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姜建軍</h3></br><h3> <h3>我們都是在父母的目光注視下成長、奮斗、成家、立業(yè)。如今我們也都邁入老年入的行列,也在用當年父母那樣的目光期盼著我們的子女們成長成人,只不過我父親嚴厲的目光要比你父親慈祥的目光威嚴了許多,也讓我怨恨了很久。</h3></br><h3>我的老父親是一個帶兵打了幾十年仗的老軍人,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做個頂天立地對國家社會有作為的人!再次祝天堂上我們的父母安息并賜我們更多的心靈依仗!<br></br></h3></br><h3>當我看著照片上父親摟抱著我女兒時一臉慈祥的笑意,我就想:父親在世的時候,怎么就沒有用這樣溫暖的眼神注視過我呀?或許在父親的眼里,我在家里是一個沒有什么本事并且沒有為他帶來過什么榮譽并且讓他臉上有光彩的兒子。為此,在父親的眼皮底下,我真的是自卑了幾十年。</h3></br><h3>當他2006年過世的時候,已經51歲的我還是機關科室里的一個主任科員,而我在部隊上的兩個哥哥則一個當了少將,一個當了大校,在機關混了近30年的結果讓我在父親的遺像前感到羞愧和懊惱。</h3></br><h3>其實在父親的眼里,壓根就沒有給予過我厚望。家中兄弟姐妹六人我是老四,屬于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主兒。記得小時候全家吃飯,菜盤子里要是有幾片肉,我絕對是看著眼讒卻不敢主動用筷子去夾的,我知道父親內心里喜歡的是大哥二哥,姐姐還有小弟。從小到大,喜歡做事完美和脾氣暴躁的父親總是把我當成他的一個勤務兵使喚,而我對于他交待的事情又總是不能做到讓他滿意,比如擦個玻璃,掃個地,他都能夠挑出你做的不夠仔細的毛病,然后不是吼你訓你,就是給你個臉看。所以小的時候,我從內心里也是不喜歡和父親待在一起的,只要有父親在,我就恨不能“升天”,逃之夭夭。</h3></br><h3>父親對我的態(tài)度讓我特別的沒有面子,包括我后來成家?guī)е掀藕⒆雍透改冈谝黄鹕钜彩侨绱恕8赣H常常輕蔑的這樣說我:“你要是給我當勤務兵,擦皮鞋都不用你!”父親是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老軍人,是那種遇強則更強的主,所以他帶的兵和他的部下絕對是他要看的過眼去才行,否則跟他一起干工作的人,日子也不好過。能勉干下去的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別頂嘴,任他隨意數(shù)落去。</h3></br><h3>雖然父親總是看不上我,但他還是在我成長的人生道路上用他獨特的方式給了我一些“格外”的關注和動力。比如小的時候我生病住院,他讓我每周背誦幾篇毛主席語錄,每過一周他要來檢查。還不到十歲的我因為害怕父親的巴掌,就老老實實的把毛主席語錄從頭到尾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了。</h3></br><h3>我去外地當兵走的時候,父親撂下狠話給我:不入黨你就別回來了!結果我當了整整5年兵才入黨,這期間只回過一次家,還覺得自己很努力了,可還是讓父親很失望!入黨以后,父親又發(fā)狠話說:不提干你就別回家!在他眼里別人能當干部你也能當,當不上要就說明你肯定是犯了大錯誤。好像部隊里不管什么人只要你努力都可以當干部似的,全然不顧及你的內外部的各種條件。在部隊那十幾年的奮斗中,我?guī)缀跄贸隽俗约喊俜种俚牧?,結果要不是搭上中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部隊擴編的形勢,我還是會讓父親失望復員回家的。</h3></br><h3>我在部隊當新兵的時候,父親曾經讓家住石家莊的后勤趙助理員利用探家的時候到部隊看望過我。還利用在軍區(qū)開后勤工作會議的機會找到當時我所在的27軍后勤部張連臣副部長告訴他我在哪個團里當兵,張副部長還親自專程下到連隊去看望過我。我能想像出自尊心特別要強的父親是處于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托付他人關照我的。