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70年的9月我們原五十七中學、三十中學的同學們走進人頭嶺下的七十八中學,相識至今已走過了49個春秋。</h3><h3> 49年,時光荏苒,斗轉星移;</h3><h3> 49年,酸甜苦辣,風風雨雨;</h3><h3> 49年,我們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用我們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為中國的發(fā)展強大貢獻了我們的力量。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我們是勇敢的實踐者。</h3><h3> 49年,我們無怨無悔。因為在祖國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中有我們的汗水,淚水和熱血。我們無愧于這個時代,我們是光榮的五零后。</h3><h3> 我們?yōu)榇蓑湴粒覀優(yōu)榇俗院馈?lt;/h3><h3> 下面是同學們提供在七十八中學兩年高中學習生活的舊照片和回母校參觀的照片。</h3> <h3>三連一排</h3> <h3>三連二排</h3> <h3>三連三排</h3> <h3>三連四排</h3> <h3>四連一排</h3> <h3>四連二排</h3> <h3>四連三排</h3> <h3>四連四排</h3> <h3> 當年青春煥發(fā)的我們,已白發(fā)爬上了鬢角,但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情誼不會隨著年華的逝去而淡漠。今天,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歡聚一堂,感恩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培養(yǎng),共敘師生、同學情誼。</h3><h3> 在一群熱心同學組成的“人頭嶺下同學情”組委會的緊張籌備下,我們于2019年3月16日下午,原七十八中七二屆的同學與老師在廣州相聚了。</h3><h3> 首先是各排同學與老師的大合照。</h3> <h3> 今天我們很榮幸的請到當年的校長、連長、指導員、班主任、老師參加我們的聚會。他們分別是:(從左到右)楊許俊,刁淑恒,程輝,黃天生,侯永勝,葉春平,盧兆祥,吳永忠,湛國君,譚志軍,鄧筱玉。</h3> <h3> 我們相識于1970年,現(xiàn)今相聚在2019年,老師、同學情誼永不變。組委會為這次活動組織了一臺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h3><h3> 節(jié)目主持人:四連一排謝佩芳、四連三排湯安建</h3> <h3> 歌舞《歡聚一堂》</h3><h3> 表演者:三連一排司徒錦華、胡麗霞、張永玲、李俊英,三連三排林倩予、四連四排王桂蘭同學等。</h3> <h3> 手風琴演奏《軍港之夜》 </h3><h3> 表演:三連三排列平同學。</h3> <h3> 詩朗誦?思念? </h3><h3> 朗誦:四連一排謝佩芳同學。</h3> <h3> 男聲小組唱《同桌的你》</h3><h3> 演唱:三連三排馬小春、四連一排孔健、四連三排湯安建、梁萬里同學。</h3> <h3> 女聲二重唱俄羅斯歌曲《山楂樹》</h3><h3> 演唱:三連三排林倩予、四連三排李夢洲同學。</h3> <h3> 快板小段?摔跤?</h3><h3> 表演:三連三排李新堅同學</h3> <h3> 女聲獨唱 《瑪麗諾之歌》</h3><h3> 演唱:四連二排張雁冰同學</h3> <h3> 《瑪麗諾之歌》伴舞:三連一排羅鐵堅、三連三排林倩予、四連一排張建穗、四連三排李夢洲、特邀表演嘉賓黃育珍、鮑菲同學。</h3> <h3> 粵劇移植現(xiàn)代戲“沙家浜”選段?飛兵奇襲沙家浜?。</h3><h3> 表演:三連三排錢正旋同學</h3> <h3> 摩登舞《探戈》</h3><h3> 表演:王慕卓、趙祥老師</h3> <h3> 女聲合唱:《清晨我們踏上小道》</h3><h3> 領唱:四連三排李夢洲、四連四排徐元穗同學。 </h3><h3> 演唱:三連一排羅鐵堅、三連三排林倩予、朱頌陽、四連一排張建穗、四連二排張雁冰、四連四排張滇、特邀表演嘉賓黃育珍、鮑菲同學。</h3> <h3> 合唱《同一首歌》</h3><h3> 領唱:四連二排張雁冰、梁萬里同學及全體參加表演的老師和同學。</h3> <h3> 49年彈指間,心中銘記別時顏。傾吐衷腸敘思念,同學相見喜空前。</h3><h3> 49年風雨路,歷經(jīng)人生苦與樂,笑迎夕陽從容度,恭祝各位都幸福。</h3> <h3> 組委會負責人張滇同學為這次聚會賦詩一首: </h3><h3> 七律 師生相聚 </h3><h3> 張滇</h3><h3> 相識黌門卌九年,</h3><h3> 春風邀約敘前緣。</h3><h3> 日斜水庫同嬉沐,</h3><h3> 月上山樓共夢眠。</h3><h3> 幸得恩師金玉點,</h3><h3> 便留拙句子孫傳。</h3><h3> 重逢莫計青絲去,</h3><h3> 老樹紅花二月天。</h3><h3><br></h3><h3> 我們回味昨天,珍惜今天,描繪明天,互相勉勵,拓展未來。<br></h3><h3></h3> <h3> 感謝組委會的同學們!感謝表演節(jié)目的同學們!感謝參加聚會的老師和同學們!</h3><h3> 祝福同學,祝福老師,永遠健康快樂!一帆風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