。</h1> <h1> 簡要游覽萊昂市中心的歷史景點后,我們前往人文底蘊深厚的修道院酒店(Hotel El Convento)休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9日</h1> <h1> 清晨,我們漫步于修道院酒店的中央庭院,綠植與噴泉相映成趣,營造出古老而寧靜的氛圍。</h1> <h1> 酒店的拱門、庭院與色彩鮮艷的室內(nèi)裝飾經(jīng)過精心修復(fù),融合殖民風(fēng)格與現(xiàn)代化設(shè)施。</h1> <h1> 酒店內(nèi)陳列著西班牙殖民風(fēng)格的古董家具與裝飾品,其精致雕刻、復(fù)雜設(shè)計與深沉木色,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藝術(shù)與工藝水平。</h1> <h1> 客房與公共區(qū)域擺放著古典家具,華麗的木制床架、精美櫥柜及古典座椅和桌子,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感與殖民時代的文化氛圍。</h1> <h1> 墻上掛著一系列歷史畫作與藝術(shù)品,展現(xiàn)尼加拉瓜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及修道院的故事。</h1> <h1> 修道院旁是建于 1643 年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 San Francisco),教堂前的著名雕像生動再現(xiàn)了阿西西(Assisi)的圣弗朗西斯(San Francisco)與古比奧(Gubbio)**狼的故事。</h1> <h1> 故事講述在意大利小鎮(zhèn)古比奧,一只兇猛的狼頻繁襲擊居民和牲畜。圣弗朗西斯到訪后,成功說服這只狼與小鎮(zhèn)居民和平共處。</h1> <h1> 早餐后,我們步行游覽萊昂古城,再次來到萊昂大教堂,登上教堂頂部。</h1> <h1> 這里視野開闊,可俯瞰城市,感受歷史與現(xiàn)代交織的獨特風(fēng)貌。</h1> <h1> 教堂頂部裝飾精美,細致雕刻與典雅設(shè)計賦予建筑非凡的藝術(shù)魅力。</h1> <h1> 這些裝飾不僅展現(xiàn)了工匠的高超技藝,也為這座歷史建筑增添了深厚的藝術(shù)韻味。</h1> <h1> 從教堂頂部遠眺,萊昂古城的廣闊景觀映入眼簾,連綿的紅色屋頂與拱形門廊交織,勾勒出溫暖而古樸的城市風(fēng)貌。</h1> <h1> 遠處的紅色教堂是慈悲圣母教堂(Our Lady of Mercy Church),建于18 世紀,其醒目的紅白色調(diào)與華麗雙塔,使其成為城市景觀中的一大亮點。</h1> <h1> 從教堂頂部向左望去,萊昂主教宮(Episcopal Palace of León) 以殖民時期風(fēng)格、紅白相間的立面及精美門窗裝飾,展現(xiàn)其深厚的歷史美學(xué)與文化價值。</h1> <h1> 從教堂頂部向前望去,中央公園的斑斕花壇、活潑噴泉與裝點的圣誕樹盡收眼底,四周歷史建筑映襯,展現(xiàn)出萊昂深厚的文化與歷史底蘊。</h1> <h1> 中央公園一側(cè)矗立著革命歷史博物館,以其標志性外觀和對當(dāng)?shù)貧v史的深入展示而聞名。</h1> <h1> 中央公園另一側(cè)是圣母升天學(xué)院及教堂(The Assumption College and Chapel),既是宗教教育場所,也是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承載著教育與精神指導(dǎo)的雙重使命。</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萊昂</b>舊<b>城遺址</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uins of León Viejo)</b></h1> <h1> 離開萊昂市,我們驅(qū)車前往萊昂舊城遺址。</h1> <h1> 萊昂舊城曾是尼加拉瓜的首都,也是西班牙帝國時期的重要行政與貿(mào)易中心。