而我還是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我還是我,有些人和有些事真的跟人家比不了。假如我在步兵連跟人家農村兵帶護具拼刺刀,人家一槍可以桶我好幾個跟頭,而我也決不會因為有了父親的期盼而成為人之蛟龍的。</h3></br><h3>當我轉業(yè)回到家里的時候,父母親都老了,但父親看我的目光仍然是輕蔑和小覷。每當他和大哥二哥談話聊天的時候,多是用商量的口吻,而對我始終是毋庸置疑的命令式。有時候我能夠感覺到他因為其他莫名的煩心事而故意沖我找茬發(fā)火。我就委屈的想:不就是因為嫌我沒本事當官窩囊嗎?人和人有什么可比性?有的人天生就是會飛的,有的人天生就飛不起來,即便能夠飛起來,還有那麼多“打獵”的獵手等著你呢!能全怪我不努力嗎?</h3></br><h3>父親只要一不高興,就攥拳頭數(shù)叨我沒本事,干嘛嘛不行,從地方到部隊、從部隊到地方,到了那么多的單位也沒干出什么名堂!父親數(shù)叨我的時候我自己也覺得挺委屈,特別是在民政局當了15年的正科,你再怎么努力人家就是認為你不行,找誰說理去?再說了,官也不能都讓你一家人當了,那別人干什么去?能不眼紅嗎?</h3></br><h3>在人生路上混的久了,我也學會為自己的沒什么本事開脫找詞了!</h3></br><h3>但我還是在心里邊不服氣,不服父親認為我沒本事的氣。</h3></br><h3>這么多年過來了,父親已經離開我們8年了,我也到了60歲退休的年紀了,在父親走后的這8年里,我規(guī)規(guī)矩矩的做人做事,現(xiàn)在已經是政府機關的正處級調研員了。而且我還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一個紅軍后代的情感路》,成了天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我的《將軍55》新浪博客辦的風聲水起,點擊率達到200萬人次,天天好評如潮!另外我還堅持了十年冬泳,把身體鍛煉的敢和小伙子比高底!最重要的是我的心態(tài)修煉的已經不再和任何人賭氣了,包括曾經對父親那么多年對我的輕蔑和否定的目光,我都會當成笑談說給我的同事們聽。我到現(xiàn)在也沒搞清楚,到底什么才算是“本事”?</h3></br><h3>后來我總結歸納出來了,就是我是屬于活在哲學里頭的人,即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而父親則確實活的有點片面了,他認為你一點不行,就什么都不行。跟一個事事追求完美的父親在一起生活幾十年,實在是"累"的我夠嗆!</h3></br><h3> <h3>?左一為二哥姜志軍 右一為大哥姜鐵軍?? 中間為父親 拍攝于1968年為什么父親總看不上我,說到底還是因為我有兩個讓父親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的哥哥。</h3></br><h3>? 我大哥姜鐵軍是父親的驕傲,也是我奮斗的榜樣!</h3></br><h3> <h3>有天我翻看父親生前的剪報薄,發(fā)現(xiàn)父親保存著的一張1978年某期解放軍畫報上剪裁下的一張我大哥姜鐵軍在給軍藝同學做戰(zhàn)術示范的照片,雖然已經很模糊了,但依然還能看出大哥一絲不茍很規(guī)范戰(zhàn)術動作。</h3></br><h3>大哥當排長的時候,帶護具拼木柄刺刀在全連數(shù)一數(shù)二,還參加過全團的刺殺標兵比賽。當時他已經是北京軍區(qū)迎外部隊陸軍第196師586團的參謀長了并在當年66軍參謀長業(yè)務考試中取得過第二名的好成績。</h3></br><h3>1973年他參加過天津地下埋設電纜的國防施工,當時是連隊副指導員。1976年參加唐山抗震救災,當時是臨危受命當二營營長,組織部隊運送遇難尸體。1978年他在張家口參加戰(zhàn)備施工一年,當營長并立三等功。參加過北京軍區(qū)組織的華北地區(qū)802大演習。</h3></br><h3>1986年參加天津市煤氣化改造工程,當團長,并獲得天津市勞動模范稱號。以后他又當了副師長、天津警備區(qū)后勤部長。</h3></br><h3>大哥從軍幾十年的奮斗經歷,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干出來的,所以大哥是我父親的驕傲,自然也是我奮斗路上學習的榜樣!