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h1>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的赤壁市,古稱蒲圻,境內(nèi)不僅有聞名遐邇的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還有名揚中外的青磚茶,被譽為“青磚茶之鄉(xiāng)”,所產(chǎn)青磚茶具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入選第二批“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名錄”。</h1><p></p> <h1>羊樓洞古鎮(zhèn)位于赤壁市區(qū)西南26公里處,為湘鄂交界之要沖,明清之際系蒲圻(今湖北赤壁市)6大古鎮(zhèn)之一,為“松峰茶”原產(chǎn)地,素有“磚茶之鄉(xiāng)”的美稱。</h1> <h1>2015年,赤壁市及羊樓洞古鎮(zhèn)分別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萬里茶道源頭”和“世界茶業(yè)第一古鎮(zhèn)”榮譽稱號。</h1> <h1>羊樓洞古鎮(zhèn)以青磚茶聞名。漢朝前,茶樹為野生,自唐太和年間皇詔普種山茶起,當?shù)鼐烷_始培植、加工茶葉。制茶始于宋,興于明清。宋代曾一度以磚茶作為通貨與蒙古進行茶馬交易。</h1> <h1>圓通寺。</h1> <h1>雷家大院。</h1> <h1>羊樓洞茶馬古道始于宋,繁榮于明清。明嘉靖初,制茶業(yè)已相當發(fā)達,集鎮(zhèn)隨之而興。極盛時有茶莊200余家,人口近4萬。古鎮(zhèn)有5條主要街道,百余家商旅店鋪?!岸床琛边h銷邊疆和海外,羊樓洞被譽稱為“小漢口”。</h1> <h1>羊樓洞古鎮(zhèn)在中國茶業(yè)發(fā)展歷史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三百年前,萬里茶路沿途的國家把羊樓洞作為對中國茶的理解。這片面積不足0.7平方公里的土地,匯集了來自俄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各個國家的商賈,形成了一個人口逾4萬的“中國大茶市”。</h1> <h1>鎮(zhèn)區(qū)現(xiàn)存一條以明清建筑為主的古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鋪設。歷代運茶的“雞公車”將石板碾成寸余深槽。街道隨松峰港曲折逶迤,別具一格。 </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街東南松峰山下,有觀音名泉,水質(zhì)清澈甘醇,是歷代精制名茶的水源。</span></p> <h1>洞茶莊老板雷中萬先生制作的第一塊青磚茶就誕生在這里,用九眼泉井的水制成的青磚茶很快便聞名遐邇,因此,它被人們稱為洞磚。從那以后,每年幾十萬擔的茶磚,就由那些當?shù)鼗騺碜越鞯木珘艳r(nóng)民,用吱呀作響的獨輪車,日夜不停地運往30里外的新店,再運往漢口,運往包頭和張家口,直至遙遠的俄羅斯。</h1> <h1>羊樓洞明清石板街可稱為中國制茶業(yè)發(fā)展的歷史縮影,199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2010年12月,羊樓洞被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h1> <h1>石板街不大,建筑面積僅0.7平方公里。主街寬4米,長2200米,有數(shù)條丁字小巷。街兩邊保存有80余處古店鋪和數(shù)十處深宅大院。老街上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的石板路,和石板路上被獨輪車碾出的深槽,還在無言地訴說著它的歷史,訴說著羊樓洞昔日的光榮。</h1> <h1>古街兩邊房舍街店或青磚黑瓦,或木質(zhì)竹壘。漫步在石板街上,被古色古香的街邊店鋪、各式各樣的紀念品所吸引,從各家各戶門隙里飄出的裊裊茶香,幽幽地從街的這頭縈繞到街的那頭,似乎講述著老街的悠遠。</h1> <h1>時代前進了,而作為歐亞萬里茶道源頭的羊樓洞,卻沒有鼎盛時期那么繁華了。不變的是老青磚茶,還是那樣色澤青褐,香氣純正,還是那樣緊密結(jié)實,份量足稱,還是那樣深受蒙古族牧民的歡迎。</h1> <h1>如今,曾經(jīng)的繁華并沒有落幕。萬里茶道起始地還在發(fā)展,千年古鎮(zhèn)羊樓洞依然飄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