</h1> <h1> 因多次火山爆發(fā),特別是 17 世紀初塞羅·內(nèi)格羅火山的噴發(fā),萊昂舊城被火山灰與熔巖掩埋,19 世紀重見天日,并于 2000 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h1> <h1> 參觀萊昂舊城遺址前,我們先游覽遺址博物館,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h1> <h1><b style="color:inherit;">尼加拉瓜歷任總督</b></h1><ol><li>佩德羅·阿里亞斯·德·阿維拉(Pedro Arias Dávila, 1468-1531)——尼加拉瓜首位西班牙總督,1530 年建立首個歐洲人定居點,以嚴酷統(tǒng)治和對土著人的暴力聞名。</li><li>羅德里戈·德·孔特雷拉斯(Rodrigo de Contreras, 1502-1558)——佩德羅的女婿,1534 至 1547 年任總督,推動萊昂繁榮,同時以殘酷統(tǒng)治和資源開發(fā)聞名。</li><li>弗朗西斯科·德·卡斯塔尼達(Francisco de Casta?eda)——1526 至 1536 年在尼加拉瓜任職,1527 至 1531 年間曾任萊昂市長,后成為總督,支持殖民經(jīng)濟發(fā)展,但以殘酷對待土著人臭名昭著。</li></ol>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單色陶器】</b></span></div>時期:晚期古典期<br>技術(shù):釉面拋光<br>來源:莫莫托博(Momotombo)港</div></div></h1>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色球形瓶】</b></p><span style="color: inherit;">時期:特姆斯克</span><b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技術(shù):粗陶</span><b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來源:莫莫托博(Momotombo)港</span></h1> <h1><p> 萊昂舊城遺址占地約 200 公頃,園區(qū)內(nèi)包含多個歷史遺址,如教堂、政府建筑及重要設(shè)施,展現(xiàn)尼加拉瓜早期歷史的多樣性和文化價值。<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以下是部分重要的歷史建筑和遺址:</span></p><ol><li>圣瑪麗亞恩寵大教堂(Catedral Santa María de las Gracias)</li><li>皇家議會(Cabildo Real)</li><li>皇家鑄幣廠(Casa Real de Fundición)</li><li>市政廳(Casa de la Alcaldía)</li><li>胡安·希梅內(nèi)斯之家(Casa de Juan Jiménez)</li><li>安東尼奧·阿爾瓦雷斯之家(Casa de Antonio álvarez)</li><li>慈悲圣母教堂(Iglesia Nuestra Se?ora de la Merced)</li><li>慈悲圣母修道院(Convento de Nuestra Se?ora de la Merced)</li><li>未識別(No identificada / Unidentified)</li><li>赫爾南多·德索托和赫爾南·龐塞·德萊昂之家(Casa de Hernando de Soto y Hernán Ponce de León)</li><li>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li><li>馬丁·埃斯特特和馬丁·埃斯特特之家(Casa de Martín Estete y Martín Estete)</li><li>城堡(The Fortress)</li></ol><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這些遺址見證了西班牙殖民時期的歷史,為尼加拉瓜的文化遺產(chǎn)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價值。</span></p></h1> <h1> 萊昂舊城的原住民是尼科亞人(Nicoyans),屬于烏托-阿茲特克語系,在西班牙人到來前已建立復(fù)雜社會,發(fā)展出農(nóng)業(yè)、陶器制造和城市結(jié)構(gòu)。