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懷念的軍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結(jié)尾篇)</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1日,經(jīng)黨支部研究,姜慶昌、劉興文二位同志介紹,團直屬機關黨委批準,我光榮入黨,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共黨黨員。從此,我按黨員標準,要求越來越高了。</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27日,這天放完電影回來,已是晚上十點多,洗漱完已近十一點便躺下就睡著了(當時寢室住在禮堂的北側(cè)耳房)。第二天(28日)早上,天剛亮,便聽到急促的敲門聲,時任團政治處主任的蔣孔剛告訴我們:"收聽中央廣播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jié)目,同時用大喇叭對外擴音廣播"。這時,我感覺岀事了,趕緊起床發(fā)電,用晶體管701型收音機,調(diào)整好頻率,再將信號輸入到130瓦的擴大機上。6點30分才知道,今晨三點四十一分在唐山市發(fā)生了7.8級大地震。</p> <p class="ql-block">師、團首長合影</p> <p class="ql-block"> 為了防止余震對部隊造成意外傷害,地震的當天,我們緊急聯(lián)系師電影隊,取到到四部影片。當晚,團119調(diào)動在九連莊附近施工的部隊,在當?shù)貜V場看電影。作為四部影片連放,這是我頭一次遇到。說句實話,作為一名放映員也很辛苦,如果連放兩部影片,由于受到放映機的強光刺激,致使眼睛發(fā)脹,加之連映四場,感覺頭很痛。同時,保證放映機、擴大機、發(fā)動發(fā)電機的良好工作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精力集中、全神貫注,時刻觀察放映機的工作狀態(tài)。同時,組長還提醒我們,要避免拿錯片,裝錯片。為了確保這一仗的勝利,放映前,我們做了各項準備,并提前備好加油漏斗。放映中,每三個小時,就要給連續(xù)工作的發(fā)動機加汽油,這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稍有不慎,極易引起火災。按操作規(guī)程,發(fā)動機工作熄火后二十分鐘后,才可以加注燃油、重新起動。由于準備充分,確保了發(fā)動機兩次加油、放映七個多小時,圓滿完成了這次放映任務。苐二天,天亮時一看,大部分戰(zhàn)士裹著大衣躺在地上睡著了。這時,我們才深深地揉了一下眼睛。</p> <p class="ql-block">左為寧長海右為蔣孔剛</p> <p class="ql-block"> 這一年,大事連連。唐山地震,毛澤東主席等幾位領導人先后去世,部隊進入了一級戰(zhàn)備。九月十一日,為紀念和緬懷毛澤東主席的豐功偉績,我們部隊在前指(一營駐地)舉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動后,又返回到團部,布置禮堂,為第二天地方黨政領導和人民群眾舉行悼念活動布置會場…,一連幾天,都在十分悲痛的心情中渡過。粉碎四人幫后,封禁的影片大都得到解封,這時我們的放映的任務更忙了。曾記得,十月底的一天,我們到離駐地很遠的五四鄉(xiāng)"蔥根溝"屯,放《英雄兒女》時,只有三十幾人觀看。影片放完后看后,副指導員拍著我肩膀說:謝謝你們給我們送來的精神食糧。為了讓部隊所有官兵都能看上電影,我們不盡余力,盡量滿足戰(zhàn)友們的需求。。一次去二營四連放映時,路過一座大山,山道是部隊施工時臨時開鑿的簡便車道,只能勉強一輛車通過。當車開到半山腰時,突遇胳膊肘子灣,司機畢汝平快速反應,掛上一檔,急忙左轉(zhuǎn)彎,勉強通過這段生死攸關的山路。事后我們下車回頭看看這條彎路,下面就是百丈深淵,若司和車輛有點失誤,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這時讓我們身上驚出了一聲冷汗!</p> <p class="ql-block">姜慶昌和戰(zhàn)友們</p> <p class="ql-block"> 進入1977年,影片進入“快傳時代”,那時候,一個快傳片,每個團只給一天放映時間。為了保證部隊全體官兵都能看到新影片,禮堂發(fā)揮了獨特作用,不用遮光,一天放三、四場,晚上再把影片倒好送回師里。為了保證每名戰(zhàn)士都能看到電影,團直屬隆平農(nóng)場、大阪牧場,也是我們半月一次的必咉之地,每年下來,我們的放映場次就多達400多場。</p> <p class="ql-block">侯憲華與戰(zhàn)友們</p> <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到了1978年4月。這是我即將脫下戎裝,告別第二故鄉(xiāng),離開部隊的日子。仔細回憶一下,在部隊五年多的青春時光里,有苦、有累、有甜、有回憶、也有心酸,是"甜”勝過了所有!</p><p class="ql-block"> 對于一個從家門走入校門、走進部隊這座大學校的我,每前進一步,都是戰(zhàn)友幫助,取得點滴成績,處處都滲透著黨的心血。記得我離開部隊(4月27日離隊)前一天的晚上,時任政治處主任的蔣孔剛邀我到他家坐客,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回到家鄉(xiāng)也是建設國家,,希望能取得更大的成績,回報部隊的培養(yǎng)教育"。</p> <p class="ql-block">1979年回部隊時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7年在九連莊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7年在原部隊大禮堂南側(cè)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8年4月28號,帶著對部隊的眷戀、對戰(zhàn)友們的思念,脫下戎裝,離開第二故鄉(xiāng),返回家鄉(xiāng)。先后在阜新市科委、阜新電視臺工作,直至2014年退休?;貞涗浿校皇乔О賯€親身經(jīng)歷中的一點"小酌"。</p><p class="ql-block"> 借此機會,向關愛、支持我,并肩戰(zhàn)斗過的戰(zhàn)友們致敬!</p><p class="ql-block"> 向離世的戰(zhàn)友們表示深痛的哀悼!</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2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