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在這個世界上,人人會做夢;人人需做夢;有的人特別愛做夢。</p><p><br></p><p>夢的制作奇幻而不可預(yù)測,夢與藝術(shù)創(chuàng)造結(jié)下不解之緣。</p><p><br></p><p>如果說,藝術(shù)創(chuàng)造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無意識創(chuàng)造過程,而夢則是無計劃、無目的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過程。在許多藝術(shù)作品中完全體現(xiàn)出這兩者的“合二而一”。另一方面,夢境的朦朧與渺茫,常使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嘆為觀業(yè)。因此,以夢為文學(xué)與藝術(shù)描寫對象的作品不可勝數(shù)。</p><p><br></p><p>以我所見,迄今為止沒有哪一位作家能在夢的心理描繪上接近或超過曹雪芹的水平。</p><p><br></p> <p><br></p><p>從文學(xué)技巧來說,《紅樓夢》一書描寫了三十三個栩栩如生的各不相同的夢態(tài),而且以第一回的第一個夢統(tǒng)帥全書,正象作家在最后一回的最后四句話所說:“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這本書中的夢,最短的只用兩句話來描寫,而其長夢可達千言。</p><p><br></p><p>因此,曹雪芹在這一不朽的古典文學(xué)名著中對夢的描寫的篇幅之巨.筆觸之細,扣人心弦之深,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確是罕見的。</p><p><br></p> <p><br></p><p>《紅樓夢》中充溢著對“夢”“的描寫,它們大小各異、形式多樣,在這部鴻篇巨著中發(fā)揮著特殊的作用:或呈現(xiàn)當(dāng)時豪門內(nèi)外的眾多矛盾,或暗示各種人物命運的結(jié)局,或刻畫故事人物的心理特征,或前后聯(lián)系著故事的情節(jié),構(gòu)成了小說獨有的敘述結(jié)構(gòu)。解讀這些夢,對我們分析人物心理,把握作品結(jié)構(gòu),詮釋作品內(nèi)涵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中筆者在對《〈紅樓夢》中的夢境描寫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chǔ)上嘗試著將其分為六組,并詳細論述了各組夢的藝術(shù)特色及作用。</p><p><br></p> <p><br></p><p>《紅樓夢》內(nèi)容宏富,結(jié)構(gòu)嚴謹,情節(jié)曲奇,包羅萬象,以其獨有的魅力,備受讀者青睞。</p><p><br></p><p>在這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與心中所想,構(gòu)建了一個“微縮國家”。</p><p><br></p><p>書中事件錯綜復(fù)雜,人物繁多,各個細節(jié)都可堪稱為精巧絕倫的藝術(shù)品。在這件藝術(shù)品中,“夢”可以說是其必不可少的構(gòu)成部分,據(jù)統(tǒng)計《紅樓夢》一書共描寫了33個夢幻。其中,前80十回共20個夢,后四十回中有13個夢。正如脂硯齋在第四十八回所批:“一部大書起是夢,寶玉情是夢,賈瑞淫又是夢,秦之家計長策又是夢,今做詩也是夢,一并風(fēng)月鑒亦從夢中所有,故‘紅樓夢’也”。</p><p><br></p><p>然而這么多的夢,讀者卻一點也無繁冗之感,其中的每一個在這件曠世的“藝術(shù)品”來說都是必不可少,它們大小各異,內(nèi)容頗雜,形式多樣,活靈活現(xiàn),散布于全書,如同串珠的線,把大故事、小故事串在一起,構(gòu)成小說的敘述結(jié)構(gòu)。