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為疫情被關了三年,所有的交通停了,各個區(qū)都設了卡,封了路口。天天只能待在家里每家每戶三天出小區(qū)買點吃的。三天兩頭核酸檢查,擔心一不小心查出陽性,整天提心吊膽的。社區(qū)工作人員也嚴格執(zhí)行上級命令封小區(qū),封樓棟采取所有能采取的方法。二零二年十二月底解封。社會慢慢地恢復了運轉,三月份旅游業(yè)也開始復蘇了。三月二十八報名去了新疆,玩了半個月?;貋硇菡藥滋焖脑率巳涨宄恳淮笤缇推饋?,拖著行李箱,背著包包又出發(fā)了。</p><p class="ql-block">我們乘輕軌3號線到四公里換乘環(huán)線到了重慶西站。等到十點多鐘開始叫我們排隊檢票了。</p><p class="ql-block">上了開往廣州的動車,放好行李便坐下來,我靠窗而坐可以打望沿途的風景。這一路穿的洞子太多,可以說幾乎都在洞子里。只是進入廣西才好一點,可以看見遠山,綠中帶黃的田野和裊裊炊煙的村莊。</p><p class="ql-block">到了廣州,找到了接我們去酒店的司機。同車的有來自瀘州的和西安的。</p> <p class="ql-block">珠海是地處于珠江的西面,地球的轉動的原因,泥沙這樣的東西往珠海這邊轉,而深圳香港那邊的就不受影響。所以珠江出海的污泥和水就往珠海這邊的方向,所以珠海近岸就形成了黃色的~而珠海的一些海島就沒有這種情況。所以就造成珠海沿岸的海水是黃色的。</p><p class="ql-block">珠海市中心在香洲區(qū),香洲區(qū),隸屬于廣東省珠海市,位于南海之濱、珠江口西岸,東水連香港,西連珠海市斗門區(qū)和金灣區(qū),南接壤澳門,北嶺中山市,背倚經濟發(fā)達的珠江三角洲腹地。香洲區(qū)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區(qū)內有珠海漁女、珠海大劇院、情侶路、圓明新園、梅溪牌坊、農科奇觀等特色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位于中國南毗鄰廣東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相距60公里,距離廣東省廣州市145公里。當我們經過一座橋時聽導游說左邊就是廣州的縣。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huán)二島組成,氹仔島經過填海面積擴大了些,澳門陸地面積以前只有二十幾平方公里,被稱為彈丸之地?,F在經過填海面積達到32.9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總人口為68.32萬人。大陸有10萬人去打工的主要從事建筑和服務行業(yè),也有非律繽的一般當保姆每月4千澳幣。澳門吃的很貴,大蒜十五元一斤,豆角十四元一斤,鴨梨十二元三個,芹菜十三元一斤……。住的也貴,十三萬一平米,舊房也要六七萬一平米。租房每月也要五六千。因此來澳門打工的大陸人早晨出境上班,晚上下班入境回珠海。</p><p class="ql-block">澳門處處是賭場,疫情前有48家,解封后有二十幾家開門。聽說有錢有勢的人都選擇何宏聲后人開的賭場。他是最大的一個賭場老板妻妾成群,有19位兒女。最有出息的是四姨太生的二個孩子。澳門就是靠賭發(fā)展起來的,我們參觀了威力斯賭場。這幢呈弧形狀的建筑其貌不揚。當我們走進大廳時,那才是金壁輝煌,光彩奪目。廳非常寬敞,中央有自下而上由大到小重疊的圓柱形的藍、紫、紅三層。每層藍都在噴水,就像伸展的白菊花瓣向臺邊垂下,圓臺內圈似藍色的帶雪的山在移動。我仰頭向上望星星點點猶如在下小鉆石雨,紛紛落入菊花芯中。聽導游說一會有表演,是一個什么樣的表演呢。是美女跳舞?走秀?