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巖門下景區(qū)位于永嘉縣北部山區(qū)、楠溪江源頭,屬巖坦鎮(zhèn)管轄,與仙居縣相鄰交接</p> <p class="ql-block">走過永嘉大山深處古道,這次也算最遠(yuǎn)最偏僻的古道,用荒無人煙來形容也不過分。從黃南衛(wèi)生室進(jìn)入連綿大山,山疊山的之間,鄉(xiāng)村公路路面時好時壞,除了修路工人外,就是大山,汽車大峽谷之中奔跑,花了約半時左右才到巖門下自然村。時間要是倒退30年,也許這村就是與世隔離的村莊</p> 上山的前段是用紅色的鐵棧道,紅色的能否與綠色和諧?<div><br></div> 整個山谷沿著小溪邊逆流而上 景區(qū)的路還在建設(shè)之中,一會兒水泥路,一會兒還是泥土路。 <p class="ql-block">人稱“大地之母”的景點,頂上建有一個偌大的水庫。如果不是少雨季節(jié),一條瀑布從2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傾瀉而下,氣勢磅礴,令人生畏</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最有特色的景:峽谷美</p> 在瀑布底下向左一拐,沿著步道而上,便會漸入佳境。 瞭望臺前有棵迎客松,是自然的 從瞭望臺俯視三峽底,景色離奇,美不勝收。 左拐順著步道繼續(xù)上山,展現(xiàn)在你腳下的是一條平坦的溪床 <p class="ql-block">戶外隊員也愛擺拍,而我更喜歡的是抓拍。我們追求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欣賞沿道之中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型的水庫是一處山水漣漪,山色倒影其中的山水風(fēng)光。</span></p> 當(dāng)天是陰天,但水庫里的水是藍(lán)藍(lán)的,透明的 因為在大山懷抱之中,開出一條路就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了, 步入巖門下景區(qū)的頂峰,處于巍巍群山,視野開闊,空氣特別新鮮 <p class="ql-block">這些多是人工的,也不知道設(shè)計者為何這樣設(shè)計,大山深處添加這些人工的景和諧嗎?不如種一批名樹名花。</p><p class="ql-block"><br></p> 正在建的山莊,山莊坐北朝南,陽光充足,后面是茂密的竹林,遙看巍巍群山,不知何時能到這里住上幾天,靜心療養(yǎng),確是一個難得的養(yǎng)生之所。 這里的車路盤山逶迤而建,不亞與聞名的18彎公路美景 <p class="ql-block">可以沿公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我們是古道隊伍,就選擇古道下山,抄近路。</p> <p class="ql-block">幾千百年來,在永嘉大山深處村與村之間,只有先人他們挑著擔(dān)子循著這條古道穿梭于群山峻嶺之間。順著這條行人走出來的崎嶇不平的道路</p> 隨著時代的變遷,古道所承載的功能早已被現(xiàn)代公路網(wǎng)所代替,卻遺留了一路厚重的人文歷史和動人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這段路才是真正的古道,光滑而有點腐化的亂塊石,不知何年何月村民踏著這條路走出大山</p> 無法重溫先人們當(dāng)年的音容,無法聆聽那挑擔(dān)沙啞聲 源遠(yuǎn)流長的古道,你經(jīng)過了多少的鑿鐫人踩已不得而知 <p class="ql-block"> 黃南鄉(xiāng)巖門下村位于永嘉縣北部山區(qū),現(xiàn)在僅僅幾戶人而已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