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亞聯(lián)邦民主共和國(英語: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簡稱埃塞俄比亞(臺譯衣索比亞),位于非洲東北,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共和國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人口1.12億(截至2021年10月),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國土面積110.36萬平方公里,全國分為2個自治行政區(qū)及9個民族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p><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亞具有3000年文明史 。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蘇姆王國 ,10世紀末被扎格王朝取代。 13世紀,埃塞俄比亞帝國興起,19世紀初分裂成若干公國。 1889年,紹阿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稱帝,統(tǒng)一全國,建都亞的斯亞貝巴,奠定現(xiàn)代埃塞俄比亞疆域。1889年,意大利同紹阿國王簽訂《烏西阿利條約》 ,1890年,意將占領(lǐng)區(qū)命名為“厄立特里亞” 。1896年,埃塞俄比亞大敗意軍,意被迫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 1950年12月,聯(lián)合國將厄立特里亞作為一個自治體同埃塞俄比亞結(jié)成聯(lián)邦 。1974年9月12日,廢除帝制。1993年4月23日~25日,厄立特里亞在聯(lián)合國監(jiān)督下舉行公決,埃塞過渡政府接受公決結(jié)果,承認厄獨立 。1994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lián)邦民主共和國成立。 2021年11月2日,埃塞俄比亞進入全國緊急狀態(tài)。 </p><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亞是非洲聯(lián)盟成員國,非盟總部和聯(lián)合國非洲經(jīng)濟委員會設(shè)在首都,是非洲聯(lián)盟、政府間發(fā)展組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等組織成員。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工業(yè)基礎(chǔ)薄弱,2021年埃塞俄比亞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993億美元,經(jīng)濟增長率5.6%</p> <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古國之一,賦予綠、黃、紅三種色彩在這片大地上更深的淵源。歷史上,它們與科普提克教堂的禮拜儀式息息相關(guān),被供奉成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的象征,體現(xiàn)人類自由所崇尚的忠誠、希望、仁慈三種美德。這三種色彩還分別代表埃塞俄比亞的三個地區(qū):提克列(紅)、阿姆哈拉(黃)、西奧亞(綠)?,F(xiàn)在綠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溫和的氣候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還象征對未來的希望;黃色象征和平與博愛,也代表人民建設(shè)國家的決心;紅色象征人民為保衛(wèi)祖國隨時準備流血犧牲。原國旗上無國徽圖案。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lián)邦民主共和國成立,1996年,新國旗中央增加國徽圖案。</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25日晚上8點,來自全國各地的17位攝影愛好者匯集廣州白云機場T2航站樓,開啟期待已久的“埃塞俄比亞精品人文攝影游”,我是這次活動的攝影指導(dǎo)。