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起源中,自然選擇和適應性進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適應環(huán)境才能生存下來。</p><p class="ql-block"> —— 達爾文《物種起源》</p> <p class="ql-block"> 飄洋過海</p><p class="ql-block"> 椰子樹原生地為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新西蘭,科考在南太平洋發(fā)現(xiàn)了100萬年以前的椰子化石。關(guān)于椰子樹是如何傳播的有多種說法,譬如說海風刮向他地、飛鳥銜種跌落、人類遷徙攜帶,還有便是隨洋流飄至等等。</p><p class="ql-block"> 首先椰子樹的種子是寄存在完全成熟的椰果當中,通過汲取椰肉和椰汁而孕育的。一顆椰子與籃球大小相仿,重過2~3kg,海風和飛鳥的能量都不可能充當傳播載體。其次遠古時代,人類尚處于刀耕火種時期,大范圍、超遠距離的遷移活動幾乎不存在,更談不上有意識地傳播野生植物(不排除后期人類遷徙傳播)。最后一種飄流傳播方式是可信的,實驗證明椰子在海水中浸泡110天便可發(fā)芽,該時間段內(nèi)飄流距離可達4800多海里,發(fā)芽的椰種飄浮至適宜生長的地方安營扎寨。</p><p class="ql-block"> 海南的椰子樹大約是南宋時期從馬來群島飄浮過來,在東海岸一帶登陸生根繁殖。4000年前馬來人將野生椰子樹進行馴化并開始種植,發(fā)掘了椰子樹的使用價值。我國椰子樹主要種植基地當屬海南,全島很快形成種植習慣,椰樹成為海南標志性植物,既裝點了南國獨特的椰風海韻景觀,又增添了經(jīng)濟活力,逐漸發(fā)展為當?shù)刂匾慕?jīng)濟產(chǎn)業(yè)。兩廣、云南、臺灣等地方也有種植,但是規(guī)摸不大、產(chǎn)量小、品種少,不可同日而語。</p><p class="ql-block"> 椰子起源、傳播、馴化、培育過程,佐證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社會的興盛,是一部精彩的植物"《史記》"。</p> <p class="ql-block"> 物競天擇</p><p class="ql-block"> 椰樹屬棕櫚科喬木植物,植株高大15~30米,樹干勻稱不分枝生蔓,樹葉呈羽狀全裂集中在頂端,葉柄粗壯,長達4米;花瓣呈果卵球形或近球形;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纖維質(zhì),內(nèi)果皮木質(zhì);種子萌發(fā)時由孔穿出,果腔富含胚乳(果肉或椰仁)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椰子未熟胚乳可作為水果食用;成熟椰肉可榨油、加工糖果、糕點;椰子樹是熱帶地區(qū)綠化美化環(huán)境的優(yōu)良樹種。椰肉的含油量很高,對補充營養(yǎng)和美容都有好處;椰子還有使人放松,利尿和補益脾胃,緩解腸道病痛的功效?!吨袊幹矆D鑒》也記載了椰子有:“滋補,消暑,解渴”的功效,新鮮椰子還對心臟病、心力衰竭性水腫有輔助治療作用。 </p><p class="ql-block"> 椰子樹有“生命樹”之稱,只要有椰子樹,便具備生存條件。自古以來,航海者遇險而流落荒島,靠椰子維持生命最終獲救的不乏其人。海南椰子栽培技術(sh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并且不斷引進和改良品種,現(xiàn)有世界各地不同品種的椰子樹17種之多。</p> <p class="ql-block"> 椰子的成長:青皮椰??椰青??毛椰子??椰皇??椰寶</p><p class="ql-block"> 青皮椰,表皮是青色的嫩椰子。青皮椰的汁水更加鮮嫩,即開飲汁。</p><p class="ql-block"> 市面常見的是青皮椰去皮版本,削成統(tǒng)一標準的“圓形屋”狀。即是椰青。</p><p class="ql-block"> 最開始為了更容易在體積有限的冰柜里擺放,后面約定俗成削成了那樣。</p><p class="ql-block"> 椰子再成熟一點,表皮成黃色后,就是老椰子帶著毛的叫毛椰子,打磨拋光后叫椰皇。</p><p class="ql-block"> 除了喝椰子水外,椰子肉可以挖出來做椰蓉、椰絲、椰子餅。大部分人認為,椰皇才是椰子的精華。</p><p class="ql-block"> 椰子發(fā)芽后里面會長出椰寶,就是椰子的胚芽,只有剛發(fā)芽的椰子里面才有,口感像海綿,有濃郁的椰子味</p> <p class="ql-block"> 椰鄉(xiāng)美譽</p><p class="ql-block"> 文昌椰子半海南,這座陽光東海岸城市籍此被冠以椰鄉(xiāng)之美稱。