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老上海的痕跡</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清心中學(xué)(市南中學(xué))的今昔風采</font></b></h1> <h1><font color="#010101"> 今天我?guī)銈內(nèi)ヒ粋€好地方,這是上海的一座中學(xué)——清心男中(市南中學(xué)),我是62年在這里念完高中的,在陸家浜路597號。它好在哪里?有兩點;第一,這所學(xué)校到明年就是一百五十年大慶了。第二,一百五十年前的建筑現(xiàn)在依然保存得很好,真是難得。對一般人來說看這兩點已經(jīng)很有回味了,而對于一百五十年來走出這座學(xué)校進入社會的人來說,肯定會感慨萬千。在寫這一集的時候我想過,如果真的有學(xué)友在看這一集,我在這里告訴您;這一集我不但是寫給大家的,而且也是特地寫給您的!<br> 牌樓式的大門已被現(xiàn)代式的大門替代。門房很好,一聽我說是老校友,很熱情,就放我進去,當然手續(xù)還是辦了。更叫人高興的是;當我在拍照時,一位老師聽說我是老校友,甭說有多熱情了,我回家了!味道真好!你看到這里,我提一個建議,您也回母校去走走吧!比什么都美,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享受得到。</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大門</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迎面而來的都是一件件榮譽牌,說明教育事業(yè)正在蒸蒸日上,一個不大的老學(xué)校,正在傳承。</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榮譽</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傳承什么呢?我們來看它的歷史;<br> 1854年美國基督教北長老會派范約翰到上海,他先在寧波主持“花華圣經(jīng)書房”;“花”是表示美國的花旗,“華”表示中國。1860年范約翰把書館遷到上海,改名為“美華書館”。<br> 就是這一年(1860年),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率軍東進,大批浙北、蘇南的難民進入上海。上海道動員社會各界出力安置難民,但是大量的兒童無處讀書。范約翰通過教友募捐,購進城南原徐光啟家族的“桑園”,辦了一個“清心書院”,范自任院長,招收大量的難民子弟求學(xué)。<br> 就這樣一個教會學(xué)校開張了,男生女生都進了學(xué)校。但是按教會的要求男女應(yīng)該分開,第二年(1861年),在范約翰夫人的幫助下,在原校的對面又辦了一所女校,男校和女校分開了,這就是名揚中外的“清心中學(xué)”和“清心女中”。有趣的是;教堂只有一個“清心堂”,男女要公用,于是兩翼男女分開,中間是老師,大概是獨一無二的。<br> 1882年(光緒八年),范約翰忙于創(chuàng)辦寶通路長老會堂,由美籍傳教士薛思培接任校長。</font></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09年(宣統(tǒng)元年)正式改名為“清心中學(xué)”,并改為董事制,由中國籍北長老會牧師郭秉文仁董事長。</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25年高鳳池出任會長時聘請中國人張石麟出任校長。后面圖書館前的那塊石碑就是出于當時。</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抗戰(zhàn)時南市遭到日寇的狂轟濫炸,“清心中學(xué)”逃不過劫難,多次遷址,直到抗戰(zhàn)勝利才回到原址。</span></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由于是一座教會學(xué)校,聽一位從這里畢業(yè)又回這里任教的老師講;解放前,這里的老師大多是外國人,畢業(yè)的學(xué)生外文都很好。出來的學(xué)生素質(zhì)都是不錯的。</span></h1><p><br></p> <h1><font color="#010101"> 1952年,“清心中學(xué)”和“清心女中”被上海市教育局接管,男中改為“市南中學(xué)”,女中改為“市八女中”。</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操場</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迎面而來的依然是大操場,大操場有三個籃球場,這在解放前的中學(xué)里是很少有的,“雞毛飛上天”里的民辦學(xué)校,上體育課還在弄堂里吶!<br> 不要小看這個大操場,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這個大操場里出來的排球隊,在上海市的中學(xué)生中是佼佼者。<br> 而且學(xué)校還有一個游泳池,是當時中學(xué)里絕無僅有的。游泳池原名玉麟池:該池系校董張蟾芬為紀念他的次子玉麟年輕去世,撥玉麟在美保有壽險所得美金2萬元之一部分建成。游泳池一旦夏天我們可以盡情地嬉戲,到了冬天就做了一件你想也想不到的事情——腌咸菜,因為那時是自然災(zāi)害時期,結(jié)果導(dǎo)致池旁的一顆兩人才能合抱的大樹也給腌死了。<br> 這還不算稀奇事,校園里還有一個動物園,里面養(yǎng)著兔子、鴿子、雞,是上生物課解剖用的。有趣的是還養(yǎng)了二只大肥豬,我們上學(xué)時都要帶上家里不要的菜皮皮,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62年人吃的只是花菜葉子,還要定量,我們拿來的菜葉子是家里“偷”來的。也有開心的時候,當殺豬時,我們每個人都能領(lǐng)到二只肉饅頭,使我們學(xué)會了珍惜每一樣?xùn)|西,二只肉饅頭還不舍得自己享用,帶回去和家人共享。<br> 大操場旗桿后面的小紅樓是老建筑——辦公樓。</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辦公樓1</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這個保留一百多年的小樓維護得很好,因為是教會學(xué)校,教會建筑的風格很濃重。</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辦公樓2</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校長辦公室、教導(dǎo)處都在這里,學(xué)生很少有機會進去,除非你犯了大錯誤,這是我們很少接近的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辦公樓3</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在這個陽臺上只要校長一站,在大操場上玩的我們就要格外小心,現(xiàn)在想想也很有趣!</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辦公樓4</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辦公室的大門開著,老師都去上課了,我真想上去看看,再三考慮還是沒有上去;讀書時不敢上去是怕校長找你,現(xiàn)在不敢上去是怕去麻煩人家,總之都是對的。