</p> <p class="ql-block">8月早上當?shù)貢r間6點半到達俄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導(dǎo)游兼翻譯接機后安排用歐式早茶,爾后前往紫薇湖游覽,</p> <p class="ql-block">紫薇湖離亞的斯亞貝巴120公里左右,英文Lake Ziwig)是必去的打卡景點。</p> <p class="ql-block">湖心島又稱為“鳥島”,這里有大量的白鷺,鵜鶘以及品種繁多的鳥類。我們的游艇近距離接觸鳥兒也不驚慌,在這里人與鳥和諧相處!</p> <p class="ql-block">抓拍了一組鳥兒情意綿綿、情投意合的畫意場景。</p> <p class="ql-block">湖心島上常年居住著2位90多歲的老人,她們相互幫襯生活愜意堪稱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其實紫薇湖心島的開發(fā)是由一位2008年北京奧運會萬米長跑冠軍,埃塞運動員海利(Hili)出資開發(fā)經(jīng)營的。他同時經(jīng)營的還有2家5星級湖景酒店“海利酒店”。這天我們就下榻于此。在這里,我感受到了非洲的奢華與舒適。</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是我在我住的3樓客房陽臺上拍攝的《紫薇山水》。</p> <p class="ql-block">紫薇湖畔留下來多少浪漫和激情</p> <p class="ql-block">在海利酒店我們邂逅了一位白須老者,他睿智慈祥!和我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相機的攝影語言中有一種叫“高調(diào)”,有一種叫“低調(diào)” 。我用這兩種語言都無法詮釋這位老者的高貴氣質(zhì)和儒雅風(fēng)度。</p> <p class="ql-block">他笑著和我道別,轉(zhuǎn)身穿過石板路飄然而去!</p> <p class="ql-block">離開酒店迎著明媚陽光我們驅(qū)車趕往下一站阿瓦沙,不一會就聽見隱隱約約的禱告聲,我幡然大悟:今天是禮拜天,隨著禱告聲越來越近,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大的教堂,許多身著白袍的信徒云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下車后拍攝的第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信徒們圍著教堂,有的坐在林蔭樹下的石條凳上、有的站在教堂廊沿下額頭觸墻,有的干脆席地而坐,還有的雙膝下跪、額頭著地虔誠的禱告。</p> <p class="ql-block">跪在地上讀圣經(jīng)的婦女</p> <p class="ql-block">他們信奉的是東正教</p> <p class="ql-block">由孩子們組成的唱詩班和鼓手正在深情地吟唱。</p> <p class="ql-block">隨著禱告的韻律起伏,信徒們忘我投入其中,場面非常感人!讓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搖曳的燭光下是信徒堅定的目光,這是希望之光、信仰之光!民族之光!</p> <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亞的孩子們從小就懷揣信仰</p> <p class="ql-block">神職人員在唱詩班的吟唱中認真的做法事,爾后把禱告進一步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趕到阿瓦沙漁場的時候已經(jīng)接近中午,但這里依然人頭攢動。</p> <p class="ql-block">漁民有的在岸邊的農(nóng)貿(mào)市場進行交易,有的在修整漁網(wǎng) 。</p> <p class="ql-block">遠處有陸陸續(xù)續(xù)漁船靠岸進港</p> <p class="ql-block">幾只一米多高的大鸛在小船邊溜達</p> <p class="ql-block">不遠處一群大鸛仰天長嘯,仿佛它們才是這里的主角。</p> 在通往阿爾巴門奇的路上,隨處可見趕著小毛驢匆匆趕路運水的情形。 清晨,在孔索村寨旁,一條近乎干枯的河床上有不少孔索族婦女在汲水、沐浴和洗衣物。 河上的一座小橋把男女分開,河的上游是婦女兒童,下游則是男人們。