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曾謀耀(曾道人)</b>:歷經(jīng)數(shù)年踏查鷺島每棟老建筑生命史、腦子里保存最多老房子記憶的廈門人。</h3> <h3><p> <b> 一、鷺江道外灘上的老房子</b><br> 鷺江道建于1929-1932年間,北起廈禾路,南至現(xiàn)在的和平碼頭,當(dāng)時全長1563米,寬13.4米,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道路拓寬,建設(shè)了觀景長廊和海濱公園。它是當(dāng)時建設(shè)堤岸的第一、二段?,F(xiàn)在的鷺江道是廈門交通最繁忙的道路,也是一條美麗的外灘,它至今還保留著一些民國時期的建筑與街道。</p><p> 1、鷺江道232-236號:華康煙廠舊址<br></p></h3> <h3>2、海后路60-66號:漳廈鐵路局舊址</h3> <h3>3、鷺江道58號:大清一等郵局舊址</h3> <h3>4、海后路46-56號、人和路130-134號:合福慶公司大樓舊址</h3> <h3>5、海后路42-44號:聯(lián)勤總司令部舊址</h3> <h3>6、海后路36-40、大同路2-4號:大千旅社大樓舊址</h3> <h3>7、海后路34號:廈門海關(guān)大樓舊址</h3> <h3>8、海后路32號:臺灣銀行舊址</h3> <h3>9、海后路29號:中央銀行舊址</h3> <h3>10、鷺江道54號:鷺江賓館</h3> <h3>11、晨光路52號:福星大旅社舊址</h3> <h3> 二、海后灘“英租界”里英國領(lǐng)事館移交中國政府的九處房產(chǎn)及其外交照會<br></h3> <h3><p> 1930年12月20日英國駐廈門領(lǐng)事館照會廈門縣政府就租界里面的九處外國人的房產(chǎn)移交給廈門縣政府管理,目前這九處房產(chǎn)的現(xiàn)狀。</p><p> 1、鷺江道3號:太古輪船公司舊址即“同文碼頭”舊址</p></h3> <h3>2、海后路2號:太古洋行舊址</h3><h3><br></h3><h3>3、海后路8-24號:和豐公司舊址</h3> <h3>4、海后路36-40號:大千旅社大樓<br></h3> <h3>5、升平路47-55號:永福公司大樓<br></h3> <h3>6、海后路42-44號:聯(lián)勤總司令部舊址</h3> <h3>7、海后路26號:荷南安達銀行舊址</h3> <h3>8、海后路32號:臺灣銀行舊址</h3> <h3><p> 9、鷺江道54號:和記洋行舊址</p><p> </p><p><br></p><p> <b>三、大同路商業(yè)街上的地標老房子</b><br> 大同路是在1927年廈門市第一波城市建設(shè)時建成的第二條馬路,它的總長1100米,寬有9米,騎樓寬20.米,以思明北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大部分都是騎樓建筑,建成后以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命名,民國時期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堪比上海的南京路。<br> 大同路因為地理位置優(yōu)越,它靠近碼頭,一邊是銀行、海關(guān),加上海后路、升平路是一條“金融街”另一邊是郵局、合福慶公司(民國時期渣華輪船公司代理)和人和路“貿(mào)易一條街”,廈門是通商口岸,海外華僑回國要回內(nèi)地和從廈門回南洋就要在大同路采購禮品。也就造就大同路的繁華,所以說大同路是民國時期廈門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據(jù)1949年的《廈門商業(yè)行名錄》統(tǒng)計,大同路有大小百貨公司45家、綢布店19家、有36家金店、20家的參行,此外還有15家的糕餅店、7家的五金行,廈門著名的三大百貨公司“永康成”、“南泰成”、“捷克”都在大同路,還有“同英布店”、“建成綢布公司”、“輝記五金”、“泰興五金”、“達華糖果糕餅商行”、“瑞芳參行”、“一大參行”等等當(dāng)時廈門最有名的行口都在大同路。