</h3></br><h3>二哥姜志軍1966年滑翔學校畢業(yè)去了海南島當兵,1970年被部隊保送進北京大學成為我們家第一個大學生,畢業(yè)后分配到海軍總部,從參謀、室主任、研究所長、院校部長、一直做到海軍裝備研究院院長授少將銜。</h3></br><h3>其實,我的兩個哥哥不僅令我的父親感到自豪和驕傲,也讓我感到即驕傲又慚愧,人和人雖然說不能比,人比人氣死人。但同是一奶同胞的我,差距確實是太大了。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心有不甘的一個努力奮斗的動因。</h3></br><h3>如果有人問我“在人生奮斗中不懈努力的動力源泉是什么”?現(xiàn)在想起來,還真的感謝父親眼神里經?!胺穸ā焙洼p視我的目光!</h3></br><h3>其實,沒有人天生就是優(yōu)秀的。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背后,都會有使其成為優(yōu)秀者的動因。</h3></br><h3>如果說,在我大半生努力奮斗中還算是個比較優(yōu)秀的人的話,我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我的父親,一個爬雪山過草地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的父親,在父親很高的標準和嚴格的要求下,不去講任何條件的努力奮斗就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要素。也就是說,你必須努力使自己能多優(yōu)秀就多優(yōu)秀,因為在父親的眼中,沒有什么不可能和沒有什么事情能讓你放棄或者做不到的。</h3></br><h3>父親是在我小的時候摔倒了,不去扶我而看著我自己爬起來走的人;是在我扛不起重負的時候,硬要我扛起來而且不會伸手幫我的人。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對父親有過抱怨卻從不敢明說。</h3></br><h3>當然,我還要感謝另外一種人,這種人在我成長的各個年齡段和各種歷史環(huán)境下,不管是在內心還是在外表上處于各種各樣的心態(tài)也曾對我報以過歧視或者嘲笑的人。這種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很正常的歧視或者嘲笑有的時候不是反映在臉上,而是反映在他們對待我的不夠積極或者是有意壓制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為此讓我失去了很多本該屬于我努力付出后應該得到的機會和物質條件而望洋興嘆和自嘲自解。</h3></br><h3>一邊是逼著我往優(yōu)秀的道路上去玩命努力的父親,另一邊是一直都不看好你甚至對你報以歧視乃至打壓的各色人物的冷眼嘲笑,于是我在身體素質、學歷能力、乃至精神層面并不占優(yōu)的情況下踏上了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的人生奮斗之旅。</h3></br><h3>其實真正讓我感到人生艱辛的倒不是所謂的艱苦和付出,更多的時候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你奮斗向上的那些不容易的客觀條件的限制,還有對你報以成見偏見甚至冷漠嘲笑的那種讓我感到被歧視和被侮辱的齷齪心態(tài)。</h3></br><h3> <h3>前幾天,我在我的博客上轉發(fā)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孩子,請逼自己優(yōu)秀,然后再驕傲的生活》。大意說的是在當下社會階層漸漸固化的狀態(tài)下,你只要努力,就會有上升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而放棄努力,你就永遠也不會改變你想要生活!正是這篇文章里一個生活在底層社會的父親重復的說了另一個生活在上層社會的父親說過的讓他記住過的一句話”:孩子,你只有逼自己優(yōu)秀,然后你才能驕傲的生活!