說是隔開,其實近在咫尺,相互之間通過橋孔彼此招呼,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更不介意我們這些似乎是從文明世界來的人手中相機的咔嚓聲 <p class="ql-block"> 除了偶爾朝我們或好奇或友善的笑笑,瞬間又恢復(fù)到自然自由狀態(tài),除了這里的一切,好像我們根本就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背一個黃色的塑料方形水桶背水,有的會走上幾公里路程。</p> <p class="ql-block">這是以善于開墾梯田聞名的孔索(Konso)部落,他們住在用山上采拾的碎石砌成的石頭房子。孔索部落也是埃塞俄比亞最為勤勞的部落,孩子們老遠看見我們來了,紛紛跑來圍觀!</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看見我們非常興奮</p> <p class="ql-block">老人們向我們展示了古老的棉花紡線的技術(shù)</p> <p class="ql-block">高蹺族踩高蹺原本是為了照看莊稼(高粱玉米里)方便而產(chǎn)生的</p> <p class="ql-block">高蹺部落一般都是居住在交通發(fā)達的村落,行程里只是偶爾在行進中的車上看見。他們往往以五、六人組成的形式出現(xiàn)在主干道路傍、他們踩著高蹺擺著造型讓過往的車輛停下來拍照留念而賺取小費。當然這也是高危險的行為,當?shù)厝嘶蜇涇嚫静粫O聛砼恼樟粲?,只會呼嘯而過,揚起陣陣灰塵。只有游客和攝影人才會如獲至寶,趕忙下車拍照。當然,小費也掏得心服口服。由于這樣才衍生出這樣一個行業(yè)。</p> 3歲多的小孩來到公路邊,靠踩高蹺拍照賺錢確實不易! <p class="ql-block"> 以唇盤為顯著標志摩爾西(Mursi)族,主要語言是摩爾西語。女人把下嘴唇拉長透空,用泥做的盤子填充支撐,把嘴唇撐得很大,形成了大盤子嘴的奇景。因此,她們又被稱之為唇盤族。</p><p class="ql-block">這里的女子有著獨特“唇盤”裝飾,她們以唇部畸形為美,沒有唇盤的女性難以找到理想夫婿。如今,奧莫山谷的寧靜將被全球化潮流打破,越來越多的部落女性開始選擇放棄傳統(tǒng)的唇部裝飾風(fēng)格。帶著唇盤裝飾的奧莫山谷女性,女人和孩子身上都繪有傳統(tǒng)紋飾。在南部埃塞俄比亞,女人們移除下顎牙齒,穿透下唇,并用陶土唇盤擴大唇部。耳部也相應(yīng)地穿孔并戴有擴大耳垂的圓盤。</p> <p class="ql-block">由于唇盤的大小直接關(guān)系到美與地位,因此她們也成了這個村莊最美且最受尊重的人</p> <p class="ql-block">這是唇盤族最美的女人。她不但唇盤大、而且耳盤也碩大,</p> 身上用火制作的烙印紋飾、在陽光的印襯下熠熠生輝,這足以證明她的美麗與高貴!但這是用極其痛苦的代價換來的美,雖苦猶甜! <p class="ql-block">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到來,目前這個部落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愿再吃這樣的苦頭,她們仿佛意識到了來自外面的美不僅僅是割嘴盤唇。</p> 手機的到來給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p class="ql-block">但愿她們能夠懷揣夢想,走出這個荒蠻的部落 ,融入現(xiàn)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但愿這些夢鄉(xiāng)中的孩子美夢成真,接受現(xiàn)代教育,成為埃塞的國之棟梁。</p> <p class="ql-block">在唇盤族拍攝到8點半鐘,地接導(dǎo)游突然接到突爾米的朋友打來的電話,告知突爾米紅泥族某個部落下午1點半有跳牛和成人禮活動。這個天大的好消息讓所有團友興奮不已!雖然時間緊迫,但快馬加鞭也是能夠按時趕到的,哪怕放棄吃飯飯也在所不惜。</p><p class="ql-block"><br></p> 埃塞俄比亞奧莫河谷深處,干百年來在哈莫爾族一直延續(xù)著一個奇特的傳統(tǒng):當男孩長大到16歲之后,族人要為他舉行成人跳牛儀式,只有在正式場合下成功在牛背上來回跳過四次,男孩才會獲得族人的認可,成為真正的男人,也將會得到女孩子的親睞,更有了娶妻生子的權(quán)利。