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帶鉤早在新石器時期良渚文化墓葬中有所出土,流行于戰(zhàn)漢時期,當時其使用價值、裝飾價值和等級價值共存,也是皇親國戚身份的象征。作為一個古老的題材,玉帶鉤的使用一直延續(xù)到清代,元明清時期的帶鉤造型有些相似,總是讓人理不清頭緒,</p><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時期玉帶鉤形制確立,即鉤首、鉤身、鉤鈕組合完整。形制多為長條形和飾有幾何紋飾的琵琶形,大的長有二十幾厘米,小的玉帶鉤長只有4~5厘米,均以優(yōu)質(zhì)和田玉制成,顯得凝重精巧。其中龍形玉帶鉤的特色鮮明,成為戰(zhàn)國時期代表作品和斷代標準器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攬勝居珍藏的戰(zhàn)國龍首螭紋玉帶鉤,長12.5厘米,高約2.8、厚1.9厘米,器型較大,且紋飾精美,皮殼老辣,歷經(jīng)滄桑,保存完好,彌足珍貴!</b></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 玉勾連云紋雙龍帶鈎</p><p class="ql-block">長12.5 cm</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29日 香港佳士得 2017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一百多萬,養(yǎng)德堂珍藏中國古玉器。</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1日,北京“集古思源”古玉拍賣專場,這件與我紋飾相似的玉帶鉤,拍賣成交價一百萬元(不含傭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