“</h3></br><h3>正是因為這句話,讓已經邁過花甲之年門坎的我回頭重新審視自己的奮斗歷程,不禁由衷的生出感激我那已經去世整整十年的嚴父。是他的近乎絕情的嚴厲倒逼,讓我從小就感覺到自己要是不努力,真的不會有什么人來幫助你,來替代你去努力。</h3></br><h3>假如你害怕被人嘲笑和想過自己想要的有尊嚴的生活,你就只有咬緊牙關,在人生的舞臺上玩命的往上蹦跳,去摘只有跳起來才能夠摘到的“果子”。如果你甘愿平庸害怕吃苦的話,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晃就老了的你活的并不滋潤也并不淡定。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比那些不甘平庸、不怕吃苦和努力奮斗過來的人,無論是在物質或者是在精神的層面上,你都處在下風口,而大家當時的起點和差距其實根本就是不太大的!</h3></br><h3>我在家中六姊妹中排行老四,沒什么值得父母特別喜歡的客觀條件,屬于散養(yǎng)型的那種。這種在父母眼中不太受寵的天然歧視應該說對我的幼小心靈既是傷害也是倒逼,逼的你想辦法在做人做事上表現(xiàn)的出色一些,懂事一些,以爭取一點自己在家庭中應有的位置。</h3></br><h3>可是沒辦法,父親到老了還是不那么看好我,還是隨意的在他想就罵兩句的時候給我難堪。都說知子莫如父,其實我的父親只是按照他的想法來要求我而并沒有甚至完全沒有顧及到我的感受。因為父親是個老軍人而非文化人,他一輩子都生活在軍隊里,這決定了他注定會有認知局限性的。</h3></br><h3>我在1966年11歲的時候得過急性腎炎。做尿檢有蛋白和紅血球,住過幾次醫(yī)院。記得邢臺地震的時候,我住在272醫(yī)院的小兒科,那個時候得這種病的父母都是很著急的,害怕孩子將來身體不行,當時跟我一起住院的小伙伴就有走掉的。</h3></br><h3>那個時候根本就不敢去想自己以后走入社會會是什么樣子的,甚至都有一種對未來的身體狀況擔憂的恐懼感。因為我知道腎炎就是怕累的富貴病,大小得了這種病,以后真的就得嬌慣著活了。后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抗過來的,到現(xiàn)在幾十年過去了,也搞不明白我的腎炎到底是如何治好得和好得徹底不徹底。</h3></br><h3>我從小就有一種憂患意識,覺得自己不能夠從小養(yǎng)病養(yǎng)到老,那會是件非??膳碌氖虑?!我當時抱定一個信念:哪怕自己在人生起步的路上累死了,也不能活的沒個人樣,與其窩囊著活,不如痛快地死。所以說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勵志要走出溫室去經風雨見世面。</h3></br><h3>1970年2月,我剛走出小學校門,就趕上天津警備區(qū)征召一批軍隊子弟培訓報務員,是軍隊和地方體委聯(lián)合辦班,目的為當時的地方電信局和市區(qū)人防辦定向培養(yǎng),還說有可能畢業(yè)的時候能去部隊。</h3></br><h3>當時我的情況相當?shù)脑愀?。一是學習的路走不下去了,因為得病住院功課拉的很多,繼續(xù)上學也是胡鬧。二是父親的脾氣很暴躁,稍不留意要挨罵挨打,我也不愿意在家里待。三是當時的孩子們前途就兩條,要么過幾年下鄉(xiāng)勞動,要么過幾年當兵,前途都是未知數(shù)。</h3></br><h3>于是我選擇了進報訊隊學習報務,那年我15歲,開始了近乎軍訓的報訓隊的8個月的生活。報訓隊隊長教官都是軍人,白天出操,晚上站崗,還搞一些夜間緊急集合什么的。白天就是收發(fā)報訓練和電臺實習。也有政治學習和班務會,也有插秧,打泥坯蓋防空洞等勞動鍛煉。也就是說,我在15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去為自己的未來努力了。</h3></br><h3>在我們100多個孩子中,有20多個孩子因為年級太小跟不上生活和訓練的節(jié)奏而被退學回家的,我還好,咬牙堅持著跟下來了。年底畢業(yè)后分配到一個西郊區(qū)人防辦電臺工作,算是正式參加工作。