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精品人妻黄色片欧美|亚洲精品线路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久热|日本黄色网址视频|亚洲欧美国产激情|成人在线综合欧美国产一区在线|黄色三级片网址国产一级黄|一级黄片不卡在线观看|伊人亚综玖玖亚洲色图怡红院|日本精品资源日本有码一级片

避暑瀘沽湖1

楊為邦

<h5 style="text-align: left;"></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花絮</b></span></h3><br><h5><b>7月下旬,時令近秋,火爐聞名的南京還沉湎于炎熱的夏盛之中。面對35°、6°度酷睿難熬的天氣,年過七旬的老人總想能找個涼爽地方去“避暑”。一次和鄰居南師大張老師相遇,偶然聊起“避暑”的設(shè)想,竟然一拍即合。大家都希望能在云貴地區(qū)找一處氣候適宜、風光迷人的去處,待上一些日子。<br></b><b>網(wǎng)上輸入“避暑”,推薦最多的是貴州“六盤水”,說是中國的涼都。其實祖國這么這么大,天南地北,涼爽的地方太多。舜天海外旅游的任丹經(jīng)理就推薦云南“瀘沽湖”,她認為:“避暑”須在一地待不短時間,光氣候適宜是不夠的,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住在“六盤水”,幾天就會有待不下去的感覺。而“瀘沽湖”不僅天氣涼爽,山美、水美、風景秀麗,還是少數(shù)民族的聚集地,這里故事多,興趣也多。于是大家決定去“瀘沽湖”,并委托小任全權(quán)代理。只希望能盡早出行!<br></b><b>2023年8月2日,冒著逼人的熱浪我們和老張兩家從南京出發(fā)了。前往云南瀘沽湖,開啟全新的“避暑”生活。</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麗江三義國際機場</h5> <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1.麗 江</b></span></h3><br><h5><b>麗江位于滇西高原北端,金沙江中游。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三項世界遺產(chǎn)的城市。這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有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束河古鎮(zhèn)等諸多知名旅游景點。</b><br><b>去“瀘沽湖”麗江首站,即從南京飛麗江,再乘車前往瀘沽湖(選走麗江是綜合多種因素的考量,并非唯一途徑)。從麗江出發(fā)到瀘沽湖需4、5小時甚至更長,小任安排先在麗江住一晚,第二天再走,這樣不僅人舒適,還可以順帶在麗江城內(nèi)游覽。麗江我曾來過數(shù)次,唯獨古城沒有去。如此安排正合吾意。</b></h5> <h5><b>我們在麗江住地是“多弗度假”,住這里逛古城比較方便。</b><br></h5> <h5><b>酒店為中式庭院,四處畫龍雕鳳,一派古色古香。</b><br></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時間已近中午,大家放下行李,飯也顧不得吃,便匆匆出行。酒店后門已屬古城范圍,出門右拐就是古城入口。</b><br></h5> <h5><b>麗江古城位于壩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后期),面積7.279平方公里。 城內(nèi)街道依山傍水,以紅色角礫巖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黑龍?zhí)丁⑽牟龑m、雪山書院、白馬龍?zhí)端?、徐霞客紀念館...等景點。</b></h5> <h5><b>我們沿街無目的“瞎逛”,乘興而行,隨意而安。</b></h5> <h5><b>充滿夢幻的女孩子多來這里,由化妝師打扮成少數(shù)民族姑娘的模樣,再由專業(yè)攝影師跟蹤攝影。</b></h5> <h5><b>傍晚古城的人們圍著火盆挑起歡快的民族舞蹈。