</p><p><br> 1、大同路3-7號老別墅<br></p></h3> <h3>2、大同路17-21號洋樓:泰和輪船公司舊址</h3> <h3>3、大同路23-27號:勝隆公司大樓舊址。人和路47號:輝記五金商店舊址</h3> <h3>4、橫竹路1號:一大參行舊址</h3> <h3>5、橫竹路7號: 錦祥茶行舊址</h3> <h3>6、橫竹路2-6號:同英布店舊址</h3> <h3>7、大同路64、66、68號:成記公司大樓、瑞芳參行舊址</h3> <h3>8、大同路72-80號 :新"建成百貨公司"</h3> <h3>9、大同路95-99號:捷克百貨公司舊址</h3> <h3>10、大同路109-115號:南泰成百貨公司舊址</h3> <h3>11、大同路104號:永康成百貨公司舊址</h3> <h3>12.大同路102號: 建成綢布公司舊址</h3> <h3>13、大同路172-178號:大同戲院舊址</h3> <h3>14、大井腳2、14號:活源信局舊址</h3> <h3>15.大同路197號:新合美鋼鐵公司舊址</h3> <h3>16.大元路35號:商辦廈門電話公司舊址</h3> <h3><p><b> 四、中山路上的老房子</b><br> 中山路是廈門在20年代城市建設(shè)中開建的第三條馬路。它起于公園南路止于鷺江道,始建于1925年,到1928年竣工,全長1202米,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日據(jù)時期更名為“大漢路”,光復(fù)后復(fù)名,文革時期更名為“東方紅路”,1979年將中華路(橋亭街至現(xiàn)公安局大樓)并入并恢復(fù)為“中山路”。是全國187條以“中山路”命名的唯一通向大海的,2012年被命名為第四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排名第一)。</p><p><br> 1、中山路1-15號大樓<br></p></h3> <h3>2、中山路21-25號:光林實業(yè)公司大樓舊址</h3> <h3>3、中山路35號:王振邦故居</h3> <h3>4、中山路49-57號:原為“林本源堂”大樓</h3> <h3>5、中山路67-71號:永安堂大樓</h3> <h3>6、中山路81-103號“新新百貨公司大樓”<br>中山路81-87號原為“昆記建業(yè)公司”大樓<br>中山路89-103號: “新新百貨公司大樓”</h3> <h3>7、中山路105-113號:蔡高公司大樓</h3> <h3>8.中山路151-155號:大華飯店大樓</h3> <h3>9、中山路169號:王清益故居</h3> <h3>10、中山路2號:華僑銀行大樓</h3> <h3>11、中山路4-14號:中興銀行大樓</h3> <h3>12、中山路16-20號: 廈門商會大樓</h3> <h3>13、中山路32號大樓</h3> <h3>14.中山路34-48號大樓</h3> <h3>15、中山路180-184號:吳瑞甫故居</h3> <h3>16、中山路210號:天仙旅社大樓</h3> <h3> <b>五、民國時期“華爾街”上的金融機構(gòu)舊址</b><br> 海后路從舊時的島美路頭(現(xiàn)中山路華聯(lián)商廈)起至交通部廈門電報局(現(xiàn)輪渡公交停車場),該片原名為海后灘,為舊時的英國租借地,鴉片戰(zhàn)爭以后,廈門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為了拓展業(yè)務(wù),在咸豐元年(即1851年)租用了從“島美路頭”到“新路頭”(即現(xiàn)在的大同路口)的一片臨海土地為“租界”,到了同治年間,又向北擴租自新路頭至磁巷路口(即現(xiàn)在的輪渡公交場),在此內(nèi)設(shè)立“工部局董事會”,一切仿照上海的公共租界的模式,并筑圍墻截斷海后灘道路。