</h1> <h1> 16 世紀初,西班牙征服者抵達時,尼科亞人(Nicoyans)因技術(shù)與戰(zhàn)術(shù)上的劣勢,僅能以部落形式抵抗殖民入侵。</h1> <h1> 這座雕像是 1528 年原住民抵抗紀念碑,象征著原住民在西班牙殖民壓迫下維護自身文化與信仰的頑強抗爭。</h1> <h1> 萊昂舊城于 1524 年由弗朗西斯科·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創(chuàng)建,以紀念西班牙的萊昂城及其守護圣人圣地亞哥(Saint James the Greater)。</h1> <h1></h1><h1> 至 1540 年,萊昂老城已建立完善的商業(yè)網(wǎng)絡(luò),設(shè)有磨坊、酒店、倉庫、鐵匠鋪和醫(yī)院等設(shè)施,為探險者、商人及常駐居民提供關(guān)鍵服務(wù)。</h1> <h1> 萊昂老城附近的馬梅阿火山(Mamea)和摩摩通火山(Momotombo)頻繁噴發(fā),引發(fā)多次地震。歷史學(xué)家岡薩洛·費爾南德斯·德·奧維多(Gonzalo Fernández de Oviedo y Valdés)記錄稱,曾在一天之內(nèi)發(fā)生超過 60 次地震。</h1> <h1> 直至 1610 年 1 月 11 日的一場大地震后,居民與當(dāng)局最終決定徹底撤離萊昂老城。</h1> <h1> 參觀最后,我們登上山丘,草坪上矗立著橙、藍、紅三色的“大寫字母“RUINAS LEóN VIEJO”,歷史與自然交相輝映。</h1> <h1> 遠處,摩摩通火山巍然聳立,頂部騰起的白色水蒸氣與云層交融,在天空與湖水的映襯下,展現(xiàn)出一幅和諧美麗的自然景致。</h1> <h1> 下午,我們驅(qū)車 2 小時前往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馬那瓜</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Managua)</b></h1> <h1> 抵達馬那瓜后,我們先游覽市中心的革命廣場(Revolution Square),參觀廣場上的各個地標建筑。</h1> <h1> 格洛里埃塔神廟(La Glorieta Temple)位于革命廣場中心,是廣場的重要歷史與文化象征。</h1> <h1> 這座白色圓形建筑由高聳柱子支撐,頂部飾有浮雕和雕塑,中央矗立象征自由或革命精神的雕像,兩側(cè)配有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尖塔紀念碑,增添莊嚴感。</h1> <h1> 老天主大教堂(Old Catholic Cathedral)建于 1920 年代,由比利時設(shè)計師設(shè)計,部分建筑材料來自比利時。1972 年大地震后嚴重受損,至今仍為廢墟,尚未對公眾開放。</h1> <h1> 國家文化宮(National Cultural Palace)建于 1940 年,最初為政府辦公大樓,現(xiàn)已轉(zhuǎn)型為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及尼加拉瓜國家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Nicaragua)。</h1> <h1> 卡洛斯·豐塞卡·阿馬多拉紀念碑(Carlos Fonseca Amador)是尼加拉瓜革命領(lǐng)袖、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FSLN)創(chuàng)始人卡洛斯·豐塞卡·阿馬多拉(Carlos Fonseca Amador)的陵墓,金字塔形墓碑刻有銘文“卡洛斯是那些永不消逝的亡者之一”,頂部燃燒著長明火,后方環(huán)繞紅、白、黑色旗幟。</h1> <h1> 卡洛斯(1936-1976)是尼加拉瓜反抗索摩查獨裁政權(quán)(Somocista dictatorship)的重要人物,深受馬列主義影響,領(lǐng)導(dǎo)了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的革命斗爭,1976年在戰(zhàn)斗中犧牲,三年后革命勝利。