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謹以此美篇獻給曾在津河中學學習、工作、生活過的所有朋友們。</h3> <h3>津河中學原來只有初中部,1994年7月,原獅橋中學整體下遷,與津河初中合并,成立了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的津河中學。</h3> <h3>合并之前的津中,地勢起伏很大,有成排的高大的水杉樹,也有大量的野生雜木。最多的是槐樹,春天到時,站在樹下,抬頭是滿眼串串的白槐樹花,腳下則是星星點點的野草莓花,空中飄著槐香,再看著忙碌的小蜜蜂,感覺不像是學校,而像是在野外的某片樹林中。</h3> <h3>教室除了現(xiàn)在的A樓是樓房外,其它都是平房。房屋之間都是泥濘的小路相連。</h3> <h3>由于植被茂盛,而且是未經人工修飾的雜木林多,白天雖有野趣,可一到晚上,到處黑燈瞎火,陰森森的,一個人走路,還有點害怕呢。</h3> <h3>從1994年至2014年左右,是津中快速發(fā)展時期。用日新月異,滄海桑田來形容都不過分。</h3> <h3>現(xiàn)在津中的格局,大部分是那時建好的。不說了,直接上圖。</h3> <h3>圖書館。</h3> <h3>科技樓。</h3> <h3>校園廣場</h3> <h3>最早的教學樓A樓</h3> <h3>藝術中心、生活中心。</h3> <h3>運動場</h3> <h3>教學樓B樓</h3> <h3>到了2018年,由于各種原因,津中高中部和寧中合并了。這次合并,是在津中取得驕人成績、得到社會廣范認同且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的情況下進行的。</h3> <h3>津中歷史嘎然而止了。“津河中學”這個既有歷史感,又富有藝術性的好校名也棄之不用了。取代的是“第二初級中學”?!?lt;/h3> <h3>不說了,看風景吧。</h3> <h3>津中的景色很美,尤其是春秋兩季。真可謂美不勝收??!先看看桃紅柳綠的春季吧!</h3> <h3>白雪未消盡,紅梅急報春;忙里偷點閑,常在園里尋。這是我以前寫的,稍做改動,用在這也挺合適的。</h3> <h3>這是津中的元老樹,幾乎可以成為津中的標志。是棵古老的雙枝野棠棣,陽春三月,一樹繁花,銀裝素裹,非常壯觀,讓人震撼!</h3> <h3>走在樹下,地上雪白一片的花瓣,讓人不忍踏足;空中落英繽紛,似雪花飄舞,忍不住讓你回首,滿眼驚喜。</h3> <h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用桃花妝點校園是最合適的了。意喻“桃李滿天下”呀!</h3> <h3>不過我以為,桃花宜種在拐角處,讓人在曲徑通幽時,一抬眼,一樹紅花,讓人有種驚艷之感。</h3> <h3>桃紅柳綠,沒有柳樹,算不得春天??上Ы蛑械牧鴺洳环N在水邊。要是有個池塘,沿岸曲折蜿蜒,水里種荷,岸邊植柳,再點涰些桃樹。那是極美了。</h3> <h3>喜歡古典詩詞的人都知道,像柳樹、芭蕉、桃花、梅樹、翠竹、蒼松都成了一種文學符號了。讀書人不可不知哦!</h3> <h3>這是C樓的小花園,牡丹花盛開了。</h3> <h3>紫藤花</h3> <h3>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h3> <h3>怎么樣,津中之春很美吧!要說遺憾,津中真的是缺一方池塘,一個開滿荷花的池塘。原來是有個水塘的,后來填了做了生活和藝術中心了。</h3> <h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lt;br></h3> <h3>哦…哦!走神了。那是朱自清筆下的荷塘。但愿每個學校都有這樣的荷塘。荷花很美,也是夏花的代表。少了荷花,可能就少了個多愁善感的作家呀,呵呵。</h3> <h3>津中最美的還是秋天。雖說“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蹦欠N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景色,也是令人陶醉啊!</h3> <h3>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br></h3> <h3>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h3><h3>不過確實,秋色再美,也是一種凄美。一種有點悲涼,有點悵然若失感覺的美。</h3> <h3>芭蕉也是一種極富意味的植物。記得曾讀過一篇文章,書中寫了一對富有情趣的夫妻的逸事:一夜雨打芭蕉,丈夫傷春早起,在芭蕉葉上題詩:是誰無事種芭蕉?風也蕭蕭,雨也蕭蕭!妻子續(xù)到: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這對夫妻真是琴瑟和鳴,相知相愛令人羨慕啊。</h3> <h3>說也奇怪,津中有四棵特別的樹,遠看像是鴛鴦樹,其實是一棵樹,只是分枝很低,從根部就分開了,成連理枝了。這是棵櫟樹,還有一棵是楓樹和一棵烏臼樹。</h3> <h3>楓樹</h3> <h3>烏臼樹</h3> <h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不知古人眼中的紅豆是否就是現(xiàn)在的紅豆杉?</h3> <h3>晚霞夕照巫山崗,一樹秋色斗斜陽。</h3> <h3>津中的冬季也很美喲!</h3> <h3> “津中”遭遇嚴冬了,徹骨的寒流,讓她挺不住了,她優(yōu)雅地倒下了。她會浴火重生嗎?還會有春天嗎?!我寫了首挽歌,留點念想吧:</h3><h3> 《津中之殤》
三津聚寧陽,巫嶺盤中央。
黌宮山上坐,“津中”名遠揚!
眼看高樓起,眼看人離場;
學生流水過,父子相繼往。
將近耳順年,一半耗此方。
誰知人未離,“津中”名已亡。
春花依然美,世事卻無常!
留影作美篇,聊慰心頭傷。
寄語同道人,切莫太悲涼;
?;乩系胤?,秋葉依舊黃!<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