</p><p><br></p><p>毫不夸張地說,在“夢”的運用方面,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可謂是登峰造極之作。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解讀了這些個“夢”也就抓住了一條理解這部鴻篇巨著的一條途徑。筆者以對《紅樓夢》的仔細研讀為基礎(chǔ),嘗試著在這方面作了些研究。通過對其中的夢境描寫進行了專門分析,現(xiàn)將其中分為以下幾種:</p><p><br></p> <p><br></p><p>第一組夢是常理之夢,立體刻畫人物:</p><p><br></p><p>這一組夢就是我們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書中有很多此類型夢:書中第34回寶玉夢見蔣玉菡。寶玉受杖苔之后傷痛不堪,后悔自己把好友蔣玉菡在紫檀堡買房置產(chǎn)之事吐露給忠順王府的人,肯定會給蔣造成不良后果。正當(dāng)愧疚不安時,隱隱睡去,于是夢見蔣前來訴說原委。這正是因為平日思慮太多所致。還有第87回妙玉走火入魔作惡夢。</p><p><br></p><p>妙玉因為平日與寶玉相遇時談及的話題轟動了春心,回房后便聽見房上有響聲,害怕有賊來。察看后才知是兩只貓兒的嘶叫。不禁勾起她對寶玉問話的品味,于是魂不守舍,于是夢見有許多王孫公子要來娶她以及媒婆拽她上車并盜賊劫她之類的煩心事,不由得哭喊求救,驚醒了庵中的女尼道婆。類似此種夢,還有許多,筆者在此不一一列舉了。</p><p><br></p><p>妙玉本是妙齡女子,思春乃正常現(xiàn)象;寶玉在自己“傷痛不堪”的情況下還想著會給好友造成不良后果,夢由此而生合乎人之常情,讓讀者更感書中內(nèi)容之真實,寶玉和妙玉形象之生動。作者在此借夢境反映書中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多樣性,使其更加立體生動,為我們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人物性格提供了很好的途徑。</p><p><br></p> <p><br></p><p>人在夢態(tài)中的心理最真實,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夢境觸及人類心理的最真實的底層。夢是人的無意識活動,無意識活動是人的生物學(xué)的遺傳的產(chǎn)物,它不受社會的直接影響。</p><p><br></p><p>《紅樓夢》中的每一個夢,幾乎都淋漓盡致地觸及到作品主人公的心理的最微妙的方面。請見第八十二回“病瀟湘癡魂驚惡夢”中十分細致的描寫:</p><p><br></p><p>黛玉情知不是路了,求也無用,不如尋個自盡,站起來往外就走?!忠幌搿敖袢赵趺椽毑灰妼氂?或見一面,看他還有法兒?”便見寶玉站在面前,笑嘻嘻地說:“妹妹大喜呀?!摈煊衤犃诉@一句話,越發(fā)急了,也顧不得什么了,把寶玉緊緊拉住說:“好,寶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個無情無義的人了!”寶玉道:“我怎么無情無義?你既有了人家兒,咱們各自干各自的了。”</p><p><br></p><p>黛玉越聽越氣,越?jīng)]了主意,只得拉著寶玉哭道:“好哥哥,你叫我跟了誰去?”寶玉道:“你要不去,就在這里住著。你原是許了我的,所以你才到我們這里來。我待你是怎么樣的,你也想想。”黛玉恍惚又象果曾許過寶玉的,心內(nèi)忽又轉(zhuǎn)悲作喜,問寶玉道:“我是死活打定主意的了。你到底叫我去不去去?”寶玉道:“我說叫你住下。你不信我的話,你就瞧瞧我的心?!闭f著,就拿著一把小刀子往胸口一劃,只見鮮血直流?!瓕氂竦溃骸安缓昧?,我的心沒有了,活不得了?!