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庚子年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六十甲子紀年法。從風(fēng)水學(xué)角度說,每當年份運行到庚子這一年,自然災(zāi)害變多,突發(fā)事件頻頻,一些震動世界、影響安定的大事件也容易發(fā)生在這一年。因此民間一直流傳著庚子預(yù)言、庚子之災(zāi)、庚子大坎,庚子輪回的故事。庚子是厚德之土,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能克眾水,不懼眾木來害。因為木到子位乃破敗之地沒有了氣力。庚子年,納音為壁上土,戊土為云。戊癸化火,火為日,故為天云日承。乃氣過孚虛之土。若得重土相資,則水木不剛,弱遇官鬼而不刑,則衰絕自保。水土同宮,子為刃,極至而反,盛于亥而衰于子,陽出而陰伏。
翻開近代歷史書,從1840年到現(xiàn)在,每逢庚子年,總難免有些不吉利的事情發(fā)生,2020年也逃不過這一劫。<br></h3> <h3> 盡管庚子年春節(jié)期間,全國人民為疫情防控忙碌著,緊張著,但是,我老家萬年梓埠五一灣頭村一片祥和,生活也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老家人處驚不變,依舊為過年的儀式忙碌。回老家過年,我用相機記錄了這個庚子年的一些鄉(xiāng)村場景。<br></h3> <h3> 臘月二十八,老母親和弟媳在殺雞,這項活動一般要在除夕前幾天完成。因為老家禁忌在除夕日殺生,不吉利。更何況三十除夕那天事情很多,俗稱“三十日里三十場事”。<br></h3> <h3> 除夕那天,老家小雨綿綿,我們兄弟幾個吃過中午飯就趕往祖墳山“散燈”。先從曾祖父、曾祖母墳前插香點蠟,依次到父親墳頭。父親是2001年端午“關(guān)十三”去世的,日子非常不吉利,有“犯雙”之說。為了化解這個厄運,道士在父親出殯的路邊埋了一個小假墳。那一年我家確實不平靜。我老婆在上班路上禍從天降,差點送命。我到婺源上班,車子急轉(zhuǎn)彎從道路右邊大樹中飛出50多米,辛虧命大,安然無恙,從此不愿小車出行。20年了,我們慶幸都活得挺好!這次上山祭祖,照例要在祖先墳前祈禱平安幸福,把當下的各種喜事報之先人。小侄子喜歡這種祭祖場景,并動作嫻熟地給先人作揖,虔誠中帶有幾分喜感。<br></h3> <h3> 我們兄弟幾個也談起了給先人修墓立碑的事。我年輕在家時,老家的青山綠水間,沒有一座用水泥鋼筋建造的墳?zāi)梗酁辄S土壘砌,失祖后化為泥土,滋養(yǎng)山林。三十年后舉目向山丘林間望去,不時發(fā)現(xiàn)露出類似小屋的硬化墳?zāi)梗螒B(tài)各異,規(guī)制不一。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離世,何必修墓?立一塊字牌寫上子孫后代的名字,讓后人知道自己的來路和歸處即可。我就喜歡曾祖父隔壁一座墳塋,樹了一塊石牌,好像是清末民初的,不張揚不顯眼,字跡筆力剛勁。墳頭一顆老樹沖天而上,似是先人生命延續(xù)。<br></h3> <h3> 除夕下午,老家人在村頭廟里為菩薩點蠟燭放鞭炮,到土地廟為土地公公敬香點燈,這些儀式都是在虔誠中完成,過程很莊重,沒有言笑,大家見面多為點頭哈腰,謙卑不同平常,老家人的平和、和睦盡顯無遺。</h3> <h3> 自正月初一,老家人在村長的號召下,紛紛到村頭把路口封了,外人不能進,村里人不能出,疫情防控在老家能夠得到重視,是基于老家人有一個樸素而現(xiàn)實的想法,誰染上這病,村里就不得安寧。一個偏僻小村,不會引起人們關(guān)注,一旦染上真是人命不如狗命,只有自己看好自己的家園。</h3> <h3>這是老家的村長,我的小學(xué)同學(xué)。正在調(diào)度村民到村口值守。</h3> <h3>我小學(xué)老師,快80歲了,也和其他黨員一樣參與疫情防控值守。</h3> <h3>退伍軍人唐哥在值守,很認真,保持著軍人的本色。</h3> <h3> 庚子年正月走親訪友、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因疫情防控嘎然而止。老家人的活動僅限于田野村頭,他們照例為生計忙碌著,停歇不下來。老家村干部、黨員、退伍軍人都主動到村口輪流值守,年輕人多般夜間值守,我也不能做局外人,自然和老家兒時伙伴們一起在拉家常中度過值守時光。<br></h3> <h3> 孩子的老媽和我結(jié)婚快三十年了,幾乎年年回老家過年。老家過年年味很足,也十分的熱鬧,久未謀面的親戚都會在正月來往走動,喝小酒敘情誼,今年例外了。孩子老媽雖然對老家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有微詞,但對老家的山水田野和清新的空氣很喜歡。今年正月由于氣溫比較高,老家的油菜花開了,女同胞就喜歡在這樣怡人的春天臭美一下,忽視了自己的年齡。<br></h3> <h3> 網(wǎng)上聽課是孩子們一項重要任務(wù),做家長的更不輕松,這樣的陪伴可不是最長情的告白,有時家長會急得跳腳。我的侄子侄女就是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完成網(wǎng)課學(xué)習(xí),他們究竟學(xué)進去多少只有天知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