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6.18“馬鞍山驚現“民國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重慶南岸馬鞍山舊址采風錄</b></p><p class="ql-block">6月18日,重慶直轄25周年,筆者與攝友們來到南岸馬鞍山舊址采風,一起尋訪馬鞍山的往日時光。</p><p class="ql-block">走進南岸上新街街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巷,拾階而上,便進入了馬鞍山的文化步道,順著這條步道再朝前,可以到達山頂。</p><p class="ql-block">沿途坡道兩旁有好多時尚小店 ,外裝飾標新立異,極有個性,多是打扮前衛(wèi)時髦的帥哥靚女進進出出,加之一路上那些墻面上的藝術涂鴉,使得長長的坡道彌漫著一股子小文藝的氣息,難怪這條文化步道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p><p class="ql-block">這浸透著滄桑的老舊街巷與新潮元素疊加讓人恍惚著迷,而半坡中突現的“民國風”更是頓感“時光倒流”,瞬間便被穿越,去了百年前一個叫馬鞍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此時的馬鞍山上人流如織,驚見舊時的大亨富豪、名媛太太們正延著石梯緩緩而行,金發(fā)碧眼的洋小姐、一席白裝的修女,本地原住民、工人、學生也在斜坡上來來往往……這一刻,馬鞍山上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百姓市民云集,石板坡道上,西裝領帶、長袍馬褂、爵士皮帽大煙斗、旗袍披肩高跟鞋穿流不息,馬鞍山歷史上的鬧熱景象在彎彎拐拐的老街舊巷再現,游人也在恍惚中跟著沒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馬鞍山的市井煙火,旁觀馬鞍山的前世今生,領略馬鞍山的文化風貌乃至重慶城的歷史沿革和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鏈接閱讀</b></p><p class="ql-block">重慶南岸的馬鞍山,百年前在重慶開埠成為熱鬧的通商口岸。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先后在馬鞍山設立領事館,開洋行、修倉庫,辦醫(yī)院、建教堂。當時的馬鞍山還是富商們貿易經商的首選地,抗戰(zhàn)時期,眾多工商企業(yè)紛紛前來‘安營扎寨’,投資建廠蓋別墅,馬鞍山成了富商巨賈、達官貴人的聚集地。</p><p class="ql-block">馬鞍山至今還保留著大量歷史建筑,密林中隱沒著舊時的別墅洋房,馬鞍山的小巷深處,還可尋見開埠后設立的“英國鹽務辦事處”、“馬嘉禮別墅”、萬國醫(yī)院舊址,上海益豐電池廠(著名重慶火車牌電池廠前身)舊址,亞細亞火油公司、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以及華福卷煙廠宿舍舊址等。 </p><p class="ql-block">如今,這些歷史建筑舊址成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是南岸區(qū)以及重慶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對象。而近年來馬鞍山社區(qū)新打造的具有時尚文藝范兒的文化步道則一躍成了重慶的網紅打卡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