闭f著,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黛玉放聲大哭……黛玉一翻身,卻原來是一場惡夢。</p><p><br></p><p>在這夢中的失望與希望,焦慮與深度思維活動表現(xiàn)得比林黛玉在清醒時的意識活動還要格外的真實。</p><p><br></p> <p> </p><p><br></p><p>第二組夢是伏脈千里,首尾呼應(yīng):</p><p><br></p><p>脂硯齋用蛇來譬喻《紅樓夢》的敘述方法,說那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又說是猶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yīng),擊尾則首應(yīng),擊腹則首尾俱應(yīng)”。以此來表現(xiàn)曹雪芹寫作的一個巨大特色,這在紅樓夢中幾個夢的前后聯(lián)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p><p><br></p><p>甄士隱之夢、賈雨村之夢分別發(fā)生在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整部《紅樓夢》在敘述總框架上是起于甄士隱之夢,終于賈雨村之夢。甄士隱的夏日之夢,設(shè)計在開篇。對全書整個敘事結(jié)構(gòu)來說,一是通過甄士隱此夢,將兩個神話故事(青埂峰下石頭動凡心和神瑛侍者與絳珠仙子還淚)連接起來,造成一個象征性的預(yù)示——寶玉出生;另一個是向讀者說明《紅樓夢》的故事都是似夢非夢。這一夢遠伏全書真與假、有與無的辯證關(guān)系,近伏寶玉夢游并先為夢游作一番鋪墊。第一百二十回里還寫了賈雨村的夢,這既是前后照應(yīng)所需,也是他在歷經(jīng)沉浮之后所得出的富有人生哲理的總結(jié)。賈雨村與甄士隱一樣,在全書中時隱時現(xiàn),貫穿始終。故事所不同的是甄士隱代表的是出世的精神,賈雨村代表的則是入世的精神,表達了兩種不同境界,即佛教中所說的“出世間”和“世間”,出發(fā)的角度不同自然描述所達到的效果也有區(qū)別。而這兩種不同,卻殊途同歸,最后終于放下了所有放下了執(zhí)著,回歸到了本事清凈的自然。</p><p><br></p><p>同樣,第五回和第一百一十六回寶玉之夢也具有同樣的作用。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瀏覽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飲酒聽曲。這個夢是《紅樓夢》一書的序幕,有重要人物的總介紹,并且它含蓄地預(yù)示了主要女子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獨特的命運結(jié)局,同時也隱喻著把整個故事歸結(jié)為人生一夢的含義。第一百一十六回,寶玉再游太虛幻境,與世俗世界大觀園的死魂靈一一相見。這是悲劇完成的一個敘事的總結(jié)和概括,與第五回的初游遙相呼應(yīng)。這是曹雪芹慣用的首尾相接相應(yīng)法,可以使結(jié)構(gòu)更嚴整。</p><p><br></p> <p><br></p><p>第三組夢是逝人托夢,內(nèi)有隱喻:</p><p><br></p><p>隱喻之夢蘊含著興衰主線,第三十六回的寶玉之夢。在結(jié)構(gòu)上,第十三回和一百零回的王熙鳳之夢可以看做是對由盛而衰、由富而貧、由綺麗而凄涼、由嬌貴而潦倒的主題的隱喻。因為鳳姐是榮國府實際上的第一當(dāng)家之人,包攬諸事,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她直接處理。所以選擇給她托夢肯定是有其道理的。</p><p><br></p><p>在第十三回里,秦可卿死前托夢,告訴鳳姐“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賈元春被封為貴妃);要她當(dāng)心“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躍重,樂極生悲,樹倒猢猻散”的敗落悲劇,并且提出補救保全的辦法。