</h1> <h1> 魯本·達里奧廣場(Ruben Dario Square)是為紀念魯本·達里奧(Rubén Darío,1867-1916)而命名的公共廣場,他是尼加拉瓜最偉大的詩人,被譽為“現(xiàn)代主義詩歌之父”,在拉丁美洲文學(xué)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h1> <h1> 廣場中央設(shè)有魯本·達里奧紀念碑,由環(huán)形欄桿圍繞,設(shè)有裝飾性水池,頂部矗立著一位帶翅膀的女性雕像,雕塑基座上裝飾著天使、天鵝等元素。</h1> <h1> 從革命廣場出來,我們來到馬那瓜湖畔的景觀公園(Lakeside Landscape Park),沿海濱豎立著一排巨大的“生命之樹”。 </h1> <h1> 色彩繽紛的“生命之樹”由第一夫人兼尼加拉瓜副總統(tǒng)羅莎里奧·穆里略(Rosario Murillo)親自設(shè)計,已成為馬那瓜的顯著地標之一。</h1> <h1> 馬那瓜湖岸邊佇立著尼加拉瓜民族英雄安德烈斯·卡斯特羅·馬德里索(Andrés Castro Madrizoso)的騎馬雕像,他因1856年對抗侵略者威廉·沃克(William Walker)的英勇行為而聞名。</h1> <h1> 在湖畔景觀公園,我們遇到了一位笑容滿面的推銷糖粘蘋果的小女孩,雖然我們平時不太吃甜食,但太太還是上前買了一個,以示友好與支持。</h1> <h1> 湖畔景觀公園內(nèi)人頭攢動,一長隊人正在耐心等待領(lǐng)取政府救濟食品,反映出國家面臨的經(jīng)濟挑戰(zhàn)。</h1> <h1> 接著,我們驅(qū)車前往迪斯卡帕山丘公園(Tiscapa Hills Park),這里曾是尼加拉瓜獨裁者索摩查的宮殿,如今已成為國家紀念園,設(shè)有巨大的奧古斯托·桑地諾(Augusto Sandino)剪影雕像,象征著反抗獨裁統(tǒng)治的精神。</h1> <h1> 公園內(nèi)設(shè)有軍事歷史展覽,這輛裝甲車展示了尼加拉瓜革命斗爭的歷程。</h1> <h1> 這幅馬賽克壁畫描繪了尼加拉瓜民族英雄奧古斯托·桑地諾(Augusto Sandino)及其游擊隊,他曾在此地被索摩查政權(quán)秘密處決。</h1> <h1> 我們登上公園觀景臺,俯瞰馬那瓜市全景以及遠處的馬那瓜湖。</h1> <h1> 馬那瓜市在綠樹掩映中展開,遠處馬那瓜湖波光粼粼,火山島靜立湖心,夕陽余暉灑落,映照出一幅寧靜而詩意的畫面。</h1> <h1> 晚上,我們回到馬那瓜,入住大都會中心皇家洲際酒店(Real InterContinental Metrocentro Managua)。</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10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馬薩亞火山國家公園</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Masaya Volcano National Park)</b></h1> <h1> 上午我們驅(qū)車約1小時,抵達馬薩亞火山國家公園,這是尼加拉瓜首個國家公園,園內(nèi)共有五個火山口,其中圣地亞哥火山口(Santiago Crater)最為活躍且著名。</h1> <h1> 我們首先參觀了馬薩亞火山國家公園游客中心(火山博物館),館內(nèi)通過藝術(shù)與實物相結(jié)合的方式,展示了馬薩亞火山的地質(zhì)活動、歷史背景及其在當(dāng)?shù)匚幕械南笳饕饬x。<br></h1> <h1> 接著,火山公園的管理人員帶我們前往圣地亞哥火山口(Santiago Crater),講解員見到外國游客光臨十分高興,主動提出與我們合影留念。</h1> <h1> 由于今年火山噴發(fā)頻繁,出于安全考慮,我們僅被允許在通往火山口的巖漿大道上行走一段,未能抵達火山口,錯失了親眼目睹熔巖翻騰噴涌的機會。</h1> <h1> 往常,公園內(nèi)設(shè)有觀景臺,可近距離欣賞火山奇觀,并可探索熔巖洞穴、徒步步道和火山生態(tài)系統(tǒng),沿途可見蝙蝠、鸚鵡等野生動物。</h1> <h1> 據(jù)說這里終年彌漫著滾滾硫磺煙霧,夜晚更能看到熔巖在火山口內(nèi)翻騰,因此被稱為“地獄之門”。</h1> <h1> 這里曾是西班牙殖民時期傳說中的祭祀之地,原住民曾向火山口投擲祭品,以平息“火神”的怒火。