<br> <p class="ql-block">當我們快接近這個部落時,就隱隱約約可見四面八方的人向一個比較開闊的場地聚集,</p>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跳牛節(jié)并不是節(jié)日,它更像是一場主題聚會。沒有固定的時間,沒有固定的場所,也不是所有16歲男孩都有機會完成這場儀式。因為這是一場富人的游戲。當?shù)厝烁嬖V我們,何時舉行成人禮主要取決于男孩子父親的錢包。因為辦一次這樣的儀式需要很多很多的食物,所以,只有在雨季過后待到父親盤點完當年的收獲情況,才能決定是否辦得起。這就導(dǎo)致跳牛儀式往往會集中在每年的6、7和9、10這四個月份舉行。 活動期間殺牛宰羊,所有參加活動的部落成員和親朋好友一天一夜的酒肉大狂歡,只有經(jīng)濟條件特別好的人家才有能力舉辦,有的人一輩子也沒舉行自己“成人禮”,但也可以娶妻生子。只是沒有面子而已。<div>參加儀式的人很多,有本村人和來自外村的親戚,他們早早就等待在這里。<br></div>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個部落長者用巖石在石頭上加水摩擦提取顏料, 另一位長者把提取的顏料在一名青年男子臉上涂抹成好看的圖案臉譜。這位青年男子是今天活動主角的表兄弟或堂兄弟,他今天的任務(wù)就是負責(zé)有求必應(yīng)的抽打美女。 銀飾的碰撞聲,小喇叭的吹奏聲和歡快悠揚的歌聲此起彼伏。一伙紅泥族美女圍著一個青年,美女們把手中的樹枝遞給青年男子,求著、哭著、爭著讓他用樹枝抽打自己。 這位老者為美女們準備了韌性十足的“鞭子” 哈莫部落男子成人禮是別具一格的跳牛儀式。跳牛儀式尚未正式開始,準備跳牛的青年在部落長者的主持下要進行復(fù)雜的程序,男女求愛的舞蹈跳得正歡。興奮的女人們在旁邊吹著號角跳舞,男子手持樹枝鞭子狠狠地抽在女人們的背上,鞭子到處,血肉模糊,而女人卻在吸了一口涼氣后,面部表情更加興奮歡愉。看!這位女士背部被鞭子抽得皮開肉綻,同時她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和愛情! 儀式開始前,女性會精心的打扮自己,而她們的化妝品就牛油混合著紅色泥土組成的天然涂料,把它均勻地涂抹在頭發(fā)上,綹狀的頭發(fā)洋溢出自信的光澤。 看!這位女士背部被鞭子抽得皮開肉綻,同時她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和愛情! 這位美女背部老的鞭痕剛剛結(jié)痂,又被狠狠的猛抽,雖然皮開肉綻,但心比蜜甜。因為收獲了滿滿的愛情,此時此刻感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幸福的”鞭子繼續(xù)飛舞 被抽打的女人隨著號角聲,還會跳起得意地舞蹈,并沒有一絲的躲避。后背上血淋淋的傷痕,會成為女人之間的比較,在當?shù)?,這些傷疤是美麗和忠貞的象征 求著、哭著、爭著、吹著喇叭迎接“愛情的鞭子”。 后背傷疤的多少,會決定你是不是得寵。 孩子們也效仿著忙的不亦樂乎。 正式跳牛之前要先完成一個神秘的儀式,占卜之后男孩鉆過通向成人的神秘之門,沐浴后的男孩必須鄭重地赤裸著坐在母牛皮上,木制生殖器放在男孩張開的雙腿間,男人們將男孩團團圍住,給木制生殖器套上8個鐵制手鐲。 <div>接著把木質(zhì)生殖器放在葫蘆里涂上一些白色液體,然后掀倒手鐲,象征接受洗禮者的新生。<br></div><br> 部落長者在牛群中挑選出六頭牛。選出來的牛是有講究的,通常小牛代表小孩,母牛代表女性。被選中的牛們被強制站成一橫排,用它們的身體組成一座橋。行成人禮的男孩兒將從這座橋跨過,象征著從青春期步入成年。 但見這位全身毫無遮蔽的男孩兒在牛群前躊躇滿志,然后又一次猛然助跑,一氣呵成! 但見他又一次輕松躍上第一頭牛的牛背。在這座由牛搭建的橋上快速向前奔跑、落地。再轉(zhuǎn)身重新躍上牛背,如此反復(fù)四次,既宣告成功,于頃刻間告別少年時光步入成年,從今天起他的乳名將改為成年人的名字!<div>在女人們吹吹打打蹦蹦跳跳中,宣告這次的成人禮的結(jié)束。接下來,該是殺牛宰羊,開始一天一夜的酒肉大狂歡,慶祝部落里又長成了一條好漢!<br></div> 大三尼奇部落被稱為世界上唯一的裸體民族,坐落于奧莫山谷旁。大三尼奇部落有八個族群,人口約2萬人。 部落中的人們通常赤裸上身,也不穿鞋子。頭發(fā)用泥打成綹,腰系一條色彩鮮艷的布裙子。全身上下只有簡單的裝飾物,他們喜歡在下嘴唇下面打一個小洞,然后插上羽毛等飾物。色彩斑斕的飾物是大三尼奇部落獨特的風(fēng)情。男子,戴著頭環(huán)、耳環(huán)、項鏈、手鏈,顯得精干而帥氣。 