鳳姐此夢,對賈府的瞬息繁華有深切的洞察并預(yù)示未來的厄運,賈府榮辱興衰的過程在夢幻虛景里得到隱喻。</p><p><br></p><p>在第一百零一回,鳳姐晚上到大觀園去看即將遠嫁的探春時,在月夜下,又遭遇了秦氏魂魄,對她當(dāng)頭棒喝:“嬸娘只管享榮華受富貴的心盛,把我那年說的立萬年永遠之基都付與東洋大海了!”鳳姐幾乎被這次惡魘嚇死,離這次驚魂不久,寧府即被抄家,鳳姐也因此被發(fā)現(xiàn)了放賬斂財?shù)某笮?。“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正是全書悲劇結(jié)局的讖語。作者精心設(shè)計的這兩個噩夢,都隱喻著鳳姐內(nèi)心潛藏的罪行,而其內(nèi)蘊之中也顯然體現(xiàn)著作者的整體藝術(shù)構(gòu)思。</p><p><br></p><p>靠這兩個夢,而使鳳姐及“通部欲案”與賈府的命運相系。而正是靠夢在關(guān)鍵部位的出現(xiàn),凸顯了主要人物的性格,豐富了文章主題:不僅勾畫出鳳姐的人生宿命的圓,同時也構(gòu)造出賈府悲劇宿命的大圓,隱喻了賈府并將滅亡的宿命。</p><p><br></p> <p><br></p><p>第四組夢是夢幻現(xiàn)實,互相對應(yīng):</p><p> </p><p><br></p><p>寶玉是書中的重要人物,他統(tǒng)領(lǐng)書中的整個“女兒國”。其中“木石同盟”和“金玉良緣”的悲劇沖突,更是書中感情的重頭戲,在現(xiàn)實與夢幻中交替出現(xiàn)并一一對應(yīng)。</p><p> </p><p><br></p><p>第三十六回發(fā)生在寶玉絳云軒臥室里夢,極具象征意義。這一回寫寶釵一日偶去怡紅院,恰逢寶玉午睡,屋里只有襲人在給他繡制鴛鴦戲蓮的兜肚,襲人因事外出,寶釵便坐下代繡起來:這里寶釵只剛做好了兩三個花瓣,忽然聽見寶玉在夢里胡亂喊罵出:“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睂氣O聽了這話,不覺怔了。這里,“鴛鴦戲蓮”隱喻同寶玉的夢話形成了強烈的反諷。它從正面說明了木石之“盟”在寶玉心中的比重超過了金玉之“緣”。更妙的是黛玉此時恰巧出現(xiàn),如果當(dāng)時能聽見寶玉這番話,肯定會平添對寶玉的幾分癡情??墒?,作者卻偏偏讓她在寶玉真情流露的夢話說出之前悄然離去。這一來一去極富象征內(nèi)涵:她可以住進大觀園,卻又被關(guān)在寶玉的門外,這意味著她事實上從未被大觀園這個世界所真正接受。</p><p> </p><p><br></p><p>第八十二回的黛玉之夢,是《紅樓夢》里最癡情的噩夢。夢幻虛景把夢與非夢兩個空間層面結(jié)合在一起來敘述。這個兇夢除了象征黛玉的心病之外,亦提供了黛玉對賈府長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的現(xiàn)實基礎(chǔ),揭示了黛玉內(nèi)心的痛苦恐懼的根源,暗示了孤立無助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實是黛玉悲劇的真兇。這個夢對黛玉的打擊是巨大的,以至于醒來后仍不能釋然,心病更日趨嚴重,聽到寶玉的親事后,便悲痛欲絕,抑郁而逝。</p><p> </p><p><br></p><p>黛玉夢中的寶玉,雖然無限真情,不惜一死地剖心相示,卻發(fā)現(xiàn)心沒有了。有賈母的威嚴,寶玉也只空有一腔真情,毫無辦法。寶玉沒有了“心”也預(yù)示失玉的奇禍,而失玉可象征失去黛玉”的瘋傻心境。在第九十四回里,這種預(yù)示得到了應(yīng)驗。因失玉而失魂喪魄的寶玉第九十八回里的一夢,則了斷了“木石同盟”這段宿緣。在這個夢里,和尚對寶玉簡略而神秘的解釋了天國、地獄以及子女責(zé)任后,從袖中取出一石,向?qū)氂裥目跀S來。