</h3></br><h3>而在郊區(qū)人防電臺工作的3年時間里,身邊都是武裝部的參謀干事和區(qū)委的干部們,他們拿我們當孩子看待,我自己雖然也盡量把自己當成個小大人,但我心里清楚,讓這些成年人把你當個人物看待,我還不夠資格。盡管我夠努力,也很自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但3年過去后,還是覺得沒人把你當回事。</h3></br><h3>1973年的冬天,我在武裝部報名參軍了,那個時候父親不愿意或者說是自覺的不走后門,其實他也怕我干的不好給他丟人現(xiàn)眼。</h3></br><h3>當時如果父親愿意下點功夫,我是可以留在天津當?shù)禺敱模膊粫幸院笪迥曛谐缘哪敲创蟮目?。而去了剛從南方調到北方的27軍80師240團通信連當了一名兩瓦兵。</h3></br><h3>起初我覺得自己可以獨立的闖蕩了,可以向父親一樣在部隊走出自己的一條奮斗路來,我自信滿滿?,F(xiàn)在看,石家莊離天津并不算遠,高速開車兩三個小時就到了,但40多年前當我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候,石家莊對我來說真的是充滿著未知和茫然,我沒有人可以依賴,一切全靠自己自立。</h3></br><h3>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奮斗不單是體力和能力的事情,也不單是學歷和環(huán)境的適應程度。奮斗是一種你要適應任何的環(huán)境任何的人甚至在命運被人擺布自己很無奈得情況下,為了使自己不讓期盼自己變的優(yōu)秀起來的父親太過失望而不敢有一絲一毫的任性和懈怠,一切得一切,唯有忍耐和堅持。</h3></br><h3>在連隊里,你吃苦精神有,但你吃苦能力差;你小學剛畢業(yè)的學歷在通信連全團挑兵的學歷中是很低的;你是城市兵干部子弟在普遍來自農村種過莊稼的農村兵和幾乎清一色來自農村的干部中你又是享過福和需要好好接受鍛煉改造的少爺羔子城市兵;我就記得第一次往老鄉(xiāng)的水缸里挑水的時候,走在上下坡的小路上呲牙咧嘴水濺一身讓當?shù)乩相l(xiāng)善意的嘲笑,還有個別農村兵不懷好意冷眼觀望的情景。</h3></br><h3>我記得在石家莊望不到天邊的麥子地里割麥子,每人五攏,班上的老兵早就割完躺在地頭上睡覺了,我還在后邊咬牙完成屬于自己的任務。</h3></br><h3>助民勞動我第一次推獨輪車運土,上坡的時候真的就堅持不住了,急得要哭,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身邊有干部和班長們在冷冷的盯著自己,想入黨嗎?想不讓父親失望嗎?想讓自己變的優(yōu)秀或者說起碼不要太丟人嗎?那就只有堅持,再堅持!就這樣,我在連隊整整當了五年兵才入黨,除了訓練勞動出公差,我還是連隊的理論骨干,歌詠骨干,板報組的骨干,我還是連隊評出的艱苦奮斗標兵,是戰(zhàn)士里邊存款最多的,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我主動捐出半年的津貼費30元支援災區(qū)人民。為此還受到過營嘉獎一次。</h3></br><h3>到最后還是沒有在27軍提為干部,因為我從下到連隊第一天開始,就根本不是當時連隊選擇的干部苗子,盡管在新兵連,我曾經代表全體74年入伍的新兵在全團迎新送老大會上表決心出過彩。但這五年,讓我也知道了命運并不是你努力了就會有回報,只能說你的努力會為你今后的出彩做些鋪墊和打下良好得基礎。</h3></br><h3>后來,我到底還是通過父親的關系調回66軍,又趕上對越作戰(zhàn)部隊擴編需要大量的干部補充。命運對我也算眷顧。父親在我最艱難的時候,出手相助了我一把,否則,我的命運也許就不是今天這樣得了, 1978年2月剛剛入黨的我調回到66軍通信營,在兩瓦班當班長,兼著連隊的團支部副書記和團工委委員。</h3></br><h3>這一年,我在稻田地里干了大半年,全連的干部戰(zhàn)士都知道我在為提干而努力。這一年我已經23歲了,是部隊提干的最后年限,當時我真的覺得臉面不重要,努力堅持最重要,其實當時我也有過放棄提干復員的念頭,但一想到自己會讓父親失望和看不起的時候,我的斗志又上來了。堅持和不輕言放棄的忍耐終于讓我等到了提干的機會。</h3></br><h3>部隊的干部并不像現(xiàn)在人們想像的那樣是輕松好干的。