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民教育家于漪說:教育,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xiàn)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對于學生的成長,每一步都意義非凡,于是,幼小銜接也逐漸成為了當今社會較為關注的話題??茖W的幼小銜接可以幫助兒童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推動學習的連貫性,有效促進學生社交技巧的形成和情感的發(fā)展與完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幼小銜接工作,我校與吉林大學第一幼兒園來訪團隊召開了有關幼小銜接工作的座談會。</p><p class="ql-block"> 吉林大學第一幼兒園來訪團隊由孫園長帶隊,一行十余人參加座談活動,我校孫芳副校長、尹助理帶領骨干教師熱烈歡迎,并積極參與座談。</p> <p class="ql-block"> 座談中,孫園長誠懇地提出了幼小銜接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一線教師們也從學習知識、培養(yǎng)習慣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細致問題:語文學習方面怎樣把握拼音學習和識字寫字的度?什么樣的知識儲備可以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如何在幼兒園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問題的提出基于實踐和思考,直面幼小銜接的關鍵點。</p> <p class="ql-block"> 首先,孫校長指出:思維是決定兒童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解決問題的意識要從小培養(yǎng)。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領導和老師的一致認可,也成為了座談的核心問題。</p> <p class="ql-block"> 康婧主任提出要重視家校合作,從幼兒園開始,就努力用學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啟迪家長、引領家長,和學校形成合力,為兒童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趙雙老師針對幼小銜接中的語文學習給出了建議:部編版教材的改版為幼小銜接指明了方向,幼兒園教學要關注兒童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不是知識的儲備。放慢腳步,夯實兒童學習初期的習慣培養(yǎng),例如:握筆姿勢、觀察力、識字的意識和興趣等,這些才是兒童順利適應小學生活的重要技能。</p> <p class="ql-block"> 楊紅梅老師給出了幼兒園教學中數(shù)學教學方面的建議:針對兒童專注力不強的特點,可以通過花式數(shù)數(shù)、隨機提問等方式提高兒童的專注力;不要追求數(shù)學學習的量,要關注兒童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重視兒童思考和探索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 基于問題的解決,參會老師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在思維的碰撞中汲取教育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最后,尹主任做了總結(jié)發(fā)言:好的教育一定是立足兒童終身發(fā)展,只有我們關注每一個階段的教育和培養(yǎng),才能夠為兒童的持續(xù)發(fā)展積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座談活動,讓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多了了解和理解,它們不是孤立的場域,而是在支持、溝通的基礎上,建立有效合作和相互融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秋陽如織,秋色漫天,片片飄落的銀杏葉似乎在訴說著孩子成長的故事。有心的教育就是在不斷地探索和思考中前行,相信我校和吉林大學第一幼兒園的相互溝通,定會促進幼小銜接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站在兒童看得見的地方,讓我們共同描繪炫美的教育藍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