部落男子為我們跳起了迎賓舞 女子也唱起了歡快的圓舞曲 三個碰巧媽媽站在一起 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母親的尊重,我單膝跪下拍攝了這幅作品! 一雙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手、經(jīng)歷了多少歲月的輪回! 歲月和滄桑就寫在手上 愿這個部落盡快融入現(xiàn)代文明,生活幸福! 臨別時在部落里的合影 卡羅彩繪族是埃塞俄比亞南方州奧莫河谷地區(qū)的幾十個原始部族之一,人口規(guī)模不大,以種植高粱、玉米等農(nóng)作物和放牧為生。 為了美觀和裝飾,卡羅族男性村民會將由石頭研磨成的顏料涂滿全身,而女性則僅會在面部進行涂畫。人們身上的彩繪體現(xiàn)出卡羅族對美的理解,也展現(xiàn)了他們的藝術(shù)造詣。 村民為同伴進行面部彩繪 無所事事的孩子們 帶著面具的孩子們 爬高上樹的孩子們 涂滿彩繪的成年男子 盛裝加身體的婦女 阿博萊光頭部落是我們進入埃塞俄比亞南部低谷腹地的一個原始部落,阿博萊族婦女喜歡頭批一塊深藍色的布,男人喜歡隨身攜帶一個凳子(也可以當枕頭用)。他們都非常喜歡照相,但必須得給小費。 埃塞俄比亞不但盛產(chǎn)長跑冠軍,還盛產(chǎn)美女,號稱“黑珍珠”的美女就來自這里。 臨別時和阿博萊光頭部落村民的合影 告別南方的原始部落,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飛往埃塞北方歷史名城拉利貝拉。 <br><br>這座被稱為叟斯的教堂,現(xiàn)在人們稱之為"崖石教堂"或"十字教堂。是扎格維王朝(Zagwe)時期修建的,迄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必定在開建之始,每一個細節(jié)都被周密計劃過了,因為每一個柱子,每一級臺階,以至于每一個窗戶格都是掏空巖石而成型的。其建筑形式,其內(nèi)部裝飾,其應(yīng)用布局,處處獨具匠心。那些在天然的赭紅色火山巖上精雕細琢出來的石柱形走廊,鏤空透雕的門窗和文飾、雕像,浮雕和祭壇,沒有用任何灰漿或者粘合劑,其精妙絕倫,其線條分明,幾乎讓人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心中的那份震撼。 這種巖石教堂共有11座,分布在拉里貝拉的山崗上,其規(guī)模嘆為觀止,其難度難以想象! 各個教堂之間有悠長的山洞連接,身至洞中分不清東南西北猶如置身迷宮 教堂前被擠得水泄不通,他們都非常認真、虔誠 心中的信仰化為不懈的堅守,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 教堂的鐘聲打破夜空的寧靜,神職人員手里搖晃煙壺,在各個角落釋放煙氣為民祈福。 有的信徒舉著小火把云集于此 燭光搖曳、經(jīng)聲朗朗。 一輪明月懸掛夜空,俯瞰大地,注視著教堂內(nèi)外的蕓蕓眾生。 冷暖相間的色調(diào)猶如油畫世界 孩子的投入不亞于大人 靜思 懺悔 禱告 投入 教堂外面站著讀圣經(jīng)的信徒 靜靜聆聽圣經(jīng)的孩子 從上到下 從里到外 都只是為了心中的信仰! 離開拉利貝拉的上午,我們抽空來農(nóng)貿(mào)市場拍攝,喏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依山而建,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人們從四面八方云集于此 人來人往 旁邊的大榕樹下坐著2個牧羊人 一個抱著小羊的孩子穿越攤位追著大人叫賣 一位談定的女士沐浴著暖陽欣賞著眼前的驢打滾 街道上行走的老人 攝影師的抓拍 坐在門口曬太陽的男子 <p class="ql-block">把糧食高高舉起再滑下,接受風(fēng)的洗禮讓糧食更加純凈,以圖賣個好價錢。</p> 趕集回來的一家子 有人說埃塞是人文攝影創(chuàng)作的天堂。我要說埃塞的風(fēng)光攝影也美到極致。這是在途中隨手抓拍的一個場景。 這是我在阿爾巴門奇下榻的“海利酒店”客房陽臺上手機拍攝的《紫薇湖的早晨》 這是全程為我們服務(wù)的5號車司機貝利,服務(wù)周到,笑容可掬。 低調(diào)的拍法又使他儒雅、睿智。 <p class="ql-block">行程結(jié)束了,我們即將離開這個我們?nèi)珗F包下的酒店。此時的心情非常激動和不舍!埃塞的山好、水好、人更好!怪不得老師們發(fā)出感慨說:“還好我來了”!</p><p class="ql-block">再見埃塞!我一定還會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