每個干部職務的崗位不僅需要你有軍事素質和學習能力,還要有帶兵經驗和理論水平。同時更重要的是你的各種人脈關系和社會經驗。</h3></br><h3>可以想象,我一個從外部隊調入的干部要在一個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里跟各色人等從新磨合會很順暢嗎?我只有努力的學會適應和忍耐,學會在點滴中學習自己未知的東西,熟悉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努力在發(fā)現(xiàn)和接觸到的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中使自己漸漸變的優(yōu)秀起來。</h3></br><h3>我在197師589團也屬于提職很慢的干部,臉面也是掛不住的,原因很簡單,你提干提的晚,又沒有上過步校,還是從外邊調入的,既沒有老鄉(xiāng)的關系,又沒有過硬的靠山,自然不屬于團里領導的優(yōu)秀干部標準。所以我三十歲轉業(yè)的時候,還是個連隊的指導員。當然這期間我還立過一個三等功。這是我引為驕傲和自豪的。還有這個時候我已經是團里小有名氣的在唐山勞動日報和戰(zhàn)友報社還在解放軍報上經常發(fā)表稿件的連隊干部了。</h3></br><h3>命運起伏跌宕,1985年大載軍,剛剛有點轉運的我又面臨部隊撤編。我在轉業(yè)的問題上也出了問題,原先說好去市規(guī)劃局宣傳部工作,結果報到的時候又變了,讓我到下面一個剛改制的勘察院企業(yè)黨辦搞宣傳,我又不好意思跟那個局里的領導去爭辯,就認頭去了,沒想到這一認頭,差點把我在部隊的干部身份給丟了。</h3></br><h3>因為企業(yè)改制,干部的身份和工人技術人員的身份是沒有區(qū)別的。當時我在的天津市勘察院,工程技術人員比較吃香,有職稱,而機關一般干部即沒職稱又沒職務,整天除了工作以外,還要陷在人前背后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跟這樣一群與自己從前并無相同經歷和階層的人共事前途堪憂,這些人大多不是成人之美又素質的人,倒是有點恨人有笑人無那人找樂的市儈之人居多,搞不好,會讓你失魂落魄、無地自容,因為有些屬于蟲子天生會在在樹上打洞的本領你壓根就學不來,也不恥去學。</h3></br><h3>當然雖然自己感覺不適應,但我還是努力地既來之則安之的去適應,努力的融入社會,我除了在院里定期出簡報,還給全院的干部職工講課,80年代要求職工學習黨史、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課程,我正好參加黨政干部高自考,就一邊學,一邊給院里職工上課,我還參加了國家建設部編輯的勘察職工職業(yè)道德教材的編寫,并且借調到市建委研究室當了一年的《城市雜志》的文字編輯。這期間,我還參加過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huán)《市長隨談錄》一書的文字校對工作。</h3></br><h3>1988年底,當我高自考考試通過后,我遇到一個貴人推薦我到了市民政局辦公室搞文字工作。這樣我在人生奮斗的路上走了段拐彎路,甚至差點掉進“泥潭”里,似乎老大不小的時候才開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然后就是一干近30年,也是在干不動的時候堅持,在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咬牙,在牙痛的時候強忍著,因為我不能夠讓父親覺得我沒有出息,更因為我一路走來吃的苦和受的委屈實在是讓我知道這其實就叫人生。</h3></br><h3>我進民政局開始很順,1988年進局,1992年我就任主任科員了??墒沁@一干就是15年,直到2007 年我才經過多次的競爭上崗調成副處調研員。這期間的人事任免安排水有多深?你遇到的那些領導和身邊的各色人等,你都可以想像的出來。我也是在仕途的奮斗路上見怪不怪了。</h3></br><h3>當2014年在我59歲經過競爭上崗調成正處調研員的時候,我跟一把局長談話的時候說了這樣兩句話:”第一,我還是要十分感謝組織上的培養(yǎng)和同志們對我的信任投票。