</b></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瀘沽湖</b></div><h5><b>8月3日,早晨7:30,古城還沉睡在寂靜之中,去瀘沽湖的商務(wù)車已到。據(jù)司機說,幾天前連續(xù)下雨,前往瀘沽湖的道路其中有一段已被水沖毀,需</b><b style="color: inherit;">開車繞行,估計行程時間比以往更長,所以要早一點出發(fā)。于是大家8:00便離開麗江。</b></h5> <h5><b>一路風光如詩如畫,慢慢行程似乎在不知覺間一蹴而就。</b><br></h5> <h5><b>瀘沽湖到了,這是景區(qū)云南入口售票處。整個景區(qū)有兩個入口,即四川入口和云南入口。</b></h5> <h5><b>瀘沽湖,位于四川鹽源縣與云南寧蒗縣交界處,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zhèn),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xiāng)。 湖泊面積50.1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三大高原深水湖。湖內(nèi)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周邊主要居住摩梭、彝族和普米等7個少數(shù)民族,大約1.3萬人。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使這里成為著名的旅游景區(qū)。湖區(qū)很大,我們預定的半山陽光客棧位于瀘沽湖鎮(zhèn),是一幢湖畔精品小舍。從景區(qū)入口沿繞湖公路走半個瀘沽湖,大約需1個多小時車程方可到達。第一次來玩的我們正好一覽瀘沽湖風光。</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達祖——納西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的村莊。</b><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達祖小街</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沿街邊未名小道彎進山麓,半山陽光客棧就位于山腰。</b><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客棧大門</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客棧劉老板十分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并對客棧環(huán)境作了詳細介紹:客棧原在瀘沽湖最美的永林里格半島上,2019年在鄉(xiāng)政府治理污染的政策指導下才搬遷到這里。達祖的位置不錯,依山傍水,可俯瞰整個湖景。在著名園林大師匠心獨運的規(guī)劃設(shè)計下,客棧擁抱山勢,自然大氣,盡顯秀色。然而客棧建好不久便遭遇新冠疫情,從2020至2022關(guān)停三年,至今大門都未整修,略顯破敗。</b><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庭 院</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書 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餐 廳</h5> <h5><b>從我們住的二樓窗戶向外望去,山腳村落歷歷在目。</b></h5> <h5><b>山上金色的德慶林寺格外清新。</b></h5> <h5><b>湖水蔚藍,山巒墨綠。</b></h5> <h5><b>放下行李吃“接風飯”(任丹委托劉請客,劉說中餐簡單點,晚上他再請)。從客棧下山5分鐘就到湖邊小街。這里有不少民宿小吃,我們就近選了一家“28號酒店”。聽說當?shù)孛朗场罢羝侓~”甚佳,有傳言“不吃石鍋魚白來瀘沽湖”,于是叫了一份。瀘沽湖特產(chǎn)花斑魚¥68/斤,內(nèi)含一份豆腐和小白菜。我們選了一條2斤重的魚,加上飯店老板外送的一份蔬菜,其他沒敢再點了。這里物價有點怕人!<br>蒸汽石鍋魚烹飪比較簡單:<br>首先用蒸汽將石鍋清洗預熱,再把腌制好的魚放入鍋內(nèi),倒入高湯,蓋上草帽,用蒸汽燒開,燜上幾分鐘就可以開吃。