我在猜想著,突然燈光一暗,那更五光十色,彩臺慢慢升高,壓縮了鉆石簾,高過我們的頭頂,每個人都仰著頭看璀璨奪目的大堂頂頂,目光又隨著彩臺的下降而回落,這時我發(fā)現大堂邊緣有一只只孔雀開屏的羽毛,好漂亮!等我收回視線彩臺上又出現了一顆巨大的鉆石閃閃發(fā)光。不久鉆石就消失了,灰復了常態(tài)。</p><p class="ql-block">看完短暫的表演,走了幾十步就是賭場。賭場就像一個超大的餐廳擺滿了白色桌椅。這個桌子是凹形,荷官又稱荷莊,多是漂亮的女子,但也有幾個美男。他們站在凹槽負責發(fā)牌,操縱賭搏機,收輸家的籌碼,多半是賭客輸。參賭的有當地人也有游客,一車車的游客都往賭場送。</p><p class="ql-block">聽導游說二樓可以拍照,我便乘電扶梯上了二樓,不只二層,上面有四五層,估計是客房或高級會所。因時間緊沒來得及上去看。僅僅二樓就吸住了眼球:藍色河和翹角意大利小船,劃船人也是意大利人打扮。河兩邊全是歐式風格的商鋪賣吃的,賣穿的,啥都有。有的鋪前還排著隊,不知是賣啥。順著曲折的河向前走,仰望便發(fā)現人造的藍天白云。每走一段就有拱橋目的是連接兩邊的商鋪,方便客人。我們加快腳步走到河的盡頭。我們又趕緊往回走。</p><p class="ql-block">從賭場出來,我們來到澳門博物館,館里陳列著澳門回歸時各省市送的禮物。有我重慶送的形似船的松綠玉石頭,新疆送的一幅很大的十字繡雪山草原……</p><p class="ql-block">游完澳門又回到珠海,第二天經過港珠澳大橋去香港。</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橋六十幾公里,渾濁的土黃茫茫的大海。過橋六十五歲以下收費??旖咏愀哿耍瑯騼蛇呌袔卓靡訕?,一條斜下坡路引著我們進入海底隧道。過了一陣眼睛一亮寬闊的海面映縣在。前面已經看得見連綿的青山,海水由藍牙綠。左手邊變成紫蘭的無邊的大海水。走了一段便看見右手海邊有一棟棟高樓大廈遠處看(可能是香港吧)左手邊是香港機場</p><p class="ql-block">今天導游帶我們去了中英街。設了關卡,辦理了各種手續(xù)進了關。我站在高高的平臺上腑視欄桿下右手邊的中英街。它同我想像中的分隔不一樣,它就好比公路上劃分的白色中線,一邊是中國一邊是英國(現叫香港,以前是英國殖民地|)。中英街并不長有一二百米,就是下層百姓擺攤設點之地。現在中國這邊把破舊低矮的平房都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二層樓房。英國那邊也把草棚拆了蓋的是破舊的平層石棉瓦。街的盡頭是英國窮人的住宅區(qū),導游提醒過我們走到第三棵吃里扒外的樹就別走了,擔心我們一不留神就走到別人的住宅區(qū)了,是違法行為,惹出麻煩就惱火了。大家都還是很聽話,在這吃里扒外的樹就仰頭看看這棵樹。樹身還是很粗,一個人張臂是抱不了的。身子長在中國這邊,樹冠茂密的葉子也偏中國。(以前可不是這樣,聽導游講是臺風吹的原因,整個樹冠由伸向英國的那邊的樹枝也慢慢彎了,現在整個長勢都朝向中國。香港回歸了連樹也懂了人意。)現在香港的人口有七百多萬,可建房子的地方很有限。因此房價特別貴,聽導游講風水好的樓房賣到七八十萬(香港人認為有山有水有官財(棺材))就叫好風水)。香港人每家每戶及商鋪都有神壇。目前香火最旺的是黃大仙廟。因地緊張就在高樓的側墻上寫了三個大字——黃大仙。我們走了百十米拐了一個彎就看見石階上有廟門。這個廟不同我們內地的廟。它里面有小橋流水,有綠樹成蔭,蜿蜒的長廊掛著兔子和上大下小呈錐體的各種色的紙燈籠。在層層高升的路上有神坎,也有正而八經的屋子供著神仙,屋外也有香壇。好些人跪在不寬的壩上握著簽筒在搖。來這條街購物的游客一車又一車,購完物的游客雙手都拎滿了,排著兩行長隊準備入關。我特意關注了英國(現在屬香港)那邊的店仍開著門,守店的都是中國和非洲黑人,光顧的人沒幾個。老伴排隊,我就進到英國店里逛一下,這里的店面大也就十幾個平方,小的八九個平方。我進的這家包包店的服務員像是內地的。這條街上啥都有,大到黃金和各種電子產品小到零食、化妝品和保健品。