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時凈好胡思亂想,今天談點特別的,如果引起您的不適請劃走。</p><p class="ql-block"> 有一種聲音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但可能一直被你忽視,可他伴隨了我們一生。賣個關(guān)子,讀到最后您自然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這種技能孩子不用教自己就會,當你用軟軟的小勺,往寶寶胖乎乎的小嘴里送一口什么液體,他會發(fā)出叭叭的響動,大人呢心里那個舒服,樂開了花。更別說寶寶自己開始吃東東時,那響動大的復(fù)雜多樣,沒有一個家人反感,反而鼓勵孩子吭哧吭哧的多吃點。都像聽著悅耳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孩子開始長大,又是饕餮又是朵頤。不知哪天突然覺得旁邊的用餐聲很刺耳,尤其是看到長輩吃飯的樣子很不受用。于是提醒,“吃飯別吧嗒嘴”,搞得老人很狼狽。</p><p class="ql-block"> 這種感覺我也有過,那次是看到一個長輩,把一塊肥美軟爛的豬肘肉高高舉起,經(jīng)過漫長的一臂距離,淋淋漓漓的送到早就張大的嘴里時,那種感慨油然而生。嗨當年多帥的一個小伙呀!從此我發(fā)誓自己老了一定要注意吃相,別影響別人的食欲。</p><p class="ql-block"> 直到那天我也被旁邊的小屁孩提醒了一句,吃飯別吧唧嘴,我才知道我也開始了影響別人食欲了。</p><p class="ql-block"> 今早自然醒,早餐簡單。蘋果的口感清脆滋味一般,幾次想放棄,可牛肉餅味道極佳,沒想到一口肉餅一口蘋果,竟吃出了復(fù)合口感。于是津津有味的咀嚼起來,毫不忌憚。這咀嚼之聲足以打擾到一旁小憩的老伴。我問他“聽到什么聲音了嗎”。“沒有呀”。頓時我想到他吃飯時狼吞虎咽的樣子,竟振奮起來,心里想著要保持住呦。</p><p class="ql-block"> 清明了,想起親娘。當年看她一口一口的吃飯,想著再多吃些再多吃些,聽她的咀嚼聲也是享受。</p><p class="ql-block"> 我的趕腳是矯情嗎,絕沒有想引起誰的不適之意,只是清明節(jié),我想媽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