得玉后的寶玉感到突然清醒,醒后開始致力于孔孟詩書,后果然封妻蔭子,實現(xiàn)了“子女對家庭的義務(wù)和丈夫?qū)ζ拮拥呢?zé)任”。</p><p><br></p> <p><br></p><p>第一 一六回“得通靈幻境悟仙緣”中賈寶玉夢中,見到眾多的女性形象的奇妙的結(jié)合:</p><p><br></p><p>寶玉一想,竟是尤三姐的樣子,……這么一想,只見鴛鴦?wù)驹谀抢镎惺謨航兴??!s著要和鴛鴦?wù)f話,豈知一轉(zhuǎn)眼便不見了,心里不免疑惑起來?!犚娪腥苏f道:“你又發(fā)呆了!林妹妹請你呢?!焙盟气x鴦的聲音,回頭卻不見人。心中正自驚疑,忽鴛鴦在門外招手。寶玉一見,喜得趕出來。</p><p><br></p><p>但見鴛鴦在前影影綽綽的走,只是趕不上。寶玉叫道:“好姐姐,等等我。”那鴛鴦并不理,只顧前走。……正走時,只見一人手提寶劍迎面攔住說:“那里走!”唬得寶玉驚惶無措,仗著膽抬頭一看,卻不是別人,就是尤三姐?!M知身后說話的并非別人,卻是晴雯?!琏┑溃骸笆陶卟槐囟嘁桑曳乔琏?,我是奉妃子之命特來請你一會,并不難為你?!薄毧茨侨吮澈笈e動恰是晴雯,那面目聲音是不錯的了,“怎么他說不是?我此時心里模糊?!睂氂衤砸惶ь^,見是黛玉的形容,便不禁的說道:“妹妹在這里!叫我好想?!薄跒殡y,見鳳姐站在一所房檐下招手?!f著,走到鳳姐站的地方,細看起來并不是鳳姐,原來卻是賈蓉的前妻秦氏。</p><p><br></p><p>這種變幻不定的女子形象有時在夢中凝聚于一個佳人的身上,那她更顯得美麗非凡的了。這種無意識活動構(gòu)成的人物形象在</p><p><br></p><p>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中有一段絕妙的描寫:</p><p><br></p><p>更可駭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內(nèi),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fēng)流裊娜,則又如黛玉。</p><p><br></p><p>有時,在夢中則將自我一分為二,在夢中猶在作夢,這種夢態(tài)的描寫不僅與心理科學(xué)中人的兩個自我相吻合,而且在文學(xué)史上也是曹雪芹非凡的創(chuàng)造?!都t樓夢》第五十六回寫道:</p><p><br></p><p>只見榻上少年說道:“我聽見老太太說,長安都中也有個寶玉,和我一樣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個夢,竟夢中到了都中一個花園寺里頭,遇見幾個姐姐,都叫我臭小廝,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頭,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睂氂衤犝f,忙說道:“我因找寶玉來到這里。原來你就是寶玉?”榻上的忙下來拉?。骸霸瓉砟憔褪菍氂?這可不是夢里了?!睂氂竦溃骸斑@如何是夢?真而又真了?!币徽Z未了,只見人來說:“老爺叫寶玉。”唬得二人皆慌了。一個寶玉就走,一個寶玉便忙叫:“寶玉快回來,快回來!”</p><p><br></p> <p><br></p><p>通過上述三個夢的依次展開,我們看到了寶黛愛情,原形及其解釋的對位?!澳臼鼍墶敝皇菍崿F(xiàn)中斷斷續(xù)續(xù)的夢;寶釵來了,“金玉良緣”成了夢中的最大的現(xiàn)實。對寶玉而言,黛玉是他刻骨銘心的最大的夢。</p><p><br></p><p>歷經(jīng)試探、爭吵、誓言、信賴,終于兩情相印,但圍繞他們而生的種種力量,卻最終導(dǎo)致他們愛情的悲劇性結(jié)局。這些情節(jié)都是以這三個夢為核心而展開。同時,以“夢”證“醒”,以“夢”為“醒”。</p><p><br></p> <p><br></p><p>第五組夢是用幻影之人,影射自己:</p><p><br></p><p>在描寫人物時,用“幻影法”是《紅樓夢》的一大特色,如甄寶玉這一形象設(shè)置的喻意就可通過第五十六回的賈寶玉之夢,及第九十三回包勇轉(zhuǎn)述的甄寶玉之夢表露出來。