</p><p class="ql-block">吃的太貴4個小桃子大的紅李子50元。3個彌猴桃50元為多里亞港就在水低水稻口,香港理工大學是有錢人捐錢建的。到深圳的紅刊火車站就在地下遂道口,也有高鐵到重慶。</p> <p class="ql-block">40年前,深圳市叫做寶安縣,一個寶安農民一年只能掙270元,眼見對岸的香港燈火輝煌、高樓林立,一股逃港浪潮應勢而生。從此以香港為標準,成為深圳的使命。30年前,深圳最繁華的地方是中英街,深圳和香港的距離在這里拉到最近,全中國都來這里買黃金,中英街的金鋪開門即被搶空。那時,萬科還在賣投影機和錄像機,中興還在加工電風扇和電話機,華為還在為香港公司代銷交換機。雖然手機、電腦還未興起,但深圳的電子基因就此深種。20年前,深圳最中心的位置,華強北路和深南中路的交匯處,豎起了一座華強電子世界。同年,馬化騰在華強北的賽格科技工業(yè)園創(chuàng)立了騰訊。深圳從此軟硬件齊發(fā),勢頭將顛覆中國大地。10年前,伴隨著PC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華強北和騰訊踏上了各自的巔峰:前者成為了“中國電子第一街”,后者成為了中國首家市值過千億的互聯網公司。左手電子、右手互聯網,深圳擁抱了整個時代。深圳的歷史從東邊開始。以東海岸的沙頭角鎮(zhèn)中英街為起點,西邊直線距離十五公里處,是深圳歷史最久、客流量最多的羅湖口岸。從羅湖口岸出發(fā),沿著深南大道繼續(xù)由東往西行駛,途經華強北商業(yè)區(qū)、騰訊大廈和前海開發(fā)區(qū)。這是一條崛起之路,每一個路標都是深圳騰飛的最好注腳。</p><p class="ql-block">深圳是在中國領先發(fā)展的城市,是中共搞改革試點的地方。它分為關外和關內,關外指試點地區(qū),關內當時仍實行大陸的搞法。</p><p class="ql-block">我們隨車經過了幾個區(qū),就出了關。這里高樓林立是真正的深圳,導游把我們帶到一個海灘,這附近山坡上有別墅群但顏色很悶黑灰色,坡底的崖壁粉刷了藍色畫有各種海里動物,小朋友在沙灘玩的圖片。公路邊有一幢三十幾層的高樓,開發(fā)商給每戶涼臺都種上花草,很新穎。我們到海邊脫掉鞋子踩了下干濕沙灘,干的一踩就陷,濕的還比較硬。但只要海浪一過來硬的沙就松垮了。靠水邊的沙子較細,踩在上面很舒服。行走的人身后都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腳印。海浪聲很大,在大海的沖擊下形成了坡坡。我選擇坡緩的地方去追逐浪花,老頭一個勁為我拍照、錄像。游客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叫我們多拍點。其實人老了膽小也跳不動了,你看前面的少男少女在水里跳得多歡。年輕真好!</p> <p class="ql-block">廣州,古代行政區(qū)劃,地理上屬漢地九州之中的揚州南部,是漢族與部分南方少數民族原居地區(qū)之一。東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東吳孫權將交州分拆為交州、廣州兩部分,這是“廣州”的地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廣州初立時,統(tǒng)轄區(qū)域為今天的廣東、廣西兩省全部,東晉、南朝建制后改,廣州刺史轄區(qū)亦有增減。隋延置廣州,唐改為廣州都督府,五代南漢為興王府,兩宋時期為廣州府,元代為廣州路,明清兩朝為廣州府。在深圳的影響下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下,廣州也成了領先發(fā)展經濟的城市,現在立交橋,高樓大廈毗毗皆是。以前也是內地人打工的首選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