</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辦公樓5</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還是到辦公樓后面去看看,樓梯還在。要不是我講明這是學(xué)校的辦公樓,你肯定會以為這是教堂了!</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科學(xué)館1</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學(xué)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平樓、庚午樓和科學(xué)館。和平樓是初中部專用的,庚午樓是高一高二專用,當我們升到高三時,就進入科學(xué)館,這是學(xué)生的最高待遇,在這里上了一年,我們就必須離開這深深記在回憶中的母校。</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科學(xué)館2</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科學(xué)館的建筑很典雅,看了它的大門你就知道了,古老而淳樸??茖W(xué)館原名蟾芬堂: 1937年張氏家族為紀念其先人——校董張蟾芬捐資4萬銀元興建。內(nèi)設(shè)物理、化學(xué)、生物等實驗室,各室儀器、圖表等設(shè)備大部為美國長老會捐贈。</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科學(xué)館3</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科學(xué)館的存在為校園增加很好的學(xué)習(xí)氛圍。<br> 除了辦公樓和科學(xué)館是保留很好的老建筑外,還有一個圖書館依然透著濃重的歷史氣息;</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圖書館1</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圖書館在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中,爬山虎使它顯得有一些蒼老,但也更有精神。圖書館墻基下的一塊奠基石還在;</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圖書館2</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奠基石記錄了這座圖書館是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建造的,當時的董事長是應(yīng)書貴,校長是王心康。讀書時是小孩子,不會去注意這些東西,現(xiàn)在看來很親切。圖書館原名石麟堂: 1947年張氏家族出資就已毀之校長舊居擴建,以紀念張石麟校長。館內(nèi)名貴圖書《哈佛叢書》(原版)、《大英百科全書》(原書)、《韋氏大辭典》等系張校長生前贈捐,均在“文革”中燒毀。</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圖書館3</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圖書館隱在樹叢中,很有詩意。</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圖書館4</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當學(xué)生時,每周有一天在這里做管理員,同學(xué)們來借書,我會幫他們找,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做社會工作吧!</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新大樓</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學(xué)校還有一座很大的大禮堂,光看臺就有二層,很少見吧!可惜已經(jīng)拆了(和平樓和庚午樓也一起拆了),就是寫著“市南中學(xué)”的這幢大樓,如果老樓還在,我一定要進去看看,它的戲臺可是很高的呢!我們都在上面表演過節(jié)目。<br> 大禮堂原名思鮑堂:是原教會禮拜堂,清心堂建成后學(xué)校作大禮堂用。1910年,鮑華甫牧師的兒子(成昌、季昌、垣昌)和女婿(張蟾芬、夏傳芳、郭秉文)提出,經(jīng)當時的校長薛思培同意命名,以紀念鮑牧師。</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校園</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校園依然很美。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吹降氖乾F(xiàn)代化的校園,像這樣古樸的已經(jīng)很少見了。</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校園</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怎么?很美吧!</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清心女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馬路對面的“清心女中”(市八中學(xué))還在,她比“清心男中”小一歲,心心相印,不離不棄,像一對情人。<br> “清心男中”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是那么精神,那么有風采。我很欣慰。<br><br> 蔡康安 2009,11,29<br></font></h1> <h3><a href="http://www.yizhoumo.com/c/129330"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老上海的痕跡》長篇紀實故事,視頻故事</a></h3> <h3><a href="http://www.yizhoumo.com/c/8807549"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網(wǎng)絡(luò)連環(huán)畫》網(wǎng)絡(luò)連環(huán)畫集</a></h3> <h3><a href="http://www.yizhoumo.com/c/3498161"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愛愛日記》雜談</a></h3> <h3><a href="http://www.yizhoumo.com/c/126191"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風光無限好》長篇風光攝影,風光視頻</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