椰子種植面積達23.8萬畝,椰果年產(chǎn)量約1.7億個,擁有椰子加工企業(yè)196家,已形成種植、科研、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chǎn)業(yè)鏈條,年產(chǎn)值達25億元,成為當?shù)嘏e足輕重的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p><p class="ql-block"> 東郊椰林是全省最大的種植基地,穿行其中如入莽原,6.8萬畝的椰林綿延15公里。200萬株椰樹演繹著椰島風情。其中包括紅椰、青椰、矮椰、高椰、水椰等。樹高林密,草青花艷,一條鄉(xiāng)村道彎彎曲曲看不見盡頭,抬首仰望不見藍天白云,高大的樹干頂著一蓬蓬羽翼狀的葉枝擋住烈日,陽光透過葉隙灑落一地斑駁;羽翼隨風擺動,似鐵扇公主舞動一柄柄撲焰巨扇;一株株粗壯直立的樹干,如列隊的勇士在操戈待令;一兜兜大小不等、青黃不一的椰果,密集地圍坐樹上,猶如一群兒女依偎在母親懷抱。 穿過椰林,大海展現(xiàn)眼前,視線豁然開朗。沙灘上游人漫步,海面上船帆穿梭,踩著椰林里的沙灘,聽著海浪的聲音,感受著椰風的輕拂,如此靜謐怡然的感受,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椰子樹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甚高,擇域性極強。廣東與海南僅隔一個瓊州海峽,相距不過僅29.5公里,而椰子樹在廣東沿海成活率不高。要么不結(jié)果或產(chǎn)量低,要么椰汁味道不純,基本上只作景觀植物保留。海南屬低海撥地區(qū),大片濱海沖擊土壤條件非常適宜椰樹生長,椰子便成瓊州大地獨有的資源,全國90%的椰子出產(chǎn)于此。</p> <p class="ql-block"> 椰子樹開花到結(jié)果約12個月,因每株樹開花期不固定,所以四季都能見到樹上的果實,但收獲一年只有一次。一株樹年產(chǎn)果50~100顆不等,價值300~500元上下。海南物價居高,工資水平偏低,但人們生活卻十分悠閑。實際上多數(shù)島民家庭倉廩實、衣食足,有很大部分隱性收入來自種、養(yǎng)殖業(yè),一個家庭種一片椰子樹便是一筆可觀收入。椰子樹是名符其實的富民樹。</p><p class="ql-block">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椰子與海南人生活息息相關(guān),喝椰子水,賞椰食品,加工椰制品已然成為海南人的生活常態(tài)。</p> <p class="ql-block"> 街頭巷尾,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隨處可見堆積待售的椰果,或青或黃或大或小,隨時可見品椰子的各色人等。隨著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質(zhì)量不斷提高,翠帳輕紗、蕉風椰雨,喝茶聽戲、賞景品椰,已是島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星空攬月</p><p class="ql-block"> 采摘椰子既是件苦力活兒,也是件技術(shù)活兒,一般人奈何不了。早期黎人赤足短打,四肢并用,似靈猴般攀上幾十米高樹頂,手起刀落逐一斬下。海南八大怪,"老太婆爬樹比猴快"便是真實生活的寫照,現(xiàn)場演示無不令人擊節(jié)?,F(xiàn)在采摘技術(shù)沒有根本性改進,椰林密集,枝葉交錯,無法使用機械操作,基本沿用傳統(tǒng)辦法,只不過采摘者腳上戴了攀爬工具,腰間系了保護繩索,砍刀換成了電鋸。但是采摘工作依然十分艱辛,價格雖見漲,成本亦增加。近年來,椰子樹品種不斷改良,矮化品種逐步推廣,期待盡快將采摘的勞動強度降至最低,盡享生活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椰子是海洋之果,是大海賜予人類的禮物。品椰子是有講究的,除了品種不一味道不同外,早上采摘與下午采摘的口感差異較大,嫩果與老果食用方法亦不同。椰子全身都是寶,觀賞、經(jīng)濟價值極高。廣泛應用于食品、輕工、醫(yī)藥、化工、冶金、環(huán)保、農(nóng)業(yè)、林業(yè)等許多領(lǐng)域。文昌人就地取材,推出了如椰子糯米飯、椰子角、椰絲糯米粑、椰子盅、椰蓉仔雞、椰子粽、椰蓉包、椰子清補涼等多種特色食品。</p><p class="ql-block"> 椰林挺碧空,千年撼椰夢。多少年來沉淀和堆積的椰子文化通過詩詞歌賦、童話民謠,在每一個椰鄉(xiāng)人的生命中柔軟溫存地流淌著,傳遞著勇敢、堅韌和愛。關(guān)于椰子的故事和島民習俗有很多版本,無一例外地均為歌頌、贊美篇章,寄意人們對椰子的崇敬和珍惜,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p><p class="ql-block"> "椰子味從今日近,鷓鴣聲向舊山聞"。來吧!來海南感受蕉風碧海!來吧!來文昌觀萬畝椰林!來吧!來吧!來喝上一口清香甘甜的椰汁,帶給你一份幸福健康,讓你一椰雍容,安居樂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