等魚吃的差不多時再放入素菜、豆腐...。</b><br></h5> <h5><b>傍晚我們隨劉老板拜會了這里的主人——納西族老鄉(xiāng)(客棧就是租用他家宅基地所建)。熱情的納西老鄉(xiāng)邀請我們參觀他家的祖屋。納西人將正房作為“祖母房”簡稱祖屋。祖屋是整個住宅的中心,屋內(nèi)有一對房屋的承重柱,摩梭人稱之“奪米”。奪米來自同一棵樹,有公母或男女之分(樹桿下部制作的柱為公或男柱,上部制作的為女柱)。照片中的柱就是男柱。緊挨男柱的床是男床,男床對面為女床,兩床間有火塘。女床的頂部是佛龕,納西人信仰藏傳佛教。</b><br></h5> <h5><b>祖屋可從室外直接分辨:凡摩梭人居住的院落,屋頂插有幡旗標志的那一間房就是祖屋。</b><br></h5> <h5><b>天漸漸黑了下來,遠處瀘沽湖和格姆女神山在朦朧夜色中顯得格外寧靜神秘,眼前山間的納西房舍和半山客棧更感覺和諧溫馨。</b></h5> <h5><b>8月4日,避暑生活的第一天。早飯后張老師牙疼的厲害,我們臨時調(diào)整了計劃,準備陪他去看醫(yī)生,順便去鎮(zhèn)上的集貿(mào)市場買一些食材。 劉老板一早要去麗江,于是讓其姐夫開車送我們?nèi)o沽湖鎮(zhèn)醫(yī)院。早晨氣溫很低,只有十幾度,大家準備的秋裝均已上身,老張連羽絨服都穿了。</b></h5> <h5><b>今天陰歷18,恰逢小集,等我們從醫(yī)院出來再到鎮(zhèn)農(nóng)貿(mào)市場時,集市的高峰已過,路邊只剩零星小販及賣菌子、蔬菜的農(nóng)民。</b></h5> <h5><b>我們在農(nóng)貿(mào)市場家禽區(qū)買了排骨和魚,在門口地攤上買了些菌子,中午準備在客棧的廚房自己開燒,嘗嘗瀘沽湖當?shù)靥禺a(chǎn)的味道。</b></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3.達祖小學</b></div><h5><b>8月5日,天陰,今天準備去附近的達祖小學參觀。早飯不在客棧吃,聽說山下路邊有不少早餐店,于是相約前往體驗一下當?shù)氐娘L情早點。</b></h5> <h5><b>這里的早餐和南京差不多,也是豆?jié){、油條、雞蛋…但有一種摩梭粑粑大家沒有嘗過,于是每人叫了一份</b></h5> <h5><b>早餐后,沿湖邊小街一路向達祖小學過去。 進入雨季的瀘沽湖,幾乎天天有雨,但下的時間不長,一會兒雨,一會兒陰,一會兒晴。湖水也隨之不斷的改變顏色:淡灰、淺藍、深藍、墨綠...而纏繞青山的白云更是變幻莫測,忽而密布,忽而點綴...美極了!</b></h5> <h5><b>納西族集聚的瀘沽湖畔,隨時會遇到納西老人。</b></h5> <h5><b>湖邊不知是誰立的高程木碑,顯示這里海拔已2690米。<br>雖然知道瀘沽湖屬高原湖泊,但海拔2690還是有一點讓人吃驚。<br>難怪初來這里的人們總有一點高原反映:頭痛、發(fā)脹...但兩天一過就好了,我們就是這樣。</b><br></h5> <h5><b>湖中生長一種美麗的花——波葉海菜花,當?shù)厝朔Q“水性楊花”。<br>聽說它曾是飯店里的一道美食招牌菜,如今這種花已越來越少。<br>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當?shù)卣褔澜稉啤⑹圪u,再想吃已希望不大。</b><br></h5> <h5><b>路邊的石堆叫瑪尼堆——摩梭人虔誠的堆疊。瑪尼堆由平整的石塊堆切構(gòu)成,內(nèi)藏有祈禱祥和的經(jīng)文、五谷雜糧、金銀珠寶等用來阻止穢惡、禳除災(zāi)難。</b></h5> <h5><b>湖濱??恳环N叫豬槽的小船,豬槽船曾經(jīng)是當?shù)刂匾乃瞎ぞ?,以往摩梭人捕魚、運輸全靠它。<br>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摩梭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船已成為游客拍照、游湖的主要工具。</b><br></h5> <h5><b>路過德慶林寺時大家感到很奇怪,明明坐落在山上的德慶林寺,山門竟然在湖邊?</b></h5> <h5><b>街邊有條小路,一直向里走,遠處山腳下國旗飄揚的地方就是達祖希望小學。這是一所由臺灣人李南陽捐資興辦,只接收摩梭子女的全日制6年制小學。學校的行政人員及教師全部來自志愿者。辦學經(jīng)費來自募捐,既沒有政府撥款,也不要學生交費。