</p><p><br></p><p>甄寶玉僅為一寓言式的人物,是《紅樓夢》中“真”“假”主題的反襯角色。所謂的“真假”對立,不是誰冒充誰的問題,而應(yīng)理解為一個人身上的兩面性。甄寶玉和賈寶玉長相雖像兄弟,但甄寶玉熱衷于功名,與賈寶玉的天性恰恰相反。盡管兩個人在很多地方有不同之處,但在九十回以后,兩人的人生之路開始了由異趨同的轉(zhuǎn)化。第九十三回的甄寶玉夢悟,走上“立身揚名”之路,它為寶玉最終完成科舉后出家埋下伏筆;甄寶玉也曾夢到過太虛幻境及眾釵的鬼魂,文字雖描述的簡略,但他在空間的層面上起連接首尾出現(xiàn)的太虛幻境的作用,對賈府衰敗又一次發(fā)出信號。</p><p><br></p><p>而賈寶玉夢見的確是自家的大觀園以及眾丫環(huán),而夢中相見的甄寶玉又是他從未謀面的少年,虛實相印,真假莫辨,我們可以看出甄寶玉心靈上折射出寶玉的虛擬幻想,兩者的性格是互補的。也使讀者彌漫在真假莫辨的迷離境界里。</p><p><br></p> <p><br></p><p>第六組以夢深化“情”主題:</p><p> </p><p><br></p><p>第六十六回的柳湘蓮之夢,第九十六回的尤二姐之夢,在結(jié)構(gòu)上不僅僅是構(gòu)成柳湘蓮、尤二姐、尤三姐三人故事的核心,從作者整體構(gòu)思上來看,還具有很深的寓意:從結(jié)構(gòu)上寶玉和黛玉的故事對應(yīng),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由情到色再到空的過程。尤三姐與柳湘蓮之間的“癡情”,可看做是寶黛悲劇的一次預(yù)演:我們極其容易找到這兩個愛情悲劇的共同點:一死一出家皆為一個“情”字。書中或陰或暗已多次將尤三姐與黛玉相比,湘蓮更是寶玉的一個分身,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其實是寶黛“木石同盟”世俗化的演繹,兩人都做了寶黛二人想做而未做的事。</p><p> </p><p><br></p><p>小說中柳湘蓮第二次露面是在第六十六回,他一夢覺醒,毅然出家,在結(jié)構(gòu)上還可以看做是寶玉日后出家的預(yù)示。而寶玉的人生理想是大觀園,他所追求的只是在大觀園中與所愛的人一起恣情任性的過一輩子,隨著大觀園的解體,黛玉的逝去,他對一切皆已看破,塵緣已絕,必然會像柳湘蓮那樣遁入空門。可以說在柳湘蓮的夢醒之時,寶玉的歸宿就已鎖定。</p><p> </p><p><br></p> <p><br></p><p>如果對夢進行分類,人類的夢大致可分為四大類:性夢、非性夢、金錢夢、理想夢。在《紅樓夢》的眾多的夢例中,可以找到這四種夢的典型表現(xiàn)。</p><p><br></p><p>在性需要無法滿足而表現(xiàn)出來的以形象來實現(xiàn)的超前反映,可見第十二回“賈天祥正照風(fēng)月鑒”中的描寫:</p><p><br></p><p>只見鳳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賈瑞心中一喜,蕩悠悠的覺得進了鏡子,與鳳姐云雨一番,鳳姐仍送他出來。</p><p><br></p><p>在非性的自然需要中,包括著眾多的因素,其中探究需要亦是人的先天的自然需要。請看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中的描寫:</p><p><br></p><p>甄士隱俱聽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東西。遂不禁上前施禮,笑問道:“二仙師請了?!蹦巧酪裁Υ鸲Y相問?!斑m云‘蠢物’,不知為何,或可一見否?”……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著“通靈寶玉”四字,后面還有幾行小字。