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壯才 謝才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何英在國際會議上發(fā)言(1983年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出走南洋謀生,淬礪理念初心</b></p><p class="ql-block">何英 (1914.11-1993.10.3) 海南瓊海市人,13 歲去南洋謀生,當過學徒、店員、工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6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馬來亞少共書記,馬共馬六甲地委書記,馬來亞共產黨中央巡視員等職務。1935 年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堅貞不屈,毫不動搖。出獄后,曾一度同黨失去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在白色恐怖下,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和環(huán)境的險惡,四處尋找黨。他從海南到廣州,又從廣州到達上海、南京,最后在湖南長沙終于找到了黨,回到了組織的懷抱。1938年7月,受黨委派前往廣州市委任特派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革命圣地延安,學習研究馬列</b></p><p class="ql-block">根據(jù)組織安排,1938年秋季到延安,歷任中央馬列學院黨總支委員、馬列主義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黨務研究室研究員、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委員兼海外訓練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奔赴東北戰(zhàn)場,戰(zhàn)地書寫傳奇</b></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奉命奔赴東北戰(zhàn)場,先后擔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八旅政治部主任、黨委副書記,第四野戰(zhàn)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一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等職。參加沈陽、四平、遼陽等城市的保衛(wèi)戰(zhàn),以及解放遼陽、鞍山、本溪等重大戰(zhàn)役。南下打到湖南、廣西。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業(yè)、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不朽功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揮師開國外交,奮斗鑄就輝煌</b></p><p class="ql-block">1949年任中央軍委武官訓練班黨支部書記。</p><p class="ql-block">1950年7月調入外交部。任駐印尼總領事、公使銜參贊,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駐蒙古國大使、外交部西亞非洲司司長;駐坦桑尼亞大使兼烏干達大使及外交部副部長等職。</p> <p class="ql-block">何英是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官。在外交戰(zhàn)線奮斗 40 多個春秋,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官,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極力宣傳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交往原則,在變化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促成多個非洲國家同我國建交,為新中國外交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任外交部副部長期間,何英1974年以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身份前往巴格達參加伊拉克國慶。1976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在贊比亞舉行的坦贊鐵路交接儀式,后去扎伊爾訪問。1978 年至 1980 年先后去約旦、科威特、索馬里、肯尼亞、阿曼、黎巴嫩、埃及、阿拉伯也門和南斯拉夫等國訪問。1982 年至 1983 年,曾以政府特使、外交部顧問身份訪問塞浦路斯、敘利亞、利比亞、民主也門和伊朗。</p> <p class="ql-block">多次作為我國代表同非洲一些國家談判建交,取得圓滿結果。他曾多次受周恩來總理的指派,出席非洲組織首腦會議,尋求非洲國家對中國的支持,出色完成任務。周總理為此特電表揚。稱贊他是專業(yè)務實出色的外交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決戰(zhàn)人大僑務,老兵又有新傳</b></p><p class="ql-block">1983年后歷任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華僑委員會副主任。何英是我國第一代僑務工作者,在延安時期,就在朱德同志領導下從事僑務工作,在僑界德高望重。</p><p class="ql-block">在主持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日常工作期間,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僑務政策。主持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草案)》。</p> <p class="ql-block">1986 年率中國人大代表團訪津巴布韋,并在首都哈拉雷舉行的非洲議員人口和發(fā)展會議上講話,介紹中國人口政策。1990 年作為人大代表團團長出訪阿曼。早在延安時期即從事中共僑務工作。主持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工作期間曾多次率考察組赴日本、泰國、菲律賓、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考察僑情,慰問僑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情系鄉(xiāng)親鄉(xiāng)里,加油家鄉(xiāng)建設</b></p><p class="ql-block">何英盡其所能,教育家鄉(xiāng)后人要珍惜讀書的機會,刻苦學習,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把自己打造成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1986 年,借回鄉(xiāng)省親機會作對外形勢報告。</p><p class="ql-block">任上多次回到家鄉(xiāng)探望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溝通協(xié)調獲得有關方面支持家鄉(xiāng)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p><p class="ql-block">1973年9月,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到瓊??赐馐?1號超強臺風重創(chuàng)的家鄉(xiāng)人民,勉勵并捐款支持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恢復重建家園。</p><p class="ql-block">何英關注支持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qū)。出席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會上建言獻策。</p><p class="ql-block">何英是海南人民的驕傲。參加革命60多年來,始終不渝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忠于共產主義事業(y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一生。</p><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3日,何英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介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莫壯才</b><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南農業(yè)發(fā)展銀行原副行長、紀委書記,海南省萬泉河文化研究會會長、海南省史志學會副會長</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謝才雄</b><span style="font-size:15px;">,瓊海市委黨史辦原主任、市公關委副主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