</b><br></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left;"><b>俗話說的好,望山跑斷腿。這不,前面似乎就要到了,可左一繞,右一拐,一會玉米地,一會小菜園,還不時遇到老鄉(xiāng)打豬草的拖拉機,可離達祖小學仍有一段距離。</b><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米地</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菜園</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打豬草的拖拉機</h5> <h5><b>林邊一座由塊石磊成很不起眼的石柱就是達祖小學校門。</b></h5> <h5><b>校舍和教室出沒在山林之中,環(huán)境清晰幽雅。</b></h5> <h5><b>摩梭人象形文字書寫門頭和對聯(lián)的行政樓,給人以活潑溫馨的感覺。</b></h5> <h5><b>櫥窗內(nèi)張貼著學生們的作業(yè)。</b></h5> <h5><b>學校的負責人知道我們來自南京后,十分熱情的介紹了辦學的經(jīng)過并和我們合影留念...。</b></h5> <h5><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學校創(chuàng)辦人李南陽的墓志銘</h5> <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4.環(huán)湖游</b></span></div></h3><h5 style="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8月6日,今天準備環(huán)湖一日游,主要去王妃島、摩梭博物館、草海、走婚橋、里格半島...,劉老板有事,委托房東納西老鄉(xiāng)帶我們前往。<br></span><font color="#333333">多年從事旅游的納西老鄉(xiāng),普通話</font>講得很好<font color="#333333">。經(jīng)過他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瀘沽湖有亮海和草海之分,以前環(huán)湖游必去草海,這幾年因水退的厲害,草海觀賞價值已大不如前。</font></b></h5> <h5><b>我們的車從達祖村出發(fā),沿環(huán)湖路一直向東南方向駛?cè)?。首先到達洛洼碼頭。天正下著細雨,納西老鄉(xiāng)冒雨為我們買了船票(¥300/船)。</b></h5> <h5><b>碼頭上清一色的“豬槽”木船。船工來自當?shù)貪O民。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漁民加入到水上觀光的行列之中,劃船也成了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雖然雨繼續(xù)在下,碼頭上的人依然很多,除少數(shù)想去草海,絕大多都是要去王妃島的。</b></h5> <h5><b>游船出發(fā)后,開始在蘆葦蕩里行走一段,然后便向著湖心王妃島方向駛?cè)ァ?lt;/b></h5> <h5><b>蘆葦蕩淺水區(qū)到處都是“波葉海菜花”,順手就可以從水中撈起一株。近距離給“波葉海菜花”拍個照,再把它放回水中,我們終于知道波葉海菜花長什么樣子了。</b><br></h5> <h5><b>前方,小島臨近,碼頭上人影晃動。</b></h5> <h5><b>回首,湖面點點,“豬槽船”競爭上游!</b></h5> <h5><b>王妃島到了,島上最主要的建筑就是王妃遺址博物館。</b></h5> <h5><b>王妃島原名博洼俄島,面積7.5畝。王妃肖淑明嫁給瀘沽湖左所土司喇寶臣后,被安居在湖中博洼俄島上。長期生活在瀘沽湖的肖淑明深得摩梭人的喜愛。為了紀念“摩梭末代王妃”人們將博洼俄島更名王妃島。</b><br></h5> <h5><b>王妃遺址博物館記錄了肖淑明傳奇的一生:1943年年滿16歲的漢族姑娘肖淑明被瀘沽湖左所土司喇寶臣看中,經(jīng)當時西康省長劉文輝作媒,遠嫁到瀘沽湖。她騎馬打槍,能歌善舞。不僅幫助土司喇寶臣“掌印”、教授摩梭人修習漢語、參與土司稅制改革、還協(xié)助剿匪...。