</h1> <h1> 黑色凝固的熔巖覆蓋山坡,黃色的茅草與綠色的灌木頑強生長其間,遠處山脊映襯著藍天白云,蒼茫而遼闊。</h1> <h1> 裸露的山坡上,地球深處的熾熱能量透過地表散發(fā),裊裊白色熱蒸汽緩緩升騰。</h1> <h1> 火山巖漿大道的山坡上盛開著尼加拉瓜的國花,它屬于夾竹桃科(Apocynaceae),中文名為雞蛋花。</h1> <h1> 雞蛋花以潔白的花瓣和中心淡黃色的色彩而聞名,散發(fā)著淡雅的香氣,不僅美麗,而且能夠在炎熱干燥的環(huán)境中生長,象征著尼加拉瓜人民的堅韌和生命力。</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格拉納達市</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Granada)</b></h1> <h1> 之后,我們驅(qū)車前往尼加拉瓜湖畔,抵達美洲大陸第一座殖民城市格拉納達。</h1> <h1> 格拉納達大教堂(Catedral de Granada),又稱圣母升天大教堂(Catedral de Nuestra Se?ora de la Asunción),始建于1583年,歷史上曾多次遭受破壞,現(xiàn)存建筑為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20世紀初重建。</h1> <h1> 格拉納達大教堂是尼加拉瓜最大的教堂,也是中美洲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并作為尼加拉瓜100科多巴(Córdobas)紙幣的正面圖案。</h1> <h1> 格拉納達的市政廣場(Parque Central de Granada)是該市的核心地帶,廣場一旁的白色建筑是市政廳(Palacio Municipal),拱廊、陽臺和對稱設(shè)計展現(xiàn)了殖民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街頭矗立著弗朗西斯科·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Francisco Hernández de Córdoba)的雕像,他是1524年建立格拉納達的西班牙探險家。</h1> <h1> 我們悠閑地步入格拉納達老城中心的商業(yè)區(qū),鵝卵石街道兩旁排列著色彩斑斕的殖民風(fēng)格建筑,紅、藍、黃、粉等明亮色調(diào)與藍天交相輝映,充滿濃厚的拉美風(fēng)情。</h1> <h1> 街道既富有歷史感,又充滿生活氣息,我們隨意在一家餐廳外坐下來歇歇腳,街邊喝杯啤酒,吃點薯條和沙拉。</h1> <h1> 瓜達盧佩教堂(Iglesia de Guadalupe)始建于1626年,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哥特式、新古典主義和羅馬式元素,正立面裝飾精美,雙塔結(jié)構(gòu)獨特,整體外觀因歲月侵蝕顯得古樸滄桑,是游客探索老城區(qū)的重要歷史地標之一。</h1> <h1> 拉梅塞德教堂(Iglesia de La Merced)始建于1534年,在17世紀曾遭海盜亨利·摩根(Henry Morgan)的襲擊,及19世紀內(nèi)戰(zhàn)的破壞?,F(xiàn)存的古樸斑駁外墻和鐘樓融合了巴洛克和殖民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建于18世紀。</h1> <h1> 我們步入拉梅塞德教堂,穿過斑駁滄桑卻依舊精美的石雕大門,感受其厚重的歷史氣息。</h1> <h1> 我們沿著狹窄的螺旋樓梯向鐘樓頂部攀登,陡峭的階梯在古老墻壁間盤旋而上,透過小窗灑入的光線映照出歲月的痕跡。<br></h1> <h1> 拉梅塞德教堂的鐘樓是全市的制高點,也是俯瞰格拉納達全景的最佳地點。</h1> <h1> 登上鐘樓,眼前豁然開朗,格拉納達大教堂的紅色圓頂與城市的橙色屋瓦交相輝映,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增添了一抹寧靜的氣息。</h1> <h1> 從鐘樓俯瞰,格拉納達大教堂的紅色圓頂在藍天與湖水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遠處的尼加拉瓜湖靜靜鋪展,水天一色。