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病房看人生</p><p class="ql-block">一、儒雅的無聲患者</p><p class="ql-block"> 22床是個喉癌全切術后的鄉(xiāng)下患者,五十多歲,術后他失去了語言能力,僅僅通過手勢和寫字與人交流。</p><p class="ql-block"> 兒子把他安排好,就不常過來,是啊,治療需要費用,經(jīng)濟方面肯定很緊張,兒子需要打工,需要繼續(xù)掙錢。他十分配合治療,每天查房時笑容可掬的用手比劃著或者寫他的感受和癥狀……有時候該換藥時候他會主動找我,換藥咳嗽時會主動歪過頭避免痰液噴到我……他每天靜靜的坐在病房,唯一的物件是個小鏡子,常常用鏡子照,當然了,是查看脖子上的氣管切開口。</p><p class="ql-block"> “ 十一”和中秋節(jié)前夕,他有些擔心目前的治療是否可以延續(xù),當知道放假不會影響治療時,開心的笑了。節(jié)日里病房病人很少,他坐在床上看我給他拿去的書和雜志,今天是中秋節(jié),早晨我給他拿了些水果汁、月餅和讀者雜志,出來時看到他眼圈紅了,我也眼睛酸酸……期望他心中的愿望實現(xiàn),盡量延續(xù)他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22床喉癌病人今天出院了。住了一個多月,我還是沒記住他的名字,但是22床會記憶很久。治療還沒完全結束,放療還有三次,賬上沒錢了,他也許是無處籌款或者是覺得治療該結束了,就要求出院。昨天下午他寫了小條:“劉主人,……沒錢了,也貸不上款,不給治療了……”我即刻給放療科主任打電話,這個病人是五保戶,現(xiàn)在壓的款足以支付個人部分,期望能繼續(xù)放療。放療科主任爽快的答應了。今天突然要出院,也許他覺得治療該結束了,也許是怕給我添麻煩、怕我為了他犯錯誤……不得而知了。他是個很儒雅的人,常常微笑點頭,也會像小學生般鞠躬,鞠躬時會露出光光的頭頂,讓人心酸。臨走前把我給的書還回來,都是些老舊雜志書,我擺擺手讓他又拿走了。失去語言的人,內(nèi)心肯定是寂寞的,書是他了解周圍世界的途徑。</p><p class="ql-block"> 治愈不是醫(yī)學的唯一目的,醫(yī)學最大的價值不是包治百病,而是讓人活得更好。如果我們把治愈作為行醫(yī)的目的,我們的治療就像一場賭博,如果我們把幫助作為行醫(yī)的目的,我們永遠不會失敗。醫(yī)學僅僅能有限度地延長人的生命,所以,醫(yī)生不要過分迷戀技術,知識是會過時的,今天先進的知識明天就會落后或者被淘汰,今天正確的技術明天就是錯誤的。所以,技術是短暫的,人文情懷是永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