1950年瀘沽湖地區(qū)解放,肖淑明開始過普通人生活,1960年肖因收稅、販賣大煙等被判刑8年后府邸中的下人被迫遣散,人去島空,王妃府變成廢墟。刑滿后肖回到瀘沽湖務(wù)農(nóng)。上世紀90年代,摩梭人的習俗開始被世人所關(guān)注,已是年邁肖淑明致力宣傳摩梭文化直至2008年去世。新世紀開始,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瀘沽湖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將王妃府遺址改為博物館。</b></h5> <h5><b>離開王妃島,沿路前往摩梭博物館。在瀘沽湖畔至今尚存世上唯一的摩梭“母系文化”及神秘的摩梭“走婚”。摩梭博物館不僅介紹了摩梭母系社會的形成,并通過文字描述摩梭人特有的婚姻制度。</b></h5> <h5><b>“走婚”并非外人想象中的一夜情,而是較為嚴肅的自由戀愛+男女分居+女方家庭撫養(yǎng)后代的一種婚姻模式。“走婚”的程序為“佐佐嘎定情”,走婚關(guān)系一旦確立(即互為“阿肖”),阿肖雙方便得到家庭和社會的認可。雖然所生子女隨母居,隨母姓,但男子也是要盡其所能承擔義務(wù)。且阿肖雙方要按習俗為各自家庭承擔責任。若男女一方想斷絕關(guān)系,則必須解除走婚。否則將被世俗社會所不容。</b> <br></h5> <h5><b>在走婚習俗中“花樓”非常重要,花樓位于女方家中,有點類似婚房。走婚當晚女方母親將走婚男子送入花樓,雙方的走婚關(guān)系才算正式確立。第二天天亮男子須離開女家,而女子是不住男方家的,今后凡男孩到女家,“花樓”就是他們的居室。走婚一說就是這樣來的。</b></h5> <h5><b>草海位于瀘沽湖東南,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濕地,有“珍稀水鳥大觀園”的美譽。由于長年泥沙淤積,這里的湖水較淺,生長有茂密的蘆葦。草海全長約七千米,平均寬約八百米,面積九千余畝,夏天草海:草綠水藍,海中有草,草中有海,黑壓壓的水鳥,隨波逐流漂浮在水面上,真正成了水鳥世界。</b></h5> <h5><b>走婚橋位于瀘沽湖東南的草海水域,橋從草中穿過,連接草海兩岸。走婚橋長300余米,全部由木頭構(gòu)成。是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每當夜幕降臨,赴約中的“阿肖”們便開始在橋上出現(xiàn)。如今摩梭人的走婚習俗仍在,但歷經(jīng)百年的走婚橋早已腐爛、破敗或散落在草海之中。人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走婚橋,是近年政府在原橋址旁重新建造的。</b></h5> <h5><b>體驗走婚橋,步行一次需三、四十分鐘,開車幾分鐘搞定。我們一早就出來了,此時已13:30,還沒有吃中飯,體力早已不支,只能選擇乘車而過。走婚橋盡頭十分熱鬧,有高高豎起的木牌坊,還有很多小吃店。</b></h5> <h5><b>納西老鄉(xiāng)告訴我們周邊其他地方?jīng)]什么飯店,于是大家決定在這里吃飯。這里的小飯店要說特色也沒什么,讓人奇怪是小小年紀的孩子已開始在自家店里打工了。</b></h5> <h5><b>點菜是委托納西老鄉(xiāng)幫忙的,他特為多點了一盆“?;ú恕?。方言的原因,菜中究竟什么東東大家聽了半天也沒有搞明白(或許就是違禁的波葉海菜花),吃吃口味也就那樣。</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午飯后繼續(xù)向里格半島出發(fā)。據(jù)說那里是觀湖景的絕佳之地,有蓬萊三島之一的美名。當年劉老板的酒店就建在島上,19年鄉(xiāng)政府治理污染,明令所有酒店必須滿足離湖邊20米,結(jié)果島上酒店都不合格,全部搬遷。這里格半島究竟有多美?今天須上島一看究竟!</b><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格半島鳥瞰</h5> <h5><b>來到里格村,隔水遙望,湖對岸房屋所在就是里格半島。</b></h5> <h5><b>半島很窄,但環(huán)水臨山,景致絕佳。據(jù)說這里每一個時段的景色不同。</b></h5> <h5><b>今天是永寧鄉(xiāng)大集,我們路過時,馬場熱鬧非凡,比賽剛剛結(jié)束,喇叭聲中正在播報獲獎名單。</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