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編輯 雷雨</p> <p class="ql-block"> 光嚴禪院 ,又名光嚴寺。位于崇州市街子古鎮(zhèn)東北7公里處的鳳棲山上,海拔1100米,夏季氣溫比山下低4—5攝氏度,距成都63公里。始建于隋文帝仁壽年間(601—60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占地6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歷史悠久,建筑風(fēng)格獨特,飛檐重閣,古樸典雅,氣勢恢宏。大門懸匾“光嚴禪院”是清代康熙皇帝親筆御賜。</p><p class="ql-block"> 光嚴禪院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清新,文物眾多 ,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光嚴禪院原名常樂寺,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李炎下旨“重道抑佛”,常樂寺被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恢復(fù)重建。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常樂寺更名為“翠圍寺”。時任蜀州(今崇州市)通判陸游曾寫詩:“曉入翠圍寺,擁門千萬峰。山空鳥自鳴,林茂鹿相從。裊裊風(fēng)中過,昏昏云外鈡。將歸興未盡,清嘯依長松”??梢姰敃r翠圍寺的環(huán)境是多么清幽怡人。</p><p class="ql-block"> 明永樂年間,蜀獻王朱椿奏請赦賜名“光嚴禪院”,沿用至今 。</p> <p class="ql-block"> 光嚴禪院分上寺和下寺,下寺成于晉代,上寺卻晚了1200多年。相傳清乾隆皇帝游光嚴禪院,對古寺的建筑贊不絕口,萌生了再建一座寺院的想法。為了彰顯自己比明帝更勝一籌,于是在古寺的上方又建造了一座寺院,這就是上寺的來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光陰荏苒, 往事越千年。永樂年間,光嚴禪院的僧眾上千人??梢哉f是佛及眾生,鼎極一時。香火長續(xù),禪意濃郁,佛音遠播,譽滿西川 。</p> <p class="ql-block"> 接引殿旁的石壁上有釋迦牟尼八相成道圖的石刻雕塑,雕刻技藝精湛,造型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光嚴禪院坐落在幽靜的森林之中,晨鐘暮鼓,禪音鳥語,置身其中,使人神清氣爽。當和煦陽光灑下,幽山秀林,紅墻綠樹,光影斑駁 ,疏影橫斜,絢麗奪目,吸引了不少游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