第二我萬分感謝自己這么多年一直努力不懈怠的堅持和不放棄自己認準的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h3></br><h3>十年前,父親去世的時候,我就再想,父親看不上我是有道理的,因為我50出頭了還是個科員,說破大天,還是自己沒本事,不會來事,否則怎么也應該有點長進。可我的委屈是說不出來的,我一直都在努力呀,我甚至一直都強迫自己要做最好和最優(yōu)秀的那個人呀?盡管由于先天和后天的不足,我是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但我在品性和修行上一直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以我的低起點和適應環(huán)境的弱能力,我一直在跟著那些優(yōu)秀的(包括所謂的優(yōu)秀的人)并肩行進在奮斗的路途上,他們也沒有把我拉下太遠呀!</h3></br><h3>于是,我想做出點事情來證明自己并不比他人差,而這個事情又能顯示出自己可以比他人更加優(yōu)秀一點來的獨特性,也讓那些個別笑話我的人和拿我不當回事的人長長眼,讓他們自我在心里反駁他們的看法和臟念!</h3></br><h3>在2007年父親去世一年多的時間里,我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在天津百花出版社自費4萬元出版了我的散文集《一個紅軍后代的情感路》,可以說這是賭氣之作,是無奈中為找回自己的一點自信之作。</h3></br><h3>我的孩子曾經嬉笑我說我是花錢買名氣,為了出名。我說:有錢的人多了,你讓他們出本書來試試?這叫“出氣”。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本書,我加入了作協(xié)隊伍,又開辦了近10年的新浪《將軍55博客》,目前點擊率超過200萬,粉絲眾多。</h3></br><h3>有人說:作家就是想說話而沒地方去說,時間長了就成了作家,我贊成這個說法,但還需要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個就是要爭氣使自己變成優(yōu)秀和更加優(yōu)秀的人;再一個就是要努力再努力勤奮再勤奮的堅持到無能為力之時,為了那些關愛你、期盼你和給予你無限動力的親人們,你必須竭盡全力地完善自我和不斷地突破自我!</h3></br><h3>所以我要在這里對那些曾經歧視和蔑視過我的人衷心的說聲:謝謝!我現(xiàn)在非常滿意我的生活現(xiàn)狀,也非常感謝你們曾經出現(xiàn)在我的過往中給予我的動力,不管你們是誰!</h3></br><h3>因為所有那些優(yōu)秀的人,都是堅持想使自己優(yōu)秀的人。而那些想使自己優(yōu)秀起來的人,一定會比別人更加的努力和勤奮,包括經得住人生路上的所有(包括來自身邊人)的冷嘲熱諷和蔑視擠兌!</h3></br><h3>人的命運的轉變和改變,與其說是被動的被別人擠兌的,倒不如說是自己把自己逼迫成為優(yōu)秀的。所以我說我的前半生要感謝我的父親,而后半生我則要感謝我自己!</h3></br><h3>過去我投稿子恨不得能夠見報,現(xiàn)在反過來了,媒體記者們倒追著我采訪。人生一旦有了自信,便會擁有才華和遠方!</h3></br><h3>眼下我還要繼續(xù)奮斗,使自己變成更優(yōu)秀的人(這里所指的優(yōu)秀涵蓋精神和物質的豐富與充實),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天堂上父親期盼和期許的目光,更是為了完善自我,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之人。</h3></br><h3> <h3>我從凌晨兩點鐘寫到整六點,用了四個小時的時間完成這篇文章。一氣呵成,還覺得有點不過癮,寫給朋友們看,也寫給見證我成長的歷史看,看看能不能拋磚引玉,有感同身受的朋友們嗎?</h3></br><h3>網友行云流水說:從小到大我一直在努力的成長,努力的學習,努力的做事,甚至努力的為家人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讀了您的文章我明白了,原來我也是在證明自己,獲得大家的認可。