</p><p><br></p><p>有時,一個夢不是一個誘因所決定,而是由若干誘因構(gòu)成一個頗為復(fù)雜的夢境。例如第五回賈寶玉的夢.它既含有探究的因素,也有審美的需要,既包括食物需要的滿足,也有性的需要的滿足:</p><p><br></p><p>寶玉見是一個仙姑,喜的忙來作揖問道:“神仙姐姐不知從那里來,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這是何處,望乞攜帶攜帶?!蹦窍晒眯Φ溃骸啊穗x吾境不遠,別無他物,僅有自采仙茗一盞,親釀美酒一甕,素練魔舞歌姬數(shù)人,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試隨吾一游否?”……進入門來,只見有十?dāng)?shù)個大廚,皆用封條封著?!瓕氂窕谢秀便保挥X棄了卷冊,又隨了警幻來至后面。……少刻,有小丫鬟來調(diào)桌安椅,設(shè)擺酒饌?!菍氂窕谢秀便保谰盟鶉谥?,未免有兒女之事,難以盡述。</p><p><br></p><p>如果說寶玉這一夢景超前地實現(xiàn)了《紅樓夢》史詩般的悲劇,那第十二回王熙風(fēng)的夢則超前實現(xiàn)了她的憂愁與謀劃:</p><p><br></p><p>恍惚只見秦氏從外走來,含笑說道:“嬸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P姐聽了此話,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問道:“這話慮的極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無虞?”……鳳姐還欲問時,只聽二門上傳事之板連叩四下,將鳳姐驚醒。人回:“東府蓉大奶奶沒了?!?lt;/p><p><br></p><p>這個王熙風(fēng)的夢,如果去除封建迷信的糟粕,那就十分清楚地表現(xiàn)出她的內(nèi)心憂恐超前實現(xiàn)了。</p><p><br></p> <p><br></p><p>《紅樓夢》通過對“夢境”的簡單分析可看出,曹雪芹以夢做框架,把大小故事放在各自的框架之中;以夢做連接點,營造出一個詩意的夢幻世界。這個夢幻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又有交叉、疊合,使整體氛圍空靈蘊藉,小說同時也使敘述多處呈現(xiàn)夢的境界,夢的心態(tài)。</p><p><br></p><p>夢直接影響和參與了小說的表達形式,且具有統(tǒng)攝全局的敘事動力功能和強大的敘事張力。各種各樣的夢充溢全書,五彩紛呈,顯示了曹雪芹超人的智慧和才能,同時也給世人和后代藝術(shù)家留下了一份無與倫比的精神財富。</p><p><br></p><p>《紅樓夢》這樣非凡的藝術(shù)精品的構(gòu)思,只有在夢境才能獲得如此巨大的藝術(shù)效果。只有在夢中,才能實現(xiàn)“人與石互變”。</p><p><br></p><p>在第一回中,作者寫道:“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北拗?,只能寄情于夢。然而夢又不能滿足作者的需要。</p><p><br></p><p>書中說:“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叉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可見作者得到夢的鼓舞,但又感到夢的空虛,故把寫“夢”——藝術(shù)創(chuàng)造作為生活的最大樂趣。</p><p><br></p><p>因此,用現(xiàn)代心理學(xué)分析《紅樓夢》中的夢,有助于我們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心理狀態(tài),更加深感受這部巨著的藝術(shù)魅力。</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