由于租界的設(shè)立,各國的銀行、洋行紛紛涌入廈門,大部分的銀行、洋行、船務(wù)行、錢莊加上一些“英國籍民”也在此購地建房(如升平路45-49號的張永福、大千旅社的曾上苑等)開設(shè)公司等。民國時期廈門素有閩南的經(jīng)濟樞紐,當(dāng)時的金融機構(gòu)齊全,民國時期的國有四大銀行“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nóng)民銀行”有三大銀行(中國銀行在水仙路),兩局“郵政儲金匯業(yè)局”、“中央信托局”和一庫“中央合作金庫”均在此辦公營業(yè),此外,還有地方銀行、商業(yè)銀行、外資銀行以及大量的錢莊、信局等,至此這里就成了一條金融街,也被稱為廈門的華爾街。<br> 1、海后路1號:億中銀行舊址<br></h3> <h3>2、海后路3號:福建省銀行廈門分行舊址</h3> <h3>3、海后路5、7號:國華銀行舊址</h3> <h3>4、海后路15號:日據(jù)時期“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駐在員”舊址</h3> <h3>5、海后路17、19號:中央銀行營業(yè)部舊址</h3> <h3>6、海后路25號:中國農(nóng)民銀行的舊址</h3> <h3>7、海后路27號:中國通商銀行的舊址</h3> <h3>8、海后路29號:中央銀行舊址</h3> <h3>9、海后路24號:中央合作金庫廈門支庫舊址</h3> <h3>10、海后路26號:荷蘭“安達銀行”舊址</h3> <h3>11、海后路28號:中國工礦銀行舊址</h3> <h3>12、海后路30號:“交通銀行”舊址<br></h3> <h3>13、升平路20-22號:永安堂藥局舊址</h3> <h3>14、升平路40號:新華信托儲蓄銀行舊址</h3> <h3>15、升平路42號:“廈門市銀行”舊址</h3> <h3>16、升平路44號: 中國實業(yè)銀行舊址</h3> <h3>17.升平路46-50號:陶化公司舊址</h3> <h3>18.鎮(zhèn)邦路43-47號:中央航空公司營業(yè)部舊址</h3> <h3>19.鎮(zhèn)邦路102號:商辦廈門電力電燈公司舊址</h3> <h3><b>六、公園及百家村片區(qū)的老房子</b><br>1.公園南路1號<br></h3> <h3>2.公園南路3號:民國時期廈門市市長黃天爵故居</h3> <h3>3.公園南路7號:日據(jù)時期“共榮會”舊址</h3> <h3>4.公園南路9號:黃長水故居</h3> <h3>5.同安里5號別墅</h3> <h3>6.虎園路18號:“袁改樓”</h3> <h3>7.虎園路14號“友園”</h3> <h3>8.興華路7號:吳朝戈故居</h3> <h3>9.信義里3號</h3> <h3>10.信義里7號:翁俊明“俊明醫(yī)院”舊址</h3> <h3>11.信義里12號</h3> <h3>12.信義里14號</h3> <h3>13.深田路37號</h3> <h3>14.深田路49號</h3> <h3>15.深田路4號</h3> <h3>16.深田路42號:“興亞院”舊址</h3> <h3>17.深田路44號 觀稼軒</h3> <h3>18.百家村58號</h3> <h3>19.中興路24號</h3> <h3>20.東門路4號別墅</h3> <h3>21.中興路36-40號別墅</h3> <h3>22.東門路46號:潘氏紅樓</h3> <h3>23.公園東路84號:胡五宏、胡友義故居</h3> <h3>24.蓼花路20號:陳長福故居</h3> <h3><b>七、一些需要澄清歷史事實的老房子</b><br>1.興華路7號將軍樓<br></h3> <h3>因為道人下午要講課,有些照片來不及現(xiàn)場拍攝,引用了一些公眾號上的圖片,在此謝謝啦。如有不妥,請告知以便刪除。</h3>