</h1> <h1> 太太站在巨大銅鐘下,仰望藍天,光影交錯間,身影與鐘樓古樸的結(jié)構(gòu)融為一體。</h1> <h1> 我站在鐘樓的大鐘下,極目遠望,見證百年風(fēng)雨的古城,歷史的回聲仿佛在耳畔回蕩。</h1> <h1> 從拉梅塞德教堂下來,我們搭乘裝飾華麗的觀光馬車,悠閑地穿梭在格拉納達老城區(qū)的大街小巷。</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兩匹健碩的高頭大馬拉著裝飾精美的古典馬車,在老城石板路上一路小跑,噠噠的馬蹄聲回蕩在街巷之間,仿佛訴說著格拉納達昔日的風(fēng)華。</span></p> <h1> 馬車經(jīng)過格拉納達火車站博物館(Antigua Estación del Ferrocarril de Granada),紅白相間的外墻醒目典雅,拱形門窗對稱排列,見證了這座城市昔日鐵路運輸?shù)妮x煌歲月。</h1> <h1> 馬車來到格拉納達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 de San Francisco),這座教堂是尼加拉瓜最古老、最重要的宗教與歷史遺址之一,承載著殖民時期的深厚文化與信仰傳承。</h1> <h1>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建于1529年,曾在17世紀海盜襲擊中毀壞,19世紀重建,現(xiàn)部分改為圣弗朗西斯科博物館(Museo San Francisco),展出殖民藝術(shù)、原住民石雕及歷史文物。</h1> <h1> 觀光馬車載著我們游覽老城,感受這座歷史名城的獨特韻味,沿途色彩斑斕的殖民建筑不停地映入眼簾,仿佛穿越時光,再現(xiàn)歷史輝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尼加拉瓜千島湖</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Nicaragua Thousand Islands)</b></h1> <h1> 午餐后,我們乘快艇游覽中美洲最大湖泊——尼加拉瓜千島湖,胖胖的轉(zhuǎn)老大熱情接待,親自送我們上船。</h1> <h1> 千島湖其實是尼加拉瓜湖沿岸的一部分,湖面上星羅棋布的島嶼宛如碧波中的翡翠,點綴著這片廣闊的水域。</h1> <h1> 這些島嶼源于遠古噴發(fā)的馬德拉斯火山(Volcán Mombacho),熔巖流入湖中冷卻后,形成了365座小島,散落在湖面上。</h1> <h1> 湖中棲息著水鳥、猴子等野生動物,島上植被茂盛,生機盎然,展現(xiàn)出濃郁的熱帶風(fēng)情。</h1> <h1> 部分島嶼上居住著當(dāng)?shù)貪O民,而其他島嶼則建有度假別墅、生態(tài)旅館或私人莊園,游客可乘船游覽體驗各種水上活動。</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阿波羅瀉湖</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Laguna de Apoyo)</div></b></h1> <h1> 太陽落山前,我們驅(qū)車抵達阿波羅瀉湖,碧藍的火山口湖被郁郁蔥蔥的森林環(huán)繞,湖面如鏡,靜謐而深邃。</h1> <h1> 我們登上卡達莉娜觀景臺(Mirador de Catarina),俯瞰阿波羅瀉湖全景,微風(fēng)拂面,湖水湛藍,整個景色宛如一幅瑰麗的天然畫卷。</h1> <h1> 從卡達莉娜觀景臺遠眺,蒙巴丘火山(Volcán Mombacho)云霧繚繞,山體被茂密雨林覆蓋,呈現(xiàn)一派蒼翠壯麗的景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11日</h1> <h1> 我們一早從馬那瓜起飛,啟程返美。</h1> <h1> 雖然路程不算遙遠,但沒有直飛坦帕的航班,仍需經(jīng)休斯頓轉(zhuǎn)機。</h1> <h1> 坦帕機場又見到這只熟悉的大鴕鳥,到家了,這次為期20天的中美洲五國之旅美滿結(jié)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游中美洲五國】全文完。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