因為我也是在不被大家看好的目光下成長的,感謝您的分享</h3></br><h3>我回復說:你不努力,就得不到認可和尊重。盡管有的時候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勞和不自量力的,但總是可以告訴那些對你不理解和不友善的人們,我已經盡了“洪荒之力”,人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一點精神卻是萬萬不能的!</h3></br><h3> <h3>作者簡歷:姜建軍:男、1955年出生。大學高自考學歷。1970年參加工作,在天津西郊區(qū)人防辦當報務員。1973年入伍,1977年入黨,歷任班長、營部書記、排長、通信連指導員。在部隊榮立三等功一次。</h3></br><h3>1985年轉業(yè)到天津市勘察院黨辦,1988年進入天津市民政局工作,2015年以正處級調研員職務退休。2006年出版?zhèn)€人散文集《一個紅軍后代的情感路》并加入天津作家協(xié)會。2015年接受天津電視臺家風欄目組的采訪,講述和播放了《老紅軍姜云清的家風故事》。</h3></br><h3>在新浪網上開辦10余年《將軍55》昵稱的博客,寫了五千多篇幾百萬字的原創(chuàng)文章弘揚主旋律,并與《革命后代圈》網友們一起出版了《那時的軍營那時的我》散文集。2017年參加入選《中國網和中國軍網聯(lián)合舉辦的(尋找建軍)活動,受邀赴京參觀國旗班升旗儀式和參觀軍博等活動。</h3></br><h3>本人現(xiàn)在是天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和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宣講團副團長,近幾年在部隊、機關、院校和社區(qū)宣講百余次,被多家新聞媒體報道過。?????</h3></br><h3><strong>往期精彩:</strong>?</h3></br><h3><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mid=2247547260&idx=2&sn=fc35c66783df1de1317403a22b5aa7b1&chksm=fd765ceaca01d5fc311474929c9ed16e95b3fb66b698c7da28fd7ac7b5f8c88501129f7ae2b9&scene=21#wechat_redirect" imgdata="null" imgurl="" linktype="tex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軍│“紅光大院”的孩子們">姜建軍│“紅光大院”的孩子們</a><br></br></h3></br><h3><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asload="1"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UxNjIxNw==&mid=2247544246&idx=1&sn=298f24a0908bf51efa55c6048598d4e6&chksm=fd764820ca01c136fefc157463a2464e76a75d07b8e866e4d00036da5627c260503ea26e8577&scene=21#wechat_redirect" imgdata="null" imgurl="" linktype="tex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 textvalue="姜建軍│深切緬懷重走長征路的老紅軍陳靖叔叔">姜建軍│深切緬懷重走長征路的老紅軍陳靖叔叔</a></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MkGUeNqa8q3PTRmZB_f6Q"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